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班的班级口号8字(精选80条)
十五班的班级口号8字
1、这所学校最大的特色,就是实行“准军事化管理”。走进位于长治市郊的校园,教室外墙都涂着迷彩色,学生们都身穿迷彩服,宿舍内务也像军营,床铺平平展展,被子叠得像豆腐块。在这里,学生们早上要出操,饭前集合唱歌,晚上准时熄灯,消费只能用卡,每天设40元最高消费。
2、儿时最牵肠挂肚的味道,是亲戚带来的鸡蛋糕。那是家里的稀罕物,母亲总是仔细地锁进柜子里,用来奖给听话的孩子吃。时间一长竟长了绿毛,母亲把绿毛轻轻刮掉,孩子们依然吃得香甜。(十五班的班级口号8字)。
3、儿时最牵肠挂肚的味道,是亲戚带来的鸡蛋糕。那是家里的稀罕物,母亲总是仔细地锁进柜子里,用来奖给听话的孩子吃。时间一长竟长了绿毛,母亲把绿毛轻轻刮掉,孩子们依然吃得香甜。
4、在机器人专业就读的白志勇刚到学校时,也对这套严格的管理方式很不习惯,但去年的假期实习后,他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跟其他人比起来,我更守纪律,每天都按时上班,从不迟到旷工,有一次我生病请假,负责人很快就准了,还让我好好休息,别人就没有这个‘待遇’。”
5、出长治市区一路向北,直至上d盆地边缘,地势渐现起伏,山路蜿蜒盘绕,约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张俊成出生的地方——长治市襄垣县下良镇土泉村。
6、在曹老师的鼓励下,张俊成知道通过自考也能上北大,于是动了考学的念头。彼时,从没人想过,一个在北大当保安的也能上北大。可张俊成不理会,既然看到差距,就要奋力追赶。
7、一番琢磨后,张俊成和队友们决定借鉴天安门升旗仪式,也设一套交接岗仪式,要踢正步,齐敬礼,喊口号。经过紧张的练习,队员们终于把这套仪式练得整齐划一。每到交接岗时,来往的师生和游客都会停下脚步观看、拍照,人群中有人竖起大拇指:“果然是北大,连保安都不一样!”
8、当班长后,张俊成干得越发起劲。他对队员说,北大是一流的学府,有一流的大师和学子,北大的保安也应该是一流的保安,而西门保安要成为一流里的一流。
9、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听“三坊七巷”的历史足音
10、“90后”刘剑波曾是张俊成的学生,大专毕业后来到这所学校当老师。入职的时候,张俊成对他说:“把我带你的那种劲头拿出来带学生。”
11、团结协作是我们班级最重要的特点,我们班级的同学们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共同攻克难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2、在机器人专业就读的白志勇刚到学校时,也对这套严格的管理方式很不习惯,但去年的假期实习后,他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跟其他人比起来,我更守纪律,每天都按时上班,从不迟到旷工,有一次我生病请假,负责人很快就准了,还让我好好休息,别人就没有这个‘待遇’。”
13、回乡四五年间,张俊成辗转多个学校,却始终不曾离开教育行业。他说,刚开始是一种责任感,觉得自己如果不干了,会有很多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后来就觉得当老师有“瘾”,看到自己能影响一个又一个孩子,从心底感到快乐。
14、因为家贫,张俊成的几个哥哥姐姐先后失学,张俊成作为家中老小,是唯一读完初中的孩子。张俊成记得,初中每次交学费,自己都是先欠着。那时学校离家二三十公里,又不通公交,要靠父亲骑自行车驮着他上下学,加上得用粮食换饭票,父亲既要带人,又要拉粮食,十分辛苦。
15、因为家贫,张俊成的几个哥哥姐姐先后失学,张俊成作为家中老小,是唯一读完初中的孩子。张俊成记得,初中每次交学费,自己都是先欠着。那时学校离家二三十公里,又不通公交,要靠父亲骑自行车驮着他上下学,加上得用粮食换饭票,父亲既要带人,又要拉粮食,十分辛苦。
16、1994年,张俊成被分入北大,还被分到了北大地标性建筑、有着“北大第一门”之称的北大西门。在古朴的红色门柱旁上岗时,张俊成总是站得笔直。不站岗的时候,他就找老兵请教业务。两个多月的试用期过去了,张俊成因为业务突出、工作认真被提为西门班班长。而在过去,从新兵到班长,少说也要大半年。
17、“文成公主花了三年,才从长安(今西安)走到逻些(今拉萨)。日月山海拔高、严寒缺氧,进藏的路,实在难走!”孟青生感慨道。
18、张俊成干的第一件事,是和学生们同吃同住。他把家安在了学校,把被子叠得像豆腐块,学生们早上6点集合跑操,他提前十分钟就站在了操场。吃饭时,他跟学生一起排队打饭、一个桌上吃饭。学生上晚自习,他就拿本书坐在一旁。学生课间打球,他就陪打,有时还故意输几个球……
19、“让各民族学生融为一体,我们将这种理念贯穿课堂的内与外。”何老师把我们引进教学楼,墙上写着《中华民族团结谣》:“中华民族,手足情臧。你中有我,我与你绱。杂居交错,聚集户坊。隔圳向往,炊烟相聚。习俗相仿,门户相连,声息熟响。命运相关,祸福同当……”
20、张俊成说,学校里不少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学校就要尽可能把这个缺口补上,老师也要付出更多心力,为此他倡导老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努力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21、任课后不久,张俊成就被安排当班主任。他接手的第一个班,是个公认的“刺头班”。如今已是老师的李风就曾是这个班的学生。他还记得,当时班里的成绩在全年级排最后,纪律也最难管,调皮捣蛋的特别多,迟到、抽烟更是常事。前任班主任一度放话:就是把太行山的沟都填平,这个班也带不好。
22、到了月底,经常有学生把生活费花完了,没钱吃饭,张俊成就隔三岔五请吃饭。遇上周末食堂不开灶,张俊成就把学生们接回家,自己做饭给他们吃。
23、来读职校的学生十有八九出身农村,其中不乏家境贫困的孩子。为了让这些孩子把书读完,张俊成在校内设置了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帮厨挣钱,实在交不上费用的还可以缓交,甚至免交。到了假期,学校还会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为贫困生安排实习机会,帮助他们自食其力。
24、在中职学校一干16年,张俊成对中职教育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很多理念和方法在其他学校发挥不出来,张俊成便动了自己办校的念头。2015年,年近不惑的张俊成与朋友们共同出资,开办了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张俊成担任校长。
25、一次,学校举办合唱比赛,看见学生们无精打采地排练,张俊成发了火:“我带的班级,要不当第要不当最后一名,不能高不成低不就。你们选吧,第一还是最后?”一番话后,大家都开始认真排练起来。最后比赛虽然没拿第却取得了入校以来从未有过的好成绩。
26、从一二百名学生起步,到如今的1300名学生,张俊成创办的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长治市规模数一数二的中职学校。学校开设有航空服务、机器人、动漫设计等十几个专业,5年多来已经为社会和院校输送了数千名人才和大学生。
27、一个刚刚从山里走出的年轻人,即将踏上首都北京的土地,张俊成很激动。车从长治一路到北京,张俊成的心情越来越兴奋。到了北京,张俊成更是目不转睛盯着窗外,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厦、从没见过的车,让他目不暇接,雀跃不已。
28、没事的时候,张俊成喜欢找学生聊天。李风还记得,从前的班主任从不会找学生聊天,学生也从不找老师,因此第一次被叫走时他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没想到真的就是聊天,很平等的聊天,逐渐大家都很信任他,都很愿意跟他说说心里话。”
29、受到关注和肯定,有了希望和信心,这个曾经的“刺头班”逐渐脱胎换骨。上内务榜的宿舍越来越多,班级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捣蛋出格的事也不再发生。毕业时,这个班逆袭成了全年级成绩最好的班级。
30、出长治市区一路向北,直至上d盆地边缘,地势渐现起伏,山路蜿蜒盘绕,约有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张俊成出生的地方——长治市襄垣县下良镇土泉村。
31、带着一纸北大毕业证,带着三大袋沉甸甸的书,带着5年无比珍贵的人生经历,张俊成告别燕园,回到家乡。
32、辗转反侧一个晚上,张俊成下决心自学英语。第二天,他就买了两本英语书。白班站岗不能看,张俊成就在夜班无人时自学,还常常大声朗读词句。
33、文化底子薄,又要保证日常工作,张俊成的备考之路注定艰难。为了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他主动申请连上夜班,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除了站岗外几乎都在看书刷题,常常连吃饭都顾不上,体重在半年时间里掉了15斤。
34、5年倏忽而过。1999年,张俊成的新婚妻子怀孕了,希望他能回家。尽管校保卫队百般挽留,张俊成自己也有千般不舍,他还是决定离开:“北大已经教会我最重要的东西,我相信不管去哪,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35、受教于北大,又从事了20多年的教育,张俊成对教育的理解也在变。
36、时间久了,不少北大师生都知道,西门有个爱学习的保安。东语系教授章学诚得知张俊成要上法律专业,便帮他联系了法律系的老师,让张俊成可以去旁听。西语系教授张玉书三天两头就来找张俊成遛弯儿,一路上给他讲马克思、尼采、黑格尔、叔本华。夕阳时分,未名湖畔,常常出现一老一少的身影。
37、回乡四五年间,张俊成辗转多个学校,却始终不曾离开教育行业。他说,刚开始是一种责任感,觉得自己如果不干了,会有很多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后来就觉得当老师有“瘾”,看到自己能影响一个又一个孩子,从心底感到快乐。
38、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9、20年后回想起这段经历,李风依然动情。“当时听到‘填沟’这样的话,每个人都被伤到了,大家都没有信心了。是‘老班’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40、时间久了,不少北大师生都知道,西门有个爱学习的保安。东语系教授章学诚得知张俊成要上法律专业,便帮他联系了法律系的老师,让张俊成可以去旁听。西语系教授张玉书三天两头就来找张俊成遛弯儿,一路上给他讲马克思、尼采、黑格尔、叔本华。夕阳时分,未名湖畔,常常出现一老一少的身影。
41、“我今年74了,年轻时就嫁到了克素尔村,我是汉民,老汉是藏族。你看这桌子上的小吃,也是‘混搭’的,藏族的、汉族的都有!”李秀芳指着满桌美食,笑呵呵地打开了话匣子。
42、“在世人眼里,通过中考上高中是一种成功,但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剩下的人也需要找到人生的出路,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张俊成看来,他在做的事业很少被人关注,但意义却很重大。
43、“过去我觉得教育就是传授知识,但现在我觉得,教育是引路,是老师以心为火,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张俊成说。
44、既然这么难,为啥还要为难父母?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张俊成在初中毕业后中断了学业。看到在县城打工的哥哥烫头、穿喇叭裤,“洋气”极了,张俊成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但心疼老幺的母亲不同意,“长得还没灶台高,出去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就这样,张俊成只能留在家里帮着父母务农。
45、张俊成还记得,曾有个爱泡网吧的学生逃课,几乎找遍了全市的网吧才找到,失望的家长撂下狠话:“我们教育不了,要是老师也教育不了,就让他自生自灭吧。”送走学生父母已是深夜,张俊成带着还没吃饭的孩子进了小餐馆,一碗面下肚,孩子泪流满面。自那以后,这个学生再没去过网吧,三年后考上了大学。
46、张俊成说,学校里不少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学校就要尽可能把这个缺口补上,老师也要付出更多心力,为此他倡导老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努力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47、当上老师,张俊成更觉责任重大,上每节课前,他都要反复打磨讲课内容,还会把自己的经历穿插其中,增加互动环节。因为知识面宽、语言风趣,身上又有大城市的气息,张俊成很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他上的法律课、政治课也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
48、身材魁梧、面色发红、头发微卷的马生忠,是典型的藏族汉子。“我是藏族,我媳妇是汉族,在我们村,像我们这样民族团结的佳话多得很!”说着一口流利青海话的马生忠,领着我们朝村子走去。
49、一天夜里,一位女老师路过,好奇地问他在干嘛,得知张俊成在学英语,女老师笑了:“好学是个好事,可我听了几天,以为你说的是德语。”张俊成不好意思地笑了。此后好几天,女老师总会在遇到张俊成时帮他纠正发音。
50、此后的故事尽人皆知。这个来自山西长治的小保安通过自学考上北大法律自考专科,从保安逆袭为大学生,被称为“北大保安第一人”,也由此拉开了北大“保安天团”的序幕。
51、一次,几个没有证件的外国年轻人想进校,张俊成敬礼带比划地劝阻,对方却不明白什么意思,几番沟通不下,对方走到马路对面,齐齐竖起大拇指。这是在夸我吗?张俊成正疑惑着,对方的大拇指又齐齐倒了过来——那是嘲笑的手势。
52、张俊成的故事被很多人知道了,他成了北大校保卫队的一张名片。校内组织和其他高校纷纷来请他做讲座,媒体也做了大量报道,他的照片还被印到北大的地图册上,很多人来到北大都特意找他合影、签名。
53、在刘剑波看来,那种“劲头”,是用一种父亲的爱去做老师,严厉,更关爱。刘剑波也总在不自觉地学着张俊成的样子:坚持陪学生跑操,总是提前十分钟就站在操场;不管多晚,都要陪着学生上晚自习;遇到学生犯错误,总会想想老师当初是怎么处理的……
54、这是太行山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几十户人家聚居,房屋依山而建,多是土窑,耕地支离破碎,少有收获。贫穷,与张俊成的成长相伴。
55、不知不觉,已近黄昏,记者依依惜别这里的父老乡亲。人在归途,心仍难舍日月山。悠悠往事在山风吹拂下,萦绕在山巅,萦绕在心间……
56、受教于北大,又从事了20多年的教育,张俊成对教育的理解也在变。
57、如今的张俊成,就像是那棵“树”、那朵“云”。
58、拿下第张俊成心知,分配去向不会太差。分配那天,大巴拉着学员们一路停靠,每停一站就会留下一些人,当车把张俊成和十几个学员一起留在北大时,张俊成意外极了:“想过会去好地方,没想到会是北大!”
59、在孟青生的带领下,我们徒步上山。“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也和亲吐蕃,沿着文成公主的足迹,又一次经过日月山。正是在她的提请下,公元733年,唐朝和吐蕃进行互市贸易。”孟青生边走边继续讲述日月山的故事,唐蕃古道由此兴盛起来,一时间,呈现“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的繁荣景象。无论是“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还是“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在诗人笔下,提到唐蕃和亲、汉藏交融,总离不开对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远嫁之功的赞叹。
60、张俊成接手了这个谁也不愿意干的“填沟工程”。他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61、更让张俊成感动的是一个女生。毕业时,女生请张俊成吃饭,问也没问就点了饺子。张俊成很诧异:“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饺子?”女生笑说:“挨了你3年批,要是连你爱吃啥都不知道,还有脸做你学生吗?”张俊成知道,拿出真心对待学生,也会收获学生的真心。
62、当了8个月的冲压工,北京一家保安公司来长治招人,在厂领导的支持下,张俊成报了名,坐上了去北京的大巴。
63、8月的青藏高原,秋意渐浓。远处的湟源峡谷,奇峰积雪,白云在山间萦绕;近处的高山草场,秋野泛黄,牛羊迍迍觅草。
64、在北大听过课,与教授遛过弯儿,还上过演讲台,张俊成一点儿也不怵。一番试讲,听得评审频频点头,最后一致通过。于是,张俊成正式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任课教师。
65、“天空最亮的星星是太阳,人间最美的宝物是黄金,汉妃大姐的心灵呦,胜过太阳胜过黄金……”一路上,听着孟青生轻哼藏区人民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记者对文成公主的敬意油然而生。
66、孟青生是青海古道博物馆执行馆长,他和记者一道,由西宁出发,出湟水、穿东峡,过响河、越高陵,去探访传说中文成公主进藏经过的“神山”——日月山。
67、张俊成在儿时住过的土窑前。本报记者马晓媛摄
68、曾经光芒四射,此后的人生更加精彩。这位曾经的北大保安如今已在家乡从教二十余载,并创办了一所主要面向农村孩子的民办中职学校。他说:“北大给我播下了一颗种子,我要把这颗种子带给更多的人。”
69、干点儿什么呢?张俊成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因为有北大这段经历和法律专业大专学历,张俊成顺利入职长治一家中职学校的管理岗位。没过多久,他就心里痒痒,想上讲台。校长同意了:只要试讲通过评审,你就能上。
70、20多年后,张俊成忆起这段日子,仍然觉得种地是“最苦的活”。早上5点,天还没亮,就得咬牙起床下地,玉米地里的长叶子,把手臂划得生疼,还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麦田,好像怎么割都割不完,直让人生愁……
71、记者一行又来到日月藏族乡中心学校。正值暑假,学校很安静,只有值班教师何发珍在忙活学校的民族文化宣传展板。
72、5年倏忽而过。1999年,张俊成的新婚妻子怀孕了,希望他能回家。尽管校保卫队百般挽留,张俊成自己也有千般不舍,他还是决定离开:“北大已经教会我最重要的东西,我相信不管去哪,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73、“看,那就是日亭和月亭啦,远处便是日月山。”顺着孟青生手指的方向,但见蜿蜒而上的青藏公路从山阙穿过,两座高亭分峙两侧。
74、既然这么难,为啥还要为难父母?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张俊成在初中毕业后中断了学业。看到在县城打工的哥哥烫头、穿喇叭裤,“洋气”极了,张俊成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但心疼老幺的母亲不同意,“长得还没灶台高,出去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就这样,张俊成只能留在家里帮着父母务农。
75、曾有一个学生的父亲去世,出丧当日,张俊成与班主任一起去看望,还没到村口,就看到学生远远跑过来,扑在班主任的怀里大哭。张俊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孩子们就是需要这样的老师。”
76、受到关注和肯定,有了希望和信心,这个曾经的“刺头班”逐渐脱胎换骨。上内务榜的宿舍越来越多,班级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捣蛋出格的事也不再发生。毕业时,这个班逆袭成了全年级成绩最好的班级。
77、一个刚刚从山里走出的年轻人,即将踏上首都北京的土地,张俊成很激动。车从长治一路到北京,张俊成的心情越来越兴奋。到了北京,张俊成更是目不转睛盯着窗外,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厦、从没见过的车,让他目不暇接,雀跃不已。
78、这是太行山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几十户人家聚居,房屋依山而建,多是土窑,耕地支离破碎,少有收获。贫穷,与张俊成的成长相伴。
79、一天夜里,一位女老师路过,好奇地问他在干嘛,得知张俊成在学英语,女老师笑了:“好学是个好事,可我听了几天,以为你说的是德语。”张俊成不好意思地笑了。此后好几天,女老师总会在遇到张俊成时帮他纠正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