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方法中包括用典么(精选138句文案)
一、诗词鉴赏方法
1、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又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概念)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5、古代诗词赏析方法及步骤:
6、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先写水面平静的静态美,再写风吹动垂杨水落荷叶之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表现了雨后池塘的美丽。王维《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以声衬静,动静结合,表现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
7、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
8、(例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9、一首诗词拿到面前要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
10、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11、(概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12、如梦令李清照宋词人易安居士
13、从字面上看,此诗似在指责酒家卖唱女的无知和无心。但商女所唱得由听者来点,可见这不过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该是座中的豪绅、贵族、上层官僚。他们才是作者实际抨击的对象。
14、(1)“诗眼”或“炼字”型题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6、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7、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18、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19、(赏析)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20、表面上,读者阅读诗歌时似乎跟着诗的形象走,处于被动地位。事实上,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审美习惯和美学理想等,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给诗的形象和诗人意到而笔未到的艺术空白加以补充和丰富。
二、诗词鉴赏方法中包括用典么
1、一旦我们的代入和诗人的情感放送同步,那就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在创作时的感情波动——这就叫做产生了通感,指导了是人要说什么,情感共振出诗人当时创作诗歌的情境。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
4、①诗歌鉴赏的常用方法;
5、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6、例如,赵师秀的《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前句写出对客人失约的强烈不满,而“闲敲”二字看似“闲”,却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等人的万分焦急。
7、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8、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9、注意“诗眼”(“炼字”)
10、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11、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12、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13、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14、参考答案: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15、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16、主题:通过写友人分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惜别之情。
17、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18、就好像我们夸一个人,首先得是个人,然后看是男人还是女人,男人就英俊威猛,女人就柔美娇妹——这是不能乱的。当然现代诗就和现代人一样,可以乱一乱,但是古诗词绝对不行。
19、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
20、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三、诗词鉴赏方法有哪些
1、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2、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3、也有借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来揭示现实社会的(如张养浩的散曲)等等。
4、(赏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5、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
6、(赏析)从篇法结构讲,四联八句,句句对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落叶声对“滚滚”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7、(例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8、例如《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全诗洋溢着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喜悦。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着共产d人崇高的理想和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在他们身上闪烁着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格光辉。读他们的诗便能体会到“此去泉台召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壮志雄心(陈毅《梅岭三章》),还有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抱负(毛泽东《沁园春雪》)。可以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作正是他们的崇高理想、浩然正气和人格光辉的真实写照。因此读其诗便如读其人,知其人便可知其诗。
9、(例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10、找意象,定感情。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他们各自的寓意的。例如代表相思的红豆,代表离别的折柳、代表孤高独立的梧桐等。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
11、(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12、(赏析)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13、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融情于景,以“花溅泪”、“鸟惊心”来表达自己忧国思家的情感。
14、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15、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16、唐代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7、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某句诗句抒发/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18、(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
19、烘托、渲染(有时用“侧面描写”)
20、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大海吞吐日月、包含星汉的壮阔场面。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
四、诗词鉴赏方法总结
1、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使……欢快;空,使……空明。
2、明白选择题选项常见干扰设置
3、(答)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4、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5、分诗、词赏析。不同时代的诗词,不同风格的诗词,赏析方法、赏析认知不同,要海学研究不同时代、不同作者,诗或词的风格、特点、用语、用字方式方法,区分有别,别致精析。
6、注意“炼句”由于诗歌篇幅、韵脚的约束或修辞的需要,诗人往往会对诗句进行特殊的处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古诗词的语法知识,才能读懂诗歌,进而鉴赏诗歌。
7、(概念)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烘托是较大规模的衬托。
8、答: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总结
9、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蛾梦断秦楼月。
10、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解答提示:诗言志,总是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一定的志向追求。认定诗词的内容,应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并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相联系。
12、“反问”为了强调(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3、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14、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5、主题:描写了清晨古寺静穆幽深、美好脱俗的景致,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
16、(概念)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17、(概念)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18、⑿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等。
19、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20、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五、诗词鉴赏方法教案
1、“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
3、再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5、天净沙·秋白朴元杂剧家散曲家兰谷元曲四大家
6、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7、“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8、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
9、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10、(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11、(例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12、“起承转合”是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的结构中固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视角窥探作者的思路,进而贯通全诗。在初三复习备考中,如果我们遵循这种规律的话,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着起承转合的程式来写的诗,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贯通全诗、解读全诗的钥匙。
13、(6)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14、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15、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
1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7、评价作品的诗词内容:评价是鉴赏的最后一步:由对诗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18、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19、(例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20、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伏笔、做铺垫、承上启下、前后呼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1、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宋词人
3、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如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
4、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借南朝暗讽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借汉朝之事讽刺当朝执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
5、”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6、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7、又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
8、主题:描写了秋天山林雨后美好、清幽、恬静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恬静、淡泊、高洁的人生志趣和渴望隐居的愿望。
9、赏析古诗词句子的方法1
10、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11、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3、B.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
14、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1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6、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7、抑扬法(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18、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19、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咏石灰》)
20、有借历史来表达自己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如杜牧的大部分咏史抒怀诗);
1、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2、(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3、诗歌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感情,传递的是诗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不少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放飘逸”,苏轼的“豪放达观”,辛弃疾的“悲愤慷慨”等等,看见这些比较有名的诗人,就可以自然而然得想到他们诗歌的风格,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赏析诗歌。
4、杜甫《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杨炯《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了作者忠君报国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5、初中生必看!2022卡塔尔世界杯隐藏的各科知识点,中考会考到!
6、(赏析)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7、一个优美的意境。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和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有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钟情山水的形象,怀古伤今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等。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托物言志。言近而意远,只有把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再加以重新组合,再现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8、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
9、从天到地,从远到近,层层推进,画面展示,于情于理,结合作者背景,最后导出深层境界例如景云龙举日频频,泰斗登阶满院春。男事嚣埃寻古道,装修雅格惠东邻。店家着意开先旨,欢宴倾杯结上宾。迎待蜃楼妆宝墨,您偷闲处话天真。淘宝藏头诗
10、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1、二抓关键的动词(即“诗眼”)
1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4、表现手法是一个大概念,既包含修辞,也包括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借史抒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喻理、化静为动、以动衬静、虚实相生、想象、联想、对比、象征等。
15、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16、(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17、(赏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18、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