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精选好句104句)

2023-07-03 02:35:06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这样一来,黑格尔似乎解决了私人领域与国家领域的冲突,这种冲突的解决是通过权利被国家所承认并且保护而具体表现出来的,而从黑格尔的思路来看,国家的“伦理性”范围本身比这种私人的利益要更加广泛,我们可以通过国家理解私人利益与私人权利的合法性,但是不能通过私人权利与利益的合法性完全涵盖国家的这种伦理性。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如果按照黑格尔的逻辑,则首先是国家背后的这种“伦常理念”首先先于私人领域发展起来,然后通过个人的意志而扩展到家庭以及市民社会,接着再最后回到自身的完整表达:国家——这是有问题的。外在必然性的这种特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是“因为‘从属性’和‘依存性’是缩小独立的本质并与这种本质相矛盾的外在关系,所以‘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关系是一种‘外在必然性’的关系,即违反事物内在本质的那种必然性的关系”。也就是说,理念从“内在目的”里解决了私人领域与国家领域的冲突,但是又通过自己的无限性与私人领域中的有限性的比对,而产生了具体的“外在的冲突”,也就是具体经验内容的规定与调整权力属于国家。换一句话说,即黑格尔虽然通过说明伦理是自由的具体实现而能够包含具体的私人利益与权利并赋予它们内在的合法性,但是这种做法并不是逻辑上必然的,因为在这里具体内容通过伦理性获得的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形式的证明,即它是通过不能通过它自身的内容来得到它自己的合法性的伦理来得到自己的合法性的,但这种内容是怎样的,与具体利益以及权利有什么关系,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可以这么说:我知道这种权利是合理的并且是符合伦理的,但是它之所以符合伦理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内容符合伦理——从具体权利与利益的内容与伦理的关系来看它们还是冲突的,因为前者属于经验,是“有限的”——而是因为它们被不是它们本身的东西所解释,这种解释的具体内容是怎样的,我也不知道。我更不知道为什么偏偏是这几种权利以及利益会被选中成为具有“普遍性内涵”的权利以及利益。

2、国家怎样同家庭和市民社会发生关系,——这是由“情势、任性和本身使命的亲自选择”所限定的。因此,国家的理性对国家材料在家庭和市民社会中无意识地偶然地产生出来的。家庭和市民社会仿佛是黑暗的天然的基础。从这一基础上燃起国家的火炬。国家的材料应理解为国家的事务、家庭和市民社会,因为它们是国家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国家本身的参加者。

3、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4、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著名论断,还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法学辩证法思想,提出了在矛盾分析基础上“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的唯物主义法学辩证法观,进而在法学本体论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突破了黑格尔,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5、  《导言》运用高超的辩证法提出了两个互相呼应的命题:“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不消灭哲学,就不能够使哲学成为现实”。(7)10前者意在批判“德国实践政治派”虽然要求否定思辨的法哲学,但错误在于只停留于这个要求,而没有把哲学归入德国的现实范围;后者意在批判“德国理论政治派”,认为当时的斗争只是哲学同德国世界的批判性斗争,而忽视了哲学本身就属于这个世界——虽然只是这个世界观念的补充。“实践政治派”和“理论政治派”都没有认识到:“对这种哲学的批判既是对现代国家以及同它相联系的现实所作的批判性分析,又是对迄今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形式的坚决否定”(7)二者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没有将对哲学的批判与对现实世界的批判紧密结合起来。质言之,批判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

6、这一点在马克思看来是关键的。马克思认为,由于人不是孤立抽象的人,而是与所处环境联系在一起,所以人有充分的动机去改变环境,而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只要彻底,“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7、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期间就关注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并深受影响,而《莱茵报》时期的经历需要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动摇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退出《莱茵报》编辑部后,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学著作,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述,则直接推动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

8、(1)刘建军.《导言》一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

9、那么进一步演绎王炯华的话,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是用马克思主义去掌握物质力量,从而用物质力量批判旧世界;李达则继续从事马克思哲学研究,使其更具掌握物质力量的威力。

10、  《导言》明确指出:“批判已经不再是目的本身,而只是一种手段。”(7)6马克思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对当时德国制度——靠维护一切卑劣事物为生的,以政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卑劣事物——进行批判“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为它“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目的在于“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应当“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7)这样才能实现德国人民不可抗拒的要求。换言之,怀着“愤怒的情感”对当时的德国制度进行批判,运用无产阶级哲学揭露资产阶级制度对人的奴役和压迫,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让当时的德国人民能够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奴役和压迫,从而彻底否定这种制度。

11、之前我们已经陈述过关于黑格尔的“理念”本身是怎样的。在黑格尔眼里,理念是要比现实经验要更为高级的存在,是现实本身的尺度——就这点而言,黑格尔思想的内核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而是对现实的改造。他在其《原理》的序言里面也陈述过关于历史方法与概念把握方法的区别。但是在这里,黑格尔最后却违背了自己一开始的承诺,正如马克思所言,经验的“合乎理性终究还是被承认了”。这种承认是理念自身的神秘化的外显,历史在那里变成了拥有“隐秘的历史”与“显白的历史”的双重面目。而马克思认为,现实的发展是“在明显的方面进行的”。

12、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13、  《导言》明确指出:“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的主要情感是愤怒,它的主要工作是揭露。”(7)6马克思从对宗教的批判转向对德国制度的批判,认为对德国政治制度的批判不能只是“头脑的激情”,只是从“史前的条顿原始森林”去寻找自由,而需要无产阶级哲学这个“激情的头脑”,才能揭露“敷粉的发辫”和“没有敷粉的发辫”所代表的德国制度和现代国家制度。因为即使“没有敷粉的发辫”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制度,也仅仅只是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化身。只有通过无产阶级哲学,深刻揭露“虚幻的太阳”压迫下的生灵的叹息,以及资本与理性建构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人的自我异化和抽象奴役,才能真正“消灭这个敌人”。

14、《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他只处在一般唯物主义的水平,离历史唯物主义还很远,但这部书稿却标志着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正如他自己回顾这段经历时所说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15、马克思认为,由于人不是孤立抽象的人,而是与所处环境联系在一起,所以人有充分的动机去改变环境,而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只要彻底,“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16、本期刊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投稿请认准以下官方渠道(其余皆为假冒,请勿上当)。

17、    总之,对黑格尔法哲学泛逻辑主义方法的分析和批判,预示着马克思将走向一条与黑格尔辩证法完全相反的道路:在事物自身的发展中揭示事物发展的逻辑。如此,马克思才能将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改造成对客观世界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拯救被唯心主义窒息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已经大大超出了政治哲学的范围。

18、马克思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9、当然马克思并不会认为是某些哲学家们导致了德国的此种畸形的意识形态,但他认为他们至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极大的影响了德意志的意识形态。

20、批判宗教的目的在于用人民现实的幸福去代替虚幻的幸福。宗教只是锁链上虚幻的花朵,问题不是拔掉这些花朵,而是砸碎这跟锁链,去找真正的花朵

21、(6)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M).熊伟,译.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

22、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Heinrich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亦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

23、以上的逐一列举与说明不过是为了表明一个问题:黑格尔的辩证法没有且从来没有单纯依据经验事实而立论。相反,对于事实,他认为理性才是真正的衡量维度,这也就意味着黑格尔本身的辩证法哲学是一种反抗现实的哲学,它要兼顾现实的丰富的内涵,同时又要在这一内涵里面发掘出真正坚固的理性基础。体现在他的法哲学里,则表现为他对历史方法、同时也就是对历史法学派的批判。在《法哲学原理》的导言中,黑格尔是这样说的:

24、    政府成员和国家官吏作为主要构成成分的中间等级的形成,是黑格尔认为的第四种同一方式。黑格尔把中间等级说成是国家的最重要的利益之一。同时黑格尔也说明,中间等级的形成能使市民社会和国家同只有在“特殊集团拥有相当的权利、官僚界因而不敢胡作非为”时才能做到。马克思则认为,由于特殊集团的特权并不均等,中间等级的形成就无法真正制约官僚界,因而也不能使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

25、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

26、19世纪初,德国仍然是个经济落后治分的封建国室,经济上,长期的战争和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上,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拉立王国,诸侯国,皇室镜地等构成了德意志音,但是帝国皇帝并未有童高无上的权力。封建势力依然庞大。

27、《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28、原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29、讲座的最后,蔡剑锋老师围绕同学们的提问,深入分析了观念对观念批判的无力性。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30、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话中有两个主句,即“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和“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两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前者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后者是说“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1、在著作中,马克思将批判的焦点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有关国家和法的论述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几乎是逐节的批判。在他看来,黑格尔把观念变成独立主体,把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观念的内在想象活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这种头足倒置的思辨唯心主义,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在分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的同时,马克思结合德国和整个西欧的政治状况,揭示了个人存在同社会存在的分离,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现代国家不可能实现人的普遍本质和人民的利益。只有“真正的民主制”才能消除政治国家同市民社会、政治领域同社会领域、国家公民和作为社会成员的市民的分离。“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马克思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人民绝对有权利为自己制定新的国家制度。这表明他已经接近阐明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同时,马克思在批判中还揭露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实质是颠倒现实关系,本来是出发点的事实却被神秘地变成观念的产物,即黑格尔“不是从对象中发展自己的思想,而是按照自身已经形成了的并且是在抽象的逻辑领域中已经形成了的思想来发展自己的对象”,而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唯心主义就在于“使政治制度同抽象观念建立关系,把政治制度列为它的(观念的)发展史的一个环节”。

32、这段名言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是说“理论不能代替实践”。批判的武器,是理论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理论的批判;武器的批判,是现实的批判,是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33、所谓“武器的批判”,是指通过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通过使用强制的手段来摧毁或压服对立的势力或个人,是一种比较粗暴的方式。

34、可以说,马克思激烈批判费尔巴哈等人,是因为他认为他们的观点的缺陷正是当前德国最致命的缺陷,因为“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而这些彻底需要的产生,看来既没有任何前提,也没有必要的基础”(毫无疑问,要产生“彻底需要”,必须使人和所处社会环境紧密相联)。

35、(作者简介) 张三萍(1965—),女,湖北仙桃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新儒学研究;马慧玲(1994—),女,福建南平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36、在文革的时候就有“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到王炯华的“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又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从事‘武器的批判’,直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李达则继续笔耕、舌耕,致力于‘批判的武器’,终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家。”

37、  《导言》正式提出了关于批判非常重要而丰富的论述,不仅为我们明确了批判的实质,指明了批判的出发点、着力点与落脚点,而且提出了批判需要“坚毅、尖锐、胆识、无情”,需要“和人民魂魄相同的开阔胸怀”,需要“革命的大无畏精神”等等。这些重要论述的提出,使《导言》当之无愧地成为充满批判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开篇之作。尤其是《导言》提出的对德国社会现实的批判要“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德国唯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更是达到了对现代性有原则高度的批判。(5)海德格尔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批判“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只有“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6)383

38、这一点我可以归结于过去——现在——未来  但是这个是站在人类历史的时间线索在叙述的,形成了一个同构性的结论。

39、正是在此背景下,黑格尔在沿袭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又发展了辨证的思维一一即看到事物存在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必将消亡的一面。

40、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41、所谓“武器的批判”,是指通过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通过使用强制的手段来摧毁或压服对立的势力或个人,是一种比较粗暴的方式。

42、这一部分的论述表明马克思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这里已经揭露的市民社会本身的异化与政治国家的政治异化之前具有同构性。也就是说:费尔巴哈的方案是有限的,它因为没有意识到这种异化,而寄希望于民主制的实现来对这些异化进行克服。由此,也可以推断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视野下,暂时于批判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异化同构问题的深入挖掘。而这点需要马克思自己补上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并深入解读市民社会,利用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论述之后才能获得,那时具体呈现出来的是对费尔巴哈的“自然人”观念的批判。

43、现任南通大学江海廉洁学社社团负责人,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部副部长。获得南通大学2020-2021学年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南通大学“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积极组织参与社团、学院团学活动,多次获评“优秀个人”“积极分子”“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44、马克思的《导言》(以下简称《导言》)写于1843年底至1844年1月,1844年2月文章发表于《德法年鉴》,是一篇探讨人类解放具体途径问题的文本。

45、  因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批判的武器,不能只凭借愤怒的激情,同时还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激情的头脑”。对“社会负面现象”的批判,不是一味地冷嘲热讽,更不是愤怒的情感宣泄,而是勇于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敢于激情而智慧地引导青年一代直面问题,深刻认识“社会负面现象”产生的根源,以及被消灭的历史必然性;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批判,也不是简单地揭露和批评——“嘟囔几句陈腐的气话”(7)更不是给年轻人熬制心灵鸡汤,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深入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传播和扩散的主体动因。质言之,这种“批判”不是就批判而批判,而是通过深刻地揭露、深入地分析、智慧地揭示、勇敢地斗争,有效地使用批判这个“武器”,教育引导大众不受错误思潮的影响和蛊惑,不被世俗的看法所牵绊,从而站在人的解放的高度“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

46、“(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了现代各国的发展,而没有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也就是说,德国的实践和精神不仅相互脱离,而且实践水平大大低于英法等国家。德国落在了后面。

47、在文革的时候就有“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到王炯华的“毛泽东与李达的交往”又有:“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从事‘武器的批判’,直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李达则继续笔耕、舌耕,致力于‘批判的武器’,终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大家。”

48、批判的本质是什么?在蔡老师看来使得“批判成为哲学最主要的功能”这样一份功劳应当被归于康德,他对于“批判”的界定是:“澄清前提、划定界限”。这是康德意义上的批判概念,批判的逻辑不同于批斗,批斗是单纯的否定,而批判既包括否定也包括肯定。之后这种批判呈现两种形态:逻辑上的批判和现实的批判,而马克思代表的是现实的批判。他不停留在观念上和逻辑上的斗争,因为在他看来这是无关痛痒的,而他要做的是澄清观念所产生的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的批判是历史的或现实的批判。

49、现实是本质与实存或内与外所直接形成的统一。现实的事物的表现就是现实的事物本身。所以现实的事物在它的表现里仍同样还是本质性的东西。也可以说,只有当它有了直接外部的实存时,现实事物才是本质性的东西。

50、    第在说明国家目的实现的过程中,黑格尔认为,国家将自己划分为各种权力是为了实现其目的,“国家目的就是普遍的利益本身,而这种普遍利益又包含着特殊的利益,它是特殊利益的实体,这一情况是(1)国家的抽象的现实性或实体性是一种必然性;但是它是(2)国家的必然性,因为它在概念中把自己分为国家活动的领域的各种差别,这些差别由于这一实体性也就形成了现实的巩固的规定——各种权力”;这样,各种不同的权力并不是由它们自己的本性决定的,而是由概念的本性预先规定的。马克思指出,黑格尔颠倒了国家理念和各种权力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国家理念本身是从现实的差别中产生出来的。可见,在黑格尔法哲学中,变成主体的总是一些抽象的逻辑范畴,真正的主体则变成了这些抽象的逻辑范畴的谓语。通过对黑格尔国家哲学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法哲学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特质。

51、提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和法的著名论断,还批判地改造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法学辩证法思想,提出了在矛盾分析基础上“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的唯物主义法学辩证法观,进而在法学本体论和法学方法论两个方面突破了黑格尔,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5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最关键的词是“批判”,原因就在于马克思想要在现实的一个个领域中展开批判,法哲学批判只是其中之一。这些批判往往带有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而不像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所探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就此蔡老师认为马克思所批判的对象和内容,不能抛开历史条件随意搬用。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这种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

53、但黑格尔在这里所谈的不是经验的冲突,而是“私人权利和私人福利,即家庭和市民社会这两个领域“对国家的关系。这里是指这两个领域本身的本质的关系。

54、阿伦特对此的评价并不高,认为马克思对现代的实证科学的研究导致了远离了希腊和雅典传统。就我自己是不赞成阿伦特的看法,对她也没有过多的好感和推崇,原因是读过她的许多书,很多概念很惊奇但不细腻。而马克思在此时法哲学批判时期仍然是人道主义的捍卫者,也就是从德国古典传统以来的逆反心态,从这境遇来看,通过无产阶级,历史也就能够意识到真正的人性的解放而实现哲学,因此便不是宗教能够实现解放,而是人的哲学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说出德国人的解放是人的解放,马克思并没有把德国人等同于古代社会希腊人的解放,而是更多的对法国高卢人进行赞誉,但同时法国大革命对古典政治和民主的推崇又是德国解放所需要的。

55、要注意的是对这段论述不应该过分解读。因为上下文中马克思多次提到民主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克服异化的政治制度模式,也即是马克思相信经历一场政治变革,可以对文段提到的政治异化进行克服,即通过民主制将政治领域拖回到地上,也即市民社会,我们可以继续摘录马克思本身的论述:

56、我们根据黑格尔的学说知道,黑格尔的哲学主张后一阶段扬弃前一阶段,并且比前一阶段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在法哲学里面就变成了国家具有最高的权威,市民社会必须无条件服从国家,因为国家就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所以,这就是黑格尔保守的地方,因为他维护了旧的制度。

57、260节:国家是具体自由的现实性;但具体的自由在于,个人的单一性及其特殊利益不但获得完整的发展,它们的权利获得自为地承认(如在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系统中那样),这时他们一方面通过自己本身过渡到对普遍东西的关切,一方面以对普遍东西的认识和意志,尽管是承认它们为固有的实体性精神,并为了这个普遍性东西(作为他们的最终目的)而活动,以至于,普遍的东西既不能没有特殊的关切、知识和意志而作为私人来生后,而不同时立志于普遍的东西和为了普遍的东西并意识到这个目的来发生效力。现代国家的原则具有这样一种惊人的力量和深度,把主体性的原则推向完成,成为独立的个体的个人特殊的极端,而同时又使它回复到实体性的统于是在它本身中保存这个统一。

58、  账号:0200006209014432650

59、    马克思指出黑格尔的第二种同一方式也带有表面和二元论性质。这是因为每个人有获得另一领域的权利,并不能消除每个人和这个领域的对立。同一的关键不在于每个作为特殊等级的市民是否有可能成为普遍等级中的一员,而在于这一特殊等级是否有能力成为真正的普遍等级。

60、《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亦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

61、《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也是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

62、蔡老师首先以马克思的一句话来作为此次导读的开题:“要求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而这恰恰是蔡老师此次导读活动的核心观点——“抛弃需要幻想的处境”,此后的内容便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

63、    总之,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的理性国家无法实现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同自由也就无法实现。

64、★ 备注:请写明收件人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方式,或者可以致电我们进行信息登记。订阅热线:010-59366555

65、  以“物质力量”摧毁“物质力量”,“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从而达到“人的高度的革命”,实现普遍和彻底的“人的解放”,这是马克思在《导言》中为德国革命指明的最终目标。“人的解放”在“天国的幻想”中无法实现,只是找到了“自身的假象”;宗教改革也无法实现“人的解放”,它只是把人的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却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德国的资产阶级无法实现“人的解放”,因为他们无法同时越过自己本身的障碍以及“现代各国”的障碍,从而摧毁德国政治的普遍障碍。因此,普遍的“人的解放”必须由“我没有任何地位,但我必须成为一切”的无产阶级来实现,他们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以哲学作为自己的武器,从而将人从一切奴役之中解放出来。“人的解放”不仅为无产阶级革命确立了目标,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当然也应该以实现“人的解放”作为价值取向和终极追求。

66、这种理解能够解释马克思在前面所提到的一个细节,就是“黑格尔所谈的不是经验的冲突”。这里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把私人领域的“利益”与“法规”与国家的“利益”与“法律”的冲突理解为一种经验意义上的两难的情况,这种经验的两难体现为比如个人的合法利益——比如居住权——与国家的合理规划的权利——比如规划道路的合法权力——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属于具体决策需要审慎解决的一次性冲突。反过来说,马克思在这里要谈论的不是经验性的问题,而是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结构,这种结构,在黑格尔这里就体现为一切个体性都是理念自身的异化再回复自身的结果。反过来说,私人权利与私人利益的合理性不在于私人自身具有合理性,而是从理念,从超越于具体经验的“现实”的伦常理念中有其合理性。

67、《纲要》写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承受着,被,即客体)。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

68、知着普鲁士王国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实力日趋强大,众多的德国人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普鲁土王国的强盛方面。黑格尔就是其中一一位。

6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对黑格尔法哲学的三维批判表明马克思的哲学已从整体上不同于黑格尔思辨的、抽象的唯心主义,也显示出其哲学在实践性、阶级性和革命性上与黑格尔哲学具有根本区别。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事物”对“事物的理念”的决定关系,“事物本身发展”对“概念、理性发展”的决定关系,马克思完成了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和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由此历史唯物主义孕育并即将智慧出场;自由的实现必须通过革命的实践创建新国家的结论,表明马克思脱离思辨哲学的立场,为自己的哲学确立了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宣称“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表明马克思无产阶级立场的确立。

70、在此思想指导下,黑格尔对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了哲学的批判和认识,写作了《法哲学原理》(philosophy of right)(1821年)。一方面,他力图证明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辨证的思维又赋予他这种哲学论证以某种程度的革命性。

71、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任何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并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关系,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72、马克思揭示了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维护德国现存制度的本质,指出这种哲学在黑格尔的著作中得到了最系统的表现,论述了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同对德国现实社会的批判的关系,提出了“向德国制度开火”的革命任务。

7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时,他只处在一般唯物主义的水平,离历史唯物主义还很远,但这部书稿却标志着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自觉地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正如他自己回顾这段经历时所说的:“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74、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力量有两个含义,第一是无产阶级本身是社会的物质力量,由于社会的财富聚集在少数资本家手里,理论一经掌握的无产阶级成为剥夺者资本家阶级的强大的对立力量;

75、http://socialismstudies.ccnu.edu.cn

76、    不仅如此,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还揭示了黑格尔自由实现方式的虚幻性并最终确立了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建立新哲学的任务。黑格尔法哲学视国家为自由理性的存在。当然作为自由理性存在的国家不是“近视的政府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所认为的经验中的普鲁士政府,而是他在思辨理性基础上构建的客观精神之显现的理想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代表特殊利益的市民社会和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达到同个体根据整个社会普遍的、理性的意志行动,从而使国家理性也即是自由得以实现。正因为如此,黑格尔对意志自由的论证就通过论证市民社会和国家同一的方式来完成的。

77、在著作中,马克思将批判的焦点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有关国家和法的论述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几乎是逐节的批判。在他看来,黑格尔把观念变成独立主体,把家庭和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现实关系变成“观念的内在想象活动”。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这种头足倒置的思辨唯心主义,指出“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在分析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的同时,马克思结合德国和整个西欧的政治状况,揭示了个人存在同社会存在的分离,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现代国家不可能实现人的普遍本质和人民的利益。只有“真正的民主制”才能消除政治国家同市民社会、政治领域同社会领域、国家公民和作为社会成员的市民的分离。“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法律、国家本身,就国家是政治制度来说,都只是人民的自我规定。”马克思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人民绝对有权利为自己制定新的国家制度。这表明他已经接近阐明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同时,马克思在批判中还揭露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的实质是颠倒现实关系,本来是出发点的事实却被神秘地变成观念的产物,即黑格尔“不是从对象中发展自己的思想,而是按照自身已经形成了的并且是在抽象的逻辑领域中已经形成了的思想来发展自己的对象”,而黑格尔法哲学的思辨唯心主义就在于“使政治制度同抽象观念建立关系,把政治制度列为它的(观念的)发展史的一个环节”。

78、谬误在天国为神祇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79、    那么,头足倒置是否仅仅是黑格尔法哲学的特质呢?事实上,马克思的分析并没有止于法哲学,而是以法哲学为个案,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洞悉了黑格尔全部哲学的奥秘。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法哲学的逻辑就是,“作为出发点的事实没有被理解为事实本身,而是被理解为神秘的结果。现实性成了现象,但观念除了这种现象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内容”。黑格尔的法哲学“集神秘主义之大成”,同时也“集黑格尔整个哲学的神秘主义之大成”。黑格尔“在任何地方都把观念当作主体,而把本来意义上的现实的主体”当成谓语。头足倒置既是黑格尔法哲学的特征,也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特征。

80、可以看到,“经验”在黑格尔那里是“现实”的第一层展示的形式。如果我们接着追问当“经验”向我们展示出其自身的不合理之处时,是否也能够证明“现实”本身的不合理呢?黑格尔在同一段话里面立刻反驳了这种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其关于“现实”的概念,与“定在”、“实存”这一方面的词语相区别。也就是说,当我们将经验事实背后的“现象”固化为“定在”或“实存”进行理解的时候,实际上已经不是黑格尔本身的意思。

81、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提出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8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就像马克思所说那样,他只是做了一些科学工作,为的是走出史前社会所进行的活动,而马克思恩格斯还有列宁等人对无产阶级的解放情有独钟,而大概同时期的恩格斯的通过《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也对资产主义社会进行了一种批判,他们最后的也都是站在一种无产阶级解放的观点和看法来推导出来的历史必然性。我自己这里需要举一个我自己的理解,也就是:

83、前述第三点首先可以被驳斥。从马克思这一时期的笔记与著作批判的准备来看,马克思当时集中批判“国家”部分,并非另有深意。首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作为一个著作的开头系列并没有出版,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未完成的书(具体可以参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导言)。另外,马克思在之后便开始了他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了,而这意味着马克思意识到了自己在直接批判国家理论时遇到的问题:忽略了对市民社会的性质进行进一步的批判性研究,显然,有意“深意”是基本不可能的。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行文的思路来看,马克思并没有直接探讨关于市民社会以及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而是集中火力去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虽然在之后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里,马克思宣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了对现实问题进行评价的疑难,因此选择对黑格尔进行批判,但是所谓“现实问题”不应该立刻就被理解为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问题,而是应该被理解为在当时德国议会中体现出来的阶级利益对抗的问题(“林木盗窃案”反映出来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利益冲突问题,而是这个国家的利益本体,即其本质问题)。这点对黑格尔的“伦理国家”观点是一个巨大的现实反讽。因此,马克思直接进入国家理论的批判,并没有别的深意。

84、(11)赵敦华.马克思批判哲学的诞生(J).江淮论坛,20

85、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收)

86、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宣言》正式出版。

87、如果我们再去看《法哲学原理》的导论,可以看见黑格尔的理论立场完全把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当中对自由意志的说明给囊括了进去。可见,黑格尔的立论立场和康德是一样的,都是从自由意志开始出发,完成整个法哲学体系的推演。只是黑格尔还需要克服康德留下来的形式主义问题,达到形式与质料的统也即是他的“伦理国家”。

88、“批判的武器”,是指一种正确的思想要为他人接受,划清真理和谬误的界线,只能论理和说服,这论理和说服就是“批判的武器”;简而言之就是一种思想,理论而已。

89、  “该派对敌手采取批判的态度,对自己本身却采取非批判的态度”(7)这是马克思在《导言》中对德国理论政治派的批评。从这一批评可以看出,马克思要求在进行外在批判的同时必须开展自我批判。德里达认为,这种“随时准备进行自我批判的步骤”是构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首要原则:“自愿接受它自身的变革、价值重估和自我再阐释”(9)1由此可见,坚持批判和自我批判相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和永葆先进性的保证。习近平强调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是要有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正是对马克思自我批判精神的弘扬,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批判应该弘扬的精神。“自我批判”可以说是保持“批判”的正确性、深刻性、彻底性、持久性的锐利武器,只有时时进行自我批判,才能不断增强批判的战斗力、凝聚力,使其永葆生机和活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批判的武器,要时刻保持一种自我批判的警醒,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审视批判的立场、激扬批判的勇气、完善批判的思想、调整批判的方法,从而真正让青年一代彻底信服批判的结论。

90、马克思在1843年3月中—9月底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用唯物主义观点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

91、经典导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92、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当黑格尔将自由意志放置到具体的情景之中进行描述的时候,他其实是很“现实主义”的。每个人对于自身的权利的理解以及对于自身义务的理解,不是通过对抽象法的直接意识得到的,而是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了解到的。尽管这种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但是它却是具体而有内容的。而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在这里是合理的:以自私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无法对自身当中形成的权利义务进行合理的规制。因此,国家机构与政权的必要性就出现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必要性如同黑格尔所说的是“具体”的吗?而马克思对二百六十一节的批判也在回应这个问题。

93、这里就展示了所谓理念必然性是经验现实性本身的逻辑必然动力的荒谬之处。在这里,理念对经验的选择是随意的,而与之对应,为了使经验能够被理念所选择,经验也得被改造,成为理念本身的“偶然但必然的载体”。马克思对此的陈述是:

94、第二:分析批判各种空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论述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观点。

95、  “批判”仅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96、从使用“批判的武器”开始,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到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最后形成强大的“武器的批判”,完成了“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全过程,实现印度独立。

97、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是唯一能够消灭任何奴役、实现人的解放的阶级,并论述了无产阶级和哲学的关系,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98、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期间就关注了黑格尔的法哲学,并深受影响,而《莱茵报》时期的经历需要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这动摇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退出《莱茵报》编辑部后,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学著作,这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而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述,则直接推动了他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

99、    首先,马克思考察了国家、官僚机构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官僚机构只是一种形式,它本身没有内容,它的内容是同业公会,同业公会构成市民社会的官僚机构,官僚机构则是国家的同业公会。这样同业公会既是市民社会的形式,又是官僚机构的内容。在官僚机构中,国家利益是一种同其他私人目的相对立的特殊私人目的。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官僚机构具有伪特殊性,它实质上体现的是普遍的国家精神;同业公会具有伪普遍性,它实质上体现的是市民社会特殊的私人利益。同业公会和官僚机构所谓的执行普遍利益只是一种虚幻性的存在,其实质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100、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

101、《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102、19世纪40年代出版的刊物,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有三个部分。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在“异化劳动”和“共产主义”两个部分里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学思想,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103、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决定放弃一段感情的话(精选好句67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