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精选134句文案)

2023-09-14 07:34:06

一、浣溪沙

1、第二首写醉梦醒来时所见的车辘印痕而思前夜二人用翠蔬、梅须下酒的情形;第三首用汉代苏武啮雪餐毡、东晋谢安为桓伊“揽须”等典故,写自己与徐君猷的交情及自己的感激之情;

2、闲写东风诗漫卷,偶题佳句鼓频催,

3、词牌名浣溪沙词谱及其由来《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有杂言、齐言二体。唐、五代人词中,见于敦煌曲子词者,均为杂言;见于《花间》、《尊前》两集,多为齐言,亦有杂言。至北宋,杂言称为《摊破浣溪沙》(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齐言仍称为《浣溪沙》(或《减字浣溪沙》)。

4、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呢!

5、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

6、五彩缤纷营曼妙,乐声动地感年华。

7、风拂花枝花弄影,露滋月色月穿窗,

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作者晏殊朝代北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上阕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9、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有些微微的伤感。于是词人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10、诗中有画。这体现了词人在创作中的一种审美追求。这种审美追求,来自对唐代诗人与画家集于一身的王维诗、画作品的深入体悟,也与词人持有诗画一律、诗词一体的艺术见解密不可分。在这首词创作中,词人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的功能,运用白描手法,将远近、高下、隐显、明暗等不同的景物收入画幅,绘出了一长幅秋景图,就是这方面一个成功的例子。

1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12、《浣溪沙·几共查梨到雪霜》苏轼〔宋代〕几共查梨到雪霜,一经题品便生光,木奴何处避雌黄。北客来初未识,南金无价喜新尝,含滋嚼句齿牙香。译文橘树何时与山楂、山梨一起长到雪霜来时?一旦经过品评之后,便增添光彩。橘子能在什么地方避开人们的议论?我到黄州来,开始还未认识橘树。如荆州、扬州产的金子般的橘子极为贵重,我乐于尝新橘。品尝橘子吮它的滋味,赋写橘诗嚼它的句子,口味芳香。

1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14、请求未果,于是希望离开政治斗争的旋涡,故上书请求外任。获准后,先任杭州通判,三年后,又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15、都是昼眠梦醒后的情景。

16、一九五零年国庆观剧,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17、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浣溪沙》苏轼原文篇3(宋)苏轼

18、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19、霜冷魂慵无睡意,云移身倦探情幽,

20、谁送春风信使来,万千爱恋费疑猜,

二、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1、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

2、这首词虽然只有短短四十二个字,但是从布局、韵律、词藻、修辞都是极其的精微的,每一字一句都值得我们研究爱好文学的人仔细琢磨、细细品味、、

3、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4、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5、曲牌名。有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数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6、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7、漫点春光入画来,寒香引我到瑶台,

8、意思: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9、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10、其中的修辞手法有"典故"、"借代""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就是代指年老之人。这一首的典故就非常得多,其中出自白居易的诗就有好几处,"松间沙路净无泥"出自白居易的《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潇潇暮雨"出自白居易《寄殷协律诗》"江南吴二娘曲词云,""潇潇暮雨郎不归"。下片的"门前流水沿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也都是有出处的。

11、这首词大半写景,写景却栩栩如生,或视、或听、或声、或色,描绘一幅真切动人的送别场景,更加深了依依惜别的情意。

12、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13、后台回复苏轼、李白、杜甫,读精彩文章

14、往日韶华求奋斗,今朝暮晚盼平安,

15、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里是前三首。第一首写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观太守的情形。首句写到潭鱼。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乎贪恋着夕照的温暖,纷纷游到水面。鱼之婉然若现,也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与大旱时水浊无鱼应成一番对照。从石潭四望,村复一村,佳木茏葱,只听得栖鸦的啼噪,而不见其影。

1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主人公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作者边听边饮,这现境触发了对“去年”所经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17、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18、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

19、纳兰词在纳兰容若生前即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身后更是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清家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到了民国时候,纳兰还是很出名的才子早逝的典例。

20、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三、浣溪沙苏轼

1、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2、这句出自苏轼《浣溪沙·端午》,对于兰芳的解释存在分歧,一种认为“兰芳”指端午节的浴兰汤的习俗,所以此句可译为“明天端午节的时候(女子)都去浴兰汤(撒上兰花洗澡)”;另一种认为“兰芳”代指妇女,所以此处应译为“明天端午节的时候妇女都去沐浴”。个人倾向于第一种翻译。

3、吃块蛋糕求个愿,喝杯清茗洗愁辛。

4、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5、夜梦韶华骤雨惊,风吹杨柳不堪听,

6、全词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7、第一首写由雨转雪时临皋亭烟雨空濛、田野里麦苗青青的景象;

8、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恨。

9、倾都修禊踏青,均是此意。

10、赤县神州千百年来陷入暗无天日的黑夜中,近百年来外族入侵,在中国横行霸道,好似群魔乱舞,五亿各族人民无法团圆。

11、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12、你若喜欢,为(诗词君)点个在看哦

13、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14、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15、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杜甫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自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之句。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与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浣溪沙》苏轼原文篇2浣溪沙

16、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

17、落泪方知曾爱错,含情又见亦痴狂,

18、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19、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20、⑹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四、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该词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北风”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然后作一小结。下片“一抹”二句写眼前景色,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加强语意,抒发情感。

2、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3、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

4、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5、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6、独倚窗前望月中,珠光落在广寒宫,

7、一曲古琴《醉渔唱晚》醉意人生何处求?无言亦示世间情!

8、这就是我对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的苏轼的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如果你有更好的见解,欢迎留言评论!(作者:乐自指尖)

9、是时倾城于郊外水边洗濯,祓除不祥。

10、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11、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

12、解释:到处灯火通明、烟火灿烂,黑夜也像是白天一样;兄弟姐妹们翩跹起舞,歌声响彻夜空,月儿圆圆地挂在天上;如果不是那人的领导,怎么能有现在各族同聚的盛事,大家共享良宵盛会,从未这么欢喜。

13、词中感怀前尘往事。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全词生动的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14、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西风渐紧,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以免着凉生病。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

15、莫问春宵有几回,枕边愁梦绣成堆,

16、时间如来,不期而至,世界如是,相见恨晚,若能守得一隅清明,吟一曲风雅,此情何以!九首最美《浣溪沙》,句句撩你心动…

17、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

18、苏轼《浣溪沙》诗意: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杜鹃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谁说人老不会再回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原文: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9、裹尽绸罗不禁寒,乱云老树鸟声残,

20、感叹时间飞逝。译文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杜鹃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作者,苏轼·朝代,宋,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五、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1、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

2、后写一个少女停舟于深浦之中,

3、笔墨如何书此景,借来春色付壶觞。

4、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5、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6、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7、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

8、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9、在容若的词中,又仿佛看见他们曾经相处的情景:她是多才的,文墨一定很通,而且善弄筝萧。某个清寒月夜,容若听见萧声,循声来到她住的地方,看见她立在回廊上吹萧,形影清瘦,眉目在月光中逾加清凉出尘。

10、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11、原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2、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13、《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还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全词分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14、这首词是陈子龙、柳如是二人离异后,陈以杨花为题来表达其对柳的思念之情。作者把杨花撩乱飞舞的情景与漂泊者沦落天涯的遭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恨。

15、一簇繁花枝影斜,粉香融艳罩明霞,

16、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17、下片第一句"谁道人生无再少?"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这一个反问句很明显地看出了诗人不服老的一种心态,诗人一生坎坷,这一句也是为自己壮胆打气之说,"门前流水沿能西!"即使是流水还能执着奔向西,更不要说人了,岁月虽然不可再来,但是我们一定要有重整旗鼓不服输的精神,不要被暂时残酷的现实所打倒。不必烦恼叹自己年老,感慨时光的流逝而意志消沉。

18、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19、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20、宋朝晏殊的《浣溪沙》的诗意是: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1、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

2、伏案欲书难入韵,倚栏遐想曲无华。

3、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4、歌声唱彻月儿圆,不是一人能领导。

5、窗外寒风迎彩晖,屋中暖气热丝衣,

6、—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7、女子睡起,粉融香汗,重理明妆。

8、宿醉离愁慢髻鬟,六铢衣薄惹轻寒,

9、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10、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11、山脚下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间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

12、醉里欢娱春睡少,樽前歌舞画声轻,

13、醉卧繁华烟水茫,横琴浅湄醉红妆,

14、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15、自问多情何处去,欲邀爱恋共逍遥,

16、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寞怅惘的心绪。结句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前人评晏殊词圆融平静,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此词可见一斑。

17、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

18、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

19、上片短短数语就刻画出一幅极风趣生动的农村风俗画。

20、《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1、词中道出了今日的酸苦,

2、《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3、《浣溪沙》描写的是:春季。《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原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4、谁:此处指亡妻。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被酒:中酒、酒醉。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

5、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6、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7、这几首词带有鲜明的乡土色彩,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风格自然清新,情调健康朴实。词人所描写的虽然只是农村仲夏风貌的两三个侧面,但笔触始终围绕着农事和农民生活等,尤其是麻蚕麦豆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农作物,从中可见词人选择和提取题材的不凡功力。

8、下阕迸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9、陈以杨花为题来表达其对柳的思念之情。

10、词中的“使君”虽只是个陪衬角色,但其与民同乐的心情也洋溢纸上。

11、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

12、一时之间言语尽了,情意仍是相看两不厌地深长绵延,他看见她卧在红绵枕上,发间的紫玉钗在灯影下摇曳轻颤。在灯下端看她的容颜,她的举止,都是如玉生香。这样恰到好处,自己却拿不出什么话来赞她,心知她是好的,口中说不出来,勉强去说也是词不达意,亦不可轻言挑逗。明明是亲近相对的眼前人,心里竟陡然生出佳人谁属的惘怅。

13、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14、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勿忘国耻的名言的句子193712月13日(精选70句文案)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