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精选好句77句)

2023-06-24 02:06:19

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

1、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

2、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3、释文:悔悟是祛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中,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4、释文:没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那是因为不知道。(王阳明心学精髓60句原文)。

5、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

6、  仕途如一张网,进入后就会被沾上不得转身,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要懂得站在网上看。但也不是不作为,看明白,然后进入网中去做,做完就赶紧撤出来,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不被功名利禄所累。(文字寄图片整理来源自网络)

7、  天理固然在心中,但如果一个意志力不坚定的人,生活在一个肮脏的环境里,天理就很难显现。

8、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9、故事背景: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

10、(解读) 这句话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第二层是说,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第三个层次是说,人心中的“圣人”J经常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11、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

12、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13、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14、且于动处加工,勿使间断。动无不和,即静无不中。

15、无事时固是独知,有事时亦是独知。此独知处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一是百是,一错百错,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

16、  百善孝为先,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下,孝不用学,它就是发自良知的行为。

17、  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18、知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

19、释文: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也是一种方法。

20、 一个活在当下的人,心里是没有负累的。做事专注而认真,事情过去之后,每次都是新的开始,过去未来都不能打扰他,日子反而过得淡定从容。

21、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但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22、  天下任何事物本来就没有善恶,它所有善恶全是人强加给它的。

23、(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24、故事背景: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25、静并非不动,动也并非不静。戒慎恐惧就是念头,为何要区分动和静?

26、仕途如一张网,进入后就会被沾上不得转身,所以千万不要沉浸在里面,要懂得站在网上看。但也不是不作为,看明白,然后进入网中去做,做完就赶紧撤出来,这样才能不被仕途牵引,不被功名利禄所累。

27、   感悟: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不需要克己呢?为人处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础,能够做到克己才能实现。但克己不是压抑自己,因为克己的实质,不是源于外在的压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间便无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炼自己的心,修养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道家的戒律,只要观念上不要跑偏成压抑欲望,而是明白这是为了修炼散乱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质,便正是心灵修养的功夫。

28、在经历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更坚定,心即理,心外无物。有一次一位学生指着一朵花问阳明:“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那这朵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29、王阳明将朱熹的天理与内心联系在了一起,朱熹认为天理要从书中去寻找,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理,天理就在我们的心中。

30、  世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心,以为天下的万事万物各有自己的道理,因此掩盖了评判是非的标准,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

31、王阳明提出了很多理论,有“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到最后还概括出了心学四诀“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但说到底,还是以致良知为核心,不管是知行合一还是格物致知都是致良知的方法,而心外无物则是良知的一种体现。

32、王阳明所倡导的知行合就是要去关照自己的内心,找到并遵循内心的良知去做事,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33、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34、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致良知之学,所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时刻保持内心的光明,然后按照良知的指引前进,则前路也必定光明。

35、  “至圣先师”孔子说的话,如果它不能和我的心相符,那就是错的,就不是真理;而贩夫走卒说的话,如果它能和我的心符合,那就是对的,就是真理。

36、(译文)圣人也是通过学习才了解道理的,众人也是天生就具备了解道理的本能。

37、释文:与朋友相处,彼此谦让,就会受益;彼此攀比,只能受损。

38、面对外来评价,尤其是毁谤时,非但不要动怒心,而且还要把它当成是磨炼强大内心的机遇。

39、(译文)善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扩充它;恶念生发时心里知道了,就制止它。

40、  做儿子的对于父母错误的言行无法指责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怎么可以奉迎他的错误呢!

41、世间之事,有些看似礼实则非礼;有些看似不雅,本质上却是礼貌。

42、  原句: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43、只要做到用良知去发家致富,那就符合天理,谁说君子不能谈利?

44、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45、眼前路径须放开阔,才好容人来往,若太拘窄,恐自己亦无展足之地矣。

46、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47、释文:悔悟是祛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中,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48、我们心里的良知是应对万事万物的法宝,无须去外部寻求任何帮助。

49、安定情绪,物我两忘,不是什么都不想,死人才什么都不想呢。

50、  王阳明心学精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

51、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52、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53、佛教徒总说自己不执着于‘相’,其实这些都是执着于君臣、父子、夫妻的‘相’,所以他才逃避。

54、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的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好名?

55、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致良知之学,所谓良知,就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时刻保持内心的光明,然后按照良知的指引前进,则前路也必定光明。

56、释文:现在有些人在吃饭时,即使无事,他的心也经常忙乱而不安定,只因他这颗心忙惯了而收摄不住。

57、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金亦自喜其挫折煅炼之有成矣。

58、你的意念所到之处,正确的就知道正确,错误的就知道错误,不可能有丝毫的隐瞒。

59、禅宗说了‘人人都有佛性’后就枯坐,什么都不管了。说了‘佛向心头做’后就真的在心头做,不去实践。而我说了‘在心上用功’后,必须去实践。

60、(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61、心是宇宙,宇宙便无边无际。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深刻的体会“心即理”,心与理关系是心学入门的基础。心就是心,理就是理。扩展资料王阳明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62、夫精藏则太和流,神守则天光发,累释则怡愉而静,机忘则心纯而一。四者,道之证也。

63、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64、良知是个直性子,对于不公,它给出的答案就是:马上反抗。

65、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66、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67、  年轻时候的王阳明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是一个天赋卓绝的年轻人,这样一个年轻人却有着一身傲骨,宁可蹲大狱,也要为正义说话。

68、(解读) 心作为客观存在的主体,本来无善恶可言,是本来空灵清净之物。善恶是与人的意念同时出现的,人只要有意念心就动,人只要心动,只要一有意欲,就必然相伴而出现善或恶。当善恶已经存在的时候,分清善恶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分清孰善孰恶,这就是良知;如果不分孰善孰恶,就是没有良知。如果我们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为善,去掉恶行。

69、  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事成之后的荣耀。有荣耀是我幸,无荣耀是我命,这就是良知给我们的答案。

70、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71、  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72、虚虚实实,让敌人的心慌乱,动起来没有章法,就能趁势而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73、要祛除声色货利的私欲,就要在静坐时把那些好色好名好利的祸根都搜寻出来,然后祛除。

74、装模作样成一个圣人去给别人讲学,人们看见圣人来了,都给吓跑了,怎么能讲得好呢?唯有做一个愚夫笨妇才能给别人讲学。

75、第一部分:王阳明前半生探索心学的坎坷经历,从出生到“龙场悟道”。

76、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最经典的梅花诗词(精选好句49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