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口号一览表(精选17条)

2023-11-15 08:04:33

黄埔军校口号一览表

1、  它是孙中山先生最早手定的校名。先是见於孙中山1924年1月24日命名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同年3月,又在《广州民国日报》刊登「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处布告」。「陆军军官学校」由此而来。其实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d内,本曾通过筹建名曰「陆军讲武堂」、「国民军军官学校」等的提案和规划,都未办成而流产了。这「陆军军官学校」得以正式成立,主要是1924年有了国民d和共产d参加的国民d「一大」的召开,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决定创立军校,由廖仲恺负责招生工作。由国共两d参加筹建军校的工作,双方输送大批来自两d的革命青年来校担任教官和当学生,实际最先促成这所军校的创立。所以在第一期毕业学生颁发「卒业证书」中,就印有象徵国民d的「青天白日」和象徵共产d的「斧头镰刀」两个标志,也有「陆军军官学校」标志,也有「陆军军官学校」总理孙文和校长蒋中正、d代表廖仲恺的署名。未见在校名上冠以「d立」或「国立」的称呼,这都表明两d合作的历史真相。

2、  它是1927年8月15日,由本校学生军和军士教导等学员,再经考试及格而招收的预科生,计1400名。1928年又增加第八路军干部学校学员800人入倂本校,并再经升学考试而转为正式生,共为2200人,利用本校沙河燕塘入伍生部开学,至1929年4月才调回黄埔本岛上课至毕业,称黄埔第七期生(在南京毕业的称南京第七期生,原因如上)。同年9月10日,校长蒋介石以国民政府名义,重新加入「黄埔」二字,称「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在军校大门也挂上这新的校名横匾,并为应届毕业生出版了名曰《国民革命军黄埔军校第七期同学录》。但自1930年这一期学生毕业后,随即有校长蒋介石来电:「要第七期学生毕业后,埔校即行停办」。从此,始创於广州的黄埔军校就正式结束,而让位於南京本校续办了。

3、  它是1926年根据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原陆军军官学校扩大改组,於同年3月正式命名成立的校名。有共产d人熊雄任政治部副主任实际参加改组工作,为军校改组委员之一。据说这个校名还是采纳苏联顾问鲍罗廷和加仑所建议的。自后军校出版的书报刊,如校报《黄埔日刊》、政治部期刊《黄浦潮》、学生课本恽代英编《政治学概论》、纪念日专刊《拥护省港罢工》等,都署这个校名。自后军校对外散发的传单、口号、声明等,也有署「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作校名。这是1925年国民政府成立,要将所属各地军队和本校所属d军都要划入统一编制,於是在校名上冠以「国民革命军」的称号,实非正式校名。所以在师生佩戴的铜质证章,仍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称号,并保留「青天白日」和「斧头镰刀」的两d标志,及象徵实现「世界革命」的地球图。这校名和证章的启用,表明称为「d立军校」是蒋介石的说法而已!

4、  它是1928年5月,由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本校改名而成「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原是1926年10月入学的入伍生,有4400人,其来源广及缅甸、越南、朝鲜及南洋群岛各地。由於国共两d分裂斗争和地方势力的破坏,师生自我伤残,造成学生纷纷逃往武汉、南京等地而星散,最后只剩下718人坚持至毕业,称黄埔六期生。於今在长洲本岛东征烈士墓碑上,尚镌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校名,留存至今。

5、  凤山军校除提倡黄埔精神,秉承黄埔传统外,依然以「六•一六」为校庆,举黄埔校旗,唱黄埔校歌。教学体制和学生质素也有新的要求的发展。按大学制标准从三年制改为四年制。报考学生参加统一招生。毕业生除取得军官资格外,得授学士、文学士学位。经过历年的发展还要求「成为培养以枪杆为主体的军事学府,承传黄埔革命精神为目标」。至2004年已办至七十三期。

6、独具匠心:C位总是拥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行事方式,以此来占据自己的位置。

7、  溯源历史,这黄埔最早的校名,从第一期开学时的军校正门校名横匾保留至今外,实际却历经多次更改与变迁。只因校址最早设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才一般被人简称为黄埔军校。可是历来以军校名义对内对外发布的文告、宣言和出版书、报、刊及学生教科书,则从来不用简称,而用全称。只因军校曾四迁校址,八易校名,且有分校设於中国中原、西南、东南和西北各省,致使平民百姓甚至历史学者,往往不知黄埔军校不同年代的历史真名。近年则兴起了寻查军校的原始校名,及「d立军校」、「国立军校」的来历呼声,说法不致使黄埔军校的历史真面目也不易分清了。兹就不同年代校名与变迁经过略述如下:

8、  1927年国共两d不幸公开分裂,以两d团结合作为特色的军校也无法维持。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足鼎立」的黄埔军校。在武汉,以国民d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取消原有校长制,改行委员制。由谭延闓、邓演达和恽代英担任常委,由恽代英主持驻守武汉地区第一期学生毕业典礼,开展讨蒋斗争。在南京,由蒋介石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委戴季陶、张治中为正副筹备主任,由何应钦主持调集在黄埔和各地的第一期学生举行毕业典礼,宣誓反共。在广州,原(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这三所中央军校都标榜正统,也不冠「国立军校」的称呼,可见是难作定论的。是时校内的「拥蒋」与「反蒋」的两派思想的势力之间斗争旗鼓相当,各事其主十分激烈。是时校内师生为敌,骨肉相残,在课堂操场打群架,时有所闻。到了上海「四•一二」与武汉「七•一五」的反共事变先后爆发,本是革命摇篮的黄埔本校亦改变颜色。

9、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凤山利用原日本殖民统治时经营的一个天然练兵基地,成立名曰「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1949年10月成都解放。蒋介石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d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回归而成军校早期基础。至1950年3月蒋介石在台湾复出,决定在此恢复成都军校,续招第二十四期学生,是为凤山陆军军官学校之始,与此同时在高雄县,又有位在左营的海军军官学校及岗山的空军军官学校,合称为三军官校,共同发展。

10、黄埔军校:C位总是保持着高度的专业性和优秀的领导能力,以身作则、传承精神。

11、不容置疑:C位的霸气不是来自于口号和语言上的优势,而是真正经得起推敲的实力和实践。

12、  它是1927年底,经蒋介石自行决定在南京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基础上,又於1928年3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成立的,意图在南京新建校舍作为黄埔本校的延续。而上述先行建立的「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和「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相应结束。学生从第六期起顺序编次,首先开始招收第六期入伍生。当年因国共两d分裂,使军校一度停顿,原在武汉、长沙、广州及各部队的学员,都要求应南京本校和黄埔同学会的召唤,一律先行往杭州集中编队受训,共得学员3534人,然后转往南京入学。还要求此后各省地方自办军校都陆续一律划入本校体制,按入学时间先后而编次定期别,都以蒋介石为校长,通称黄埔军校。

1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失陷。本校在学的各期学生奉命辗转移地教育。为适应抗战需要,校本部奉命实行沿长江两岸水陆并进,流离播迁,迳往四川成都为基地集中。是时早有成都分校先期在此开办,於是进而为分校充实设备而扩大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本部,并要各地分校一律按照成都本校教学要求统一施教,在八年抗战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功不可没。至1946年实行军校改制,要求在元旦起,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改名「陆军军官学校」,实际恢复1924年在军校成立之初的校名。成都陆军军官学校由此而成,长达20年担任校长的蒋介石改任名誉校长,由关麟徵升任校长,要求将本校办成培养初级干部的摇篮。

14、镇定自若:不管是面对哪种场合,C位总是能够以一种冷静自若的方式处理各种问题。

15、引领潮流:C位总是能够带领大家一步步向前,令人不由跟随其思路和步伐。

16、  它是1925年2月,军校出师东征使用的校名。见於第一次东征时向老百姓散发的《告东江人民书》。是时校总理孙中山北上与北洋军阀政府谈判,带病入京。在文告中署有「中国国民d立」的字样。实是校长蒋介石自作主张所加。其用意是模糊国共合作创校的真相,为排斥共产d人在校内的地位制造根据,是蒋介石内心反共的公开暴露。在此期间,也有「广州陆军军官学校」、「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等称呼,也见《广州民国日报》、《上海民国日报》等报刊。这纯属向读者表明军校地址,用以区别於当年各省地方政府或军阀自办,称「滇、粤、湘、桂」等军官学校而已,不能说是本校的校名。但是当时校名的使用尚无统如:1925年6月23日为沙基惨案发表的军校通电,是署名「中国国民dd立陆军军官学校」;而1926年2月军校为援助省港罢工发表的《慰问罢工工友公开信》,仍署名「陆军军官学校」。表明在1925—1926年间,这两个校名是并行使用的。因此,有的书刊或学者不明真相,硬说「中国国民dd立陆军军官学校」是最早的校名云云,是与史实不符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黄埔军校口号将士冷暖(精选3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