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歇后语的用法(精选139句文案)
一、利用谐音的歇后语
1、开水碗上的葱花——华(花)而(儿)不实
2、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3、52)沙石打青石——实(石)打实(石)
4、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5、盐店里谈天————闲得没事做。(咸得没事做)。
6、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
7、吹鼓手买块田——嘴赚的。
8、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9、和尚捡套梳篦——冇用。
10、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也叫“双关语”。它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如:“三百斤的野猪——狠(背)着把嘴”;“石板上敲(考)瓷坛——硬碰硬”。
11、笑话:有个人对一群人说:兄弟们,我上调(吊)了!。
12、耗子洞摆神像——莫明其妙(庙)
13、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14、酒糟炒鸡蛋——吵(炒)个稀巴烂
15、蜡台上无油——空费芯(心)
16、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17、77)拐子进医院——自觉(治脚)
18、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19、88)和尚坐岩洞——没事(寺)
20、戴着帽子鞠躬——岂有此理(礼)
二、谐音歇后语的用法
1、磕瓜子磕出臭虫——什麼人都有(什麼仁都有)。
2、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3、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
4、甘蔗地里长草——荒唐(糖)
5、98)狗吃青草——装样(羊)
6、蜂蜜待客——给他(你)点甜头
7、8)泥水匠招手——要你(泥)
8、(1)组内闯关。(计时10秒)
9、(1)小组讨论,填上图。
10、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11、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
12、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13、张天师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自有法渡)。
14、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少食
15、三股弦断了两根——谈(弹)不得
16、泥鳅打鼓——乱谈(弹)
17、肚痛搔脚板——无计可设法。
18、70)鸡啄蚂蚁——正合适(食)
19、咸盐吃多了——尽管闲(咸)事黄鼠狼等食——见机(鸡)行事
20、铁匠拉风箱——柔能克刚(钢)
三、利用谐音的歇后语怎么说
1、如来佛打喷嚏——非同小可
2、今日日元汇率:100JPY=49CNY
3、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
4、精装茅台——好久(酒)。
5、50)冷锅炒热豆子——越吵(炒)越冷淡
6、肉锅丢进河 —— 昏昏沉沉(荤荤沉沉)
7、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
8、砧板上的肉,串子上的鱼——任人宰割。
9、汉语的歇后语脍炙人口,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和生命力。与之相对应,日语的歇后语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运用了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显得诙谐、生动。
10、揍鸡毛——壮胆(装掸)子
11、40)园外竹笋——外甥(生)
12、第四——故事类。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如:
13、16幢102我们不见不散
14、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15、阎王老子开饭铺——鬼都不进门。
16、双峰方言歇后语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语言文化之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读了之后往往能令人会心地一笑。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其最大的特点是谐音和比喻,如“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歇后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会意,通过会意后再进行概念扩充和延伸,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等。
17、14)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18、七岁伢唧看哩八年牛——里手不过唧。
19、倒背手看鸡窝——不简单(捡蛋)
20、钟馗嫁妹——鬼混(鬼婚)
四、在谐音的歇后语大全
1、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2、有一个叫张三的佃户,年终去给地主交租,并佃第二年的田。去时,他把一只鸡装在袋子里。交完租,他向地主说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见他两手空空,便两眼朝天说:“此田不予张三种。”张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立刻从袋子里把鸡拿了出来。
3、学习粤语文化,感受粤语魅力!
4、挖了眼的判官——瞎管(鬼)。
5、河边洗黄莲——何苦(河苦)
6、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7、腊月天气——动手动脚。(冻手冻脚)。
8、听到那个消息的瞬间,我就像泥菩萨身上长了草一样的慌了神
9、5)油浇蜡烛——一条心(芯)
10、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少食
11、扯胡子过河 ——谦虚(牵须)过度(渡)
12、28)护国寺买骆驼——没那个事(市)
13、36)两百钱的花生——有得驳(剥)
14、破皮球缝帽子——不成器(盛气)
15、生花生——非吵不可(非炒不可)。
16、图书馆的耗子——蚀(食)本
17、刀嫲生卤哥——铁(忒)坏。
18、97)狗吃豆腐脑——闲(衔)不着
19、小碗儿吃饭——靠天(靠添)
20、比如: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五、利用谐音的歇后语有几条
1、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2、耗子进书箱——蚀(食)本
3、草帽子冇得边——顶好。
4、含有谐音的歇后语有:公共厕所扔炸蛋,激起民愤(粪)。飞机上的热水壶,高水平(瓶)。猪八戒的脊梁,无(悟)能之辈(背)。庙里长草,慌(荒)了神。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掸)子。赵匡胤卖包子,御架亲征(蒸)。摸着胡子过河,谦虚(牵须)过度(渡)。小乌龟爬上老乌龟的背,新规(龟)压旧规(龟)。无弦的琵琶,没法谈(弹)。
5、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
6、拿着扫帚上杏树——扫杏(兴)
7、和尚挖墙洞——妙(庙)透了
8、庙堂里的钟——想(响)得多
9、春秋望田头——专门找差(岔)儿。
10、◉户户通:按照地域区分,分别为41频道
11、◉广播:调频FM调频FM9
12、营造清朗干净的网络空间
13、俏皮话在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
14、咸菜煮豆腐——不必多言(盐)
15、 吃饺子不吃馅——调皮。(挑皮)。
16、井里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
17、泥水匠的瓦刀——光图(涂)表面。
18、坟地里拉弓——色(射)鬼
19、狐狸骑老虎——狐假(驾)虎威
20、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1、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2、炒咸菜放盐——太闲(咸)了。
3、弹花铺里失火——谈(弹)不成了
4、屎壳郎爬茅缸——离死(屎)不远
5、33)公共厕所扔石头——引起公愤(引起公粪)
6、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孩子们学习歇后语,可以增加生活阅历的积累,加强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这对于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起学习有趣的歇后语吧!
7、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8、阿婆留胡子——反常
9、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10、城隍老爷的马——不见奇(骑)。
11、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辈(小人之背)
12、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13、大萝卜进菜窖——没影(缨)了
14、领悟谐音歇后语的构成和书写规则。
15、解释:孙悟空是石头变的猴子,不是“人”,谐音“仁”。
16、20)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17、甥(おい)が提灯(ちょうちん)をかかげる――おじを照(て)らす→相変わらず、もとのまま。
18、下联: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19、牛鼻子插大葱——装相(象)
20、和尚的房子——庙(妙)
1、(3)集体修改,明确歇后语的意义。
2、谐音歇后语有哪些句子100条大全相关文章:
3、精装茅台——好久(好酒)
4、卖虾米不拿秤——抓瞎(虾)。
5、如今,脱口秀已成热潮,大家都会用国语的歇后语和谐音梗了吧,不知道大家对粤语的歇后语和谐音梗又有多少了解呢?
6、耕地里甩鞭子——吹(催)牛
7、瘦狗子屙硬屎——死挣。
8、飞机上扔钱——空头(投)支(纸)票
9、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10、了解谐音避讳、同音假借等用字方式,产生利用谐音记忆的兴趣,并有所掌握。
11、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12、暹罗地瓜——泰(大)番薯。
13、大船载太阳——勉强度(渡)日
14、吃人参——候补。(后补)。
15、耕地里甩鞭子————吹牛。(催牛)。
16、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不见蛋)。
17、卖草帽的丢扁担——留神。(留绳)
18、屎窖里背煲饭——有味道。
19、落雨背稿箐——越背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