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淡薄逍遥的诗句(精选57条)

2023-12-29 11:34:46

表达淡薄逍遥的诗句

1、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2、  少欲则心静,心静则事简。——明·薛宣《读书录》

3、能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呼吸大自然的清香,感受大自然的脉搏,自由自在,不为世俗所烦扰,清静寡欲,该是多么惬意的事!

4、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5、这首诗是写于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任内,时间在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至公元826年(二年)之间。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后,济世的抱负和斗争的锐气渐渐减少。在苏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颇多事,渴望能早日摆脱恼人的俗务,故而创作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情怀。

6、句中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自得其乐,逍遥而惬意。

7、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白云泉啊,你又何必冲下山去,给原本多事的人间再添波澜。

8、赞曰:文章新体,建安、永明。沈、谢既往,元、白挺生。但留金石,长有茎英。不习孙吴,焉知用兵?

9、我佩服你记忆力之强韌,佩服你酣畅淋漓的文笔表达能力。早年,你偕杨越医学教授,共著了一本《小城随笔》的记事散文集,相当优秀,那时就见识了你的文字功夫。

10、借助于纯任自然、物我两忘的状态,将“我”隐身于“山水”之间,展现自然生命运动本身所具有的自在无为的整体性大美境界。在这样的作品中,主观的“我”或现或隐,但都不是具有社会属性之“小我”,而是将自己从封闭心灵中提升出来而与宇宙万物会通的“大我”。

11、正如庄子与惠施的濠梁之辨中所提出的“鱼之乐”,个体生命是千差万别的,但在大化流动的宇宙整体生命中,它们又是可以相互会通,本性相映的。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首诗几乎是以上帝视角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超越现实的无我无心无穷之纯美景象:渔翁此刻并非诗歌主体,他同江水、竹林、云天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外物之是山水之渔翁夜宿、汲水、划船同水流、烟销、日出、云相逐一样,就像谢灵运看到青崖之上的绿萝会忍不住去攀援一样,人完完全全回归、融入了自然,在自然中无忧无虑、自在逍遥。

12、  不以誉喜,不以毁怒。——明·海瑞《令箴》

13、慎: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行有不得、投求诸己.

14、鱼能深入宁忧钓,鸟解高飞岂触罗。熟处先争炙手去,悔时其奈噬脐何。

15、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16、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17、唐才子传: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18、借苏东坡同志的一句诗,组成一首顺口溜,窃以为应当是我地庶民的人生态度:

19、鸥鸟无机心,起初人也无机,于是相处甚好;人没有了诚心,有了巧诈之心,鸥鸟也会远之。虽然那时鸥鸟没有什么固定的含义,但鸥鸟的无巧诈之心的美德在这里已初有体现。

20、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上云卷云舒。——范文澜

21、而诗尾的“回看”,既是渔翁的无心回看,也是诗人对人生思考之有意回看,并以“岩上无心云相逐”作了思考的结论和表达:无心(无我)是最美的最鲜活的生活状态。王维的山水诗向来被认为是表达“无我”之极致,但又多认为他的诗是体现了禅宗的“空明”思想。

22、慎:深谋远虑、未雨绸缪;行有不得、投求诸己.

23、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

24、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25、“云自无心心自闲”,恰好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写照。

26、陆龟蒙《新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27、勤:手眼俱到、死而后已;困知勉行、日以继夜

28、新唐书: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呜呼!居易其贤哉!

29、陶铸同志有一句著名诗句:"心底无私天地宽".

30、文人以渔樵自喻,可能源于北宋著名大家邵雍的名篇《渔樵问对》,内容是通过樵夫询问渔夫,论述天地万物、阴阳化育、道德仁义的基本道理,并总结出来这样的结论:“天地之道备于人,万物之道备于身,众妙之道备于神,天下之能事毕矣。”

31、鱼的考古|古代文人作品中鱼文化的哲学与美学内涵

32、乘物游心——以物观物、力追造化的冥合万有之美山水是“物理自然”,亦是“人文自然”“境界自然”,人的眼中、心中的山水自然,是一种物理存在之外的另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人文存在。

33、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爱亦无怖。

34、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而楚王曾建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

35、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36、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37、在古代中国,仕途屡遭挫折的文人画士常常有出世归隐的思想,他们看透了名利,厌倦了争斗,向往一种云水逍遥,自由恬淡的生活。

38、而渔樵两人夸赞水秀、山青的过程中,也反复进行这个提点。如:“一觉安眠风浪悄,无荣无辱无烦恼。”又:“逍遥四季无人管。”又:“蓑衣当被卧秋江,鼾鼾睡,无忧虑,不恋人间荣与贵。”“无挂碍,无利害,不管人间兴与败。”

39、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

40、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代杨慎《临江仙》

41、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政务十分繁忙冗杂,“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消在两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韵》),觉得很不自由,面对闲适的白云泉水,对照自己“心为形役”的情状,不禁产生羡慕的心情,一种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的思想油然而生。

42、诸如此类,都是教化人的所在。可能读一次不觉得,常常阅读,自然潜移默化了高雅的情怀。

43、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44、解析:世态炎凉,人情淡薄,黄昏骤雨催落了花儿。

45、作者吳承恩同志在西遊记第九章樵夫和渔父的多首诗词对答,实质上是吴承恩同志的内心表白。

46、诗人无意描绘天平山的巍峨高耸和吴中第一水的清澄透澈,却着意描写“云无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现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闲静雅致的神态。

47、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蔡锷《南宁寓庐联》

48、海鸥本来是容易与人亲近的,但是,却因为人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与海鸥的关系。

49、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菜根谭》

5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1、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从容自得。

52、而对鸥鸟的讴歌古已有之,南朝江淹在《杂体诗孙廷尉绰杂述》中有诗句:“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唐代,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也都有咏鸥的诗句,如李白《古风》云:“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这里的白鸥有一种追求身心自由的品格。宋代,鸥鸟成为诗人诉求自由闲适人生理想的一个符号和表达恐机心厌争斗价值观的象征。

53、这“沙鸥”同样含有飘零之意,作为爱国诗人的陆游远离故园,看到秋日萧条之景,虽羡慕“沙鸥”的自由自在,但仍不免有飘泊在外的凄凉和郁闷。

54、诗中的鸥鸟意象有一股浩然之气,一副桀骜不驯的姿态。这个飞翔天宇、举身天外的白鸥正是诗人高洁孤傲的形象,有一种“天高任鸟飞”的自信豪情,积极用世、蔑视庸俗、鄙弃无所作为,可谓意气豪迈、壮怀激烈。

55、醉翁之际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欧阳修

56、宋哲宗元祐四年,黄庭坚负责编修《神宗实录》,后来却因为此事被章惇、蔡京等人弹劾而谪居黔州,多年后才被放还。崇宁元年春天,诗人回乡探望兄长,彼此共叙别情,又相携赏景,诗人心潮起伏,便赋诗抒怀。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表达深夜思念的诗句(精选37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