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义乌的诗句(精选31条)

2023-12-28 10:34:44

赞美义乌的诗句

1、     长堰水库是义乌市六大水库之是完全的人工湖,库区三面环山,水面广阔,据资料记载,水库蓄水面积达9万平方,总容量1112万立方,水库因坝址原有一座长堰而得名。除主坝外,还有四座副坝(其中西面三座,东面一座)。东座副坝两旁都是裸露的风化岩层,寸草不生,无意中平添了一种荒瘠和沧桑感。北面群山环绕,长满了不知名的树木花草。朝西北方向望去,在群山间可以看见一座高塔,那就是千年古刹圣寿寺所在。山、水、塔组成了一副和谐、美丽的画面。

2、“鸡毛换糖”开创了义乌人不拘泥于土地,奔走四方,肯吃苦、善经商,以商养农的生存之道。“鸡毛换糖”的精神文化就像血液一般,一直在义乌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延续传承……(赞美义乌的诗句)。

3、义乌赤岸乡村,这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美丽义乌

4、义乌赤岸镇《井潭村的清香和甜蜜》|美丽义乌

5、在明代战争史中,“义乌兵”是一个屡次被提及的群体。“义乌兵”之善战不仅带兵将领赞誉有加,文人墨客也有称颂的楹联之作:“南浙显威,赫赫功归蓬莱将;东瀛丧胆,巍巍胜属义乌兵。”这首《题义乌兵联》,被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省志·诸子名家志·戚继光志》收录。

6、据了解,楼立剑与人合作花费三年时间整理编撰的《义乌历代楹联选》已出版,受到各界关注。楼立剑说,“义乌印记”的魅力无所不在,需要挖掘的东西还很多。他在继续收集义乌历代楹联遗存的同时,注意到表现义乌各村落风土人情的历代“八景诗”,不仅体量大,而且内容广,艺术性强,是义乌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遗产。他表示,将再花两三年时间,编撰一本《义乌村景诗选注》,为“义乌印记”的魅力增光添彩。

7、这个方言词汇,在义乌人的日常口语交际中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虽然,现在义乌人早已不从事“鸡毛换糖”生意,但无论做生意,还是日常的人情往来,都延续了这一价值观。

8、每一个敲糖货郎,都有一个落脚点、栖身地。他们与东家和睦相处,如同亲戚一般;而同行的敲糖人,各有各的商路,从不抢生意,很少有矛盾。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懂得了和气生财的处世之道,因此,“金鹑鸪,银鹑鸪,飞来飞去飞义乌”的民谣,一直盛传至今。

9、杨达寿老家住在义乌江畔,那里曾有青青小草,广袤牧场,梯田层层,绿色浸染。由此,他的现代诗不少以故乡美景风貌为题材,诸如《不知疲倦的故乡》《又见打渔船》《佛堂盐埠头》《乡愁从未静默》等等,读来意蕴深味,诗境优美,铿锵有力。我们的交流,始终围绕故乡的话题展开,似没有年龄和时间的代沟。他的专著《星星颂》《诗文缘》《启吾求是》,更是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10、义乌历代楹联,类别众多,内容广泛,一般分楼台居室、格言题赠、宗祠宗谱、巧对妙联等,很多作品未署名,或有署名者也难查年代身份,散落于经史卷帙之外,幸被有志挖掘整理者采撷。

11、那一声声“鸡毛换糖喽”的吆喝,是城市深处的记忆,是义乌跳动的脉搏,是义乌发展的动力。

12、义乌人重商尚利,但为人厚道,对于利益也有非常理性地认识。

13、义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名垂青史的意义并不是仅仅完成历史叙述,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并给予后人以种种感召和启示。如,宋代著述颇丰、追寻“忠义”的兵部郎中喻良能,宋代博学刚直、不避权贵的政治家和理学家徐侨,元代“儒林四杰”之一的史学家黄溍,元末明初才气恢弘、与宋濂同修《元史》的文学家和史学家王袆,明代力主抗倭、清廉勤政的儒将吴百朋,清代爱国忧民、精通经史的朱一新,以及集“义乌精神”于一身的现代大家冯雪峰、吴晗、陈望道等等,除文华辞章以外,或耿介、或孝义、或气节不群、或坚韧不磨,或竭诚报国……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其内在文化精神的律动。

14、荣休甘当退锋郎,耕种岂嫌收成薄。风雨亭里宾朋聚,高唱低吟诗满车。这是老教授杨达寿诗作的几句,权当与我的文友共勉吧。(王曙光)

15、义乌人讲求“开四门,走四方”,能够背井离乡闯荡五湖四海的人,被大家认为是能吃苦、有本事的人。

16、“出六居四”,是原汁原味的义乌方言,包含着义乌人的处世哲学。

17、    秋季里来桂花香,长堰水库大鱼肥鸭万万千……

18、义乌这么美,赏“醉美”玉兰花开!|美丽义乌

19、与傅大士弘法普度众生得人崇敬不同,骆宾王、宗泽一直以忠君爱国的英雄气概感召世人,因而这方面的楹联作品以纪念缅怀类的墓联居多,如:“才令女主怜,叹世间男子无心,不若妇人有眼;忠使懦夫奋,问当日江山安属,何如尺檄可传。”(《骆宾王墓联》之作者:张国维)“笔传青史,一檄千秋著;碑掘黄泥,五山片壤栖。”(《南通骆宾王墓联》,作者:佚名)“大宋濒危撑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镇江宗泽墓联》之作者:易君左)

20、     记忆是对往事的承认,长堰水库不仅承载了城西人的梦想,也映照出了水库边人们辛勤劳作的身影以及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水鸟贴着水面飞翔,水库边绿色的树枝随风轻轻摇摆,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夕阳西下,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去水库走一走、看一看,清风不紧不慢地吹,柔柔地拂过脸庞,吹过庄稼遍野的山坡和远处的山峰,疲乏感也就烟消云散了。远离喧嚣,在青山绿水间感受大自然的单纯、宁静,不免让久居城市的人们心神往之。即使只是望着一湖澄清的水,听一听鸟儿飞过的声音,随意地想一想人生,那也是自在又惬意的!

21、义乌巧溪坝上看风景,山清水秀楼下张|美丽义乌

22、据悉,宋元明清间,我市楹联兴盛,文学大家的作品不可谓不多。可惜的是,由于大量古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故历代遗存的实物楹联十分稀少。虽近些年许多古建筑受到政府和民众的保护,但作为文化遗产的楹联,大多湮没在岁月的烟尘之中了。

23、不停的教学,不息的吟唱,是老教授的生活轨迹。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他梦里梦外都是对故乡的绵绵思念。牧牛、西苑山背、东江坎头、糖车绞糖、迎龙灯、杨宅水轮泵站……常常在记忆里、诗歌中闪现;义乌江上下游往来的帆船和竹筏,成了他梦中的常青树。诗作《忆旧制红糖》写道:“冬风初至草叶黄,碧波华容生露寒;玉狗鸿龙天初开,蔗林童叟齐争先。糖香四溢甜无界,日夜走牛糖车旋;魂牵半纪肠否直?梦当还乡醉世甜。”《杨宅水轮泵站赞》,则是对母亲河两岸风光和人民安居乐业新生活的赞美,诗曰:“旧梦依稀义乌江,洪魔汗魆逞凶狂,两岸庶民求神灵,十年九载辘饥肠。大坝拦江旱涝免,水轮电机点赞忙,暮声隆隆催月明,晨音轰轰呼朝阳。”

24、张国维等人的楹联赞美“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正气;易君左的楹联则生动刻画出宗泽为国鞠躬尽瘁、忠义至死不渝的可贵精神。这些作品,也在更广泛意义上暗示义乌自古有忠义志士,千载传承不息。

25、     从1957年10月开始兴建,长堰水库工期不足一年,1958年夏天进入蓄水期,从此,上溪、义亭、夏演、东河等七个乡的农田灌溉有了保证。县里负责搞文艺宣传的干部还专门给水库创作了好几首朗朗上口的歌曲,一晃过了几十年,许多还健在的老人虽然都已忘记了歌词,但他们却依然清晰地记得学生时代专门为这些歌曲举行的歌咏比赛,足见当时水库在人们心中的分量。

26、老教授杨达寿今年81岁,佛堂杨宅村人(现为蟠龙社区),1964年浙江大学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一生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主编和著有教材,文学传记、科普书著53部,系中国作协会员,曾获浙大竺可桢基金优秀教师奖,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称号。在他的忆往录《启吾求是》(下图)中,老教授深情地感悟:“人生苦短,几多365个日日夜夜转瞬即逝。时间的背后仍热衷新时代的不息耕耘与吟唱。”

27、吟咏义乌山水景物的楹联作品较多,就水而言,绣湖历来备受赞赏。清代一黄姓县令写的绣湖花坞岛花鸟亭柱联撩人诗思:“稠山绣水有如许,明月清风相与期。”义乌官立高等小学堂(县绣湖小学)首任校长陈都,在特定时期撰写的绣湖书院联对仗工整,别具一格:“湖水何清,洗我国耻;桐叶易落,警尔辈心。”

28、    春季里来桃花开,共产d领导兴修水利闹哄哄。

29、今年5月,老教授的组诗《不知疲倦的故乡》,载入2019第二期《浙江诗人》。他客气地请我点评。拜读他的诗,当年打渔船和盐埠头镜头历历在目,儿时江边嬉戏玩耍的情节重映眼帘。惶恐间,我便写叙一遥为切磋:“字里行间,故乡之情,耿耿难眠,满满的正能量。”

30、    夏季里来荷花水上飘,支渠干渠水满乡,种起双季晚稻大丰收。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赞美义工的诗句(精选19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