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学问类(精选好句42句)
格言联璧学问类
1、“思无邪·任天真”用来描述小众的我们,像极了。
2、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格言联璧·学问类》
3、--------------------------------------------------------------------------------
4、《格言联璧》,看书名就知道是一些名人格言,但是这些格言我认为都是一些精品,不同于我们常见的格言。而且值得一说,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几乎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夯实。不仅有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敦品类、,还有我们生活中贴近的处事接物类、齐家从政类,还有惠吉类等。内容可以说把一个人的一生都写进去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优美,没有太过华丽的去描述,通过简单对称的古文,就一语道出了人生真谛,非常适合阅读。
5、--------------------------------------------------------------------------------
6、(译文)已往的事过去了便不再重提,现在的事做一件有一件的功劳,未来的事情省一件便省去许多麻烦。
7、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好,文才名声会帮助他事业渐进;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坏,文才名声只助长其伪诈丑行。
8、 在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9、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10、用心不能杂乱,杂乱则心神恍惚不能集中;用心不要劳累,劳累则精神疲倦不能有所收获。
11、赏析:选自《格言联璧》。做了恶事,而担心别人知道,虽然很坏,但却有转善的希望。做好事情,想要别人知道,虽然是善,但却潜藏着恶的根源。
12、“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这句话出自清代学者山阴金先生的《格言联璧》,《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垂后人之良范。全书主要内容包括学问类、持躬类、摄生(附)、存养类、接物类、齐家类、敦品类、处事类、悖凶类、从政类、惠吉类。
13、最有学问和最有见识的人总是很谨慎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
14、人未己如,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与之合。——《格言联璧·接物类》
15、(译文)庭院虽小,自有赏心乐事;六经之外,更加无奇特之书。
16、听断之官,成心必不可有;任事之官,成算必不可无。——《格言联璧·从政类》
17、一册在手,揣摩研读,细心体会,必能驾驭人生的真谛,游刃于生活空间,既能修身齐家,又能报效社会,不失为难得的济世良药,人生指南,因而其成书问世后即为宫廷收藏,流传民间,远播海外,成为影响深远、读者众多,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但由于刊行紊乱,版本差异较大。
18、白话文释义:刻苦读书,即使功名未就,但使人品高雅,气度不凡;道德高尚,但不希图报答,时时恬然自安,饱食酣眠。
19、解释:看待事的可贵处在于明理,处事的可贵处在于内心公平。
20、(译文)不懂装懂,这是最愚蠢之举;无事而自寻烦恼,这是命中福浅。
21、(译文):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弊得失。
22、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齐家类》
23、(译文):过去的事不必多计较,现在的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未来的事不必自寻烦恼。
24、距指边缘,指到很远的地方。穷山距海,指到达山的尽头,海的边际。可以引申翻译为极高的山宽,极辽阔的大海。
25、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
26、善于运用恩泽的人不会随便施与。施恩给人要根据情况,恰到好处。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即使一杯水,也会让人永远感恩。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27、 膏粱积于家,而剥削人之糠覈,终必自亡其膏粱;文绣充于室,而攘以人之敝裘,终必自丧其文绣。
28、(译文)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对于即将成功的事,就好像拉船上沙滩,不能少停一桨。
29、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
30、见事贵乎明理,处事贵乎公心。——清·金缨《格言联璧》。
31、(译文)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时光何以报父母之恩?
32、高尚的人之所以成为高尚的人,是在于他们以道义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卑劣的人之所以成为卑劣的人,是在于他们以私利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两者判若云泥。
33、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首领左宗棠
34、 读书不体验认识,就好像闪电照物,一点都抓不到;读书不能身体力行,就像水上行车、陆上行舟、一点用处都没有。
3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代满族小说家曹雪芹
36、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37、(译文)经国济世之道来自广博的学问,它才有不竭的源泉;修心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它才算得上圆满。除了建功立业之外,世上没有真正的学问;要寻求修心养性之道,必须到圣贤的文章中去找。
38、不与居积人争富,不与进取人争贵,不与矜饰人争名,不与少年人争英俊,不与盛气人争是非。
39、 为恶畏人知,恶中冀有转念;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40、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志向,他要到达的地方不论多远,他最终都能到达,即使是极高的山宽还是极辽阔的大海,也不能限制他前进。
41、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