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精选66句文案)
一、寒食古诗
1、“春城无处不飞花”,“无处不”以双重否定的形式,强调了长安城处处柳絮飘飞、落红遍地的景象,语气非常强烈。“寒食东风御柳斜”,承接前句,描写了皇宫内柳枝飘飞的春景。寒食节那天,普天下都要禁火,但权贵宠臣可以得到皇帝恩赐的燃烛,“传蜡烛”正是描写了权贵的这一特权;结合“轻烟散入五侯家”,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宫中的官宦们忙着给那些权贵宠臣传递皇上赐予的榆柳之火的情景。
2、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3、(解释)首句“恻恻轻寒翦翦风”,先使诗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小梅飘雪杏花红”,更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有了这两层烘染,才能托出第三句中“那人”不见的空虚之感和“纤手香凝”的绮丽之思。至于诗的结句“楼阁朦胧烟雨中”,更直接从第三句生发,是第三句的延伸,是把诗人的密意温情推向夜雨朦胧的楼阁之中,暗暗指出其人的居处所在以及诗人的心目所注,从而加深意境,宕出远神,使人读后感到情意隐约,余味无穷。没有这样一个结句,当然也托不出第三句。就通篇而言,应当说,这首诗既以第三句为中心,而又靠上下烘托,才成为一首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
4、读(xiá)“寒食东风御柳斜”的意思是寒食节东风吹斜了宫中的柳树。其中“斜”字是歪斜,歪扭的意思。因为在部分古诗中使用古音以求押韵,所以在这首诗里,“斜”读(xiá),与“花”“家”押韵。原文出处:《寒食》作者: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干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6、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中。
7、李白最“狂”的9句诗,只想跪下唱《征服》
8、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9、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10、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12、寒食古诗的白话文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1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14、同学们,像“寒食节”这样的中华传统节日还有很多,比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愿大家多多了解,因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根。
15、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16、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17、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8、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19、此文出自唐韩翃《寒食》。
20、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二、寒食古诗
1、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3、佻脱(tiāotuō):轻谩。轻薄而活跃.
4、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5、摹(mó):照着样子写或画,特指用薄纸蒙在原字或原画上写或画:描~。临~。~写。~本。
6、《咏柳》(唐·贺知章)
7、★寒食节古诗《寒食》孟云卿
8、琅然(lángrán):声音清朗。
9、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10、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11、烟火谁开寒食禁,簪裾那复丽人行。——唐彦谦《毗陵道中》
12、谁家此墓临古道,寒食无人来祭扫。——全室宗泐《墓上花》
13、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14、寒食纸钱树,旧游莎草畦。——陈著《到白水有感》
15、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16、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原文: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从当时皇帝到一般朝士,都偏爱该诗,历来评价也很高。
17、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寒食节的古诗4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1)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唐朝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19、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寒食节诗句2寒食
20、新坟青嶂叠,寒食白云垂。——齐己《哭郑谷郎中》
三、寒食古诗图片
1、二是用字精妙,准确传神。如“飞”字、“斜”字、“传”字、“散”字,不仅本身不可移换,而且相互照应。徐增《而庵ān说唐诗》对此有细微的评述:“不飞花,飞字窥作者之意。初欲用开字,开字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东字与春字有情,柳字与花字有情,御字与宫字有情,斜字与飞字有情,蜡烛字与日暮字有情,烟字与风字有情,青(轻)字与柳字有情,五侯字与汉字有情,散字与传字有情,寒食二字又装叠得妙。其用心细密,如一匹蜀锦,无一丝跳梭,真正能手。”
2、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3、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4、这是一首讽刺诗,但诗人的笔法巧妙含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受到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天子近臣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近臣,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正直人士对此都极为愤慨。本诗正是因此而发。
5、清明时候雨初足,白花满山明似玉。——喻良能《三月六日清明节道中》
6、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复近清明。——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年老逢春雨乍晴》
7、(唐)韩翃(hóng)
8、冬至寒食一百中有一转平实语。——释普宁《偈颂四十一首·冬至寒食一百五》
9、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10、夜渡洞庭看斗柄。岂料生还得一处,引袖拭泪悲且庆。
11、(解释)诗的首句从近处着笔,实写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远方落想,遥念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中间两句,一句暗示独坐异乡,一句明写想念诸弟,上下绾合,承接自然。两句中,一个“独”字、一个“想”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妙用。第二句的“独”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笔;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独”字生发,又统辖下句,直贯到篇末,说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诸弟而联想及之。从整首诗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钩连,一气流转,浑然成章的。
12、寒食古诗中“无处不”的意思是没有一处不是这样的,双重否定表肯定,整句的意思是说春天的京城到处都是柳絮纷飞,落红无数。
13、明朝(zhāo):明天。子推:介子推,春秋时人。他曾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回国,作了国君(即晋文公),赏赐功臣,竞忘了他。介子推即与其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文公遍寻他不见,便焚山求索,结果被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于寒食节日不举烟火。
14、后来重耳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意。重耳便下令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重耳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后悔不已,在安葬介子推时,发现他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似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柬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15、让我们一起想象这样的镜头,再进行记忆背诵吧。
16、佳辰强饮食犹寒,引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17、傍晚时分,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袅袅的炊烟飘散到了王公贵族的家里。
18、白描手法(báimiáoshǒufǎ):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19、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20、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四、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
1、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2、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3、★有关寒食节的古诗:寒食/寒食日即事
4、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纳兰性德《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5、据孟棨qǐ《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诰缺乏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德宗便批与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到的赏识。
6、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热爱,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歌咏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