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战斗口号(精选52条)

2023-12-17 15:50:51

八字战斗口号

1、韩儒林著,《突厥文阙特勤碑译注》,北平国立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出版课,铅印本,1935年版。

2、村元佑著,《中国经济史研究》,东洋史研究会,1968年版,第96-99页。

3、“中州之人,还之桑梓。然后回驾岱宗,告成封禅,起白云于中坛,受万岁于中岳,尔则终古一时,书契未有。”参见:《晋书·苻坚载记》。

4、这一幕,后世也屡屡重现。国际突厥学者列为始祖文物的《阙特勤石碑》的突厥文一面上,突厥可汗哀伤抱怨:为什么回纥要与唐朝合作而围攻自己,为什么草原族群总是要迁徙到中原去生活。

5、此文为潘岳同志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西文明互鉴丛书”第三册《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一书所作的序言,讲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出于文化认同而融合成命运共同体并重建大一统国家的故事,解析了日耳曼蛮族入侵罗马后却无法再造统一欧洲的原因,澄清了西方中心主义对我国民族宗教政策误解之源。

6、〔美〕海伦·麦吉尔·休斯编:《种族和民族关系》(RacialandEthnicRelation),波士顿,霍尔布鲁克出版公司,1970年,第117—119页。

7、费孝通著,《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益世报·边疆周刊,第19期,1939年5月1日。

8、费孝通著,《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9、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10、顾颉刚著,《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益世报·边疆周刊,第23期,1939年5月29日。

11、赵鼎新著,《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文化纵横,2009年第6期。

12、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窦宪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13、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44页。

14、中国五胡十多个政权中,先有氐族的前秦,后有拓跋鲜卑的北魏统一了整个北方,虽屡经纷争与分裂,最后还是实现了内部整合,并融合了曾经代表正统的南朝,继承了秦汉中央集权超大规模国家形态,奠基了融合胡汉的隋唐大一统王朝。

15、〔意大利〕马基雅维利著,潘汉典译:《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8页。

16、西哥特人占领法国南部和西班牙(419年),东哥特人(493年)占据了意大利。

17、欧洲各大蛮族王国几百年征伐中,尽管有个别王国如法兰克曾一度实现了西欧基本统最有希望继承西罗马帝国衣钵。但由于内在分治的逻辑,最终还是分裂成一个个封建国家,全靠“普世教会”作为精神统一的力量勉力维系。

18、彼得·希瑟著,向俊译,《罗马帝国的陨落》,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第532页。

19、汤普逊著,耿淡如译,《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85页。

20、匈奴之刘汉,迁徙了63万户汉、氐、羌人到首都(平阳、长安);羯人之后赵,迁徙了几百万汉、乌桓、鲜卑、巴、氐、羌等人口,安置在各个政治军事重镇;鲜卑之前燕,迁移了段氏、高句丽、宇文部、夫余、羯人,人口倍增至千万。氐人之前秦,把远方的鲜卑、乌桓、丁零等族迁至根据地关中,又将关中氐族15万户迁至关东“散居方镇”;羌人之后秦则将各地流人及雍、凉等边地人口迁往关中,达百万余口。详见《晋书》相关“载记”。

21、巴托尔德著,张丽译,《中亚历史:上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9页,第138页。

22、2017年,中蒙考古学家发现了班固为汉朝彻底击败匈奴而作的《燕然山铭》。有大汉情结之人常因“燕然勒碑”而欢呼“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但真实历史是,南匈奴单于首先侦测到北匈奴的内部动乱,主动向汉朝建议出兵。窦宪率领的6万骑兵里,3万是南匈奴人,剩下的6万中还有一半是羌人。可以说,是汉朝率领南向中原的游牧族群共同迫使北匈奴西迁的。

23、佩里·安德森著,郭方、刘健译,《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1页。

24、爱德华·吉本著,黄宜思等译,《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页,第165页,第166页。

25、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52页。

26、弗朗索瓦·基佐著,张清津译,《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页。

27、康凯:《罗马帝国的殉道者?——波爱修斯之死事件探析》,《世界历史》,2017年第1期。

28、艾因哈德著,戚国淦译:《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页。

29、顾颉刚著,《顾颉刚全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02页。

30、顾颉刚:《我是怎样编起来》,《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31、这个历史岔口,再次体现了中国和西方从族群观念到政治制度的不同道路。其中的文明逻辑最为关键。

32、“自宰司之被戮辱,未有如浩者。”参见:《魏书·崔浩传》。

33、例如,孝文帝吸收南朝官制,又把九品官阶析出正从上下30级;北朝书法既有“雄强浑穆”的魏碑,又吸收“二王”而催生刚柔并济之美。

34、顾颉刚著,《中华民族是一个》,益世报·边疆周刊,第9期,1939年2月9日。

35、〔日〕内田吟风等译注:《匈人、匈奴同族论研究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6、根据江统《徙戎论》的说法,关中地区胡汉人口比例是一比东北地区胡人人口比例更高。

37、《梵问经》禅宗《信心铭》有“至道无难,惟嫌拣择”。

38、“修德则禳灾。苟求诸己,何惧外患焉。”参见:《晋书·苻坚载记》。

39、费孝通著,《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40、《晋书·四夷列传》,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48页。

41、王镛主编,《中外美术交流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版,第60页。

42、钟焓:《简析明帝国的内亚性:以与清朝的类比为中心》,中国史研究动态,2016年第5期。

43、公元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原稿,引发了“罗马法复兴运动”。

4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自序》。

45、汤普逊著,耿淡如译,《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97页,第350页。

46、“一个种族就是共享单一起源、并根据自身的类聚区分于另一种民族(natio)的一群人,例如‘希腊种族’或‘小亚细亚种族’……‘种族’这个词因此源于家族的代际,也就是从‘生育’(gignendo)得名,正如‘民族’一词来源于‘出生’(nascendo)。”参见:王晴佳、李隆国:《断裂与转型:帝国之后的欧亚历史与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290页。

47、北朝“义疏”之学结合章句(北)与义理(南),如刘献之《三礼大义》、徐遵明《春秋义章》等。

48、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后子河乡上孙家寨村汉墓群一号墓中出土一枚铜印,方座,驼钮。阴刻篆文“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八字,是东汉中央政府赐给匈奴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周边族群首领的一种封号。

49、桑原隲藏著,《中等東洋史》,《桑原隲藏全集》(第四卷),第17页。

50、“扫统万,平秦陇,翦辽海,荡河源。”参见:《魏书·世祖纪下》。

51、罗玮:《明代的蒙元服饰遗存初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八字班级口号有趣(精选11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