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冲刺口号标语(精选41条)
年底冲刺口号标语
1、“我这次到湘西来,主要是看望乡亲们,同大家一起商量脱贫致富奔小康之策,看到一些群众生活还很艰苦,感到责任重大。”习近平说。
2、2013年11月初,习近平来到湘西、长沙等地考察。他沿着狭窄山路辗转来到湖南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特困户施齐文家。木屋四壁黝黑,一盏节能灯是唯一“电器”。施齐文老伴石爬专问:“怎么称呼您?”村主任说:“这是总书记。”习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询问年纪,听说老人64岁了,他说:“你是大姐。”
3、 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奋斗,现在正是你展现自己的时刻。加油,你一定能够成功!
4、村民们说,这句话是习近平在座谈时讲给他们听的,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现在真的应验了——这个在2013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小山村,2019年底人均年收入增长到13620元。
5、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可以说,“两不愁三保障”给中国农民吃上了一颗“定心丸”。
7、 每一次努力都是一次积累,每一次坚持都是一次突破。坚持下去,你会看到成果的!(年底冲刺口号标语)。
8、原标题:《小村落里“走”出大部署习近平的中国减贫故事》
9、 不要畏惧困难和挑战,它们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勇往直前,你将征服一切!
10、“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河北阜平县骆驼湾村,公路边有这样一幅醒目的标语。(年底冲刺口号标语)。
11、人均纯收入从1829元增加到12900元,增长6倍多——如今,十八洞村远近闻名,正瞄准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努力打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升级版”。
12、 困难只是暂时的,坚持才是永恒的。坚持下去,你将超越自己,创造辉煌!
13、“精准扶贫”的理念,深刻改变着中国的脱贫进程。截至目前,习近平考察过的24个贫困村中,已有23个脱贫摘帽。
14、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一下飞机,就转乘火车、汽车前往重庆市石柱县,山路蜿蜒,坡急沟深,辗转3个多小时抵达大山深处的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
15、如今,这些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冲刺全面小康。
16、“我今天乘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
17、 只要你坚持不懈,成功就在不远处。加油!
18、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从“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中国实施脱贫攻坚以来,习近平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24个贫困村考察调研,作出诸多重大部署。
19、天翻地覆慨而慷,但中国不会止步于此。正如习近平所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20、“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习近平说,这次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21、2020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金米村地处秦岭深处,近年来依靠发展木耳等产业摆脱了贫困。村培训中心,几位村民正在做网上直播卖货的准备工作,习近平走到直播平台前,同他们亲切交谈起来。
22、 2016年3月26日,湖北省襄阳市,一所高级中学冲刺高考的正能量励志横幅挂满校园。在2016高考进入倒计时之际,学生们井然有序埋头复习,整个校园备战高考氛围浓厚。“为理想,早起三更,读迎晨曦,磨枪锉剑,不惧兵临城下;为目标,晚卧夜半,梦别星辰,敛神养气,以备全力以赴。”距高考还有二个多月,各高中均在进行最后的复习与冲刺。许多学校在高三年级教室内外挂出充满正能量的标语和横幅,激励学生做好备考,争取好成绩。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在横幅上写下心意的目标大学,为理想而努力学习奋斗。
23、 不要放弃,因为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继续努力,胜利将属于你!
24、在这里,习近平首次阐述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他说,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25、他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26、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机会,让每一天都成为你追逐梦想的起点。继续努力,你会创造奇迹!
27、2012年底,刚刚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一个多月,习近平便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考察。阜平是革命老区,该县也是全国重点贫困县。
28、金米村的变化,是中国贫困村巨变的一个缩影。而习近平所走过的24个贫困村子里的减贫故事,更是中国人民摆脱绝对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29、近几年,金米村先后引进农业龙头企业5家,建成木耳大数据中心、年产2000万袋木耳菌包生产厂和1000吨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发展智能连栋木耳大棚5个。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
30、此次考察中,习近平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他直言,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要“加大工作力度,拿出过硬举措和办法,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31、彼时,“苗族大妈不识总书记”的报道引发关注——
32、在施齐文家,习近平坐下来同一家人算收支账,询问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打算,察看了他家的谷仓、床铺、灶房、猪圈,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
33、 现在是时候展现你的实力和毅力了。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
34、在华溪村村民马培清家中,习近平说:“看到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住房安全越来越有保障,心里感到很托底。”
35、 不知道从何时起,高考标语渐渐远离了曾经的励志模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暴力气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在“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目标指引下,高考成绩俨然任何学校的重中之重。
36、中国最高领导人走进直播间的举动引发广泛关注,被网友称为“史上最强带货”。有评论指出,习近平不仅仅是带货,更带出一种思路:新业态,要结合实际用起来!
37、 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你所追求的目标。坚持不懈,你将收获辉煌的成就!
38、是次考察中,习近平向全d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总攻动员令。
39、在地处深山的龙泉关镇骆驼湾村,习近平盘腿坐在炕上,同乡亲手拉手,详细询问他们一年下来有多少收入,粮食够不够吃,过冬的棉被有没有,取暖的煤炭够不够,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方便不方便。
40、据报道,这次考察是习近平亲自提出的,目的是了解贫困的真实情况。他强调,不管路多远、条件多艰苦,都要服从于此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