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中有草的诗句(精选13条)

2023-12-28 11:49:58

诗句中有草的诗句

1、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五》

2、   古诗词中常出现“白草”这一意象,白草为西北一种草,其性极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折断。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草折”突出了西北边塞气候的诡异:风狂天寒,表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苦生活的豪迈气概。草又是草原最普遍的植物,最能代表草原风光。如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4、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遍地滋生。

5、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不怕风吹雨打,不畏严寒酷暑,随处皆可生长。因此草成了诗人讴歌生命力的最好代表。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春草茂盛,蓬勃生长,碰到了游人的衣襟,一个“惹”字表现了春草的欣欣向荣之势。

6、译文:你看河边的草,冬天枯死到了春天又长满道路。

7、由于缺乏对春草秋绿现象的认知,笺注家们在对诗歌进行校勘和注释时,常常违背基本原则而强行篡改文本、解读诗意。如王维《田园乐(其四)》云:“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云:“首句诸本皆作‘萋萋春草秋绿’,惟《唐诗品汇》作‘萋萋芳草春绿’。今从之。”据此可知,王维此诗本当作“萋萋春草秋绿”,自高棅《唐诗品汇》始才被改作“萋萋芳草春绿”,以至作为定本至今流行。但是,从“落落长松夏寒”一句可知,王维形容的是炎夏身处松林树荫下的清寒,那么“萋萋春草秋绿”当是写秋草萌发的萋萋生意,这才符合两句描绘的都是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合乎情理的田园之景。又如李白《自代内赠》云:“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云:“两宋本、缪本此句作‘春尽秋转碧’。王本注云:‘巷’当是‘黄’字之讹,缪本作‘春尽秋转碧’。咸本同,注云:一作‘秋巷春转碧’。”由此可知,此句本当作“春尽秋转碧”,因“尽”“巷”字形相仿而讹作“巷”,而“春”“秋”二字的互换则明显是对春草秋绿现象的无知所致。李白《赠闾丘宿松》云:“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这两句诗显然与“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所表现的意境相似,所以《自代内赠》一诗描绘的时节必然是秋季,而且李白对春草秋绿的现象是有着明确的理解的。除直接篡改文本外还有强行曲解的,如杜甫《遣兴五首(其一)》云:“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蔡梦弼在《杜工部草堂诗笺》中认为:“草喻小人,草逢秋宜凋瘁,今乃萋萋而更碧。”这是将春草秋绿视为一种政治隐喻,本该凋败的秋草反倒绿意更盛,正可比喻贤者沦落而小人得势。但是,这个说法根本无法解释此前所举出的类似诗句,同时也远远没有达到像《楚辞》中那样贴切娴熟的程度,只能算作一种过度阐释罢了。

8、 小草是最早的报春信使之一。诗人常用率先萌发的嫩绿春草,抒发爱春惜春的情感。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

9、曹仁虎《拟左太冲招隐》一诗不仅化用《楚辞·招隐士》,其中关键的“秋草萋以绿”一句更是直接袭用《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此诗最早见收于《文选》和《玉台新咏》,而在后世文本中,“萋”字常又作“凄”,“已”字常又作“以”。由于在这两个字的版本和阐释上存在争议,历来注家注本对这句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如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均改“萋”为“凄”,将“萋已绿”视作“绿已凄”,这样就把整句诗理解为绿意已凋的凄然状态。马斗全《关于〈古诗十九首〉之“秋草萋已绿”》一文认为“已”应当做动词解,“意即止也、罢也”,而整句诗的意思便是说“秋草凄然失去了绿色”。与上述将“萋已绿”解读为草木凋零的观点不同,方以智在《通雅·释诂》中从音韵和训诂的角度出发,把“萋”和“绿”视作两个并列的状态。余冠英则在《汉魏六朝诗选》中虽然认同方以智的观点,但是碍于物候和物理,只好将其限定为草木将衰未衰之时。对此,叶嘉莹在《汉魏六朝诗讲录》中的理解又有所不同,她将“萋已绿”解作“凄以绿”,意即在凄凉秋境中饱含绿意的一种状态。它既是以草木的碧绿无情反衬有情之人的憔悴悲伤,同时也在悲凉之境中含有对未来凋零的恐慌,更是一种无需在意义上纠缠、直接作用于内心的直接感发。这种解读虽富于艺术的想象力,但也有刻意无视事实之嫌。

10、   从屈原作品开始,就形成了“美人香草以喻忠贞”的传统,如屈原《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芳草亦用来比喻自己追求的理想,苏轼《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以芳草喻追求。文天祥《端午感兴》:“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文天祥希冀复国,孟浩然《留别王维》:“欲寻芳草去,惜与古人违。”孟浩然期望归隐。

11、魏晋以来,诗人们逐渐采用春草秋绿的意象作为表达诗歌思归怀人情感的手段之一。如张协《杂诗》云:“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柳恽《捣衣诗》云:“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谢朓《酬王晋安》云:“春草秋更绿,公子未西归。”又何逊《和萧谘议岑离装怨诗》云:“昔期今未返,春草寒复青。”由此可见,魏晋南北朝诗人已经将《楚辞·招隐士》和《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中的春草秋绿意象加以统合使用,从而形成了一条有别于春草绿的诗歌意象传统。不过在这一时期,春草秋绿意象的施用对象主要还是闺中思妇,鲜有与诗人自身的出处遭际结合起来的。唐代以来,随着春草秋绿描写的逐渐增多,这个意象才真正具有了现实层面的意义。唐代以降,诗歌之中同样不乏春草秋绿意象的使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诗歌主要集中出现在明清诗人的笔下。那么,为何在唐代和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运用春草秋绿意象的诗歌呢?这是由于《楚辞·招隐士》和《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二诗,以及魏晋南北朝诸多写到春草秋绿意象的诗歌,原本都被《文选》所选录并广泛流传。所以,后世理解和使用春草秋绿意象的诗歌,很大程度上是与《文选》一书是否受到重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2、   自从《楚辞·招隐土》写出了“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以后,在诗词中,芳草就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这大概是每年春天,春草都要重绽新绿,就像回归一样,而多情的诗人又往往由“草”的回归联想到“人”的回归。诗人因此用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草象征同样连绵不绝、无处不在的离愁。如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春草,萋萋刬尽还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诗句中有颜色的诗句(精选39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