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著名名言(精选144句文案)
一、孔子的名人名言大全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君子在言语上迟钝,但做事情却能十分敏捷。
7、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9、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10、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11、解释: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2、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13、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章》
1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5、解释: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16、⊙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1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8、0子曰: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0、刚、毅、木讷,近仁。
二、孔子的著名名言
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孔子《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7、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1、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3、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16、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9、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三、关于孔子的名人名言
1、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其他人。这句话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为千万家长分享中小学教育政策、学习、经验交流、分享转发
6、解释: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12、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14、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15、0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孔子
16、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1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四、孔子的名人名言大全集英语
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10、(善知识开示)修行要成就,得经得住千锤百炼,你就得有那金刚心。
11、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13、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1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关于读书名言警句读书名言名句大全孔子孔子名言录古代读书名言孔子古代读书名言孔子
16、子在齐阐《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
19、⊙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0、⊙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五、孔子 名人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孔子《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4、⊙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5、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7、10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8、⊙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1、⊙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8、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卫灵公》
19、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5、(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8、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9、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1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3、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生于春秋时期鲁国。
1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16、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d》
1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9、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0、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1、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d。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解释: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6、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10、⊙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11、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孔子《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4、解释:君子在九个方面多用心考虑:看,考虑是否看得明白;听,是否听的清楚;脸色,是否温和;态度,是否庄重恭敬;说话,是否忠诚老实;做事,是否认真谨慎;有疑难,考虑是否应该询问请教别人;发火发怒,考虑是否会产生后患;见到财利,考虑是否合于仁义。
1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6、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1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18、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0、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1、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孔子《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