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的书(精选92句文案)
一、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
1、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英文:DouglasMacArthur,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国军事家、政治家。
2、如果拿履历对比,即使是双方战力对等的情况下,都觉得这个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当然,麦克阿瑟也这么认为,直到他们在朝鲜战场上相遇。
3、在朝鲜战争中以开始他藐视所有人包括中国军队,就连美国总统杜鲁门他也没放在眼里,他傲慢无礼,他在抗美援朝中有句明言:就是在圣诞节前打过鸭绿江,在鸭绿江边饮他的战马。可见他狂妄到了极点。
4、在母亲的关怀下,麦克阿瑟不再暴躁,默默忍受着同学们的羞辱和嘲弄,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和矫正口吃病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仅治愈了口吃,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同学不再嘲笑,老师也经常表扬,让他找到了“高人一等”的方法。
5、美军地面部队炮火很强,坦克也多,习惯于白天作战,以便于诸兵种协同。他们先是航空兵轰炸、扫射,各种口径的炮火轰击,然后以坦克为先导,步兵紧随其后,实施进攻。
6、12月上旬,毛主席在接见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邓华时做出了“三个肯定”的论断:志愿军应从肯定敌人登陆、肯定敌人要从西海岸登陆、肯定敌人在清川江至汉川江间登陆这一基点出发,确定我之行动方针。并指出,时间应准备在春季,也可能更早些。12月20日,中共中央给志愿军司令部发电指示中提出:根据种种情况(艾森豪威尔登台,谈判的中断,联合国通过印度提案)判断,敌人有从我侧后海岸线,特別是西海岸汉川江、清川江、鸭绿江一线,以七个师左右兵力举行冒险登陆进攻的充分可能。要求志愿军准备一切必要条件,坚决粉碎敌人登陆冒险,争取战争更大胜利。
7、这是漫长的路,有过挫折,有过错误,有过浴火重生。历史没有终结,中国越来越强。
8、11月28日,麦克阿瑟紧急召集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和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到东京开会,决定第8集团军迅速向后撤退,要求“沃克撒往可以最有效保护他的部队的任何地方(仁川或者釜山等等)”,第10军“阿尔蒙德撇至威兴、兴南一线”,然后从海上撤退。麦克阿瑟的“圣诞攻势”很快就被志愿军粉碎,不仅没有夺回战争的主动权,反而完全陷入被动了。
9、谁知,不以为然的麦克阿瑟回复道:“是极慎重地拟写的,找不到任何不支持总统政策的词句”。这件事,让杜鲁门彻底对麦克阿瑟失去了信任,也是他最终被撤职的根本原因。此时的麦克阿瑟,又固执己见地准备进行一场大冒险的行动。
10、但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麦克阿瑟对仪表、着装和言谈举止十分注重,尤其是其深入骨髓的贵族意识,让他对周围的人始终摆出一副“格格不入”的姿态。在他的世界里,维护家族的荣誉感是其毕生的重任,永远是高人一等的人。
11、与此同时,麦克阿瑟集中了美军、英军、土耳其军、南朝鲜军共5个军、13个师、3个旅和一个空降团22万人的兵力,仍分东西两线向中朝边境全面推进。第二回合麦克阿瑟投入的兵力比第一次战役增加了8万多人,拥有作战飞机1200多架。在强大的航空兵支援下,麦克阿瑟分散兵力,平面推进,发起全线进攻。
12、众多网友不约而同选择了一首歌——《我的祖国》。
13、美军陆战第1师作战处长鲍泽上校在回忆录中写道:“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的狠命打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14、这场胜利对于麦克阿瑟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在军事上再次创造了奇迹,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声誉,而且是对杜鲁门、美军内部反对者的最好反击。双重的胜利,让他自尊心和自豪感得到空前膨胀,更加的飘飘然,目中无人了。他要继续北上。
15、不把对手彻底打疼,对方怎么会尊重你?在上甘岭战役的最后关头,伤亡惨重的美军,输红了眼,无奈之下派出了最后一支战略预备队,也是最精锐的187空降团。187空降团在二战欧洲战场成就鼎鼎大名,但本来承担应急机动任务的空降兵,居然当成普通步兵使用。
16、重返战场的麦克阿瑟意气风发。在他看来,作为把控战争走向的最高指挥官,他有能力左右美国的政策,甚至以公开违背华盛顿的命令作为乐趣。他要让那些在背后“使绊”、嫉妒他的“一伙人”知道,谁才是战场上真正的“主宰者”。
17、怒火中的杜鲁门,再一次考虑解除麦克阿瑟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当然,他也知道“临阵换将”弊大于利,决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走这一步,只是命令他收回言论,因为“与美国的政策和在联合国的立场是相对立的”。
18、1899年,麦克阿瑟考入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晋升为上校并前往法国参战。1919年6月,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历任美国远东军司令,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陆军五星上将。
19、敌军退到三八线以南地区后,即利用既设防御阵地,企图阻止志愿军的进攻,以争取喘息和整顿的时间。当时,志愿军因连续作战部队都很疲劳,战斗减员未得到补充,粮食、弹药和物资也没有完全补足,很需要休整补充。
20、这些资料汇总起来,最主要的观点的就是,朝鲜战争是美国打的一次大败仗,而且,这场战争也是美国依据冷战思维对新中国进行的一次挑衅。伴随着战场上的失败,美国也遭遇了外交上的失败。美国树立起了中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并且还将她推入了苏联的阵营。这极大的改变了两个阵营的力量对比,从此以后,美国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并且直到中美建交前,一直在走着下坡路。
二、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的书
1、第二次战役从11月25日打响到12月1日结束,共消灭了“联合国军”6万余人,其中美军4万余人,解放了朝鲜首都平壤,“联合国军”败退到“三八线”以南地区,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被世界军事家称为经典战役。毛泽东高兴地称赞:“彭德怀同志很能打硬仗、恶仗。他这次运用得更大胆,是用两个军迂回,四个军突击,双层包围,围追堵歼,打败了美国所谓王牌骑兵师,又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2、正因为这“变”与“不变”,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在西线,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于云山地区歼灭美军王牌“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和南朝鲜军第一师2046人,其中美军1840人。歼灭英军第二十七旅一个榴炮营。在东线,志愿军第四十二军歼灭美军陆战第一师、南朝鲜第三师、首都师2700余人,有力地配合了西线作战。
3、那段日子是小麦克阿瑟最黑暗的时光。细心的平克尼自然明白儿子的遭遇,她一面鼓励他树立信心,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面开始有针对性地通过朗读纠正儿子的口吃。
4、对于麦克阿瑟冒险式的作战,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根据当地的水文资料,对仁川能否登陆成功表示怀疑。在讨论会上,善于演讲的麦克阿瑟,批评布莱德雷等人胆怯,“充满了失败主义”,并狂妄地表示“要么听我的,要么就拉到”。
5、装备处于劣势的志愿军,既无空中支援,也无强大的炮火与坦克支援。彭总就采取一切办法避开敌人的优势与长处,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在战役战斗上,采取夜战、近战、白刃战;采取围点打援,从运动中歼灭敌人;从敌人的侧后攻击敌人。
6、那天,麦克阿瑟飞往沃克的总部,他后来写道:“我在前线巡查了五个小时。在与一群军官交谈时,我告诉他们布拉德利将军希望在圣诞节前有两个师回家。。。我在前线看到的情况使我非常担心。韩国部队的状态还不好,整条战线的人数少得可怜。如果中国人真的很强大的话,我决定撤军,放弃任何北上的企图。我决定去侦察,试着用我自己的眼睛去看,用我自己的长期经验来解释发生了什么…
7、从二战战场上作为胜利者来到朝鲜半岛的美军,是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军队,把谁也不放在眼里。直到经历抗美援朝战争,尤其是上甘岭战役,他们才真正承认了中国军队的勇敢、毅力和战术都是超一流的,承认了自己的失败。直至今日,美国军事学院的教科书中,还有上甘岭战役。
8、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军长、三军团总指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9、15军的回忆录上写道:美军精锐空降兵确实名不虚传,极其凶悍,他们等极其猛烈的炮火把志愿军阵地覆盖一遍后,开始一波又一波前仆后继地往上冲。然而,三天之后,187空降团所剩无几,被志愿军彻底打残了。
10、时间过去了11年。1962年5月2日,82岁的麦克阿瑟回到母校西点军校,接受军校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在授勋仪式上,他发表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责任、荣誉、国家》。
11、在朝鲜东西海岸线1100公里防线上,平均每天有50多万志愿军官兵在积极修筑防御工事。他们克服零下20度到零下30度的严寒;缺乏炸药,就拆敌军投掷的哑弹和未爆弹;缺乏工具,就利用敌军的炮弹外壳等自制工具。到1953年4月,挖掘坑道8000多条,总长720多公里;挖交通壕、战壕3100多公里;构筑605个混凝土永备工事和无数掩体。同时超额完成物资储备任务。到1953年2月底,弹药储备38万多吨,平均每个军囤积3200多吨,每个炮兵师囤积1000多吨;粮食储备8万多吨,可供全军食用8个半月。
12、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在1950年入朝前先后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及驻日盟军总司令
13、麦克萨瑟的狂妄,还表现在对志愿军的蔑视。毕竟刚刚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还没有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再一个美军也有狂妄的资本: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在火力配置上美军和志愿军也不是一个等级。
14、可是,麦克阿瑟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说“这要归咎于华盛顿的那些人强加给他的特殊禁令”。杜鲁门极为恼怒,但他克制了自己。他说:“我在当时完全可以解除麦克阿瑟将军的职务,我没有这样做,原因是我不希望使事情显得好像他是因为进攻失败而被撤职的。”(引自《麦克阿瑟》)。
15、在整个美国的记载中,都认为不顾新中国政府的警告,跨过三八线是美国巨大的错误。美国人的看法很客观,他们并没有从苏联和朝鲜的立场看待这个问题,而是地地道道的从新中国的立场上分析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自己的战略安全空间。尤其是两个意识形态不同的大国尤其如此。那么,围绕着中国,就必须构建自己的战略安全圈。
16、在抗美援朝作战中,人民志愿军空军取得了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的骄人战绩。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官斯特梅莱耶将军不得不哀叹,中国空军正在以他无法想象的速度迅速强大,成为他们在朝鲜上空强有力的对手,美军的空中优势无可挽回地受到来自中国方面强有力的挑战。
17、这是一支刚刚完成高空中队编队和单双机攻击等训练课目,甚至空中动作量一大,编队都会散开的队伍。但李汉说:“我们这些飞行员,大都来自陆军的优秀战士,有着人民子弟兵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首次交锋,李汉击伤敌机l架,旗开得胜。空军首长发来贺电,此次空战“证明年轻的中国人民空军是能够作战的,是有战斗力的”。
18、为保持下一步作战的主动权,彭总审时度势,于11月5日下令停止进攻追击敌人,结束第一次战役。在特殊困难、被动的情况下,志愿军取得了初战的伟大胜利。
19、但做到“高人一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午餐后,彭德怀听取了志愿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师长邓岳的遭遇战汇报。为了适时捕捉战机,他又一次临机应变,果断地改变原定作战计划,命令各军:抓住战机,分头歼敌!
三、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知乎
1、志愿军捷报频传,麦克阿瑟深感不安,他紧急调动美军“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和土耳其旅增援,企图堵住战役缺口。
2、到了这个时候,麦克阿瑟还一直叫嚣着中国不敢派军队大规模介入朝鲜战争,还告诉自己的将士们,战争很快会结束,圣诞节回家吃火鸡。麦克阿瑟的盲目乐观让越来越多的联合国军进入了我志愿军的口袋。彭总指挥志愿军在青川江、长津湖地区将联合国军迅速分割包围。美国王牌军陆战一师差点被全歼。联合国军彻底被赶到了三八线以南。以后再也没敢跨过这条线。仁川登陆后麦克阿瑟对其总统杜鲁门的态度极端恶劣,杜鲁门让他回去述职,结果麦克阿瑟说自己太忙过不去。杜鲁门不得不亲自跑过去与麦克阿瑟在威克岛见面。
3、毛泽东说:“无论处于怎样复杂、严重、惨苦的环境,军事指导者首先需要的是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被敌逼迫到被动地位的事是常有的,重要的是要迅速地恢复主动地位。”(引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4、杨老说,当时拉佐瓦耶夫的基本观点是朝鲜战争可以速胜,主张乘胜追击。他说,在苏军的战斗条令中,没有进攻胜利后停止进攻的;彭总则认为朝鲜战争是艰苦的持久战,当前必须停止进攻,防止敌人反扑。
5、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6、1964年4月5日,麦克阿瑟因胆汁性肝硬化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去世。肯尼迪在1963年去世前曾批准对麦克阿瑟举行国葬,约翰逊确认了这一指示,下令将麦克阿瑟“以一个感恩的国家所能给予逝去的英雄的所有荣誉”安葬。他的遗体在纽约市第七兵团军械库的一个敞开的棺材里躺了大约12个小时。当晚,它被送上殡仪列车送到联合车站,然后由送葬队伍运送到国会大厦,在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里,它被安放在那里。据估计,有15万人向他告别。
7、麦克阿瑟家族是苏格兰的贵族,富甲一方,拥有许多产业。1825年,随着战乱,家道没落,为了躲避灾祸,其10岁的祖父跟随母亲远渡重洋,移居美国的马萨诸塞州,投奔外祖母一家。在家人的帮助下,其祖父从年轻时就对政治很感兴趣。
8、美军日日轰炸,志愿军铁道兵部队夜夜抢修。5万人的铁道兵团,高喊着“人在铁路在,人在大桥在”,“誓死要与铁路、大桥共存亡”。“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铁路畅通无阻”的口号,奋战“317”,打通“29”。铁道兵1师的一个连,连续奋战76昼夜,抗击美军轰炸26次,全连伤亡99人,只剩下40人,仍然坚持完成了任务。
9、抗美援朝出兵,有人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此战为新中国赢得了几十年的稳定。自此,彭大将军威名远扬,蜚声国际!
10、1950年11月4日,针对朝鲜战场形势,中国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联合声明,声明中体现了中国的严正立场,那就是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志愿军将赴朝。
11、随后,“联合国军”空军制订了“空中绞杀战”计划,企图用90天时间全部摧毁朝鲜北部的铁路系统,妄图破坏志愿军前后方联系,“窒息”志愿军前线部队。
12、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为迫使朝中方面就范,“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下令:“在此谈判期间,应采取行动以充分发挥空中威力的全部能力,取得最大的效果,来惩罚在朝鲜任何地方的敌人。”
13、传闻对于总统屈尊的到前来,麦克阿瑟却并未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在与杜鲁门会面期间,麦克阿瑟时不时拿出烟斗,然后装模作样地询问杜鲁门我可以抽烟吗?这可是相当的牛笔了。
14、敌变我变。彭德怀立即修改部署,决定:以志愿军第四十二军主力于东线黄草岭地区阻击“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向江界方向推进,钳制东线之敌,保护西线志愿军主力的侧后安全;集中志愿军第四十军和四十二军一二五师于西线,在云山、温井、熙川地区,各个歼灭南朝鲜第八师;并确定了先打南朝鲜军,再打美英军的原则。
15、1952年2月10日,空12团3大队大队长张积慧在僚机的配合下,将誉为“特别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美国空军“喷气机王牌飞行员”的戴维斯击毙。戴维斯有着3000多小时飞行经历,参战266次,被誉为“空中的职业杀手”、“美国空军的骄傲”,而击落他的张积慧刚刚过完25岁生日。
16、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商震在东京审判中交锋麦克阿瑟
17、第二次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是扭转朝鲜战局的一次战役。
18、杜鲁门得知后暴跳如雷,本身对这位趾高气扬、自命不凡的五星上将就十分反感,现在接连二三的左右美国决策,向政府挑战,他完全有理由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但冷静过后,考虑到其威信太高又是用人之际,最后派人警告一番了事。但麦克阿瑟没有任何收敛,仁川登陆是他的必然之举。1950年8月,已是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刺头”的表现更加过分,甚至公开批评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表现的“胆小怕事和优柔寡断”。杜鲁门十分的震惊和愤怒,他召开紧急会议,阐明麦克阿瑟的言论并不是官方的政策。
19、志愿军乘胜向美、英军防线攻击,志愿军利用一个师或两个团包围美、英军一个营,先后包围了美军、英军近20个营,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20、与此同时,志愿军第四十军也向西线的正面之敌美军第二师发起进攻。四十军的任务是割断南朝鲜军与西面美军的联系,保障德川、宁远地区的作战。26日,志愿军第四十军缠住了美二师,消灭美二师1000多人,使其无法东援,从而支援了德川、宁远的战斗。
四、麦克阿瑟晚年谈朝鲜战争
1、当然,麦克阿瑟亦谙此道。在其侵朝战争初期,他力排众议,选择和指挥美军第10军在不宜于登陆的仁川港实施登陆,一举成功,使他成为“英雄”。可是,他当面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帅彭德怀时,就显得很笨拙了。
2、在异国他乡,在地底深处,在死亡下一秒就可能猝然而至的凶险之时,这一群中国青年,握着钢枪,利用难得的闲暇时光,在歌声中想念祖国的山山水水,田里的稻花,河里的白帆,艄公的号子,温暖的大地……歌声深情,却并不哀婉,有的是磅礴的自信,还有对家国的大爱。他们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而祖国也因为他们在上甘岭的坚持,凝聚了无数国人的心,爱国主义热情,若火焰熊熊燃烧。
3、在中国军队发动攻击的数周内,麦克阿瑟被迫从朝鲜撤退。首尔1951年1月被中朝联军收复,杜鲁门和麦克阿瑟都被迫考虑完全放弃朝鲜的前景。欧洲国家不认同麦克阿瑟的世界观,不相信他的判断,担心麦克阿瑟可能会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在美国公众中的影响力重新把美国政策的重点放在亚洲。他们担心这可能导致与中国的一场重大战争,战争可能涉及核武器。自1950年2月以来,苏联和中国签署了一个防御联盟,承诺一方受到攻击,另一方将给予援助,美国对中国发动攻击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当时是很真实的。1950年12月,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特利在访问美国时,表达英国和欧洲其他政府的担忧,“麦克阿瑟将军正在操纵这一切。”
4、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是美国陆军的五星级上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以及主要的成就。
5、朝鲜战争爆发之后,麦克阿瑟指挥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出奇制胜的仁川登陆,迅速将朝鲜战争的局势扭转,朝鲜军队一直在向北溃败,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刻,中国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在1950年10月毅然派大军抗美援朝。而麦克阿瑟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叫嚣着要回家过圣诞,认为中国参战的可能性很小,之后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中国派了7万部队,其实当时中国进入朝鲜战场的部队已经达到了30万人。
6、在美军取得仁川登陆成功并夺占汉城之后,1950年9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麦克阿瑟现在计划在东海岸元山进行另一次两栖攻击,但在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乘船抵达元山之前,它就落入了韩国军队手中。10月,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议上会见了杜鲁门,总统试图效仿罗斯福在夏威夷与麦克阿瑟的战时会晤。总统授予麦克阿瑟第五枚杰出服役勋章。当被问及对中国威胁的短暂质疑时,麦克阿瑟予以否认,称他希望能够在圣诞节前将第八集团军撤回日本,并在第二年一月份派遣一个师去欧洲。他认为苏联干预的可能性是一个更严重的威胁。
7、如果70年前有现在这般发达的网络,那麦克阿瑟绝对是个耀眼的网红。咔叽布军服、特制元帅帽、玉米芯烟斗,大圆脸墨镜、嚣张狂妄的言语、星光闪闪的履历以及凄凉的晚年,无论哪一点都注定了他的不平凡,哪怕最后被解职了,他也要留下“老兵永远不会死,只会悄然隐去”这样的名言。
8、麦克阿瑟遭此大败,极大地震动了美国朝野,也极大地震动了美国的各盟国,使他们大为沮丧和恼怒。因为1950年10月15日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与杜鲁门总统的会晤中,说了很多大话,也打了胜利的包票。
9、三天后,麦克阿瑟做出了一项惊人之举,那就是不向美国任何人打招呼的情况下,擅自发表了一项声明,这是有史以来,赤裸裸地对上级的挑衅。这则声明在1951年3月24日公布于众,声明中宣称:
10、这是中国人的价值观:用美酒款待朋友,用猎枪对付豺狼。这句歌词,放在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无穷无尽的屈辱背景下,才能明白其中况味。
11、1950年12月31日黄昏,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一举突破三八线。1951年元旦,敌军全线败退,新上任的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中将,为避免他的前任所遭受的打击重演,决心放弃汉城并向汉江南岸撤退。志愿军于1月4日收复汉城。
12、志愿军入朝以前,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确定的作战方针是:进到朝鲜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构筑二至三道防御阵地,制止敌人的进攻,掩护朝鲜人民军后撤整顿,并为尔后进攻创造条件。
13、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其父亲阿瑟.麦克阿瑟。17岁时就参加了美国著名的南北战争,由于作战勇敢荣获国家最高奖章——国会荣誉勋章,并连续获得晋升,19岁时就成为北方军中十分惹眼的“娃娃上校”,并从此成为了一名职业军人。
14、坚守上甘岭主峰的志愿军第134团第3营8连,在断粮缺水的绝境中坚守坑道作战14昼夜,3次打光3次重建,最终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700余人,被打出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上甘岭主峰,创造了世界阵地防御战史上的奇迹。
15、麦克阿瑟对这种不留一点情面,出其不意地撤职送他回家的方式使他“在陆军服役52年后受到了公开的侮辱”像战败的“日本天皇一样名誉扫地”,是非常怒恨的。但是,这是他必然的下场,因为骄兵必败。
16、1919年6月,39岁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成为西点自创校以来最年轻的校长
17、“下一道电文”是这样的:
18、1973年12月3日《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援引杜鲁门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话说:“我解除他的职务是因为他不尊重总统的权威。我解除他的职务不是因为他是个蠢货,虽然他确实是那样的一个蠢货,但这对将军来说并不违法。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中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人将会坐牢。”
19、比如当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在菲律宾的部队被日本偷袭,形势岌岌可危之时,他表示绝不撤 退,要和日本人作战到底。 后来美军高层为了防止他成为俘虏,将他调往澳大利亚担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在撤退时, 麦克阿瑟还忍不住要放狠话,说他一定会回来。
20、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阵地防御战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志愿军完全掌握了正面战线的主动权。这场战役曾被美国媒体评论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
五、麦克阿瑟回忆录朝鲜战争名言
1、当然,持有这样想法的还有麦克阿瑟。
2、第一次是在1941年底,日军偷袭菲律宾期间,由于麦克阿瑟的判断错误和处理失当,美军的 空中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当然了,当时的驻菲律宾美军,不仅装备落后,而且还严重缺 乏训练,不可能是日本人的对手。不过,麦克阿瑟在这次战役中,也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
3、从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温井、两水洞地区与敌遭遇打响后,彭总根据瞬息万变的情况,适时果断地改变歼敌决心,调整部署,完成战役展开。首歼温井、熙川地区之南朝鲜军,继歼云山之美军,并运用战役战术上的迂回包围,把美军第8集团军打得晕头转向,迫使敌人由疯狂地向北进攻,迅即转变为向清川江以南败退。
4、因为朝鲜战争中不让用原子弹了,所以才会输。
5、他说:“我即将结束我52年的服役生涯。当我参军时,甚至在世纪之交之前,那是我所有孩子气的希望和梦想的实现。自从我在西点军校的平原上宣誓以来,世界已经翻天覆地,希望和梦想早已烟消云散,但我仍然记得那首当时最流行的军营民谣中最自豪地宣告“老兵不死,只是消逝”。就像那首民谣中的老兵一样,我现在结束了我的军事生涯,然后就消失了,一个老战士,他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上帝给了他光明,让他看到了责任。再见。”
6、事实正像彭德怀预料的那样,麦克阿瑟企图在志愿军孤军深入后发起第二次仁川登陆。发现志愿军没有上钩后,便在第三次战役刚刚结束十几天,就集中了“联合国军”5个军16个师又3个旅和一个空降团及其全部的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地面部队共23万余人,发起了全面反攻。由于彭总及时命令部队停止攻击,后来又主动后撤,放弃汉城,采取机动防御的战略,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第四次战役从1月25日至4月下旬结束,共歼敌8万余人。
7、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彭德怀指挥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共歼灭美军、英军、南朝鲜军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麦克阿瑟“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稳定了朝鲜战局,使北朝鲜在生死线上起死回生。
8、志愿军将士在防空火力薄弱、技术装备和物资器材极端缺乏的条件下,以大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精神,在最严酷的空中威胁之下,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反“绞杀战”斗争,建立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9、为抗击麦克阿瑟的空中攻势,彭总命令部队完全转入夜间活动。行军在夜间,运输在夜间,拂晓前部队即进入树林隐蔽。志愿军采取各种各样的防空措施,隐蔽地进行战役、战斗的部署调整。这些巧妙的隐蔽行动迷惑了敌人,把麦克阿瑟搞糊涂了,使他产生了错误的判断。他以为持续了两个星期的空中轰炸袭击使“中国人似乎在全线撒退”,便决定11月24日,即感恩节的第二天为进攻日。
10、看来,麦克阿瑟调动高层的本事不小。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11、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12、就拿麦克阿瑟独特的造型来说,他总是带着一顶样式奇特的军帽。这款军帽是他自己设计的, 不同于一般的美国将官帽。他的这顶帽子用的全是黄色金带,戴上之后,在阳光下会显得格外 耀眼。杜鲁门总统曾在回忆录中嘲讽麦克阿瑟的帽子,就像是淋了蛋汤一样。不过麦克阿瑟却 始终没有更换其他款式。 除了帽子以外,麦克阿瑟的嘴上还永远叼着一杆长长的烟斗。最关键的是,这杆烟斗却是玉米 芯,而且从来就没有人看见他点燃过。连麦克阿瑟也说烟斗只是他的象征,点不点燃,根本就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