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精选好句67句)
卡夫卡
1、《判决》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短篇小说,创作于1912年。作品通过对“家长制”的抨击,同时也表达了对奥匈帝国集权制的统治表示不满。作品也有作家自身经历的痕迹,通过挑衅的方式把内心想法表达出来,这也正是表现主义时期的表现手法。(卡夫卡)。
2、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3、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4、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同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5、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6、卡夫卡几乎一生供职于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写作对于他更像是“业余爱好”,但他凭着“业余爱好”影响至今。
7、 “德国已经向俄国宣战。——下午游泳学校。”
8、卡夫卡父亲赫尔曼·卡夫卡,1890年前后。
9、比如,父亲热衷于同权力地位较高的人交往;喜欢大声说些粗鲁的话;吃喜欢的菜时狼吞虎咽;别人在饭桌上必须绝对安静且专心吃饭,他却可以修指甲、削铅笔、用牙签挖耳朵等等。父亲还总是以最大的恶意揣摩别人,既包括毫不认识的人,也包括自己的儿女。他还曾经把和妹妹奥特拉窃窃私语的卡夫卡,视为「无耻的同谋者」和「奇怪的阴谋家」。
10、短短几行字就能体现出卡夫卡叙事艺术里的一个重要特征:表象和事实始终在变化,在滑动,在转换和颠覆。卡夫卡试图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看到什么,而是怎么看。正如现实具有不同版本,人性也有许多个侧面,构成一个复杂幽微的整体。而一个作家的“真实”,既源自于他书写中的真实,也离不开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事实”,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一个更为丰富而立体的卡夫卡形象。
11、比如卡夫卡一生中几乎没有离开过故乡。事实上,卡夫卡并非一个避世的人,据统计,卡夫卡一生到过六十多个地方。
12、“我所有的思考都在你的重压之下,我的想法与你的不一致时也是如此,而且尤其如此。所有看上去不依赖于你的想法从一开始就被你的贬斥压得很沉重;承受这样的评判,以致完整而连贯地阐明我的想法,都几乎是不可能的。……对桩桩事的勇气,决心,信心,喜悦都坚持不到底,只要你反对或仅仅料想你会反对;而差不多我所做的任何事,料想到你都会反对的。”(卡夫卡《致父亲的信》)
13、父亲的能力范围并未涵盖写作领域,他在这件事情上的反对不仅不令卡夫卡沮丧,反倒使他颇有成就感。于是,卡夫卡将文学创作视为「反击」父亲的第一个阵地。
14、《审判》是卡夫卡独特的艺术方法形成的标志,它写一个公民无端遭到逮捕和处决,揭露了带有封建专制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的腐败及其反人民的本质。其中有些情节近于荒诞,但真实地反映了奥匈帝国的社会环境。
15、卡夫卡出生在战争阴云密布的年代。当时德法战争刚宣布停战,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开展得如火如荼,资本主义危机重重,祖国面临侵略,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卡夫卡个人一直生活在父亲权威下,遭遇各种失败只能归咎于自身,还几乎是“杞人忧天”般的担心家人的生活状况。卡夫卡的作品中充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卡夫卡对生活、工作、政治事件一直抱旁观态度,所以作品中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加上当时深受尼采、柏格森等人的主流哲学影响,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16、我们为什么要为原罪而抱怨?不是由于它的缘故我们被逐出了天堂,而是由于我们没有吃到生命之树的果子所致。
17、“卡夫卡何以成为卡夫卡”,这个拗口的问题暗含着一个前提:有两个卡夫卡,一个是素人卡夫卡,另一个是广为人知的现代派作家卡夫卡。而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要说明,素人卡夫卡经历了什么,使他变成了作家卡夫卡?换言之,某种意义上,要回答“卡夫卡何以成为卡夫卡”就意味着,要用作家的生平去解释作家的作品。且不说这种实证主义的做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具体到卡夫卡来说,他的生活与文学、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其实模糊到无法辨认,甚至互相渗透,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
18、各位刀客塔大家好,这里是欧拉攻略组的天天。
19、音乐产生新的、更加细腻、更加复杂、因而更加危险的刺激,而文学则要澄清纷乱复杂的刺激,把它上升为意识,加以净化,从而赋予它人性。音乐是感官生活的成倍增加。而文学则压制感官生活,把它引向更高的层次。
20、“最亲爱的马克斯,可惜你不能来小住几天,如果天遂人愿,我们就可以整天爬山,滑雪橇和写东西……”
21、2009年,以色列国家图书馆状告霍夫家族,要求对方交出卡夫卡的手稿。2016年8月8日,以色列最高法院作出判决:卡夫卡的手稿应属于以色列国家图书馆。
22、他们按自己的习性在露天安营,他们讨厌住房。他们整天忙着磨剑,做箭头,练习骑术。他们把这个安静的、总是生怕弄脏而时刻保持清洁的广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马厩。有时,我们从店铺里跑出来,至少想把那些最脏最臭的垃圾清除掉,但是这种事后来越来越少了,因为我们的努力徒劳无益,况且还会给我们带来危险,让马踢伤或挨鞭打致伤。
23、“旅行对于卡夫卡意味着可以观察陌生的事物,可以不带压力地记下它们的特性,而并不牺牲匿名的保护作用……他用犀利笔锋捕捉住见到的东西,以便将其整理归档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虽然在这样的阶段具体的写作计划搁置起来了,但是他至少通过间或写一篇旅行日记保持写作的连续性,没有那种连续性他会感到不幸的。”
24、作品中,主人公K是外地人,经过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后,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落脚在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踏上这块土地的人,他想拿到一个合法的身份,户口就是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拿到户口,进入城堡,是他心中的夙愿。其实,像他这样的人,远非K一个人。之所以追求“城堡”,其实也并不是贪图“贵宾”这种身份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而仅仅是因为不愿低人一等的渴望。然而城堡,远非他所想得那么简单,都想要进去,无路可走,甚至连大门都看不到影。“城堡”里有什么呢,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进入“城堡”不惜挤破头皮,绞尽脑汁呢?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城外,都是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工作,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城堡里的居民却能享有特殊的待遇,无论是住房条件,还是工作环境,亦或是社会福利,都比城外高上不止三个层次。所以才有那么多的人,拼了命也要进入城保。据说有一个姑娘嫁给个城堡内的精神病,只是为了能有进入城堡的资格,有一个“城里人的户口”……
25、音乐产生新的、更加细腻、更加复杂、因而更加危险的刺激,而文学则要澄清纷乱复杂的刺激,把它上升为意识,加以净化,从而赋予它人性。音乐是感官生活的成倍增加。而文学则压制感官生活,把它引向更高的层次。
26、父亲的世界是卡夫卡遥不可及的,而作为儿子的他却自然而然的以「奴隶」自居,这段父子关系的异常可见一斑。
27、夜幕垂下。就像有时人们为了沉思垂下了头,夜幕也完全这样地垂落了下来。周围人们都在睡觉。这是一个小小的错觉,一种无辜的自我迷惑:他们以为都睡在房子里,在结实的床上,在坚固的屋顶下,伸展四肢或缩成一团躺在床褥上,头上裹着头巾,身上盖着被子,其实他们和以前先后经历过的一模一样,依旧聚集在荒凉之地,露天宿营,那是一大群老百姓,黑压压的一片,他们在寒冷的天空下,在冰冷的地面上,在从前站立过的地方,倒下就睡,额头压着胳膊,脸朝着地,平静地呼吸着。而你在放哨,你通过身旁柴堆里一块燃烧着的木头的挥动,找到了你最亲近的人。你为什么要放哨?据说得有个人放哨。得有个人在那儿。
28、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文学创作或多或少是对生活的模仿。在卡夫卡这里,更像是他的生活在模仿他的文学创作。或者说,即便他的文学与生活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那也有着肉眼可见的同构性。我们都知道卡夫卡有句名言:“我不是对文学感兴趣,而是我本身就是由文学构成的,我不是别的什么,也不可能是别的什么”,这句话不是文学修辞,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他的生命与文学创作是一体的。他给父亲写了信,却不交给父亲,而是让母亲转交,而他清楚地知道,一直在卡夫卡与父亲之间息事宁人的母亲,绝不会把信交给父亲;卡夫卡一生未婚,但有过许多女朋友,三次订婚又三次取消;卡夫卡在遗嘱中请求好友布罗德烧毁自己的全部手稿,但据布罗德说,他们早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布罗德明确表示过,不会销毁卡夫卡的手稿……卡夫卡生活中这些充满矛盾的行为,与他作品中的悖谬异曲同工,共同构成了卡夫卡式的世界。
29、根据卡夫卡自己的叙述,就在写这封信的前不久,他再一次向父母言明自己想要结婚的愿望。可父亲却武断地认定他是出于纯粹的生理需求,与其如此,还不如去找妓女。
30、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人的尊严。
31、雅诺施还沉浸在福尔克的诗句里,恍惚间应了一声好,在卡夫卡走出办公室的当儿,他入迷地翻阅着这一期杂志,想找到更多好的作品。
32、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33、卡夫卡认为,婚姻意味着走向独立,意味着自己有了和父亲平起平坐的「符码」。所以他曾对婚姻寄予了高度的期许与希望。然而,婚姻这条生路并没有走通。
34、第五个儿子善良可爱,凡是许诺的他就不折不扣地兑现他微不足道,以致于人们站在他身边却感到孤独一人似的可是他倒也赢得了一些声望如果有人问我这是怎么回事儿,我则无言以对也许清白无辜最能冲破世间万物的喧闹,脱颖而出,而他恰恰是清白无辜的,或许太无辜了对每个人他都友好相待,或许太友好了我承认,如果人们在我面前夸赞他,我会感到很不舒服这说明,如果表扬像我儿子这样毫无疑问值得表扬的人,那么表扬也未免太容易了
35、卡夫卡在信中倾诉对菲莉丝的思念,为菲莉丝没有及时回信心神不宁。他不断探讨他与菲莉丝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一个陷入情网不能自拔的疯狂少年维特的形象。之后,他们之间有过误解,有过通信中断,有过关系冷淡和危机,有过卡夫卡的犹豫,有过迫不及待的求婚……总之,所有恋人间该有的波折一样都不缺。1914年6月,两人订婚。然而,刚从订婚仪式回来的卡夫卡,就在日记中描述自己像个罪犯一样被捆了起来。一个月后,他们的婚约解除。卡夫卡描写的解约现场像个法庭,整个过程像一场审判。然后,他们又恢复了联系。1917年7月,他们第二次订婚。可是,订婚后,卡夫卡的肺结核发作,两人再次解除婚约。
36、字必须加以精确的界定,否则,我们会跌进完全意想不到的谷底。我们爬不上削得光滑的石阶,反而会陷在烂泥之中。
37、(本测评仅对卡夫卡的强度作出分析,不考虑背景、厨力等因素,关于卡夫卡的背景分析敬请期待!)
38、小说有很多如《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地洞》《判决》《煤桶骑士》《同醉汉的对话》。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39、卡夫卡文学作品中的「儿子」形象,通常带有其自身的投影。他们既崇拜父亲,又诋毁父亲;既依赖父亲,又渴望独立;既赞叹父亲的强大,又憎恨因此给自己造成的不自信……但是,诸多复杂的感情在面对「父亲」的时候,都化为泡影,只剩下绝对的服从与恐惧。
40、拨开这像极了虐恋剧的表面种种,仔细分析卡夫卡与菲莉丝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卡夫卡对菲莉丝的爱情,像突发的无名高热一样,来去毫无缘由。实际上,卡夫卡和菲莉丝交往五年,总共只见过17次面,最长的一次是1916年7月,两人在一家旅馆度过了10天。他们并没有很多机会和时间相互了解和培养感情。从相识到第一次订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布拉格和柏林异地恋的二人只有6次短暂见面,卡夫卡写给菲莉丝的信却有300多封。所以说,他们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关系,其实是卡夫卡在想象和书信中建构出来的。
41、其实那只不过是一条普通的脖套。就像人们常常把超然存在当成逃遁一样。
42、对卡夫卡而言,父亲处在一个近乎真理的位置,他的权威不容挑战。父亲自以为是、为我独尊的行事风格令卡夫卡心怀畏惧,也让他更注意到父亲鲜活表象下的细微特征。
43、正是凭着这种旅行者的距离感,卡夫卡有机会细细观察布拉格之外的欧洲大都会的生活场景。德国传记作家阿尔特在他的《卡夫卡传》中专门辟出一章来呈现作为“旅行者”的卡夫卡,他写道:
44、卡夫卡的生命到了三十七岁时,他遇到了捷克女子密伦娜,一个具有才华的记者。
45、这段离奇的父子关系无疑为卡夫卡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与素材。他用写作的方式祈祷,并在祈祷中,见证着世间荒谬与悖论的对抗和消解。
46、这头牲口夺过主人手中的皮鞭来鞭打自己,意在成为主人,却不知道,这只是一种幻想,是由主人皮鞭上的一个新结产生的。
47、之后,施塔赫基本按照时间顺序,把卡夫卡童年的环境、上小学和中学接受德语教育、上大学的专业选择、他的朋友圈和社交活动、毕业后找工作、他的夜生活、他与女性的交往、他对电影和疗养的兴趣、他的旅行、他的文学创作尝试、他的一些小怪癖和爱好等一一娓娓道来,描绘了一个由时间、空间、历史、当下、民族、宗教、国家、家庭、学校、语言、亲朋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多维坐标系,然后在这个庞大的立体参照系中,确定卡夫卡的位置和成长轨迹。
48、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
49、将父亲视为至高权威的卡夫卡,始终与父亲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当然,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迫的),他们无法敞开心扉交流,卡夫卡只能默默地用自己的软弱自卑来一次次反衬父亲的强大与正确。
50、本篇约写于1922年春,发表于1936年。题目为勃罗德所加。
51、如果大家有自己创作的同人文/漫画,或者攻略杂谈,请不要吝啬地向欧拉攻略组投稿吧!但抄袭,一稿多投行为是绝对NG的哦!
52、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53、▲卡夫卡的父母 赫尔曼·卡夫卡与朱莉·卡夫卡
54、弗兰兹·卡夫卡,终于睡着了。而他本来打算今夜继续写作的想法,也因为这一回的睡眠过长而没有达成。在次日早晨醒来的时刻,他的疑虑又加深了一层,他在想,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今天比昨天更绝望么?今天比昨天更疼痛嚒?今天被迫要写昨天没写的东西么?意识到写作可能已经从某个层面上具有了被迫的意味,弗兰兹·卡夫卡感到一阵惊讶和悚然。
55、但另一面,父亲又具有一切暴君所具有的神秘特性:他们的权利不是基于他们的思想,而是他们本人。
56、卡夫卡所生活的奥匈帝国的前身为奥地利帝国,是一个地跨中欧、南欧、东欧和东南欧部分地区的庞大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成为政合国。
57、卡夫卡吃完早饭了,他起身走到窗边,注视着还没有多少行人的街道。还有几分钟,就得出门去工伤事故保险局的办公室,今天,对座的特雷默尔休假旅行去了,他将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度过整个上午,想起这件事,他感到轻松一些,甚至有一点微笑地转回客厅提起公文包,准备出门。但在离开前,他想起雅诺施{2},犹豫了半分钟左右,回身到写字台前,在三摞皆约半米高的书里查找,他找到了,新一期的《新评论》和《树干》杂志,后者中刊登的几首诗里有一首,他觉得有必要备在手边,在小伙子雅诺施下次来时(下次也许就是今天,他来找他全凭自己方便和一时兴起),让他读一读。末了,他又从文件夹里抽出刚完成的《波塞冬》手稿,约摸着如果今天不是很忙,可以再做做修改。然后,他出门,向办公室走去。
58、**长相漂亮,身材修长,体格标准他击剑的姿势令人心醉神迷他也很聪明,而且经验还很丰富他见多识广,因此就是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自然风光,他都显得比那些呆在家里足不出户的人更为熟悉更为亲切然而这一优势肯定不仅仅更谈不上主要归功于经常外出旅游,更多地是因为这孩子具有独一无二别人无法模仿的本领,比如每个想模仿他那连续翻滚炉火纯青的跳水动作的人都很欣赏他这一特点模仿者最多走到跳板尽头,然后便勇气丧尽兴趣全无,再也跳不下去,而是一屁股坐在地上,举一举双臂,表示抱歉尽管如此,我与他的关系也并非毫无阴影无可挑剔(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本应该感到满意)他左眼略小于右眼,而且还老是眨巴着当然这只是个小小的缺陷,这甚至使他的脸比没有它看起来更为帅气比之于他非常孤僻的性格,再没有人责备那只小眨巴眼了我这个做父亲的却要这样做,当然并非这个身体上的缺陷令我感到痛苦,问题在于他精神上某种与此相应的小小的怪异某种深入他血液的怪毒某种使他身上那只有我才能看到的禀赋无法充分发挥的无能但是另一方面,正是这点却使他成为我真正的儿子,因为他这个缺陷又是我们全家的缺陷,只是在他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而已
59、“但是,您不觉得希望和善良如此虚妄不真么?现实残酷多了,仿佛上帝已经不再照看我们了。”
60、对于文学作品中投射父子关系这件事,卡夫卡并非是无意识的。法国文艺理论批评家罗杰·加洛蒂(Ragaa Garaudy)在其著作《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中》,专辟一章来讲卡夫卡。加洛蒂提到,卡夫卡曾经说过:
61、人们憎恨旧的牢房,请求转入一个新的牢房。在那里人们将开始学会憎恨这新的牢房。
62、“博士先生,那您怎么看待那些新的文学呢,您不觉得它们很有趣么?它们难道不是已经在开始一个新的时代么?”
63、当然,即便不费多少力气,他也可以迅速在头脑里重现自己已经生活于兹三十多年的小城的样貌,那些建筑的线条、墙壁在秋光下的反射、条石路面早已被踩踏光亮的表面,甚至是雅各布教堂中铁链悬挂的贼之手臂的皱纹、查理大桥被雾摩挲湿润的扶手、圣维特教堂的尖顶刺破城堡区的树林向阴沉的天空聚焦的画面......
64、这是卡夫卡1914年8月2日的一则日记。对于整个欧洲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战,卡夫卡竟然只是一笔带过,游泳所代表的私人生活仍然正常延续。卡夫卡在大街上围观奥匈帝国的炮兵开拔仪式,但他承认,自己“热切”祝愿这些军队“万事不如意”;群众对弗朗茨·约瑟夫皇帝爆发出欢呼,卡夫卡对此写道:“我流露出邪恶的目光站在一旁。”传记作家阿尔特认为卡夫卡对于战争爆发的漠视态度“并非源自激进的和平主义,而是来源于集体热情激烈迸发而产生的陌生感……”
65、卡夫卡的《城堡》写得云山雾罩,扑朔迷离,更像是一次离奇的梦游。
66、卡夫卡在1921年说,肺结核也会被人控制并且消灭,任何疾病都会被人控制并且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