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原文及解析(精选139句文案)
一、诗经全文赏析
1、 污:用作动词,搓揉以去污
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3、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美男求她结情侣。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4、作:生,指初生。止,语末助词。
5、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6、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7、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8、(11)体:卦体,咎言:不吉利的话。
9、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硕鼠》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刺重敛”,《毛诗序》曰:“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这首诗纯用比体,《诗经》中此类诗连同本篇只有三首,另外两首是《周南·螽斯》、《豳风·鸱鸮》。这三首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物拟人,但本篇稍有不同。更多《诗经》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诗经赏析栏目。
13、参差荇菜⑤,左右流之⑥。
14、这些以四言为主的民歌,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艺术画面。形象鲜明突出,语言精炼畅达,音韵铿锵和谐。
15、土耗子啊土耗子,打今儿别吃我的小麦!伺候你整整三载,一个劲儿把我坑害。老子和你这就撒开,去到乐国那才痛快。乐国啊乐国,在那儿把气力公平出卖。
16、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17、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槁。有位女子遭遗弃,内心叹息又苦恼。内心叹息又苦恼,嫁人不淑受煎熬。
18、(12)蟊(máo):吃禾根的虫。贼:吃禾节的虫。
19、《诗经》68国风·秦风·蒹葭
20、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二、诗经原文及解析
1、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主人公在苦盼苦等自己的心上人来幽会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下,跑到了他们俩经常见面的地方,希望在这里能够等到自己的心上人。“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写焦急地等待:掂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男友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等到了吗?“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两句可以看作是两人见面后的谈话,犹如今天恋人们见面后拥抱时所说的“想死我了!”
2、⑷错:砺石,可以打磨玉器。
3、《诗经》85《国风·召南·草虫》
4、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5、《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叠字,又称为重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小雅伐木》),以“丁丁”、“嘤嘤”摹伐木、鸟鸣之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依依”、“霏霏”,状柳、雪之态。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和重言一样,双声叠韵也使诗歌在演唱或吟咏时,章节舒缓悠扬,语言具有音乐美。《诗经》中双声叠韵运用很多,双声如“参差”、“踊跃”、“黾勉”、“栗烈”等等,叠韵如“委蛇”、“差池”、“绸缪”、“栖迟”等等,还有些双声叠韵用在诗句的一字三字或二字四字上。如“如切如磋”(《卫风淇奥》)、“燔之”(《小雅瓠叶》)、“爰居爰处”(《邶风击鼓》)、“婉兮娈兮”(《齐风甫田》)等等。
6、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7、善良美丽的姑娘,
8、雨(yù)雪:下雪。雨,作动词。其雱(páng):即“雱雱”,雪盛貌。
9、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10、《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国风是反映古代人民生活、情感的各地民歌;雅又分大雅、小雅,是宣扬周朝王室的政治诗歌;颂则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11、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遭遗弃,抚胸叹息又长啸。抚胸叹息又长啸,嫁人不淑多苦恼。
12、喈(jiē):疾貌。一说寒凉。
13、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14、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15、我经常会给我的学生说:“每一首诗歌都会有不同的层次,《诗经》尤其如此”。在小朋友面对《诗经》的时候,他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美好,是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古人就曾经说过这首诗:“宛然有三山云气,竹影仙风”。所以他们认为这首诗在整部《诗经》是第一篇最缥缈的文字,而且认为像之后的《洛神赋》等等之类的文章有一部分是从这里发展出来的,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小朋友用自己的直觉感受了这首诗的美好。
16、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7、烂:灿烂。旦:天亮。朱熹《诗集传》:“独旦,独处至旦也。”一说旦释为安,闻一多《风诗类钞》:“旦,坦。”“坦,安也。”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时间长也。其居:亡夫的墓穴。下文“其室”义同。
18、(11)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亲近。
19、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20、(10)复关:地名,诗中男子居住的地方。
三、诗经全文解析
1、《国风·卫风·氓》作品别名《氓》、《卫风·氓》,创作年代周代,作品出处《诗经》,文学体裁四言诗,作者无名氏。
2、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3、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4、《诗经》102《国风·豳风·破斧》
5、《诗经》94国风·曹风·蜉蝣
6、本节包括 共 11 篇作品。
7、《诗经》02国风·周南·卷耳
8、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9、窈窕淑女③,君子好逑④。
10、那个采葛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11、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12、从小处落笔,“维士与女,伊其相谑”,从这一对少男少女的偶然相识,到二人相约同行,再到相谑,相赠爱情花,把相亲相爱的全过得进行了艺术化的忠实记录。可以说是一个很唯美的专题纪录片。
13、⒇卒:终,指养老送终。
14、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15、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6、惠而:即惠然,顺从、赞成之意。好我:同我友好。
1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18、(5)涉:渡过。淇:河名。
19、《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20、平缓流动的水啊,也流不动成捆的柳枝。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与我守卫许国城池。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四、诗经 解析
1、平缓流动的水啊,冲不走成捆的木柴。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和我驻守申国城寨。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2、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3、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诗经》100《周颂·清庙》
5、这首诗表现了二千多年前黄土高原上那对青年男女的柔情蜜意。其情绪热烈大胆,敢于把与情郎幽会的地点一一唱出,既显示姑娘的纯朴天真,又表达俩人的情深意绵。敢爱,敢于歌唱爱,这本身就是可敬的。
6、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7、《诗经》23国风·邶风·谷风
8、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9、那个采萧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
10、《国风·豳风·七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一首杰出的叙事兼抒情的名诗。反映了豳地劳动人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画,凡春耕、秋收、冬藏、采桑、染绩、缝衣、狩猎、建房、酿酒、劳役、宴飨。
11、土坡上一片李林,有郎的真情爱心。有郎的真情爱心,他赠送佩玉晶莹。
12、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13、那个采艾的姑娘,一天没有见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14、《诗经》69国风·秦风·黄鸟
15、野兔往来任逍遥,山鸡落网战栗栗。在我幼年那时候,人们不用服劳役;在我成年这岁月,各种灾祸来相逼。长睡但把耳塞起!
16、麻:大麻,一年生草本植物,皮可绩为布者,古时种植以其皮织布做衣,子可食。留:一说停留、留住之留;一说指刘姓;一说为借“懰”,美好之意。子嗟:人名。一说对那个男子的尊称。将(qiāng):请;愿;希望。施施:施予,帮助,有恩惠、惠予之意。一说慢行貌,一说高兴貌。子国:人名。诗中子嗟、子国、之子与《鄘风·桑中》之所言“孟姜”“孟弋”“孟庸”同一手法,均是刘氏一人数名。一说“子国”为“子嗟”父,“之子”即子嗟。又说“嗟、国”皆为语气助词。食:吃饭。贻:赠。佩玖:佩玉名。玖,次于玉的黑石。
17、平缓流动的水啊,也飘不起成捆的柴草。那位远方的人儿啊,不能共我守卫甫国城堡。想念你啊想念你,哪时我才能回到故里?
18、(18)爽:差错,过失。
19、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20、通过赋诗来进行外交上的来往,在春秋时期十分广泛,这使《诗经》在当时成了十分重要的工具。《左传》中有关这方面情况记载较多,有赋诗挖苦对方的(《襄公二十七年》),听不懂对方赋诗之意而遭耻笑的(《昭公二十年》),小国有难请大国援助的(《文公十三年》)等等。
五、
1、《诗经》12国风·召南·摽有梅
2、第六章,是这首诗的总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章。女主人公唱道:“开始你对我发誓,夫妻要白头偕老,如今老来却使我恨怨。淇水虽宽尚有岸,沼泽再广也有边,惟我之痛苦无限?回顾少年未嫁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此算了吧。”女主人公认为,既然你背叛初衷到情意已断、恩爱已绝的地步,我何苦为你的负情百思不解、自寻苦恼呢!对此,她并不徘徊留恋,愤而决绝大归,表现了她性格的刚毅和强烈的反抗精神。综观全诗,实为刺时之诗,是《诗经》中最有特色、最富感染力、最具批判性的上好作品。
3、流之:随着水流而摇摆的样子
4、本章分 共 15 节,合计收录 160 篇作品。
5、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6、唉我呀!曾客居华馆大屋,如今每顿饭供应都不丰富。可叹啊!待遇远不如当初!
7、思想之美。《诗经》之美,最重要的是美在精神,美在灵魂,美在心里。孔子当年说《诗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即思想纯正。如果把《诗经》比作一个人,那他必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行事坦荡磊落,从来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淫邪之念,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
8、阅读《诗经》是一种美的感受。它的美文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上。赋,是直接描述人和事中产生的感情;比,是假借事物喻示情事;兴,是托物兴趣的抒写情志。
9、诗一开篇,我们看到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所以我们译作“大哥”),口气中带着亲切感。——现代的歌谣还常见这种情形。这位丈夫为什么是值得骄傲的呢?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的。
10、(28)骍(xīn):赤色牛。黑:指黑色的猪羊。
11、幽幽沼泽仙鹤唳,声传天边很整齐。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12、各章中间四句,是以“我生之初”与“我生之后”作对比,表现出对过去的怀恋和对现在的厌恶:在过去,没有徭役(“无为”),没有劳役(“无造”),没有兵役(“无庸”),我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而现在,遇到各种灾凶(“百罹”“百忧”“百凶”),让人烦忧。从这一对比中可以体会出时代变迁中人民的深重苦难。这一句式后来在传为东汉蔡琰所作的著名长篇骚体诗《胡笳十八拍》中被沿用,“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那悲怆的诗句,是脱胎于《兔爰》一诗。
1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4、葛藤缠绕绵绵长,在那大河河岸旁。兄弟骨肉已离散,叫人妈妈心悲凉。叫人妈妈心悲凉,她也哪里会帮忙。
15、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16、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17、安意如的《思无邪》赏析挺具体的,不过不是所有都有,选取了名篇。。。。安的博客有全文。。。一般的诗经的书都有短短的赏析。。
18、⑶窈窕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19、《诗经》65国风·魏风·伐檀
2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读完这首短诗,眼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荒野古道旁,立着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树,盼友者站在那里翘首苦盼“君子”来访的神态,殷勤款待“君子”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此为“我”的想像)
2、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3、 0喈喈(Jie):黄鹂相和的叫声
4、《诗经·郑风·子衿》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郑风·子衿》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郑风·子衿》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5、诗的第一句采用赋的手法,直接抒发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你知道吗,这些天来我无时不在想你,眼前总浮现出你的影子。既然十分想念,为什么不去找他呢?“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两句背后的隐情又是什么呢?这就要靠我们大胆地想象来补充了。
6、关关与鸣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那美丽贤淑女子,是君子好配偶。
7、以上几说,当以孤独盼友说贴近诗旨。
8、弹琴鼓瑟亲近她。
9、关关鸣叫的水鸟,
10、《诗经》107《小雅·伐木》
11、适:到,往。曷:同“盍”,何不。
12、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13、《诗经》34国风·卫风·淇奥
14、(7)庭:通“挺”,挺拔。硕:大。
15、缁(zī)衣:黑色的衣服,当时卿大夫到官署所穿的衣服。宜:合适。指衣服合身。敝:坏。改为、改造、改作:这是随着衣服的破烂程度而说的,以见其关心。适:往。馆:官舍。粲(càn):形容新衣鲜明的样子。一说餐的假借。好:指缁衣美好。席(xí):宽大舒适。古以宽大为美。
16、训诂既明,然后讲诗。荇菜之被采摘,犹淑女之被君子所选中。开始采时,在水中左一把右一把,顺水捞来捞去,方向无定;一似男之求女,一上来还没有找到明确目标,只能慢慢物色,宛如在水中寻求中意的荇菜。及至“采”时,则目标已明,看准后便采到手了。既采之后,就要“芼”它一下,使之成为可食之物,亦即是说只等婚期一到,共同生活便将开始了。我所以把它讲成比兴,正是从字、词的训诂上体会出来的。
17、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漆树,洼地里生长着茂盛的板栗。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君子邀他并肩坐下奏乐器。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人生易老转眼八十日偏西。
18、《氓》诗产生的年代与地域
19、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20、殳(shū书):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1、从中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夫妻关系如何才能持久?在传统社会中,这个问题使无法讨论的,因为道德准则规定了妻子是附属于丈夫的,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另一方面,对丈夫却少有约束,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对作丈夫的网开一面,可以可以三妻四妾,而不必将情感专注于一个女人。
2、此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关于诗的主题,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是“诲(周)宣王也”,郑笺补充说:“诲,教也,教宣王求贤人之未仕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举例证明鲁诗、齐诗、韩诗都与毛诗观点一致。到了宋代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今人程俊英在《诗经译注》祖毛、郑旧说而加以发展,说:“这是一首通篇用借喻的手法,抒发招致人才为国所用的主张的诗,亦可称为‘招隐诗’。”这种说法较易为今人所理解。
3、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4、诗歌作者是认识到了其作诗的目的与态度的,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态度,从而达到歌颂、赞美、劝谏、讽刺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赋诗言志,也是使赋诗言志真正切合《诗经》的文学功能及其文学批评作用。
5、我们来看第二章里面我所找出来的这几个字:萋、晞、湄、跻、坻,那么好像就不那么喜悦了,这个是脂韵和微韵,那么它中间的韵有一个交错出现,其实有一种摇曳之美,但是事实上与前面的“苍”、“霜”相比,愉悦感已经大大降低。
6、 宁:平安,此作问安
7、(15)秉:执持。畀:给与。炎火:大火。
8、于是,从溱、洧之滨踏青归来的人群,有的身佩兰草,有的手捧芍药,撒一路芬芳,播一春诗意。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0、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之作,其中“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更是千古名句。
11、《诗经》57国风·郑风·风雨
12、⑶萚(tu):酸枣一类的灌木。一说“萚”乃枯落的枝叶。
13、全诗四章,其中第三章最重要也最精采,其他各章如众星之拱月,绿叶之衬花。第三章实写丰收,前二章起铺垫作用,末章是祭祀套话式的余波。
14、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市郊外。条:树名,即山楸。材质好,可制车板。锦衣狐裘:当时诸侯的礼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渥(wò):涂。
15、《蓼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的一篇。全诗六章,四章,每章四句,二章,每章八句。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小雅·蓼莪》原文及赏析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6、窈窕淑女,渴寐求之⑦。
17、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18、莫黑匪乌:乌鸦没有不是黑色的。乌鸦比喻坏人。一说古人将乌鸦视为吉祥鸟。
19、寤寐(WuMei):指日夜。寤,睡醒;寐,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