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思想在小学语文(精选86句文案)
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
1、教学做合一原理是一种方法论,它指出了教、学、做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阐释了教法、学法、做法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特点,提倡教师要“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技巧,避免盲目的灌输知识而造成消极的思维定式,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2、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3、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4、教学做合生动化教学
5、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6、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着名教育家,在其教育生涯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例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习,教、学、做合一”以及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中提出的“六大解放”等先进思想与我国新课改的教育创新理念完全一致,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7、陶先生主张: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他亲自设计的晓庄师范校旗中,中心大大地写上一个“活”字。什么是教育,就是生命孵化生命,人格熏陶人格,品行影响品格,情感点燃情感。让人随着自己生命的生长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丰富和充实,而不断进取、前进、生长。
8、陶行知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及:要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教育工作者要想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就必须认识到学生身上的创造力。而这样的认知不能停留于理论或者表面,应该将培养学生创造力渗透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生的特质,构建和谐轻松的语文学习环境。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参与到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9、《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从陶行知600多万字的著作中,精心挑选了约200篇最基本也是较为重要的教育名篇,其内容包、括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师范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和德育思想。旨在通过阅读陶行知这些较为重要的教育篇章,能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较为具体、真切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应用于平时的工作和教学实践中,以期推动教育改革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10、“生活即教育”强调的是生活本身的教育意义。陶行知认为,“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在陶行知看来,与生活产生了关系,以生活为中心,便产生了教育。也就是说,与生活能够产生密切联系,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
11、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孩子成长的第一本书是大自然
12、暑期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整书由浅入深,虽是教育箴言,却如沐春风般感受字里行间的温暖,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
13、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4、延伸阅读(点击可阅读):
15、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16、其中的生活即教育原理,能够作为本体论指导实际教学行为,主张教学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它强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生活技能,厘清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
17、“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每次听到这首歌,心中都会不由地产生那份对教师的崇敬之情,无数次弯腰,无数次微笑,他们不辞辛劳地守护着身边的小天使,给他们爱的呵护,心的抚慰。多年来,我一直被感动着,并默默许诺:长大后我要成为你。今天梦想终于成真了,我兴奋地高声呼喊:长大后我真的成了你。我也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莘莘学子,但喜悦之时,我担心稚嫩的我无力面对时刻的挑战,害怕缺乏经验的我无法马上胜任繁杂的教育工作。我开始彷徨,我渴望鼓励与帮助。作为一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没多久的新教师,我开始摸索,开始前进,开始自己人生中一次新的征程。
18、小学语文教育创新要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习,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思想,教育教学过程注重理论知识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不仅在学校学习,更能在社会活动和生活中学习,让“教、学、做合一”思想能够真正落实到小学语文教育中来。
19、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20、第“行”“做”和“实践”其实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方法。不管是杜威的做中学,还是陶行知的教学做合都在强调一个事实:与间接经验一样,直接经验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与方法。直接经验的获得,不仅沟通了学生的现实世界和知识世界(这本是同一个世界),而且在经验中,学生在活动和作业中找到意义感。
二、陶行知思想在小学语文
1、第三大段:第六自然段主要内容是告诉同学们每天都这样问问自己,就能在各方面有进步。
2、继承改造思想,推进教学变革
3、《爬山虎的脚》是冀教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
4、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5、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6、语言的运用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最直接体现。小学生对于生活已经有了初步的体会,将实际生活与课堂导入进行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知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在模拟的情境中充分运用。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下锻炼沟通能力,通过多种环境的模拟,掌握各种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和沟通技巧。
7、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该刮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8、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对课程资源认识的视野极为广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新课程既要解放学生、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
9、在没有课本内容的限制下,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和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看、说、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10、陶先生说,培养出来的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人中人的道理非常简单,那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美人不能动,要以这样的德行严格要求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也”。
11、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好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
12、教育是一种智慧,宽容是一把钥匙。让我们常怀一颗宽容之心,打开智慧教育的大门,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以适度宽容教育孩子是一门教育艺术。当孩子不慎犯有过失或错误时,他的内心会感到内疚、悔恨和痛苦,此时最需要的不是批评和训斥,而是理解和信任。这种理解和信任是一种感化,是以情动情,是唤起孩子的良知,是对孩子痛改前非、将功补过的愿望和积极性的启发、鼓励、促进和强化,而不是无原则的纵容、迁就、放任和姑息。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是一种高尚的心灵,宽容让课堂充满宽松,宽容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学会宽容吧,因为宽容,老师就能给学生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给学生一个无比广阔心灵成长的空间。
13、激发质疑精神。质疑精神是一种提问态度,在扎实理论基础和踏实严谨的求学态度基础上,鼓励学生就开放性问题进行质疑,达到增强其独立思考的教学目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鲜有教师注重激发学生质疑精神,导致学生盲从固定的学习方式,而产生了思维定式。
14、从足球小将到球坛明日之星,德国人是怎样教孩子踢足球的
15、本期版式编辑:杜雪晶(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七期学员)
1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7、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18、作者:马业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中心小学
19、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而且对师德也很有研究。
20、《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入选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收录为课文。
三、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内容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便是育人,追求真理做真人。万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为本,师德为本,育人为本,人格为本。
2、“社会即学校”强调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实施场域。之所以反对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因为陶行知希望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将社会中的一切力量运用到教育中去,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在陶行知看来,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是将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外面自在的世界里捉到笼子里,以学校的所有功能来代替社会的全部功能,实际上这样所学的知识仅仅是以适应学校为标准的。而正确的做法是将小鸟放到大自然中,将学校的外延扩展至广阔的社会与自然当中。这一做法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在当时学校教育还未普及,大多数民众还处在文盲的状态下,借助社会教育的功能,发挥民众的教育作用,才能扩大学习的范围。
3、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
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师爱是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的圣洁之爱。
5、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饱含高尚的精神,具体有以下四种:“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开拓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6、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7、想看更多视频,可以关注我的视频号。
8、陶行知把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的博学多识,严谨治学,一切为人民大众教育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他留给我们的教育思想需要我们去执行和发展。《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5初闻“爱满天下,知行合一”,还是在大学军训时,懵懵懂懂,只知它是校训,要记。却不知这几个字如随风潜入夜般陪伴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润物细无声般深入我心。
9、回到“心”的思考:交流总结观察的方法、收获和疑问,形成一只“我的蜗牛”。
10、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学习陶行知,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陶行知教育学》读后感范文4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需要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要常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这句话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师,读好书更为重要。
11、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2、[作者单位]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13、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14、陶行知存在美国留学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因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于杜威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影响着无数的教育工作者。
15、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16、除了外貌、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一个人物需要心理描写的辅助,这是对其整体刻画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人物心理描写方面的技巧,帮助学生感受人物心理路程的发展,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过程,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在教导学生心理描写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景,让生活元素融入到课堂中,学生在熟悉的场景里更容易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感觉,更有助于理解和把握人物心理刻画技巧。
17、本期校对编辑:赵丽(张玉新导师工作室第七期学员,任教于吉林市第一中学)
18、陶先生爱生胜子,爱才如命。博爱之都南京,夫子庙的仁爱、中山陵的博爱、陶墓碑坊上的爱满天下,“爱”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我们要坚持自爱——施爱——达爱——传爱的准则,让爱代代相传。
19、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0、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四、陶行知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1、例如:教二年级《可能性》一课时,整堂课学生都在活动中进行,先是提出问题:任意抛出一些硬币,你能肯定一定是正面朝上吗?接着三次分组摸球:摸出的一定是红球——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每摸一次球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新的矛盾,激起新的求知欲望;然后,又通过转动三色盘进一步证实各自的设想,在头脑中形成潜意识的理性认识;最后又通过摸球,放球,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使自己的认识向广度、深度中延伸、扩展。引导学生采用新型的数学学习方式,在“玩”中学数学,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知事理,让学生主动地“做数学”,才能用丰富的内容,创造多彩的课堂,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2、读完这本《陶行知读本》,在我的心中,已经深深刻下了陶行知爷爷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他爱国家、爱社会、爱学校、更爱学生,他由这强烈的热爱之心产生出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他爱的实践写下了珍贵而值得我们回味的一页!他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社会即学校”是对待统教育中的封闭性的一种挑战,是在批判杜威“学校即社会”基础上提出的。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应当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茶馆、戏院、破庙、茅棚等,都可以成为大众的课堂。这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在这里教育不是少数贵族的事,而是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事。他主张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4、学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看学校的标准乃是学生生活活力丰富与否,智慧来源于生活。
5、并在下次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引导学生使用自己想到的所有办法让水溢出来。通过设置可行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对学生的方法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6、一提到教育与爱,在小学的生活中我们就会联想到教师对幼儿“像妈妈一样的关怀”,和蔼可亲地对待幼儿,其实,教育意义上的爱不等同于一般的情感呵护,教育与爱是密不可分的,是教师对幼儿以母爱为起点的“投入式教育”。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要不断的给予孩子不同的爱,要时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权力的象征,教师没有权力禁止孩子做一些事,也没有权力收回你的爱或挖制其程度。在对待孩子们的同时,不要偏激地理解你的爱,不要认为爱孩子是规定,是任务,而是要从内心真正理解后再去爱,这样的爱才是最真的,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老师要反思自己一天工作中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最真的,有哪些不足,这样以便以后的工作顺利开展。
7、教师也可每周在课堂上抽出10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互相探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事物:商场的广告标语、超市中的商品名称和包装配文、近期阅读的报纸杂志等,成为学生的“字典”。长此以往,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点滴。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习意识、拓展知识面以及增加识字量。学生在沟通交流之中,演讲能力和倾听能力也能得到充分锻炼。
8、“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9、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0、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其目的是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同时也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与综合人才。当前高职语文教学面对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与传统的语文教育教学不同,利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能够给予高职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1、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12、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13、(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14、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
15、与同时代一些非科班出身缺乏系统建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不同,陶行知毕业于世界知名的教育学院,师从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家。所以,他从一开始就自觉自发地建构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从归国前后到去世前夜,陶行知始终围绕着“生活教育”理论笔耕不辍,著述多达400余万字,建构起了一套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理论完善、操作可行的学说体系,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和一致认可。
16、“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17、我们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就要改变传统的以书本为一切的衡量标准,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摆脱教师对于教材的完全依赖,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这需要两方面的合作,一是教师要不断开拓视野,将教学内容生活化看似简单,但却意味着教师要面对未知的问题与许多突发状况,不再是以前规矩的课本内容,下一个环节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讲,都是未知的。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就意味着传统的教材已经不再允许教师照抄照搬,教师必须要自己摸索出一套完整严谨而又科学准确的知识体系。
1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9、给成功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和理解,表明对别人失败后的东山再起充满信心,是对失败者心灵创伤的良好医治.对人的信任,对人的支持,是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后进生往往缺点不足较多,他们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的冷漠目光.赏识和鼓励,宽容和体贴.
20、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钱,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五、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有关吗
1、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3、(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4、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精力都投入进去做研究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如同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更真,更实。
5、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