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文旅产业的口号(精选32条)
发展文旅产业的口号
1、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浙江省、四川省位居2018年省区市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前五位。其中,北京市文化旅游品牌在关注度与美誉度方面拔得头筹,山东省在活跃度方面位居前列,上海市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不俗。分析细分指标,2018年媒体对省区市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给予高关注度;各省区市文化旅游官方新媒体账号主动传播意愿增强,用户互动明显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备受关注,突发性负面舆情成为品牌口碑的“推土机”。
2、 2019年抚州旅发大会7月2日-3日举行。近年来,抚州市充分挖掘文化和生态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文化资源转变为发展动能,构建“一区一带六极”旅游大格局,形成“百花齐放”、“百景争艳”的态势,全市旅游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抚州市文旅部门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2016年以来,抚州市游客接待总量和旅游总收入增幅双双突破40%,尤其是境外旅游同比增长10倍以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发展文旅产业的口号)。
3、“多功能性”凸显融合意义惠民工作巩固品牌影响力
4、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西、湖北、贵州、宁夏、山东等省市的人民系融媒体记者专访了三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铁军,记者们就旅游升级、旅游国际化、旅游新业态、淡季旅游、旅游管理、文旅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提问,一起来听听陈铁军副市长是如何回答的▼
5、人民网宁夏频道全媒体记者阎梦婕:你好陈铁军副市长,我是人民网宁夏的记者,众所周知,宁夏是继海南之后的第二个旅游示范区,但是宁夏现在就停在春夏秋季比较旺,冬季非常淡的一个现象,三亚在这块有没有什么可借鉴的?还是就是宁夏在旅游经验这一方面还是做得不太够,谢谢。
6、第四个新,从传统的国内市场旅游,向国内游、出境游和入境游转变。三亚过去主要是国内游,全国人民喜爱这个地方,到这里来,还有一些入境游。这两年我们不断在扩大入境游的规模,也在扩大国内游的规模,而且还在积极谋划出境游。比如坐邮轮出境就是出境游,坐国际航班到东南亚国家到其他国家去旅游,也是出境游。我们每年有2000多万的国内游客在三亚,有100多万的候鸟游客在三亚。我们现在积极谋划把这些国内游客转化为出境游,有序发展出境游,最终是为了带动国内游、入境游发展,实现市场开发的创新。
7、2018年,宁夏、北京、河北、新疆、内蒙古的舆论美誉度位列前黑龙江、云南文化旅游品牌的舆论美誉度相对偏低。西部地区凭借其浓厚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获得了高美誉度;而黑龙江、云南则继续因市场乱象承受舆论质疑,遭遇口碑危机。
8、谈文旅融合:挖掘本土特色文化引进休闲时尚文化
9、人民日报海外网记者郝艳:提升国际化水平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题中之义,而三亚正是海南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缩影。请问陈铁军副市长,三亚在提升“国际范”方面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做过什么样的有益尝试?三亚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是否有对标的国际经验?
10、除了“清凉一夏”以外,我们三亚旅游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绩应该还体现在其他几个方面,包括刚才说的产品日益丰富。还有服务水平得到了新的提高。服务是软件,我们说产品更多是从硬件角度,其实旅游的服务本身也是产品,它是构成产品的一部分内容。我们的服务水平这几年也得到了提升,还有旅游市场经营秩序得到更好的规范,行业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这也是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成果。
11、此外,我们组合大三亚旅游圈,不仅是三亚,而且是要把三亚周边的几个市县,乐东、保亭、陵水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各自的资源,形成大三亚旅游圈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我们也称之为大产品。放在大三亚旅游圈里,我们的产品就更丰富,更有魅力,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同时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我们也抓牢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国际化仅是靠产品、航线、活动还不行,我们自身的体制机制也要创新。今年以来我们抓了几件事,一是旅游治理模式创新;二是文明服务规范的推广,将热情友善,诚实守信,文明服务规范在全行业推广;第三就是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三亚建成绿色之岛、生态文明之岛,让国内外游客到了三亚爱上三亚,所以这些也是和国际接轨的,这些看起来好像没关系,实际上非常有关系,三亚推进旅游国际化方面大体上从这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12、 深入竹林,可以看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林间别墅,名为“竹里馆”。据了解,这是由浙江明豪集团投资6000万元兴建的精品民宿酒店,项目规划用地30余亩,建筑面积1万余平米,按照4星级酒店标准建设,整体建筑风格以新中式低奢为主。竹里馆充分利用优异的山水自然环境,在不破坏竹林风貌的前提下,做“竹”文章,打造集休闲、娱乐、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别样体验。同时,该馆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是一家独具特色的4A级精品民宿养生度假区,成为宜黄县产城融合的一个重要节点。
13、 中秋小镇内19栋别具特色的中秋村舍承山而建,巧妙的运用宜黄12个乡镇及7个旅游标志地景点命名;18栋全木质仿唐式中秋溪墅临水而搭,遵循“天人合师法自然”的理念,远离尘世喧嚣,让休闲融入自然。两处康养民宿分别配套茶室、书吧、影院、餐厅、酒吧和童玩中心,集住宿、休闲、娱乐、商务为一体,满足顾客各类需求。
14、图:吉林查干湖畔展新颜,传承冬捕的古老渔猎文化
15、 你要说我们对标国际上的哪些地方,我觉得我们首先对标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像迈阿密、奥兰多。迈阿密被称为世界游艇之都、邮轮之都,也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奥兰多被称为世界主题公园之都,那个地方聚集了世界上最著名的主题乐园,而且旅游产业的配套非常完备。佛罗里达州和迈阿密、奥兰多的资源特色包括纬度都跟我们一样。三亚第二个对标的是新加坡,学习它对花卉园林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的管理,打造城市化旅游产品。第三个就是学习迪拜,迪拜的口号就是每年都要给世界一点惊喜,它有很多创新,它给我们的启发是不断创新,要做就做世界第争做世界第一。这种精神、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16、人民网江西频道记者吴若:你好,我是人民网江西频道的,我提的问题是跟文旅相关。我们都知道,文化在提升国内旅游内涵和城市记忆的过程当中有很大作用。在这次融媒行活动当中,我们从游泳新业态当中感受到了天涯文化、海洋文化、婚庆文化等文化元素,促进了三亚旅游新业态向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我想问的是,三亚近几年在文旅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全新举措?
17、北京冬奥会擦亮“冰雪招牌”“冷资源”发展如火如荼
18、 今年5月,江西省出台《关于促进热敏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宜黄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坚持“一产抓特色种植、二产抓生产加工、三产抓康养旅游”的发展战略及“精准扶贫、产业增收”的总体要求,大力推动热敏灸产业的发展。宜黄县不仅引进了江西最大艾叶企业——江西鄱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艾叶进行加工,还与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小镇设立了实训基地和研学基地——艾香园,将热敏灸健康养生产业融入景区布局中,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业态,在起步阶段就实现了三产的融合发展。“我相信假以时日,‘养心宜黄’的口号也必将做大做强。”宜黄县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
19、 游船行驶,一些受到“惊扰”的鱼儿会跃出水面和人们“打招呼”。“现在的河里面,鱼真多!”这是很多宜黄老百姓的心声。近年来宜黄县大力保护生态环境,在抚州市率先推进生态综合执法,组建了县生态综合执法大队和乡镇中队。积极开展了清河行动、河道采砂治理、水源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滨河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强有力打击了各类生态违法犯罪行为。欢快的鱼儿又在宜黄河里自由的徜徉,“山清水秀鱼儿欢”美丽画卷在宜黄各地徐徐展开。
20、 姚飞翔说,下一步,宜黄将大力开展旅游提升年活动,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品牌营销,全力推进文明旅游、优质旅游、智慧旅游,努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禅韵戏乡、养心宜黄”的旅游品牌。
21、第二个新,从一般化的体验向深度体验转变,也就向度假型的深度体验转变。比如说,一般化的体验就是观光体验,走马观花式的,我们深度体验有很多内容了,他可以住在那个地方三天五天不走,还有很多内容让他们去体验,体验是比较深、比较广的。
22、“牵手”明星做宣传,成为2018年各省扩大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多地邀请大众喜爱的明星担任本地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代言人,凭借明星的口碑与粉丝效应加速本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品牌知名度。各地的新媒体宣传摒弃空泛的“喊口号”,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河北旅游官方微博中发布的“明星赵丽颖邀请网友到家乡过大年”的信息点赞量破6万;甘肃旅游官方微博中发布“黄轩录制的甘肃旅游宣传片”则获得了1万的转发量。经过明星“赋能”,微博成为往日“无处安放”的宣传片的理想投放地,而明星朴实、文艺的气质也赋予品牌特殊的生命力。
23、最后一个新,体现在产业融合创新方面,我们大力推动“旅游+”,“+旅游”,各个行业、各个产业,只要能够和旅游结合的,我们尽可能把它进行旅游化改造,实现“+旅游”的功能。比如说医疗,医疗是看病的,我们把它“+旅游”变成医疗旅游、健康旅游;会议本来是开会的,我们再赋予它旅游的内涵,会议旅游;教育本来只是接受知识传播的,我们把它延伸,把它开发为教育旅游或者叫研学旅游;体育本来只是强身健体的运动、比赛,我们把它赋予旅游的功能,发展体育旅游。交通旅游怎么做?我们开发高铁旅游,开发低空飞行旅游、房车旅游、邮轮游艇旅游,这些都属于交通旅游;包括农业,农业把它赋予旅游的功能变成休闲农业,或者叫做观光农业等等。我们现在不断推动旅游和各个产业的融合,使得各个产业赋予旅游的功能,延伸出新的业态、新的产品,实现产品多领域的创新,这也是我们推动产品创新的方面,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24、为更清晰地了解近一年来我国省区市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情况,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2018年全国省区市区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排行榜》。排行榜围绕2018年省区市文化旅游品牌的媒体关注情况、新媒体运营情况及舆论环境设置维度,综合考察品牌关注度、品牌活跃度及品牌美誉度三个指标,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和复杂的数理模型计算,全面、立体、准确地反应我国各省区市文化旅游品牌2018年度影响力。排行榜在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也力争为决策者提供一个量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依据。
25、人民网海南频道记者部主任毛雷:陈铁军副市长,您好,我是人民网海南频道的记者,我们这次主题是清凉一夏。我们知道“清凉一夏”在三亚提出也是有挺多年了,但是现在刚才市长介绍创新这一块也是给“清凉一夏”赋予了更多的创新含义。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可不可以说三亚现在丰富多样的清凉一夏产品,可以说是三亚旅游业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成果。我们还想了解一下,在整个旅游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方面,我们除了清凉一夏,还取得了哪些其他成果?
26、图:各省份冰雪旅游信息传播统计(Top10)
27、 近三年来,宜黄县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把这里打造成中国最具特色的集生态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健康旅游之地,并展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意境。
28、 顺着宜黄河,彭公岛出现在人们面前。彭公岛距离县城15公里,是一个天然的半岛,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总面积2万平方米,300余人口,村民多为彭姓。
29、同时,我们也在引进一些国内外休闲时尚文化,比如说世界小姐总决赛,我们引进的是美丽文化。我们在海上做的很多水上运动和高端消费,都是现代海洋休闲时尚文化的内容,比如说游艇、海钓、帆船、潜水,这些都是海洋休闲时尚文化。我们做登山、徒步、自行车,也是现代休闲运动文化。我们做的FE赛车赛、电音节,一次带五六万人到这来,这是现代时尚文化。还有做艺术,文化、美术、设计等等,做很多这样的活动,这些活动也体现了新的一种文化元素。
30、 岸边上传来阵阵戏曲声,余音绕梁,宜黄戏悠扬的声音,婉转的曲调,令人陶醉。宜黄戏是个大型的古老剧种,它有着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明末清初时,宜黄腔就唱遍大江南北,著名的国粹京剧二黄就是起源于宜黄。听罢戏曲,岸边的禾杠舞又映入眼帘,这种宜黄独有的舞蹈沿袭至少有30代,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14年,禾杠舞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宜黄县将禾杠舞动作改编成禾杠操,这种禾杠操也是一种养生健身的舞蹈,其特点就是简单易学。目前宜黄县跳禾杠操的人数已经达到两千多人,每个乡镇都有好几个禾杠操队伍。宜黄县通过探索创新,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真正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活起来了”。
31、2018年,随着关注人数增加和社会职能加重,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社会矛盾与舆论摩擦。省区市文化旅游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实施产业变革与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提升品牌美誉度以及提升舆情应对能力成为工作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