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夸张的诗句(精选60条)
超前夸张的诗句
1、客观之物与扩大夸张基本吻合,主观情绪与超前夸张基本吻合,在李白眼里,世间之物总是宏大雄阔,李白式的夸张让他笔下的事物具有了李白式的独特性;在李白心里,无论是愤懑的情绪,无论是激昂的情怀,都可以用“言过其实”来表达,于是,李白式的超前夸张便成为了李白式的情感皈依,成为他一生触手可及却永无实现的憧憬梦想。
2、李白就是直上云霄的大鹏,狂放自信,自由不羁。(超前夸张的诗句)。
3、生:第一首《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说现在是不如意的,以后一定会如意,会实现理想;下一首“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也是说今天不称意,可是不能放弃,不能绝望明天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4、李白诗歌的最大特色是运用奇特的想象,表达未来的憧憬向往。
5、师:我们先来读一首《上李邕》,请一位诵读很优秀的孩子来读。(超前夸张的诗句)。
6、聚焦李白诗歌,寻找哪些诗句是扩大夸张,哪些诗句是超前夸张?
7、师:同学们,我们以李白诗的“飞花令”开启课堂,你认为最李白的诗句都有哪些?
8、李邕(678—747):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
9、生: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有句式超前夸张,“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虽然受到排挤,但还是自由自在,放松自我。
10、师:一联就可以。你这只大鹏还不够大鹏。请坐。那我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李白的群诗阅读,老师为我们这节课拟了个主标题《唯有夸张识君心》,一起读出!
11、师:聪明!有扩大夸张,与之相对的就有缩小夸张。还有吗?
12、李白就是同风扶摇的大鹏,胸怀大志,凌云万里。
13、 他的天马行空让他活在谪仙人的梦幻之中;
14、第二首诗写于公元744年,此时的李白供奉翰林,却受到权贵排挤,不得已离开长安,开始漫游生活;第三首诗写于公元753年的秋天,彼时的李白已经过了近十年的漫游生活。请分析辨别两首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5、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是扩大夸张。
16、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超前夸张。
17、引导分析:《行路难》一诗情感跳荡纵横,百步九折。“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宴会档次高端;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内心茫然无措,壮志难酬的愤懑无法言喻;可李白毕竟是李白。等不及别人安慰,他就豁然开朗,慷慨激昂,“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这首诗的情感起伏总体是由迷茫到高昂,诗歌的最后落点奏出了奋进的旋律。
18、师:超前夸张往往是李白表达内心情绪、主观情感的一种方式。
19、文本的整合化有助于促进课堂的生成化,用整合的思想来激活课堂的沸点,定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李白的超前夸张与他一生难以实现的梦想密切相关,如此一来,文本的语用话与人文化浑然天成。语用与生活相连,才能产生真正的语文智慧。
20、王君老师说,整合可以促进学习内容的最优化,教师获得更为巧妙的教学切入点,学生会学得更加主动生动。而微观整合更是简化了教学了教学头绪,夸大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司老师首先在李白千百首诗词中精选了三首《上李邕》《行路难(其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又聚焦三首诗歌最大的共同点——夸张。司老师这节课没有花时间去深究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而是用心带领学生明了李太白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承载他的经历和情思的,这正是抓住了语文课的本真。她精妙的“裁剪”手法,把李白诗歌这段华美的云锦得体、个性、艺术地在二十分钟内呈现给大家。余映潮老师说过“角度”好加上“难度”大,就是高层次技能,就是创新。司老师的这节课既守住了“本”,又创造了“新”。加上师生的动情诵读,品词析句,课堂语文味浓浓,而这离不开司老师的解读文本和设计课堂的高远格局,她对古诗文的群文阅读研究资料已经积累了十几万字,就这样的课型她也设计了十几节,没有沉下心的研究,没有多角度的解读,没有多维度的设计,何来此课的精彩?
21、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
22、无比兴奋的张生,在红娘“请字未出声”的情况下,就“去字连忙应”。其实按实际情况,“请”字不说,“去”字是无由说的。故这里以超前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了张生无法掩盖的急切心情。他那急不可待的行为也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效果。
23、关于李白的这节群诗阅读课结束了,但对于李白的思考和探究远远没有结束,将研究的支点再次抛向学生,他们距离李白式的情感心路就会更近一层。
24、诚然,这节微课还存在很多不足,我的引导语不够精简,略显繁琐,如果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做到“以读带引”,便会节省很多教学空间,让学生的自我发挥更充分,更有力。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无声无痕,大道至简,此境为大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小时间里有大乾坤,即使是微课,也有颇多讲究与追求,笃静前行吧!
25、师:对!你一下把备课时老师提到的李白诗歌的三大特色都说出出来了,比喻、想象、夸张,超级棒!
26、生:超前夸张。将没有发生的事情提前说出来,就是超前夸张。
27、他的傲视苍穹让他的品格独步天下,无人能及;
28、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是扩大夸张。
29、师:用语文中的术语应该如何表达呢,把小的事物说成大的,叫什么?
30、生:一首是李白被排挤,第二首是被排挤之后,都写出了李白内心才华的自信,对当时权贵的不满。
31、 他的自信自我让他的灵魂无处安放,圣贤寂寞;
32、古典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洋溢着澎湃的激情,散发着无限的魅力,因其灵性风韵,滋养性情,化育灵魂,博得人们的喜爱。但因为它的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蕴深远,古诗词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难啃的“骨头”,嗅得其味,却难以咀嚼。但深入古诗词之中,察其言,审其意,并非没有路径,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司老师则基于个人智慧,独特的文本深度解读,切入精准,巧析深探,对李白的三首诗进行了巧妙整合。整节课以“夸张”为线索,以“解密李白的情感”为目标,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三美”(设计美、语言美、精神美)课堂。
33、青春语文之美,不仅是借助语言文字探索生命幸福之道的语文追求,更是那种打通语用训练和精神启迪,打通教法和活法的追寻方式。司老师用巧思新意,以及坚持不懈的研究格局,让这节课有味——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也让这节课有美——设计美、语言美、精神美!
34、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白式的情感就是借助李白式的夸张来支撑的,你认为这三首诗里的哪两句诗是李白的化身?说说理由。
35、李白诗里的意象有:大鹏、长风、江水、金樽、玉盘、黄河、太行、长风、秋雁、青天、明月。
36、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位于人教版八下第五单元,该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其时的李白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诗中有李白式的忧伤,亦有李白式的狂放,情绪起伏跌宕,心怀日月生辉。
37、客观事物之夸张: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38、师:他刚才在读的时候,有一个字读成了什么?你来读。
39、师:这就是李白呀,李白就是那只扶摇九万里的大鹏啊,可是这只大鹏他的一生却不像大鹏那样翱翔天宇。同学们再来看后两首诗。李白的《行路难》写于公元744年,此时的李白被赐金放还,不得已离开长安,开始漫游生活;第三首诗写于公元753年,彼时的李白已过了近十年的漫游生活。请同学寻找发现这两首诗的共同点。
4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情感色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先写“弃我去者”的虚度光阴,报国无门,内心痛苦,而后用赞美主李云与他的才华与抱负,前者是蓬莱文章,后者是中间小谢,而后用夸张书写他的凌云壮志“欲上青天览明月”,但所有的一切在现实的骨感面前,被击得粉碎,满腔愁绪“抽刀断水水更流”,最后以挥洒出世“散发扁舟”的幽愤作结。诗歌的最后落点在于归隐江湖,无奈悲愤。
41、这么精炼,这么豪情,这么深刻的话语不仅驱动学生的情感,也感染了在场的听课老师。用王崧舟老师的话来说这就是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浓浓的文化气息和内涵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也基于司老师对于同质同人群诗阅读深入研究,她为此写下多篇论文,为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等文人写的解读文章也有十几篇,因为有着研究的大格局,司老师的课堂才会有浓厚的书卷味。
42、李白的情感总在超前夸张,他的自信自我让他的灵魂无法安放,圣贤寂寞;
43、生:夸张是修辞手法的一种,然后夸张就是把一点小事物说成极大的事物,比如我们家有体育场那么大,这就是吹牛皮,吹牛皮就是夸张。
44、 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李邕在开元七年至九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史称李邕“颇自矜”,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45、师:“高傲”说得真好!这就是我们的李白啊,永远那么孤高,永远那么高傲,永远翱翔天宇,叱咤风云。李白式的情感啊,我们一起来看。
46、读完这三首诗,请你列举李白诗歌里的意象,由此推断,你认为李白诗歌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47、不管是单篇阅读还是群诗阅读,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教学观点就是须有聚焦的精神,拎出一点,纵深开掘,切不可旁逸斜出,面面俱到。从课堂教学层面看,如能聚焦在某个点上,课堂思路与课堂走向定会清晰,整节课定会眉清目秀,泾渭分明。聚焦法就像在莽莽丛丛的语文树林里,选择最能体现教学敏感与教学思路的那棵树,有力聚焦,学生的课堂印象才会专一而深刻。基于这样的思想,司老师在这节课上“三次”使用聚焦法,教学选点精准,教学手法精湛,教学效果精秀,让整节课走向了纵深处。
48、师:对!你们真是李白的知音,很快就找到了李白诗歌的三大特色,比喻、想象、夸张,超级棒!
49、 如果说第一首是议论与形象互用,那么第二首的议论则完全融于形象,或者说议论见之于形象了。“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诗经》中形容美女妩媚表情。“巧笑”与“万机”,一女与天下,轻重关系本来一目了然。说“巧笑”堪敌“万机”,是运用反语来讽刺高纬的昏昧。“知”实为哪知,意味尤见辛辣。如说“一笑相倾国便亡”是热骂,此句便是冷嘲,不议论的议论。高纬与淑妃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是畋猎,在高纬眼中,换着出猎武装的淑妃风姿尤为迷人,所以说“倾城最在著戎衣”。这句仍是反语,有潜台词在。古来许多巾帼英雄,其飒爽英姿,确乎给人很美的感觉。但淑妃身著戎衣的举动,不是为天下,而是轻天下。高纬迷恋的不是英武之姿而是忸怩之态。他们逢场作戏,穿著戎衣而把强大的敌国忘记在九霄云外。据《北齐书》载:周师取平阳(晋阳),帝猎于三堆,晋州告急。帝将返,淑妃更请杀一围,从之。在自身即将成为敌军猎获物的情况下,仍不忘追欢逐乐,还要再猎一围。四句就这样以模拟口气,将帝、妃死不觉悟的淫昏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尽管不著议论,但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及反语的运用,即将议论融入形象之中。批判意味仍十分强烈。
50、生:《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说现在不如意,以后一定会如意,会实现理想;《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也是说今天不称意,可是不能放弃,不能绝望,明天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
51、点评:这个环节,老师没有花时间去深究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而是用心引领学生寻找李太白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手法来承载他的经历和情思的,而这正是从宏观入手,从语言表达的大处落笔,这一点正是抓住了语文课的本真。
52、两首诗的情感落点不前者昂扬奋进,后者无力悲愤。
53、师:聪明!因由扩大夸张,与之相对的就有缩小夸张。刚才有的同学说到李白夸张的时候提到没有实现的东西,但作者在写的时候实现了,这是什么夸张呢?
54、李白就是簸却沧水的大鹏,超凡脱俗,笑傲苍穹。
55、两首诗都用了夸张,都用夸张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激昂的情感在夸张,悲愤的情感也在夸张。
56、(课后反思:以李白诗的“飞花令”开启课堂,点燃课堂激情,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带入阅读李白的磁场之中,主标题的确立在于拎出课堂主线。)
57、师:说的好极了!对,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点,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58、——《上李邕》《行路难(其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群诗阅读课堂实录
59、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是超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