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式隐喻是什么(精选好句70句)
卡夫卡式隐喻是什么
1、然而,单用一个形容词来囊括作家的所有理念,似乎过於草率和困难;而欧威尔型或卡夫卡式等形容词的真正意义,则完全取决於对原作的理解。(卡夫卡式隐喻是什么)。
2、关于事件的大框架是荒诞的,而具体描写却是真切的。如城堡,看得见却走不到,这是荒诞的,但是进城堡的情节中细节描写却是具体真切的。
3、外神:外神在整个克苏鲁神话系统中可说是最为强大的存在,但洛夫克拉夫特本人并无具体的使用过外神这样的称呼(他使用的称呼是“其他神[Other Gods]”)。外神与旧日支配者时常无法很明确的区分,在一些故事中也常被归类在一起。也有的克鲁苏文化作者认为,外神其实就是比较强大的旧日支配者。
4、其次,《变形记》还表现了在现代社会里人对生活压力的畏惧和逃避。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就像是他对于自己命运控制的无力。这种恐惧与无力,挣扎无果后的绝望,是卡夫卡表达给读者的近体化情绪,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代入感。
5、格里高尔三次爬进客厅,力图跟家人沟通:第一次开门,企图解释自己的变形,结果吓坏了父母,被父亲推进卧室,腿被门夹伤,流着血;第二次爬进客厅,力图向母亲解释,结果被父亲用苹果轰炸,受了致命伤害;第三次爬进客厅,企图向妹妹表白他的欣赏与爱,结果带着被家人抛弃的绝望,爬回卧室,孤独死去。
6、格里高尔付出的价值在哪里呢?除了让自己变成甲虫外,也让家人变成了坐享其成的懒虫。这里也体现出现代主义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工作与付出的不对等、不匹配、甚至无意义是卡夫卡所要表达的第一层荒诞。
7、康德的思想更加的理想化了,一种理想化的理性击败了经验主义强调的既存事实积累,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立自由的,人的本性是善意的,社会契约保护个体人的善和人的自由。
8、在作品的开头,读者根本不可能想到会有这样一本“沙之书”;而当读者读到小说中间时,也根本不可能想到“沙之书”最后的结局是被藏在图书馆里。博尔赫斯的小说就是这样,总是让人充满期待和惊喜,让人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而当读者读完全篇,又能有无穷的想像和回味。《沙之书》讲述一个波澜起伏的小故事。虽然短,但并不妨碍作者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施展他叙述的才能。
9、无心逗留的卡尔遭遇了警察的循环式盘问。每次对话总是把对方推到更远的地方,在对话和行动的矛盾张力中,卡尔莫名地选择了逃跑。在逃跑中,运动镜头从奔跑者视角对街景的细致描写和路线的选择,从视觉和主观性上给人以代入感。对话双方所处空间的建筑物和人的细节充斥在整个逃跑的前情后果中,饭店门口的车流、街巷和大桥、看热闹的搬运工、围住卡尔的孩子们、鲁滨逊和德拉马什,等等,都是行动偏离的助力。因此在这个细节空间中,卡尔的下落不明是被动的,至于选择权,如果说有的话,也是选择变成“内格罗”(Negro)、“害虫”(vermin)、“杂种”(crossbreed)或者一个死人。语言表达的偏离淡化了时间感,增加了荒诞性和惊悸之感,尤其对于经历了恐惧的人(如大屠杀幸存者),头脑中不断重复的只有一个个晃动的镜头。《失踪者》中的逃跑镜头就是现代人的生存状态,陷入被暴力秩序碾压的无限循环之中,直到最终消失。《判决》中格奥尔格从父亲那里跑出去投河,《地洞》中时刻在躲避危险和敌人的动物,《诉讼》中一再尝试逃离法律之门的乡下人和K,《城堡》中从未逃离身份之惑的土地测量员,逃离恐惧是人的本能,而现代社会带给人精神上的恐惧不安频率更快、强度更大,几乎没有缓解的空隙,或者说更快地逃离意味着更早进入下一个恐惧。从希利斯·米勒认为卡夫卡预示了奥斯维辛的角度看,逃跑和追击这样的喜剧镜头试图遮掩犹太人在强权下的境况,“人成为杂交品种,受困于不同语言的混乱(babble)状态,这不仅预示着纳粹会像铲除害虫一样灭绝犹太人,还象征着被关在集中营的人的额外痛楚”。是否预示奥斯维辛?卡夫卡否认自己的作品是“明天的一面镜子”,称自己“害怕真理”,只能为了“沉默”毁掉作品。大屠杀研究者对卡夫卡的阐释确是卡夫卡对犹太人境况、对人的存在的探寻,只是这个探寻和历史惊人的一致。米勒还谈到海德格尔强调“真理”(aletheia)一词的希腊语意为“去蔽”,由否定前缀a-(去除)和词根lethe(遮蔽)构成,卡夫卡所称对“真理”的害怕或恐惧,其结果就是以他擅长的非逻辑结构来保持其“遮蔽性”:摇摆不定的逻辑上的双重性及隐秘的象征性,细节上的合理性和整体结构的悖谬,语言上兼具德语的双关性和公务写作的精准性。
10、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卡夫卡式隐喻是什么)。
11、这些都象征着变形后的格里高尔不可能再回归家庭与社会,回归人的世界。他好不容易获得的个体自由,又以他与社会完全隔绝为代价,最后他的私人空间也被杂物占领,使他彻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只能在孤独、黑暗中死去。
12、我面对“沙之书”的先喜后惧以及“沙之书”的最后下落,这一切使故事丰厚起来。
13、更为奇特的是,这样的怪书“淫书”,却能完整地流传下来,并且传之四裔,走出国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本书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仍会作为半“禁书”而存在。不信,你试下,在大陆是否能够顺利买到最为原始的、完整无删节的“词话本”?
14、从语言艺术的角度上来讲,卡夫卡的《变形记》无疑缔造了一场文学的变革,开启了现代派文学的大门。
15、捷克被称作“欧洲屋脊”,非海拔最高,而是因其处在分隔汇入北方的北海、波罗的海和南方黑海的诸河流域之主要分水岭上。
16、不管怎样,《沙之书》提供了一个人遭遇“无限之物”的心理感受过程,这经验是新鲜的、独到的,因而是迷人的。
17、更多精彩人文分析,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18、洛大师英年早逝,没有将克鲁苏神话加以充分系统化,后来经过后继者的不懈努力,好歹整理出了一些头绪:克鲁苏神话里这些巨大的怪物,被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19、(2)裘樟清王辽南.世界文学名著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99-219
20、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备感世界的荒谬、理性的无奈,而日本军国主义对日本国民实施的正是一种类似“集体昏睡”的精神催眠,使日本陷入战争的迷狂从而成为亚洲的战争罪魁,原子弹以空前强大的破坏力使日本遭受惨痛的创伤。《海边的卡夫卡》中荒诞离奇的“集体昏睡事件”恰是二战日本命运的写照。
21、《变形记》有趣的正是在于,从表面上看,变形的当然是从人变为虫的格里高尔,然而格里高尔的精神世界,他的责任感,对家人的尊敬,特别是对妹妹的爱,是由始至终都坚毅不变的。反而是家庭的另外三个成员在整个过程中经历着起伏的“思想变形”。
22、然而,卡夫卡的困境不仅在于卡在尘世与非尘世、日常生活与超越性的存在之间——这种卡住与他的写作有巨大的关联,或者说写作对于他来说就是卡住——还在于他既是女歌手约瑟芬,又是耗子民族。作为一个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在卡夫卡的时代这本身便是一种卡住。作为犹太人,作为强壮专制的父亲的儿子,他是耗子民族中的一员,地洞中的偷生者,在敌意世界惶惶不可终日;作为作家,他是面对耗子民族吹口哨的女歌手约瑟芬,是榨干自己的血肉追求完美艺术的饥饿艺术家。在他的拟结集《饥饿艺术家》的几篇小说中,艺术家们苦于艺术不能脱离观众而独立存在,苦于观众不能以自己希望的方式来理解自己的艺术,苦于观众不能置身一个合适的距离来感知自己的艺术。但他们还是像苦修的教徒一般献身艺术,不惜放弃沉重肉身,不惜使自己永葆苦难,以便能求索真理,求索超越性的存在。当读到《女歌手约瑟芬与耗子民族》中“殉道者”三个字,一道强光在笔者眼前闪过,这无意中透露出的自我投射或曰自我认知,便是卡夫卡死前拿着校对好的《饥饿艺术家》而流泪的缘由吧。
23、格里高尔拼命工作,结果变为甲壳虫,这消解了他拼命工作的意义。或许有人说他的努力工作虽然毁了自己,却成就了家人。果真如此吗?小说写道:“虽然后来格里高尔挣的钱已经够维持一家的生活,事实上家庭也的确是他在负担。但大家都习惯了。”
24、作为出生在十九世纪末期的波西米亚的犹太人,卡夫卡幼年时布拉格正处于文化和语言的十字路口,从政治上看,捷克当时属于奥匈帝国,德国是官方语言,但他家乡人民大多是希望独立的;从文化上看,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被飞速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融合等原因,卡夫卡小说中有许多难解的形象和隐喻,书中解释,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卡夫卡的小说中有激烈的情感和戏剧性,而“作家本人似乎也并不打算让我们完全读懂”。
25、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26、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余党视之为同仁,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以之为先驱,20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之为典范。
27、(5)彭彩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专题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25-140
28、卡夫卡的性格也并不孤僻,他朋友不少,而且在朋友面前,他也能谈笑风生,敞开心扉。其中有一位密友是非常特殊的,他不但是卡夫卡从大学就在一起的知心朋友,两人还时常结伴出行,交流文学观点,互相朗读分享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违背”了卡夫卡的遗嘱,将卡夫卡希望烧毁的手稿付梓出版,卡夫卡的许多名作都在其中。这位好友便是《卡夫卡传》的作者马克斯·布罗德。如果没有他,读者不会看到这些经典之作,恐怕卡夫卡本人也无法位列文学大师之席。布罗德在1966年出版的作品《布拉格的圈子》中讲到了包括卡夫卡和自己在内的,由一批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等组成了艺术圈。
29、卡夫卡在探究人方面的现代性显而易见,“真理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它无法认识自己,谁要想认识它,那必定是谎言”;“用人类来考验你自己吧,它使怀疑者怀疑,使轻信者轻信。”
30、人的根本意义显然被过分强调了,生态中心主义的趋向在当今已经是越来越明晰。
31、技巧是小说写作中表现时运用的方法。包括语言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方法等,几种手法相互照应,高度融合在一起,比如,修辞的应用、叙述角度、悬念想象、烘托渲染、伏笔照应、描写抒情和实写与虚写处理等等具体写作技巧。不同的作家,在写作的技巧方面也存在差异,有的喜欢传统的乡土文学和章回体小说,强调写实,人物性格特征明显,故事性强;而有的受外国文学影响,往往又注重心理活动描写,淡化情节,对话少,叙述见长等等。
32、《失踪者》在卡夫卡式电影书写潜滋暗长的过程中承先启后,此前创作的《一次战斗纪实》《乡村婚礼筹备》突出画面性和动作性,可列入“肢体行为的典书”,此后的《诉讼》《城堡》则呈现简洁全景和移动画面的隐喻式结合体,“无声电影”特质渐强而更富遮蔽性。因此,思考和探讨卡夫卡与电影的关系,最合适的例证莫过于《失踪者》了。
33、它可以看做是对无穷尽的存在的隐喻,可以看做是无限时间空间的模型,可以看做是对人类浩瀚知识的象征,还可以看做是对文学的某种认知:制造一本无始无终的小说。博尔赫斯所钟爱的卡夫卡的小说其实就近似于无始无终的小说。
34、卡夫卡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人变为甲虫后所经历的种种人世间的变化,来反映出当时社会变革和经济萧条给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造成的巨大影响。
35、但久而久之,家人对他的同情渐渐变为了恐慌、厌恶甚至是憎恨,盼着他能够早日死去。终于,在一天夜里,格里高尔怀着对家人的温柔和爱意,孤独地离开了人世。格里高尔死后,家人如释重负,都为此而感到庆幸,于是他们出外郊游,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变形记》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36、02《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主要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到某城上任,开展工作,却一直被阻挠,他花了无数时间与精力却无法与城内的人取得联系,他的努力一次次以失败告终。故事虽然简单,但理解起来却并不容易,《城堡》有太多的隐喻,它没有结局和答案,只有无尽的问题,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困扰。
37、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构成了卡夫卡这个复杂的统一体,其在叙事艺术上也是矛盾统一的,其一方面用冷峻的语言作“利斧”劈开蒙蔽人们眼睛的生活假象,另一方面在这冷峻的语言下又跳跃着一颗灼热的心,于是形成了这外冷内热悲喜交加的叙事风格。
38、格里高尔追求个体世界中的自由、家庭世界中的亲情、工作世界中的尊重与理解,然而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个人世界是黑暗而矛盾的,家庭世界是冷漠而绝情的,工作世界是屈辱而不被理解的。
39、一个真正作家的写作,都是作者心间的自然流露。即便深奥如卡夫卡,他的作品一如《变形记》《审到》等也是伪装的自传,是他的情感的别一样宣泄的方式。
40、《一次斗争的描述》目前被认为是卡夫卡的处女作,尽管还没有形成完全的个人风格,但一如他另外的作品,晦涩隐喻,情节支离,思路跳跃。不过么,就像书迷朋友说的“我们对卡夫卡所有的理解都建立在对他的误解之上”,所有的解读都是带有解读者个人情感的二次创作,总之,在冬天夜里去洛伦茨山是毫无意义的,在夏天夜里难道不也是如此吗。
41、《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莎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每天为了一家的生计辛苦奔波,唯恐失去自己的工作。然而一天早晨他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开始,母亲和妹妹还对于发生在他身上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十分同情。
42、在现代科幻流行文化作品中,克鲁苏神话也成为无数经典之作灵感的来源,普通观众不明所以,而熟稔克鲁苏文化的“内行人”,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一边惊怖并敬畏,发出会心一笑。比如前一段大热的《水形物语》,文艺小清新观众在影院里热泪横流,大赞什么“跨种族的爱”,但对于我们克鲁苏文化爱好者来说,这当然是扯淡啦,导演戴尔.托罗本身就是疯狂克鲁苏文化爱好者,还试图把《疯狂山脉》搬上荧幕,托罗怎么会肤浅到讲一个速食型恋爱故事呢?其实真相就是:《水形物语》的女主角艾丽莎,根本就不是人类!而是和鱼人同属一组的“潜行者”,她和鱼人的邂逅,是一种天定命运,唤起了她隐藏在体内的本能。女主脖子两侧对称的三道伤疤,其实就是潜行者在水下呼吸的腮,而在影片大约1小时24分钟处,托罗同志故意为我们留下了模糊的暗示:艾丽莎在公交车上用手指控制滴落在车窗上的雨滴,昭示了她的特殊身份。
43、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44、脱离人性去追寻人的自由的无果,揭示逃离与追求的无意义。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的心情是矛盾的:变形后的格里高尔得到了他向往已久的自由,实现了他辞职的心愿。然而,这一切是以人性的丧失为代价的。丑陋而肮脏的甲壳虫外形,吃腐烂的食物,说虫语,等等,这一切都不被家人所接受。
45、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前提是假设个体人类相对于无差别和有限的资源是贪婪自私的。
46、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4期
47、归根结底,格里高尔是被自己充满惶恐的心所吞噬,而这种不幸又反倒成为他的罪孽,他自己无法呐喊,无法控诉,只好由卡夫卡来完成一个遭到扭曲的可怜人的葬礼。
48、人们经常归纳总结伟大作家的哲学思想和表现方式,衍生出特定的形容词来理解他们:例如荷马式、莎士比亚式、乔伊斯式。而另外两个形容词似乎更适用於现代大多数情况,更为黑暗和局促拘束的景象:「欧威尔型」和「卡夫卡式」。
49、(7)田右英.从《变形记》看卡夫卡的否定艺术(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第27卷第一期:59-62
50、在洛大师首创的这个神秘文化体系里,秩序,理性和科学都是暂时,虚妄的,混沌,神秘,不可知和巨大的怪物和灾难才是真相,而人类本身因为旺盛的好奇心而试图对宇宙真相的探索,最终会导致人类的毁灭和疯狂。和卡夫卡一样,洛大师从小阴郁,自闭,喜好哥特文化,神秘学,然后家道中落,穷困潦倒,有过一次短暂婚姻却迅速分道扬镳,余生蜷缩在十平米小黑屋内写作,46岁就走完了生命的旅程,生前籍籍无名,死后被一干宅男顶礼膜拜为大师,封为克鲁苏 亚文化的开山鼻祖。
51、如果说仰视镜头是虚空的错觉,那么俯视镜头则受迫于距离感,尤其是布鲁娜妲寓所阳台的两组俯视镜头:入夜后观看邻居和法官选举游行活动。观看邻居的镜头放大了画面的细节,给读者的电影体验除了细致的内容外更有窥视的快感。月光照不到的巷子、挤满人的门前、隐约可见的装束、全都是人的阳台,男人女人孩子的一举一动、房间内的留声机、窗口亲昵的情侣,一系列目力所能及的和所不能及的(如让父母讨厌的孩子和对音乐不满的父亲)都被镜头尽收。镜头视角即卡尔的视角,这也是20世纪初电影早期阶段的特征,当然卡尔并非主观上的窥视者,他只是一个流浪者。俯视而非平视,除了好奇之外,就是淡漠和距离感,因为卡尔自认为他是“一定要走的”,绝不会跟鲁滨逊一样逆来顺受地像狗一样呆在这里。然而最终他接受了阳台大学生的建议:“一定留下”,觉得“在这个安全港里耐心等待有利时机”,还是有希望“作出一点成绩”的。无所依的青年人须得深思熟虑的合理性,与他决定放弃人性(或尊严)苟且在此的荒谬性并存。而这种荒谬性是常在的,如在与舅舅相认时,运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回闪镜头(flashback),细致地再现卡尔和“引诱”他的女仆之间那些“日益淡漠的往事回忆”。公众需要通过隐秘的丑闻来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女仆的来信和舅舅的“大肆渲染”都得到了卡尔合理化的接受。女仆“干的漂亮”,也许他“还会再报答她一次”;舅舅远在美国,即使多处话不属实,也是情有可原。没有意识地被引诱,对“依赖性强权”的顺从,看似是为尼采的“‘无辜而又好说谎’的资产阶级”一次次“自我谅解”寻找说辞,实则是人的存在状态——合理和荒谬的并存。卡夫卡用镜头实现了卡尔——这个尼采所谓的资产阶级的“机灵原型”的形象塑造和心理过程再现。
52、这种理念,用洛大师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无尽的黑雾笼罩的海洋上,人类生活在一座平和的小岛上,对外在的险恶一无所知,我们不应该做长途旅行.......科学,技术,各门各类,朝着不同方向延伸,迄今为止没有对我们造成伤害,但是总有一天,零碎的知识会拼接成一幅完整的真相的恐怖远景。而我们,要么在这绝望的启示下疯掉,要么藏到新的黑暗时期所提供的平和和安全感中去。”
53、(8)《世界文化象征辞典》编写组编.世界文化象征辞典(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616
54、那什么是潜行者呢?是克鲁苏神话中深海巨怪,旧神大兖的后代。2001年,美国有个烂恶恐怖片导演斯图尔特.戈登,拍了一部《异魔禁区》,简直是水形物语的重口味版:男主角因为船难,来到一座小镇,小镇居民都面如死灰,身材佝偻,手指间有蹼,脖子上每边也有三道血痕一样的腮,最终,男主角和他们一样,跳入水中,化为鱼人,获得永生。
55、“他留在我身边”“永远”意味着孤独是暂时不必然的,他的愚蠢和对“我”行为的无法理解,证明了孤独依附于他人,不再是自己的。相对于孤独的延伸是对死亡的恐惧。于是 “我”数次产生了死亡的恐惧,但是统统无法以一种终结的姿态逃离这种束缚住的情感。被关着的解释是,这是因为将部分的自我寄托了出去。而传统的解释是人的价值在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实现。
56、博尔赫斯曾经说:文学即游戏,尽管是一种严肃的游戏。《沙之书》这篇小说可以看成是一篇游戏之作,是老年博尔赫斯童心未泯的标记。但同时,“沙之书”代表的“无限之物”,也可以做多方面的阐释。
57、为了让这本书显得合情合理,作者设置了小说的其他附属情节:一个去过孟买的《圣经》推销员,交易的详细过程。
58、小说开头写道: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
59、海边的卡夫卡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卡夫卡展开,这本小说的故事也是虚假的,但是却又无比真实的折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残酷,里面的卡夫卡和老人中田犯下了种种恶习,非但没有受到制裁,反而还得到了很多人的夸奖。
60、历史进程与文化特质决定了捷克人“一半德意志、一半斯拉夫”的民族性。
61、(骑行)和(散步)中多次出现的“我让”,辅证其臆想的主观性和唯心主义。卡夫卡本人在《对罪愆、苦难、希望和真正的道路的观察》的话似乎可以作为自答:“同一个人的各种认识尽管截然不同,却有着同一个客体,即人本身,于是又不得不回溯到同一个人心中的种种不同的主观上去。”
62、翻开英语辞典对「卡夫卡式」具体的定义,通常会得到超现实与噩梦般的荒谬、怪奇和超展开的意思。牛津辞典将它解释为「压迫或噩梦般的性质」,而韦氏辞典则建议:「如噩梦般的复杂、荒谬,或不合逻辑的性质。」
63、如此荒诞离奇的情节,如此冷漠的人际关系。卡夫卡究竟想表达什么,为何又要通过“变形”这一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呢?
64、权威不可抗拒。卡夫卡的意识始终被强大却又无法抵御的权威笼罩着,《城堡》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进退不得,最后精疲力竭而死。
65、当“我”欲与他告别时,他说“有多少幸福的思想都在被窝里被窒息而死,当一个人孤独地睡在床上时,有多少噩梦使他汗流浃背。”“我”相信从他的谈话中认识到了,他在“我”身上猜到了某种我身上并不存在的东西,就是孤独。
66、俾斯麦曾留下“谁控制了波西米亚,就控制了欧洲”的地缘政治名言,它也是捷克悲剧命运的阐述。1938年,一纸《慕尼黑协定》改变了该国乃至欧洲的命运,1939年3月,纳粹德国军队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它被分为两个国家,捷克称“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斯洛伐克以“独立”的共和国身份成为纳粹附庸。1945年5月,苏联红军解攻入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复国,二战期间共有约36万人遇害。此后,境内的德国人遭到驱逐,1950年统计,该国仅剩下5万德裔。
67、再次,来说说克鲁苏文化以及叙事中的几大关键要素:巨大的怪物形象,视万物/人类生命为刍狗的行动逻辑,追求终极真相的人类只能遇到不可名状的巨大混沌,通常故事情节为,一个理性,理智,而出类拔萃的人类,在深度探索之后发现了难以名状的巨大怪物和神秘真相,最终毁灭或者发疯。例如,在《疯狂山脉》中,洛大师创造了一个潜伏在南极冰面下的巨大怪物,叫修格斯,其外貌是:一团无固定形状的原生质脓包,隐隐约约放着微光,上万只放出绿光,脓液式的眼睛,那填满了整个隧道的躯体向我们直扑下来,把慌乱之中的企鹅们尽数压碎。”
68、1997年5月,经历了阪神大地震后的神户,连续发生了以儿童为目标的凶杀案,被媒体称之为“酒鬼蔷薇事件”。遇害的小学生的头颅被割下并置于学校门口,死者口中还塞有一纸声明,惨不忍睹的程度绝不亚于侦探小说和漫画情节,而凶手竟然是一个在初中就读的14岁少年。这一事件的结果是凶手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处罚,8年以后获释,犯罪动机也未能公诸世人。
69、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