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解读(精选好句77句)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解读
1、(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2、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兴奋起来,说:“老师我懂了。”王阳明说:“不要执着,光不仅在烛上,记住这点。”徐樾拜谢而去。
3、我们中国人习惯的语言,说的是人最本真的思想活动;哲学家叫他本我;心理学叫他意识;宗教管他叫灵魂;迷信叫他鬼魂。
4、日本人被阳明心学的“良知”所吸引也是必然的了。
5、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解读)。
6、②王阳明的心学不符合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是有本质上的区别。总而言之来论。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代表了新的儒家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主张通过自我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完满,达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7、(解读) 精神、道德、言语、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开来是不得已而为之,天、低、人、物都是这样。
8、不去议论别人的是非,在要责备别人的时候,把它当作自己的一大私欲加以克制。
9、儒家讲尽心知性知天,道家讲凡人有颗天心,佛家讲觉悟,讲的都是善用其心、坚守其心。
10、2021放假安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1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11、这个词被用的有点滥,通常大家容易理解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要学以致用巴拉巴拉。(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解读)。
12、 年轻时候的王阳明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是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一身傲骨,宁可蹲大狱,也要为正义说话。
13、韩博士开宗明义的讲到,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以心照物,是阳明心学的精髓。阳明心学是立足在良知上的,良知即天理,善意即天理。他一再呼吁,要致良知。格物即是格心,格其非,以正其心。
14、《传习录》是王守仁的讲学语录,为儒家重要著作之一。《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堪称“心学”第一书。
15、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16、(解读) 一个‘傲’字,是人生最大的毛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17、 绝不要先以恶意去推测别人,否则自己就先变恶了,一旦如此,就是丧失良知的表现。
18、“心学”作为中国哲学体系中的瑰宝,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讲心学源流,要从阳明大师上溯到孔孟。从孔子的仁学、孟子的良知说、庄子和禅宗的心学以及儒学大师陆九渊的“心即理”,一路下来,到王阳明集其大成。孟子开掘了心学,阳明大师对孟子的心性所立之处体会甚深。我读《传习录》,觉得字字句句都在讲孟子。孟子讲“良知”,阳明讲“致良知”。阳明认为“致良知”之教是儒家的真法门,简易明白,只是沉埋了很久,现在却又重新发现了。他说:“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可见孟子对中华文化塑形的作用何其大也。阳明大师说:“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1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20、我们再看一下阳明大师,在《传习录》中,有人问:“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人之所以恶,是因为他失去了本心。那怎样才能不失去本心?省察克治,以觉心、照心来省察自己。这和孟子是一脉相承的。
21、最后,阳明心学的理论非常符合日本的民族精神,属于一拍即合。
22、知行合就如言行一致,言行一致是说要遵守承诺,不得说一套做一套,搞阳奉阴违。知行合一是说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至理,不得违背天意,个人利益必须自觉让位于国家、集体的整体利益。
23、其实心学不仅背离了儒学,甚至与儒学针锋相对,堪与道家学说“同流合污”,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大逆不道”,根本行不通,故一经出现便被各路大儒群起攻之,而同时先生集徒讲学又被官府驱散。几经周折,先生怒火攻心,居然去莫干山做了隐士(也就是暂避风头)。
24、王阳明的心学是在陆九渊宋明理学中心学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就的。
25、王阳明心学,就是真实的本我;儒家的智慧,道家的清净心,格物的认知;佛家的不住心;周易的变化无穷。
26、 马祖禅师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27、天理是在心中,但由于世俗的浸染和自己的不注意修心,天理虽然没有离开心,可却被蒙蔽了。
28、关联阅读:稻盛和夫:我今生所有的经验,总结起来,不过这36条!讲透了企业管理和经营的本质,更是管理哲学...
29、感悟:抛下杂念,享受当下,安静地吃饭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30、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的行为。
31、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十分古老的命题。中国哲学天生具有实践品格,所以求知问学与道德践履,就成了一对既相辅相成又彼此冲突的概念。用《中庸》里的语言表述,知又称为“道问学”,行又称为“尊德性”。理想的状态当然是二者不可偏废,但在具体的修学实践中,学人经常会顾此失彼或者是此非彼。朱熹和陆九渊就曾在这个命题上分歧巨大、争执不下:朱熹强调“道问学”,即以求知问学作为人格完善的前提;陆九渊强调“尊德性”,即以体认本心作为圣贤之学的关键。到了王阳明的时代,历史无疑赋予了他整合二者并且超越二者的使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命题:“……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卷上)
32、阳明16岁(1487)时,按照父亲教导,遍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竹求理,不仅未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于是感叹圣贤难做,便转向辞章之学,又浸淫于佛老之学。竟然在新婚之夜(17岁)跑到南昌铁柱宫道观与道士大谈养生之学,以致冷落了新婚妻子。他21岁乡试中举后,曾两次会试落第,于是归余姚、结诗社,驰骋于辞章,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33、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34、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35、 一个人想要过好一生,其实只需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就好了,这种“只争朝夕”的生活方式,是每个人都要领悟的心灵智慧。
36、 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37、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8、(解读) 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但能让人有错改过才是它的效用之所在,如果仅仅将悔恨留滞在心里,则又会因为用药而添病。
39、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40、最后,我们讲到了,王阳明心学的蓬勃发展,信众遍布大江南北,虽然在当时王阳明的学说并不被主流认可,甚至遭到了当朝势力的多次打压,但王阳明心中坚定的是,跟随自己的良知行事,他的良知告诉他这件事是对的,他便去做,没有必要和其他学说一争高低。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王明阳能够山崩于前而不改色,始终掌握内心的主动权,成为一代圣贤。
41、 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42、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为曾经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43、第阳明学折中朱陆、会通佛老的“和而不同”精神,体现了一种多元和谐的文化取向,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沟通提供了历史的借鉴。现在的学术界比较活跃,有主张全盘西化,引进自由主义的学说;也有主张全盘东化,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或东方世纪,甚至是东方文化占统治地位、“东风压倒西风”的世纪。我是既反对“全盘西化”论的自由主义主张、也反对“中国世纪”论的民粹主义主张的。我们不要人家压倒我们,为什么我们要压倒人家呢?我们求得一个多元和谐就可以了。西方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你想压也压不了,想灭也灭不了。我们东方文化和它交流,沟通互补,共存并进,不是很好吗?近年来,我提倡“多元和谐”文化观,也是从孔子的“和而不同”、王阳明的“折中朱陆、会通佛老”的思想方法受到启示的。
44、阳明12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坚定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王阳明的人生目标,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确定的。
45、(解读) 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46、(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47、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48、人心中本就有孝心、仁心,所以不必去外面寻求任何东西,只要让心中的孝心和仁心自然流露就万事大吉了。
49、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
50、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51、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52、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53、真理已在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
54、儒家哲学是将心比心、以心传心、心心相印、推己及人的文化伦理学。孟子常提不忍人之心,这也就是孔子所讲的仁心。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55、在中国历史上,称为“两个半圣人”,即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孔子和王阳明各占其曾国藩只算半个(曾国藩: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人生只有两件事靠得住...(附:曾国藩识人术:做人,有两种贵相;做事,有两种富相))。
56、在王阳明看来,人人都是圣人,人人都有良知。关键是很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有个典故,王阳明抓住一个小偷,他不是简单粗暴地打屁股教育,而是想以德服人,于是大吼一声:把你的良知交出来!
57、不动心,良知、良能、良贵。“吾四十而不动心”“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儒家讲尽心知性知天,道家讲凡人有颗天心,佛家讲觉悟,讲的都是善用其心、坚守其心。
58、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王阳明南下广西的路上,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接待。在江西广信,他的弟子蜂拥而至,就连远在贵州的信仰者都跑来向他求教心学大义,由于弟子太多,有些人还见不上王阳明的面;到了当年平定宁王的南浦,曾受他恩惠被解救出水火的老百姓也都簇拥着他,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只因百姓们想看一眼他们的人生导师;到了南昌城,前来的百姓近乎疯狂,未经当地政府同意,就自发地带着水果和刚出炉的主食,出城列队迎接王阳明。
59、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致良知,靠实践,靠自省“即知行合一”形成的心中有天理。
60、第阳明学“知行合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现在我们有些官员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与“行”完全脱节。其结果是政府官员失去民众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有必要提倡“行良知”、提倡“知行合一”,以提升干部队伍的道德人文素质。
61、(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62、(解读) 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63、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64、治国方略上的区别。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而王阳明则主张“心即理”。
65、良知是个直性子,对于不公,它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上反抗。
66、为了大范围地传播他的心学,他开学堂、建书院,同时写下心学《教约》,要弟子们每日清晨聚集后,扪心自问如下问题:爱亲敬长的心是否有松懈?孝顺父母的行为是否在践行?人际交往中是否有不得当之处?每天是否做了亏心事?如果没有,那就继续,如果有,那就马上要改。
67、天下之事,有的貌似礼但实质上不是礼;有的貌似非礼但实质上就是礼。
6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69、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70、仕途的不顺并没有对王阳明产生太大的影响,反而让王阳明磨炼了心智,他曾对学生们说:
71、(解读) 现在的人即是在吃饭的时候,没有其他事情摆在眼前,他们的心仍然忧虑不止,只因为自己的心忙碌惯了,所以收都收不住。
72、乍一听还是有点懵逼。你一看花花草草,花的颜色就明亮起来,你问过花的感受吗?这好像还是有点狡辩。野花也是有尊严的,就算它是寂寞开无主,也不能否认人家的存在吧?
73、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74、面对外界的评价,尤其是诋毁,不仅不要生气,还要把它当成磨炼自己强大内心的机会。
75、中江藤树虽然对王学左派的“良知”学说产生了兴趣,但是他并没有超班照抄,而是选择性地吸取了其中的精华,在这一点上,日本学者的做法确实值得推崇。
76、 知行合“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