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辩证法(精选好句71句)

2023-05-22 03:25:25

黑格尔辩证法

1、从黑格尔本人的论证中,我们可以把握其辩证法的存在论基础及其存在方式。值得深思的是,从“实体即主体”之自我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确立辩证法的实体性的内容,呈现并说明“事情的活生生的本质”,黑格尔切入问题的思考深度、深邃的历史意识、关注现实的思想指向,皆无与伦比,令人敬佩。这样的成就,固然与黑格尔个人的卓越才华分不开,但根本动因仍是超越个人并引领个人的现实力量。黑格尔就富有洞见地提出,哲学的真正出现,在于与现实的和解,理解和把握现实。马克思更明确地概括为:“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因此,我们站立在黑格尔宏伟严密的哲学体系面前,需要透过黑格尔用于搭建哲学体系的逻辑“脚手架”,把辩证法这颗“真正的珍珠”拿到阳光中来。

2、这是一种虚假的自由,你这次自由了,马上就自食其果。而且最后秩序大乱之后,还要靠儒家的那一套——那一套已经是秩序井然,它把一切都想到了。道家固然可以引发一场农民起义,但是没有规范,还是要靠儒家来治理。所以真正的自由精神要立得起来,真正要冲破儒家的传统的几千年的陈旧的规范,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规范,要有自己的理性。

3、这里的“有”,就是“存在”。“存在”首先是相对于一般其他而被(“人们”的“认知反映”运动)规定的。这是一个“客观”的视角。观察者,不是“有”自身,而是“Anderes”。此“有”的观念,被除此“有”之外的“Anderes”规定。从客观的角度看“存在”,这个“存在”即是最纯粹最直接的感性,而不是最纯粹最简单的理性。这个“存在”没有更多的规定性,而仅仅是“存在”“有”的引起了感性的注意力的直接结果。“存在”,即如婴儿的哭,并不知为什么哭;如美女之貌,并不能具体讲如何美。这都是一种被引起的最直接的感性。接着,我们又可以从反思(思辨)的角度看,这也就是《道德经》的“观其妙”。黑格尔继续讲:

4、生活中的男与女,生与死,上与下,前进与倒退,穷与富,红与白,早与晚,左与右等等;

5、实证主义对于黑格尔的批判,开启了声势浩大的“叛离黑格尔”的哲学运动,在主导理念上对于当代哲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柯林武德认为,“实证主义可以被定义为是为自然科学而服务的哲学”,“不过是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提高到一种普遍的方法论的水平之上而已”。按照实证主义的理论取向来看,一切真正的人类知识都包含在科学——当然是指知性科学——的范围之内,唯有科学才是真正知识的唯一来源,唯有科学方法才能造福于人类的生活。从此出发,所有的实证主义哲学家都主张,哲学可以在科学范围内,在诠释科学和服务科学的方面发挥有益的作用。凡是科学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哲学必须满足于让其永无答案,哲学不能声称具有可以获得科学无法获得的知识的手段。深究起来,实证主义赖以立足的经验证实原则,根据在于依赖自然科学事实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通常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胜任的科学家从同样的证据出发,会得到同样的结果”。例如,“物理学思维的主要前提假设,就是所有的物理学家都持有的;而对物理学问题科学地进行思想,也就是按照它们去进行思想”。问题在于,“自然科学的‘纯’事实,是在现实世界的现象被放到(在实际上或思想中)能够不受外界干扰而探究其规律的环境中得出的”。这就暴露了实证主义在主导观念上的限度,以及实证主义理念的适用范围。然而,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固守自己的哲学信条,漠视现实生活的多样化,脱离生活实际,最终沦为事实上的非批判的、无立场的、单向度的理论说教,成为发轫于批判黑格尔却终止于分享黑格尔哲学原则的实例,成为当代思想对待辩证法的一个十分突出和醒目的反证。

6、真正的科学方法亦即辩证法的本性,一方面是方法与内容不分,另一方面是由它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这两个方面可以看做是其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黑格尔认为辩证法不仅仅是方法,而且是事物自身的客观法则。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或我们认识事物的某种方式,而是事物内在的生命、灵魂和运动方式。 (黑格尔辩证法)。

7、因为黑格尔把人和自我意识等同起来,所以人的异化了的对象,人的异化了的、本质的现实性,不外就是异化的意识,就是异化的思想,是异化的抽象的因而无内容的和非现实的表现,即否定。因此,外化的扬弃也不外是对这种无内容的抽象所作的抽象的、无内容的扬弃,即否定的否定。因此,自我对象化的内容丰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具体的活动,就成为这种活动的纯粹抽象——绝对的否定性,而这种抽象也被抽象地固定下来并且被想象为独立的活动,或者干脆被想象为活动。因为这种所谓否定性无非就是上述现实的、活生生的行动的抽象的无内容的形式,所以它的内容也只能是形式的、抽掉了一切内容而产生的内容。因此,这就是普遍的,抽象的,适合任何内容的,从而既超脱任何内容同时又正是对任何内容都通用的,脱离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下文我们将阐明绝对的否定性的逻辑内容。)

8、黑格尔从实体的异化出发(在逻辑上就是从无限的东西、抽象的普遍的东西出发),从绝对的和不变的抽象出发,就是说,说得更通俗些,他从宗教和神学出发。

9、那么,在古希腊的辩证法那里——辩证法那个词本来就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他们提出来的——他们在论辩的过程中就采用了“逻各斯”,“逻各斯”的意思就是谈话,互相交谈。那么互相交谈把它记录下来,对语言采取了一种非常严格的甚至是崇拜的态度。

10、我们中国传统里面缺乏语言学的精神。我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哲学的反语言学倾向》。儒、道、佛都有一种反语言学的倾向。我们不重视语言,接受西方的辩证法不是从语言的层面上来理解它,而是从事实的层面上理解。比如说,我们理解矛盾——这可以是辩证法的精髓——什么是矛盾学说,我们在汉语里面找到了韩非子提到的一个寓言,就是矛与盾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那么矛和盾就构成了一个词,我们用来翻译黑格尔的自相矛盾的含义,这个自否定的含义,应该说比较恰当的,自相矛盾嘛。

11、Ⅲ.理性。理性的确定性和真理。(a)观察的理性;对自然界和自我意识的观察。(b)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自身来实现。快乐和必然性。心的规律和自大狂。德行和世道。(c)自在和自为地实在的个性。精神的动物界和欺骗,或事情本身。立法的理性。审核法律的理性。

12、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是认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而是通过感官去认识世界的表象。他毫不含糊地说:

13、他不同意机械论把意志这概念囊括在力这概念之下,而且恰好反其道而行之,把自然界中每一种力设想为意志。

14、关于第——(3)意识的这种异化不仅有否定的意义,而且也有肯定的意义;(4)它不仅对我们或者对自身有意义,而且对它本身即对意识也有意义。(5)对象的否定,或对象的自我扬弃,对意识所以有肯定的意义(或者说,它所以知道对象的这种虚无性),是由于意识把自身外化了,因为意识在这种外化中知道自己就是对象,或者说,由于自为的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性而知道对象就是它自身。(6)另一方面,这里还同时包含着另一个环节,即意识既扬弃这种外化和对象性,也同样地返回到自身,因而,它在自己的异在本身中也就是在自己身边。

15、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作为真实的主体(抽象思维是其现实运行方式),是正常的状态,一切不同于抽象思维的对象化都是不正常的,是应该予以扬弃的异化。“对象性本身被认为是人的异化了的、同人的本质即自我意识不相适应的关系。”这就是把对象化等同于异化,扬弃异化就是克服对象;而且,不仅要扬弃真正的异化,也要扬弃一切的对象化。只是对象的“对象性的性质”,对自我意识说来成为一种障碍和异化,对象复归于自我意识就是人的本质复归于人本身;对象本身对意识说来是正在消逝的东西,人也就成了一个“非对象性的、唯灵论的存在物”。在马克思看来,这是一种“非批判的实证主义”或“虚假的实证主义”。就黑格尔把对象化看成思维自身发展的必要环节来说,这是对对象化的肯定或实证的研究。然而,把异化等同于对象化,肯定对象化也就肯定了异化,自觉不自觉地为真正的异化如私有财产进行辩护,这是“非批判”的缺陷。这一批判外观下所包裹的非批判的态度,意味着认识社会现实的不彻底性。黑格尔之后那些形式主义地运用辩证法、痴迷于游离现实生活世界的空乏议论,正是从此获得了一个哲学方法论上的重要凭借。实证主义理念恰好是典型的代表。

16、但是,由于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唯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那种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这种历史还不是作为既定的主体的人的现实的历史,而只是人的产生的活动、人的发生的历史。

17、黑格尔的辩证法并没有从变的概念开始,或从时间的概念开始,而选择了从空间的概念开始。而《道德经》开篇其实就导入了变的概念——“非”。“非”,就是“变”,就是“化”,都是“道”之“名”(认知)。

18、但,黑格尔在自己的“辩证法”的论述中,添加的这个假定——“分类的这种暂时的先行性质”也时常把黑格尔自己“搞晕”——时空颠倒了。由是,黑格尔即产生了一个逻辑错误。

19、这种状况逼得黑格尔不得不从实体和客观性的角度思考概念。我们一想到概念,总是认为它是人产生的,然后我们再说它反映事物的本性,等等,这实际上把概念仅看成了把握对象的工具,而内容则在形式工具的外面。黑格尔反对这种“意识哲学”的主客二分的看法,认为形式和内容是一体的,所以他反过来强调:概念不是主观的,而是事物的本性。作为实体的理念不是人所构造的,相反,人却是理念的显现。他也把这种概念叫“客观思想”。之所以这样强调,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上面所说的矛盾的东西如何达到统从而达到确定性这样一种单纯的形式逻辑无法解决的困难。所以,黑格尔把概念的运动直接就看成了实体自身的发展,用他的话说就是理念自身的发展。但是反过来看,无论你如何强调客观性,概念还是一种知,当然理念也就是最高的知,绝对之知。你要形成一种系统的论证,使理念成真,还是需要知性的概念形式,所以即使他这样强调客观性,强调辩证法讲的是理念自身的发展,他也不得不将思辨理性的第一个环节归结为知性,因为没有知性也就没有矛盾,当然也就谈不上解决矛盾,所谓理性的“无限的形式”就瓦解了。所以,他的辩证法第一是理念自身的运动,概念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的理性对理念的意识的发展。但是,由于理念在前,人是理念的显现,所以人通过理性对理念的自觉,也是理念本身在发展中达到的自我意识。理念作为发展着的生命就是这种实体和主体的统一。

20、现在应该考察一下——在异化这个规定之内——黑格尔辩证法的积极的环节。

21、“如果要解脱我们这样的人生,就必须否定这生命意志。”

22、这是对的,但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次。三大规律是黑格尔辩证法的表现,这是由辩证法内部结构所构成。我通过从康德到黑格尔的研究,认为黑格尔辩证法有两大要素:一是否定的辩证法;二是反思的思想。

23、黑格尔这种矛盾辩证法的思想,贯串于他的整个哲学体系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4、从希腊哲学开始,哲学就始终面临着有限的方法与无限的对象之间的矛盾。

25、在近代,康德还提出一种先验逻辑与所谓通常逻辑对立。本书所谓客观逻辑,有一部分就相当于他的先验逻辑。

26、在人类历史中,存在着阶级的对抗,这是矛盾斗争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无论在奴隶社会也好,封建社会也好,资本主义社会也好,互相矛盾着的两个阶级,长期并存于一个社会中,它们互相斗争着,但要待要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阶级社会中,由和平向战争的转化,也是如此。

27、(b)但是,撇开上述颠倒的说法不谈,或者更正确些说,作为上述颠倒的结果,在黑格尔看来,这种行动,第仅仅具有形式的性质,因为它是抽象的,因为人的本质本身仅仅被看作抽象的、思维的本质,即自我意识;而

28、从精神“自我活动”之要义来看,精神只有作为自己回到自己的变化过程才真正是精神。这就是说,精神在它的异在本身里也就在它自己本身,精神是“依靠自身”的存在,是“自为存在”,亦即是自由的存在。既是这样,精神就要使一切外在之物都变成“为我而存在”之物。“那种在精神中作为他物而继续存在的东西,或者是未被消化,或者是死物;如果精神让这种东西作为外物存在于自身里面,那么精神就是不自由的。”精神的“自我活动”既然本质重要地蕴涵着“为我而存在”的必然要求,实质上表达了精神以建构或设定为内涵的创造性。

29、最初,我们可以从思维认知的外在角度看,或可以说是从“客观”的角度看,人们只是能感知到外在的“存在”。这就是《道德经》的“观其徼”,也就是黑格尔“有论”最先讲的:

30、而叔本华在时间上几乎与黑格尔是同时代的人,然而,他的哲学是属于未来的。正是他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出场揭开了序幕。

31、但是,我们往往不能从语言学上来翻译,没有什么“逻各斯”,对话呀,所以我们只能采取实物性的概念,一个矛和一个盾,好像黑格尔和马克思讲的矛盾就是一个矛和一个盾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这就理解错了。矛盾这个词在德文里面是“Widerspruch”,就是一句话里面的自相冲突,它不是两个东西的外在对立,用那个矛去刺那个盾,那个盾又不让矛刺穿,它不是这种关系。它相当于逻辑学里面的自相矛盾的命题,“这个木制的铁”,“这个好人很坏”。(笑)

32、否定的辩证法、反思的思想构成黑格尔辩证法的内部结构。它表现出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辩证法,但它的内部结构是有它的历史渊源的。这个历史渊源要追溯到古希腊哲学。黑格尔很多次谈到,他的辩证法受到古希腊辩证法的影响很深。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柏拉图的辩证法、古代智者学派的辩证法,他们都对黑格尔有非常深的影响。

33、伽达默尔认为,黑格尔开辟了一条理解人类社会现实的道路。黑格尔在论述历史理性的开展中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成就。黑格尔说:“解释历史,就是要描绘在世界舞台上出现的人类的热情、天才和活力。”不消说,黑格尔清晰可见地关注那些有着“个别兴趣”和“自私欲望”的个人。这些个人虽然是人类芸芸众生中影响“极为有限”的一员,但他们是“社会的特殊单位”,总是“从自己的理解、独立的确信和意见来献身于一种事业”,从而构建了现实生活世界。正是因为如此这般高度重视人的热情的能动作用,黑格尔在哲学上深切表达了追求自己切身利益的人类感性世界,让充满生机活力的现实生活过程展露在人们的眼前。当然,黑格尔不会无原则地关注人们的需要、热情和才能,他把“人类的热情”与绝对理念并称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不过是表明绝对理念是“原则”和“最后的目的”,人的热情和激情则是“原则”的“实行”和“实现”。换言之,在人类历史广阔的画面上展示出的一幕幕波澜壮阔的“戏剧”和表演,莫不是绝对理念利用人的热情作为实现其目的的工具而已。这正是“理性的狡计”。这表明,黑格尔虽然深刻辩证地揭示了富有内容的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但用厚实的思辨逻辑构造把社会现实严密地遮蔽起来。

34、因此,在黑格尔那里,否定的否定不是通过否定假象本质来确证真正的本质,而是通过否定假象本质来确证假象本质,或者说,来确证自身异化的本质,换句话说,否定的否定就是否定作为在人之外的、不依赖于人的、对象性本质的这种假象本质,并使它转化为主体。

35、摘要: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来自苏格拉底的logos精神;中国朴素辩证法思想则继承自中国传统“道”的思想。通过仔细分析这两种“辩证法”的前提与边界以及形式与内容,试图更深刻地阐释东西方文明的差异。分析“辩证法”的同时,我也发现了黑格尔在阐释自己辩证法思想的时候,通过一个形而上的假设,结果引入了一个逻辑性的错误,以至于黑格尔与康德等西方哲学前人的观念产生了一点“歧异”。而,这个被引入的逻辑性问题,对后人的观念乃至此后西方“唯物主义”哲学的走向都有重要的影响。

36、恩格斯在同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同时在军事理论领域造诣很深、建树卓著。

37、只要我们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它的来龙去脉,那对我们今天的法治,它的实质的把握可能要更准确一些。

38、第“否定性”是辩证法的基本性质和展开方式。

39、笔者认为,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面目得到恢复和发扬,黑格尔哲学无疑将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像不懂得它却又自认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那样,是绝对真理的化身;也不像没有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朋友们断言的那样,它一无是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几个人想入非非的杜撰,而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它的生命力并不会因我们的好恶而增减。现在的问题是,虽然粉碎“四人帮”已经四分之一世纪了,但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还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主要阻力,这可能是因为封建的遗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严重地存在。

40、《道德经》的“辩证法”,是通过外在空间的“徼”关注内在时间的“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从外在观内在之“妙”,这的确看似很“玄”。因为,直接通过空间的“徼”是无法获知内在的“妙”的。而,“妙”的本质是时间,是要从历史的进程中对比外在的“徼”而间接获知的,所以称为“妙”。中国是个历史大国,其历史延续之长久几无他国可比。因为,中国人从很早开始就已经注重历史的记载——观历史,知其“妙”。其内在的“妙”是通过对外在“徼”的历史来“悟”得的。《易》之“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观察历史记录整理积累所得。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由两个视角观察同一个“有”,实际上最后的合“有”其实是通过两个现实中的“角色”扮演来模拟“斗争”最后“协商”而来的。这也是从苏格拉底的辩论开始就流传下来的经验。黑格尔则通过其“假定”与三段论的时空倒转的形而上的逻辑形式表达了出来。这种辩证法,其实是静态的,没有时间与历史的参与的。因为,它把时间转化成了同时的空间对立。当然,黑格尔最终还是悟得了历史之“妙”,形成了其历史观,但黑格尔终究没有再修正其“静态”的辩证法。

41、恩格斯说,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思维方式,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一定会变为另一个命题,即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意味着一切现存的东西,都不是永恒的,而是暂时的,一切肯定的存在中都蕴含着否定的方面;肯定中蕴含着否定,否定中蕴含着肯定。这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一切现存的事物都蕴含着矛盾。所以,黑格尔说:“认识矛盾并且认识对象的这种矛盾特性就是哲学思考的本质。”(注:黑格尔:《小逻辑》,第132页。)

42、“后者是康德的哲学兴趣专注的方面。他的主要思想,是向作为主观自我的自我意识索取范畴。由于这种规定,他的观点仍然停留在意识和它的对立之内,除了感觉和直观的经验的东西而外,还剩下某种不由进行思维的自我意识来建立并规定的东西,即一个自在之物,一个对思维来说是陌生的、外在的东西。”

43、康德在哲学史上好比一个蓄水池,在此之前的一切哲学流派皆流向康德,而在此之后的哲学流派又都由康德这个蓄水池流出。

44、黑格尔对克服意识的对象的运动作了如下的描述:

45、正题必然地派生出它的对立面———反题,并且和反题构成“对立”,最终二者都被扬弃而达到“统一”的合题。

46、“逻各斯”是什么呢?“逻各斯”就是话语,就是说话。为什么把“逻各斯”看成是万物的本原,是万物的规律呢?这个我们觉得很奇怪,中国人从来不重视语言。不管是道家还是儒、释。道家讲言外之意,讲天道无言,天道是不说的。

47、在生活中了解了各种事物中的矛盾的特殊性,用哲学的眼光对待生活,我们会少走弯路。如我们去旅游,不同的城市、乡村、民俗、地域,了解它们的特点,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职场,了解职场上下一切特点,根据特点别定自己的工作规划、处事原则等等。.……

48、被抽象化和固定化的自我,就是作为抽象的利己主义者的人,就是在自己的纯粹抽象中被提升到思维的利己主义(下文还要谈到这一点)。

49、上述的那种片面性在涉及对黑格尔辩证法整体性质的理解时就会显现出来。一段时期,黑格尔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及当代辩证法理论的关系话题重新被人们提起,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这种讨论中,每每涉及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性质:黑格尔辩证法究竟是神学的还是人学的?是建构的还是瓦解的?否定性和肯定性在黑格尔辩证法中各占什么地位,它们是什么关系?黑格尔同一性究竟是什么样的?马克思对黑格尔作了哪种“颠倒”?等等。这些涉及黑格尔辩证法的总体性质的问题,不对黑格尔一般形式的辩证法即形而上学与逻辑合一的辩证法进行深入思考,是很难得到较为合理的答案的。

50、黑格尔和康德一样,认为辩证法起源于有限的知性规定(形式)与无限的对象(内容)之间的矛盾,因而辩证法就是理性的本性。但是他不同意康德矛盾即谬误的看法。他认为矛盾的东西可以显示一种更高的确定性和真理。他把这种包含矛盾的理性形式叫作“无限的形式”。他甚至认为,这种无限的形式才是真正的理性形式,而以前人们所揭示出的理性形式并不是真正的理性形式。为什么?因为理性本来就是处理理念、把握无限的对象的,在把握中必然陷入矛盾,理性正是在扬弃矛盾的过程中来确立理念的。那种无矛盾的思维形式,把矛盾看作荒谬的思维形式,并不是真正的理性形式。

51、黑格尔的辩证法把自由的超越性和规范的必然性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自由和必然性合在一起,它是以往西方哲学发展的集大成。整个西方哲学从古希腊以来,就有强调人的自由这一方面也有强调人的规范的另一方面,经过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时代以来也是,有些人强调自由的突破性的力量,有些人强调规范的力量,那么黑格尔把两者辩证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了辩证理性。

52、黑格尔辩证法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

53、纯概念就是对象的核心和命脉,正如它是主观思维本身的核心与命脉那样。这个逻辑的本性,鼓舞精神,推动精神,并在精神中起作用,任务就在于使其自觉。第矛盾运动的体系黑格尔哲学体系,有个显著的特点也是突出的优点,就是通篇贯串了矛盾的辞证法,在矛盾中把握思维和事物的本质。

54、由于实体即主体,在实体中就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它自己否定自己,将自身树立为自身的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恢复自身的同一性,由此成为现实。这样一个过程就是绝对的自我运动、自我完成、自己实现自己、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55、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56、现在我们先来谈谈黑格尔是如何提出了系统的辩证法理论的。在历史上,任何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都不是一个思想家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历史上正反经验的总结。要说系统辩证法的出现,我以为还得从休谟说起。

57、“对我们说来精神以自然界为自己的前提,精神是自然界的真理,因而对自然界说来精神也是某种绝对第一性的东西。在这个真理中自然界消逝了,结果精神成为达到其自为的存在的观念,而概念则既是观念的客体,同时又是它的主体。这种同一性就是绝对的否定性,因为概念在自然界中有自己的完满的外在的客观性,但现在它的这种外化被扬弃了。而概念在这种外化中成了与自己同一的东西。因此,概念只有作为从自然界的回归才是这种同一性。”(第392页)

58、**封面图为前苏联建筑,图源为sohu.com。

59、把绝对理念理解为生命,我们也可以从黑格尔自身思想发展的角度得到确证。黑格尔最初是倾向于通过宗教来解放人、解放人类的。他认为,犹太教所秉持的是一种人和神分离的原则,这实际上是一种知性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人神不可能统人也不能得到拯救。只有基督教的内在精神中,才有这种人神一体化的原则,才能够为人的得救提供一种原初的可能性。对此,黑格尔抓住了“上帝就是爱”“上帝就是生命”这些《圣经》中的基本表述,通过挖掘其中的思辨内容,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通常的知性理解中,我和他人、和上帝等都是有差别、有对立的,他们之间不能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黑格尔认为在爱中却可以如此,所以爱是基督教的一个基本精神,它表示的是一种对立同一关系。特别是基督教所讲的对仇敌的爱,更体现了这一点:按照知性的原则,仇敌是绝对的对立面,异己的东西,而在爱的原则中,这种异己的东西是可以相融的。通过爱,黑格尔构建了一个神和人、人和人相通的和谐的世界。由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个体中有整体、整体中有个体,所以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生命的世界。神是生命,任何的个体也都是生命,这些生命在爱中是相通的。从这里看,黑格尔所描述的实际上也是一个类似于莱布尼兹开创的个体和整体一体化的生命世界。黑格尔成熟时期所谓的精神、理念,实际上就是这个世界的进一步的理性表述。其辩证法的核心也是这里所说的爱的思辨意义的进一步的逻辑表达。

60、到此为止,如果我们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暂时存而不论的话,那末,我想谁也无法否认,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61、(1)矛盾的的普通性。矛盾存在于宇宙物质运的任何角落,无一事物不包含矛盾,事物在矛盾中运动,运动中包含矛盾。

62、它不断总结社会实践新的经验验证、完善与丰富自己,同时指导社会实践快速向前发展以至无穷。它是全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最普遍的、最有效的科学武器之一。因此它是世界全人类的思想财富。

63、他不仅在柏林大学讲台上要与黑格尔比个高低,而且在学术上也要与黑格尔决一雌雄。

64、在第一部分的历史分析中,我们已经指出了,辩证思维方式的发现是与对人的能动性的认识内在地联系着的。当然,黑格尔所了解的能动性仅仅是精神的能动性。但是我们知道精神的能动性其实是来源于人在实践中的能动性。没有实践,精神什么也实现不了,哪来能动性可言。正如上面已经指出的,实践活动的本质永远是通过肯定来达到否定,也即通过否定来达到新的肯定。正是实践教育人们应如此这般去认识现实,否则实践便不可能成功。

65、参考《小逻辑》81“直接的感性意识,因为它同时包含有思想的成分,所以局限在质和量的抽象范畴。这种感性意识通常被认为是最具体的、因而同时也常被看成是最丰富的的。但这仅是就其材料而言,倘若就它包含的思想内容来看,其实可以说是最贫乏的和最抽象的。”

66、这样,黑格尔也就把康德关于认识的两个源泉变成了一个,即仅仅留下了一个自我。但是,在感性直观中,一提起认识,当然意味着一要有认识对象,二要有认识者,现在把物自体抛弃了,只有一个认识者了。人们一定会问,没有认识对象的认识能成立吗?它去认识谁呢?或者说它去认识什么?认识者的对象就是他自己一说能成立吗?

67、围绕这个基本命题,黑格尔建立起令人叹为观止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主要讲述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黑格尔在论述每一个概念、事物和整个体系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辩证法的原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惊人的大胆思考之一。

68、但是,人们可能会以为,认识论和存在论的矛盾统在黑格尔那里是十分自然的,因为在他看来,世界的本质便是精神,所以认识的展开过程和存在的展开过程当然是一致的,但在我们这里,在唯物主义者这里,两者便难于这样顺利地统一了。其实,这种困难是我们自己设置起来的,事实上没有这种困难。大家只要想一想,所谓物质和精神的对立是永恒的吗?谁都知道不是永恒的,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属性。说得更明确些,思维是人这种动物在改造外部自然界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能力。所以,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能力提高的基础上获得的。所谓实践能力的提高,即人们在广度和深度上越来越多地揭示着客观物质的内容。这种客观上的进步,表现在主观上,就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至此,人们不难发现,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的展开和存在的展开是一致的。

69、通常一谈到黑格尔理性主义,就想到“逻各斯”,就想到他的逻辑理性,认为这套东西是束缚人,压制人的自由的。其实上黑格尔的理性不仅仅是逻辑理性。这是对他的误解。黑格尔的理性其实包含了自由的精神,强调逻辑是为了给人一种工具,用来实现自己的自由。

70、(2)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法制名言警句大全10字(精选好句91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