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简介生平思想(精选好句102句)
王阳明简介生平思想
1、《年谱》在这本书中,阳明一生的几次思想嬗变,与其生活、求学、为官经历等在其中,只有熟读之后才能对其思想有更为全面和真切的了解。
2、从此不断完善他的哲学思想——心学,弟子满天下,最重要他不像其他书生脱离实际,王阳明带兵打战堪称战神:南赣剿匪成功、平定宁王、平定广西戡乱。而且在很多官员的嫉妒陷害中巧妙地避开。
3、徐渭: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守仁则‘以人掩其书’。
4、隆庆六年(1572),谢廷杰在浙江出版《王文成公全书》,以薛侃所编《传习录》为上卷,以《传习续录》为下卷,附入王阳明所编《朱子晚年定论》,便成为《王文成公全书》本中的《传习录》。《传习录》流行版本有191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隆庆六年《王文成公全书》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务馆1927年出版叶圣陶校注本等。此后,《传习录》或单行,或列于阳明文集的各种本子中,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校《王阳明全集》,日本东京昭和五十年松云书院影印1897年佐藤一斋《传习录栏外书》等,流传甚广可见此书的价值和魅力。
5、1517年,正德十二年,丁丑,四十六岁,正月至赣,二月平漳南,十月平南赣衡水、桶冈等地。
6、王阳明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以读圣贤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兴趣广泛,不仅诗文出众,还热衷于骑射兵法。15岁时,他开始随父亲游历黄河南北、大江上下,了解风土民情,熟悉边塞形势。(王阳明简介生平思想)。
7、王学绝非独善其身之学。而救时良药,未有切于是者。
8、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封新建伯,卒谥文成。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集道德、功业、文章于一身,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冠绝当代,卓立千古,其哲学思想在中国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都曾经发生过很大的影响。本次讲座,傅小凡教授将分不同凡响、宦海沉浮、圣人之道、成就外王、理论升华等五个专题,对王阳明曲折复杂、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全面介绍,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等哲学思想进行重点解读。欢迎广大市民尤其是国学爱好者前来听讲并与傅先生现场互动。
9、另外就是左东岭的王学和中晚明士人,这算是整个明朝的思想演变史,是学术界的名著,但一般读者可能不大容易读的进去,但要了解王阳明是没法不去接触思想史的流派特色,而且和历史阶段必须有衔接,目前最好的就是这本书,商务印书馆有再版,但价格非常贵。(王阳明简介生平思想)。
10、我们的认知有限,实践有限,所以凭空在想什么适合自己根本无法做到。那如何试错呢?
11、“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12、守仁同族诸兄弟取名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守仁就是在这样一个儒学气氛很浓的儒学世家中长大。
13、 平乱后,王阳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还乡,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县青龙港(今江西省大余县境内)舟中。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14、王阳明在11岁时,与家人上京的途中大显作诗才华;12岁在课堂上开始立志做圣人;17岁在结婚当晚,与道士聊天忘了洞房之夜;28岁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
15、(心学集大成者)与(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16、清代著名学者王士慎说:“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17、王守仁,生于1472年10月31日,卒于1529年1月9日。因此是明朝人
18、十八岁时,与夫人诸氏返回余姚,船过广信,王守仁拜谒娄谅。娄谅向他讲授“格物致知”之学,王守仁甚喜。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谓“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守仁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19、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
20、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 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21、1504年,弘治十七年,甲子,三十三岁,秋,在京师,主考山东乡试。九月改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
22、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书王琼对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赏识,在王琼的推荐下,王守仁被擢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等地。
23、要知道,朱熹的追崇者无数,是主流思想,他的书籍还是科举考试的教材,能怀疑他的学术确实需要勇气。王阳明就做到了,而且不像现在的网络喷子,而是去实践得出来的。
24、1516年,正德十一年,丙子,四十五岁,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地,平定征南王谢志山、金龙霸王池仲容等的暴动。
25、王阳明一生武功赫赫,学名昭昭,并把儒家的内圣之道发展到了极致,其心学思想深入研究知行关系,纠正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
26、王阳明从小接受程朱“理学”教育。他对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深信不疑,希望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木的耐心品味和静心思考,以得到所谓的“天理”。
27、而中国五千年,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中,王阳明也占据了其中一席。
28、1520年,正德十五年,庚辰,四十九岁,夏,至赣州。王艮投其门。
29、除了注释,还有对注释的分析理解,注的来源,除原典之外,也辐射了宋明理学文献,也有阳明《全集》中的观点,以互训、圆成。不过,注疏并不浅白,需要一点点基础。此书应该是代表了大陆学者在文献注释方面的最高水平,适合于研究型学人阅读。
30、1493年,弘治六年,癸丑,二十二岁,会试不第,归余姚,结龙泉诗社,对弈联诗。
31、王阳明(公元1472年10月31日亥时—1529年1月9日辰时),孔元诞辰日2023年9月30日,汉族,幼名“雲”,五岁更名守仁,字伯安。因曾筑室修道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明朝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浙江宁波余姚)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书法家、教育家、政治家,精通儒释道三家,阳明心学宗师。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合称为孔孟朱王,是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真三不朽者”。阳明父亲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龙山公王华先生。
32、①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深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
33、在现在这个社会做到很难,主要是人们过于眼前利益,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忘初心是很难的事情,会被周围的人看做是另类,会被侮辱,嘲笑,难免会波及内心,大部分人会着急,生气,很多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随波逐流,有的很可能会对原来的作法,想法产生怀疑,这样就不能守住初心了,不但外部环境这样,就是家人也不可能支持,别人改变能够给家人和亲人带来物质的享受,而自己因为坚持不能得到物质上的既得利益,而放弃一些基本的道德,是难免的。
34、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立即赶往吉安,募集义兵,发出檄文,出兵征讨,擒获宁王。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35、其次,要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当然不仅要理解王阳明本人,我会把王阳明放到整个中国哲学史的脉络中去理解,尤其儒家思想发展脉络中理解。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心学并不是王阳明首创的,我会从孔孟儒学,到程朱理性,再到陆王心学,系统地介绍阳明心学思想整个发展脉络,这是第二个维度。
36、在穷尽中日两国史料和研究成果、历经六次阳明遗迹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冈田先生以心学发展的脉络为线索,史料互证,张弛有度、夹叙夹议地详述了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悟道的心灵轨迹,探讨了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和师友交往对其思想形成的深刻影响。冈田先生尤其注重从王阳明的诗文中探寻其当时真实的内心,并由此补充了许多不为众人所熟知的细节,解开了有关王阳明生平和思想的诸多谜题。
37、在这个专栏,我会从四个维度,非常系统地为大家介绍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38、④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重庆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
39、这个分期考虑了政治因素对王阳明一生经历的影响,用当时皇帝的更替流年对分期进行微调。少年时期在位的皇帝是宪宗朱见深、青年时期在位皇帝是孝宗朱祐樘,这两位皇帝历史评价都比较高,总体上算是明君,孝宗还创造了“弘治中兴”,这样的政治局面对于正直官员的成长是相当有利的,历史事实也证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和王阳明本人在这两位皇帝在任时都有很好的发展。武宗朱厚照即位后,政治局势急转直下,王阳明本人和家庭都遭受到极大的打击和磨难,这十五年正是王阳明的中年时期。随着武宗正德皇帝驾崩,世宗嘉靖皇帝即位,王阳明也进入他的晚年时期。虽然嘉靖皇帝没有正德皇帝那么荒淫无度,也加封王阳明为新建伯,但是毕竟属于近支的皇室成员继承皇位,听信因“大礼议”上位的朱聪、桂萼等的谗言,非但没有重用王阳明,在王阳明死后还革去他新建伯的封号。
40、嘉靖六年五月,朝廷命阳明兼都察院左都御史,被荐征广西思田,其时阳明身体一直患病,上疏辞免,没有得到同意,由此结束了居越六年的讲学活动。
41、1482年,成化十八年,壬寅,十一岁,祖父竹轩翁王伦携王阳明至京师。随父王华寓京。
42、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在上杭屯兵,假装撤退,出敌不意进攻,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他向朝廷上疏称,权力太小,无法命令将士。王琼上奏,给了王守仁旗牌,可以便宜从事。七月,进兵大庾。十月,克左溪、横水,破巢斩杀、俘获六千多人。战毕,在横水设置崇义县。随后师还赣州,讨伐利头的盗贼,斩杀两千多人。王守仁率领书生和偏裨,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
43、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倾朝野,被万人膜拜。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致良知”的心学思想精髓,让王阳明心学思想更加具有说服力,他的心学思想也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在他去世的500多年中,把他奉为精神导师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等都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忠实拥趸。
44、当时他的弟弟曾国荃,也有些疑虑,认为杀人太多。但曾国藩立即回信说:“你现已带兵,自然要以杀贼为志,何故后悔杀人多?”
45、1500年,弘治十三年,庚申,二十九岁,在京师,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46、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开创的一代学术新风,不仅浸润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学,在明清之际掀起了一股近代的启蒙思潮,而且直到现在,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47、《王阳明与明末儒学》 (日) 冈田武彦 重庆出版社
48、 正如作者方志远所说,王阳明及其学说,不仅仅属于明朝,也属于当下;不仅仅属于中国,还属于东亚,属于世界。
49、最后,我们当然也要回到现实,在实践中如何运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如何指导我们的做人做事。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了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阳明心学不仅仅是一门解释世界的学问,更是一门可以改造世界,和改变个人的学问。所以,解读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我们也会结合现实例子,来看阳明心学对个人“安身立命,修齐治平”有什么实践意义和价值,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50、王守仁(1472年~1529年)字伯安,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51、我们很多人觉得看书、在教室上课是学习,王阳明强调“事上练”,一定要在实践中修炼自己。很多人学习了很多理论,一行动起来就乱了套。平时静坐,一个人时道德很好,体会到很深的人生哲理,一到社会就不知所策。
52、与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相一致,阳明此时的“致良知”之教日臻成熟。黄宗羲论阳明学成有三变说:“居越以后,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同一时期,阳明提出了他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3、朱载垕:两肩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54、所谓背景阅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王阳明的生平及思想脉络做一个大概了解;二是王阳明心学是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所以要追溯源流,比如《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否则读不懂心学的。如果你的基础很好,那么这个背景阅读可以跳过,直接读王阳明的原著。
55、守仁的四世祖王与准,伟貌长髯,绍承家学,精究《礼》《易》,尝著《易微》数千言,受父亲影响,终生不仕,号“遁石翁”。
56、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57、王阳明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随后在兵部、刑部任职。武宗正德元年(1506)冬,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责打了四十棍,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今贵州修文)丞。刘瑾被朝廷处死后,王守仁由庐陵知县,历任南京刑部主事,考功郎中、南京太仆少卿、升迁为鸿胪卿。正德十一年(1516),王守仁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安(今江西大余)、赣州(今江西赣县)、汀州(今福建长汀)、漳州(今福建龙溪)等地。当时,南、赣等地有多处农民起义,王守仁在巡抚此地时,联合福建、广东两省军队,镇压了大庾(今江西大余)、乐昌(今广西乐昌)、郴州(今湖南郴州)等地农民起义。十四年,率吉安知府伍文定等平定“宸濠之乱”。世宗嘉靖元年(1522),升任为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六年,王守仁总督两广兼巡抚,赴广西田州(今广西田阳)平息当地少数民族骚乱,又指挥官军击破八寨、断藤峡的土匪。最后,他病死于往返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今江西大庾)的路途中,时年五十七岁。赠新建侯,谥文成。
58、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59、王文成公,为名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60、虽然出生带着一股祥瑞之气,但是王云一直长到五岁还不会说话,直到一位高僧道破玄机:孩子不能说话是因为名字说破了王云的来历。
61、很多人在判断事情如何处理时,不知哪个决策好,真正的良知是什么?良知往往是第一直觉产生的,一旦思考了,就会掺杂很多私欲。
62、家人便根据《论语·卫灵公》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一句,将王云改名叫王守仁,号阳明。说来也是神奇,名字一改,王阳明就会开口说话了。
63、 在方志远看来,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而真正成为“圣人”的人,也是唯一一位混迹于“三教九流”而最终从祀孔庙的人,而方志远要讲述的就是在这变化期间的,一个由“异端”入为“主流”、由“舆论”倒逼“庙堂”的过程。
64、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
65、----------------------------------------------------------
66、王守仁自幼聪明,非常好学,但不只限于四书五经,而且也很喜欢其他书籍。思想也比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有一首他做的打油诗很能说明他的这种思想:
67、1512年,正德七年,壬申,四十一岁,三月升考功清吏司郎中。黄绾、徐爱等弟子受业,讲学内容由徐爱记录整理,名《传习录》。十二月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据《大学》古本立格物、诚意之旨。
68、《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69、前面一首《金山寺》不像平常的写景诗,他描写金山大如拳,打破水底天,让平淡的景物动态横生,后一首《蔽月山房》虽然用词浅显却又妙趣十足,年仅十一岁的王阳明就能做出这样的诗真是让邻家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传奇的小神童了。
70、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宁王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又称王文成公。万历年间,从祀于孔庙,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
71、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封爵至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是传统儒学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72、悟出了自己的道,王阳明的内心得到了久违的平静,他开坛授课,把自己的道分享给大家,公元1509年,王阳明任期满,复官庐陵县知县,在刘瑾伏诛后,他一路升迁,从南京刑部主事做到了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从此开启了他军事家的新篇章。
73、公元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中了状元,一家便跟着移居绍兴,途中路过镇江金山寺时,有文人设宴款待,王阳明和祖父王伦一同前往。文人宴会自然是要作诗的,王阳明看着外面金山寺的湖光山色以及宴会中众人欢聚玩乐的景象,张口就是一首《金山寺》:
74、王守仁天生有特殊的气质。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
75、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把王阳明一生划分为四个时期,他的少年、青年、中年、晚年恰好分别对应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位皇帝。这是一个历史的巧合,也充分体现了王阳明的一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息息相关。当然,即使没有这个巧合,一生立志作圣贤的王阳明在任何时期都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融入到国家、民族的命运之中,用自己的一生阐释对国家民族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6、1509年,正德四年,己巳,三十八岁,在贵阳,受提学副使席书聘请主讲文明书院,始揭“知行合一”之旨。
77、王守仁的一生,有着独特的经历,而且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后世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封建时代的完人。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儒家最后一个圣人。不仅是明代心学大师、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还是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其学说世称“阳明心学”。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78、王阳明的第三波敌人,是嘉靖七年西南部的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其中,断藤峡盗贼的结局是:”几乎全尽“,这四个字的意思大家应该是都懂的。
79、 据悉,方志远准备今年和《百家讲坛》合作,在《国史通鉴》第五部《辽宋金元》录制之前,先录制一个15集左右的《王阳明》。在这个《王阳明》中,和《千古一人王阳明》书中所展示的一样,将给大众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到位”的王阳明。
80、张岱年:阳明宣扬‘知行合一’,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
81、钱穆: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
82、王阳明不仅是古代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把中国哲学推向了巅峰,影响至今。王阳明也是一位军事奇才,他以文臣身份带兵征战,南征北讨,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剿灭了南赣数十年的巨寇盗贼;仅用了40多天,就平定了宁王朱宸濠,蓄谋十几年的叛乱,他在晚年还扫清了广西民族战乱,为明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就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
83、①文成以内过非人所证,故付之于良知,以发于事业者或为时位阻,故言‘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于是有知行合一之说。
84、朱熹说洞察世间的规律通过“格物致知”,王阳明看完朱熹的书就开始约朋友去“格竹子”,格了七天七夜晕倒了也没有收获。王阳明叹道:“圣人之说可疑也!”于是开始怀疑最权威的理论,不像其他考生陷入应试的思维困锢之中。就像鲁迅的“从来如此,便对么?”进行怀疑当时的真理。
85、本社《王阳明全集》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六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本为底本标点,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四部备要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中华图书馆本及台湾、日本出版的王阳明全集本为参校本,原本误漏或与诸本有异者,酌出校勘记。
86、郭沫若在《王阳明礼赞》中说:“王阳明对于教育方面也有他独到的主张,而他的主张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
87、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88、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擅政,并逮捕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王守仁上疏论救,而触怒刘瑾,被杖谪贬贵州龙场驿栈驿丞。同时,他的父亲王华也被赶出北京,调任南京吏部尚书。
89、王阳明创立自己的一套心学理论,非一日之功,而是通过不断在是错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90、王阳明心学最核心的有三个概念: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91、分析一下理学和心学的区别:在王阳明之前读书人信奉的是程朱理学,王阳明在研究之后觉得朱熹是错误的,在龙场悟道之后开创自己的心学。
92、既然知行是合一的,但为什么古人、特别现在很多人也是经常把“知”与“行”分开来讲?
93、王士祯: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94、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95、阳明心学是明朝中后期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弟子门人及仰慕者极众。阳明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代表作有《传习录》、《大学问》、《瘗旅文》、《尊经阁记》、《象祠记》等。
96、章太炎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97、王守仁在书法作品以行草为主。王守仁将心学融入书法,丰富了中国的书法理论。
98、两党领袖年轻时在那年都同时深受王阳明启发,不仅如此,王阳明的心学对外国影响也很大。
99、1508年,正德三年,戊辰,三十七岁,至龙场,始悟格物致知之旨。
100、 王阳明顿悟“求理于吾心“的宗旨之后,结合自己的学问事功所思所得,为了避免空疏浮泛的误解,因而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即是主张实学实事学问相辅相成,”格于事,求之于心“。为了达到内外合一的无欺无爱的赤子之心,王阳明要求弟子时常静坐反省,克制私欲,以求”存天理去人欲“,达到赤子之心。此时的王阳明开始广泛讲学,从游者甚众,名声日隆,静坐、聚会讲学也成了这一派的特点。
101、在认识论上,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他认为人都有良知,都有生来固有的关于真理的认识。他认为“天地万物”、“万事万变”都已包含在“良知”之中,所以知识乃是“良知”的自我认识,不必通过外界事物来求得知识。并认为心里的“良知”就是“天理”,把心中的“良知天理”贯彻到事物中去,使事物与我心中的“良知”相符合,就是“格物致知”。这是一条典型的从“心”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他与程朱学派“知先行后”论不同,认为知行不可分离。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答顾东桥书》)又说:“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就是说“真知”就是“行”,“行”包括在“知”中。思想动机就是“行”,完全取消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这就是他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知行合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