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精选好句81句)

2023-06-25 01:47:16

古文翻译

1、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2、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文翻译)。

6、(解析)这里的“出入”是偏义复词,只要保留“入”而要删去“出”。

7、倘若这三点你不懂的话,学再多的技巧也是白搭。

8、析结构。推断它在文章中的结构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9、(解析)结构助词“斯”为提宾标志,“罪人斯戮”即“戮罪人”。

10、 未央宫,城墙共长达三十三里,每条街道长均十七里。之中一共有三十二座高台,十二个池子,四座小土山,有宫殿正门八十一门,偏门十四门。宫殿和高台,都是用龙首山的土建造的。未央宫的殿基高出长安城之上,不是人可以建造的(“殿基出长安城上,非筑也。”尚有疑异)

11、第(2)句:关键实词有“为”(第2个)“救”;关键虚词有“为”(第1个)“而”“之”“则”,文言句式有“不能我救”(宾语前置句)。

12、“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13、                                                                                         

14、(译文)这样的世道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15、译文:(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

16、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1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18、(译文)现在大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这样然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19、(暑期预习)《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汇编+中考真题

20、第三步:重读全文。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通过这一步阅读之后解答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也就驾轻就熟了。 

21、他的排版视觉效果,翻译,注释,译文,赏析全都有,你还可以进行朗诵。

22、传送门:(新高三)董腾老师手把手教你精读文言文2

23、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4、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宦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苏轼《喜雨亭记》)

25、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26、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怕……吧”)等。

27、学习古代汉语,需要经常把古文译成现代汉语。因为古文今译的过程是加深理解和全面运用古汉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综合考察古代汉语水平的过程。学习古代汉语,应该重视古文翻译的训练。

28、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29、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30、(解析) 第(1)句:关键实词有“居”“清白”“喜奢好侈”;关键虚词有“所以”“率”“由”“然”;文言句式有“……者,……也”(判断句)。

3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32、直译和意译是对译文的总体分类,在今译时还应运用具体的翻译方法。具体方法大体包括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项。

33、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34、保留。保留指原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不译而径直保留在译文中。凡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特别是许多基本词汇,如人、牛、山、草等,当然可以保留不译;像一些表示已经消失的古代事物的词语,一些专有名词,诸如人名、国名、历史地名、民族名及官号、年号、谥号、特殊称谓、特殊学术用语以至专业术语等,一般都可保留不译。例如:

35、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36、“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37、文言文常见倒装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以及一些固定句式,翻译时要调整过来。如:

38、(解析)划横线的词除了“学者”是古今异义,译为“求学的人”。其它均可以通过加前缀或后缀的方式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即可。

39、上述五种具体方法中,对译是最基本的,其他几项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在对译基础上的变通调整。我们在今译时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求既准确信实地译出原文内容,又行文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

40、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41、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了解古代社会生活,也会造成误译。

42、(2)原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43、“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

44、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45、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46、所谓保留,是就字面说的,实质上它仍是对译。这类保留的词语如须加以说明,可用加注方式处理,如在“元和”后用(唐宪宗年号)注明。但所加的注只是解说,而不是翻译。

47、“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小月为十五。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的说法“十六”。

48、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49、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50、(2)文言文翻译技巧试题练习(译句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51、(1)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郑伯克段于鄢》)

52、(解析)这里的“目”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用眼示意;使眼色”。

53、“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54、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55、增补是指古代汉语省略或表达过于简古的地方,今译时要作必要的增补。

56、例: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57、增补宜慎重,只有不增补原意无法表达清楚的地方,才可增补。如随意乱补,就会使译文臃赘,失去准确性。

58、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59、(解析)这是状语后置句。划线部分应按“于晋无礼”的语序翻译。

60、“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万钟于我何加焉”中的“万钟”代高官厚禄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61、要翻译好一个句子,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总体把握。将你要翻译的那个句子放在整个语段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基本把握所翻句子的大概意思。有些同学在初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有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词语上纠缠,结果反而难以明其意。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善于前后推导,整体把握语意。

62、(译文)(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63、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64、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要注意练习“操作程序”,这就是:

65、(2)定语后置。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66、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67、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68、例: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

69、(2)原文:狼度简子之去远。(马中锡《中山狼传》)

70、有些句子为了某些需要,故意使用繁笔,增加文采,翻译时只要译出意思即可。如:

71、(2)过了几个月,楚国又遇到军情警报,楚厉王击鼓,民众却不去备战,于是楚厉王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这样民众才信从了。

72、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韩愈《送董邵南序》)

73、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

74、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杨伯峻《孟子译注》)

75、Most classical music sends me to sleep.

76、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77、译为: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音乐。(“窃、为”是赋分点。其中“为”字的翻译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判断)

78、(语文精华)名著+分册汇总+知识点+写作(推荐收藏)

7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删: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励志成才的经典名言(精选好句70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