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时间的成语典故(精选好句37句)
珍惜时间的成语典故
1、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2、与时消息: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3、只争朝夕: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4、典故:南宋陆游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留下了9000多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代表作有《关山月》、《农家叹》、《示儿》等。清代诗人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评论陆游的诗:“陆游的诗才气豪健,意境清新,立意深刻,语句精练,力透纸背。”
5、典故: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珍惜时间的成语典故)。
6、尺壁寸阴: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7、典故: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8、后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9、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10、在寺庙里苦读数年,长山乡的书籍已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范仲淹离开长山,徒步求学去了。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共有校舍一百五十间,藏书敷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应天府书院所以又叫南都学舍。
11、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珍惜时间的成语典故)。
12、后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3、急景雕年:急景:急促的时光;雕年:残年岁暮。光阴急促,岁残年尽。指岁暮景象。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也指岁末。
14、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15、典故: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不惜散尽千金扶持秦国王子异人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封吕不韦为丞相。为了提升名望让众人服气,吕不韦命三千门客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16、只争朝夕: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17、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8、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19、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20、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21、喘息未定: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
22、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23、(虚度光阴):时光白白地度过。指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
24、典故:战国时期,韩国姬公子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改名张良。有一天他在圯水桥上散步,遇到一个老人的鞋掉到桥下,他主动拾起并替他穿上。老人家认为他是孺子可教,就送他《太公兵法》,他仔细钻研后成为刘邦的谋士。
25、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26、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27、旦夕之间: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28、急景雕年:急景:急促的时光;雕年:残年岁暮。光阴急促,岁残年尽。指岁暮景象。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也指岁末。
29、典故: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为得到赵国的和氏璧,便允诺赵惠王以15座城池交换。迫于秦国势力,赵王派蔺相如带和氏璧去交换,秦王闭口不谈城池的事,蔺相如用计夺回和氏璧,并怒发冲冠地说:“如果不以城池交换,我就与和氏璧同归于尽。”
30、 平心而论,别看大家对金老师讲的这些成语典故大多耳熟能详,但也确实有一些比较“陌生”的。比如“郢书燕说”, 说楚国的郢都,有个人在夜晚给燕国宰相写信谈治国之道,因为灯火不够亮,于是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并随手把“举烛”写到了信上。“举烛”并非书信本意。而燕国宰相在阅读书信时却解读为“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选拔任用贤能之才”,并告诉国王。结果就是燕国的宰相读信时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地误解“举烛”之意,却使燕国得到大治,留下了这个成语典故。若是不听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郢书燕说”这四个字怎么写,就更不知其寓意了。还有“乌白马角”,如果不听讲解,有几个人知道是用乌鸦变白马长角来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呢?
31、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家境贫困,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除去温饱的费用,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一个夏天的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看到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他想如将很多萤火虫放在一起不就可以发出更亮的光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在长年累月的苦读下,他学识渊博,做了大官。
32、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33、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34、光阴似箭 (guāngyīnsìjiàn)
35、文前有2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36、典故:战国末年,燕国太子丹物色荆轲与秦舞阳去行刺秦王嬴政,他把樊于期的人头及燕国的地图让荆轲他们进献给秦王,秦王十分高兴。荆轲展开燕国地图,露出锋利的匕首,立即抓住匕首行刺秦王,秦王拔剑抵抗,卫兵乘机上前杀了荆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