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班级口号跑操(精选35条)
六二班级口号跑操
1、更让张俊成感动的是一个女生。毕业时,女生请张俊成吃饭,问也没问就点了饺子。张俊成很诧异:“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饺子?”女生笑说:“挨了你3年批,要是连你爱吃啥都不知道,还有脸做你学生吗?”张俊成知道,拿出真心对待学生,也会收获学生的真心。
2、1994年,张俊成被分入北大,还被分到了北大地标性建筑、有着“北大第一门”之称的北大西门。在古朴的红色门柱旁上岗时,张俊成总是站得笔直。不站岗的时候,他就找老兵请教业务。两个多月的试用期过去了,张俊成因为业务突出、工作认真被提为西门班班长。而在过去,从新兵到班长,少说也要大半年。
3、“过去我觉得教育就是传授知识,但现在我觉得,教育是引路,是老师以心为火,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灯。”张俊成说。
4、文化底子薄,又要保证日常工作,张俊成的备考之路注定艰难。为了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他主动申请连上夜班,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除了站岗外几乎都在看书刷题,常常连吃饭都顾不上,体重在半年时间里掉了15斤。
5、张俊成接手了这个谁也不愿意干的“填沟工程”。他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6、在中职学校一干16年,张俊成对中职教育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很多理念和方法在其他学校发挥不出来,张俊成便动了自己办校的念头。2015年,年近不惑的张俊成与朋友们共同出资,开办了长治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张俊成担任校长。
7、既然这么难,为啥还要为难父母?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张俊成在初中毕业后中断了学业。看到在县城打工的哥哥烫头、穿喇叭裤,“洋气”极了,张俊成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但心疼老幺的母亲不同意,“长得还没灶台高,出去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就这样,张俊成只能留在家里帮着父母务农。
8、回乡四五年间,张俊成辗转多个学校,却始终不曾离开教育行业。他说,刚开始是一种责任感,觉得自己如果不干了,会有很多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后来就觉得当老师有“瘾”,看到自己能影响一个又一个孩子,从心底感到快乐。
9、儿时最牵肠挂肚的味道,是亲戚带来的鸡蛋糕。那是家里的稀罕物,母亲总是仔细地锁进柜子里,用来奖给听话的孩子吃。时间一长竟长了绿毛,母亲把绿毛轻轻刮掉,孩子们依然吃得香甜。
10、谁知,车过北京城竟越走越偏,最后停在了昌平一个农村。此时张俊成才知道,入职前还需要在这个保安训练基地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训练,而训练成绩直接决定分配去向。
11、“在世人眼里,通过中考上高中是一种成功,但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剩下的人也需要找到人生的出路,我们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在张俊成看来,他在做的事业很少被人关注,但意义却很重大。
12、张俊成带领的西门保安岗赢得了北大师生的尊重和认可。1997年,西门岗被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评为全市十佳保安示范岗。
13、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14、在北大听过课,与教授遛过弯儿,还上过演讲台,张俊成一点儿也不怵。一番试讲,听得评审频频点头,最后一致通过。于是,张俊成正式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任课教师。
15、不干农活的时候,张俊成还要跟着父亲和哥哥们一起拣铁石卖钱。挑好地方,炸出矿洞,把红红的铁石拣出来,再用柳条筐挑到厂子里。十五六岁的身板,挑一百多斤的筐,每日在山路上往返几十趟,只能挣二三十元……
16、来源:新华每日电讯(ID:xhmrdxwx)
17、“我就是因为穷才失学,所以看到读不了书的学生,我更是格外注意。不读书不行,起码我看见了就是不行。”张俊成说。
18、因为家贫,张俊成的几个哥哥姐姐先后失学,张俊成作为家中老小,是唯一读完初中的孩子。张俊成记得,初中每次交学费,自己都是先欠着。那时学校离家二三十公里,又不通公交,要靠父亲骑自行车驮着他上下学,加上得用粮食换饭票,父亲既要带人,又要拉粮食,十分辛苦。
19、当了8个月的冲压工,北京一家保安公司来长治招人,在厂领导的支持下,张俊成报了名,坐上了去北京的大巴。
20、5年倏忽而过。1999年,张俊成的新婚妻子怀孕了,希望他能回家。尽管校保卫队百般挽留,张俊成自己也有千般不舍,他还是决定离开:“北大已经教会我最重要的东西,我相信不管去哪,都能闯出一片天地。”
21、此后的故事尽人皆知。这个来自山西长治的小保安通过自学考上北大法律自考专科,从保安逆袭为大学生,被称为“北大保安第一人”,也由此拉开了北大“保安天团”的序幕。
22、张俊成定下规矩:保安岗是北大的第一道窗口,不管校内还是校外,看到有人遇到困难,一定要出手相助。张俊成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帮师生搬东西、接送来访宾客、护送盲人过马路、帮助素不相识的求助者……他还在值班室准备了打气筒、雨伞等物品,以便随时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23、时隔27年,张俊成依然记得第一次在北大站岗的情景。那是5月末的一天,天气已有些炎热,他头戴大檐帽、身穿制服站上北大西门岗台。眼前,人流如织,一切都是新的。
24、在机器人专业就读的白志勇刚到学校时,也对这套严格的管理方式很不习惯,但去年的假期实习后,他有了不一样的想法。“跟其他人比起来,我更守纪律,每天都按时上班,从不迟到旷工,有一次我生病请假,负责人很快就准了,还让我好好休息,别人就没有这个‘待遇’。”
25、一天夜里,一位女老师路过,好奇地问他在干嘛,得知张俊成在学英语,女老师笑了:“好学是个好事,可我听了几天,以为你说的是德语。”张俊成不好意思地笑了。此后好几天,女老师总会在遇到张俊成时帮他纠正发音。
26、张俊成在儿时住过的土窑前。本报记者马晓媛摄
27、没事的时候,张俊成喜欢找学生聊天。李风还记得,从前的班主任从不会找学生聊天,学生也从不找老师,因此第一次被叫走时他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错。“没想到真的就是聊天,很平等的聊天,逐渐大家都很信任他,都很愿意跟他说说心里话。”
28、当上老师,张俊成更觉责任重大,上每节课前,他都要反复打磨讲课内容,还会把自己的经历穿插其中,增加互动环节。因为知识面宽、语言风趣,身上又有大城市的气息,张俊成很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他上的法律课、政治课也成了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
29、辗转反侧一个晚上,张俊成下决心自学英语。第二天,他就买了两本英语书。白班站岗不能看,张俊成就在夜班无人时自学,还常常大声朗读词句。
30、一次,学校举办合唱比赛,看见学生们无精打采地排练,张俊成发了火:“我带的班级,要不当第要不当最后一名,不能高不成低不就。你们选吧,第一还是最后?”一番话后,大家都开始认真排练起来。最后比赛虽然没拿第却取得了入校以来从未有过的好成绩。
31、张俊成说,学校里不少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学校就要尽可能把这个缺口补上,老师也要付出更多心力,为此他倡导老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努力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32、拿下第张俊成心知,分配去向不会太差。分配那天,大巴拉着学员们一路停靠,每停一站就会留下一些人,当车把张俊成和十几个学员一起留在北大时,张俊成意外极了:“想过会去好地方,没想到会是北大!”
33、浸淫燕园日久,张俊成常常感到自己的无知。一个声音在脑海里越来越强烈:“我要改变,我要学习。”但真正让他拿起书本,源于一次“暴击”。
34、如今的张俊成,就像是那棵“树”、那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