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荷花的诗句有哪些(精选55条)

2023-12-31 12:06:59

表现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1、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苏庠《浣溪沙·书虞元翁书》(表现荷花的诗句有哪些)。

2、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作者想念同这些朋友乘着小船,打着木桨(小楫),穿行在家乡那长满荷花的小河塘里。“芙蓉”,即荷花。"浦”,指河塘一个“梦”字点明这些只不过是作者的梦影,这个“”梦字也含有不过是梦想罢了的意思。这就表明了他强烈的思多情绪和回不了故多的矛盾心理。

3、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4、   “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两句是说:一大早鸟雀就在屋下探头探脑地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原来昨夜下雨,快天亮时才停,鸟雀都在欢呼天放睛了呢。"“呼晴”,欢呼天晴了。"侵晓”:天刚亮。"窥”,偷看。“窥檐语”指鸟雀在屋檐下张望和啼叫,好像是在互相说话。檐雀的“呼晴”,把他引到了室外,他信步走到荷塘旁边。呈现在面前的是多么清丽的景色啊!

5、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后两句突然借花之自悼,实写人之自悼。此诗托物言志,情感真切自然。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奇奇水上花,湛湛花下水。花得水扶持,水因花富贵。

8、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9、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治郎的徘徊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如清水美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10、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杜甫《宿赞公房》

11、   《曲池荷》在写作中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成功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所谓象征,就是借用某-景物或形象的某些特征来表现另一事物或形象的艺术手段。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象征与被象征的事物,即荷花的遭遇和诗人的遭遇一明一隐,一实一虚。诗中所创造的境界掩盖着、暗示着、朝向着另一个深邃的精神境界即诗人内心隐蔽的境界,最后完全融合。读者突破诗人设置的这个外在境界后,才能真正走进诗人刻意营造的另一个隐蔽的内心境界,才真正获得了作者的意图,即诗旨诗趣。

12、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

13、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4、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两句说:我本是南方吴地人,却长期在北方做官。"吴门”指苏州,这里用来代指南方。“长安”在这里代指北宋的都城汴京。"久作长安旅”是说自己长期客居在京城做官。明明是作者长期客居,思念家乡,可是他偏偏不说自己,而是从家乡的朋友着笔,说“五月渔郎相忆否?”旧历五月,已是夏天,正是词人写这首词的季节。“渔郎”,这里指从前跟作者一起钓鱼或打鱼的朋友,不知你们还想念我吗?这里还含有作者在想念这些朋友的意思,这个意思通过“相忆”的相字透露出来。作者怎么想念呢?

15、    画面的中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从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从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16、   上片用“旌旗”来比况荷花的“红幢绿盖”,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把荷叶比作红幢、绿盖的仪仗,随着自己前呼后拥,写出了荷塘荷花开放的旺盛姿态。作者紧扣“西湖好”的总写到展开具体描写,碧绿清澈的湖水承载着小船与游者,长长的湖堤长满茂密的芳草,满眼的绿意,扑鼻的清香,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词中二三句主要通过视觉写“西湖好”“隐隐笔歌处处随”则是从听觉写“西湖好”,这一句从侧面告诉读者,游湖之人何止醉翁。描绘出载酒游湖时船中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

17、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梦回故乡。全词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多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18、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

19、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蘋。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蘋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20、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2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2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23、   颈联两句写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治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治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治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数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24、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幼卿《浪淘沙·极目楚天空》

25、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佚名《西洲曲》

26、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27、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28、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29、此诗写西湖的静态美,寄寓诗人向往自然,追求宁静的心境。前两句着意写静。风怡月淡,明湖如镜,云景悠悠,好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

30、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李白《湖边采莲妇》

31、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32、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33、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赵嘏《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34、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35、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陈霆《踏莎行·晚景》

36、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李白《渌水曲》

37、莲渚收香,兰皋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王月山《齐天乐·夜来疏雨鸣金井》

38、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风荷举。”雪,写荷塘景色,大意是:清圆的荷叶,叶面上还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阳下逐渐地干了,一阵风来,荷叶儿一团团地舞动起来。这像是电影的镜头一样,有时间性的景致。词句炼一“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这样,再看”燎沉香,消溽暑”的时间,则该是一天的事,而从"鸟雀呼晴起,则是晨光初兴的景物,然后再从屋边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时间该是拖长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静可知,意义丰富而含蓄,为下阕久客思乡伏了一笔。

39、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0、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转折,写这位采蘋女子的孤独寂寞之感。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象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就要开口说话一样,半开半含,欲言犹止,羞羞答答,十分妩媚动人。这美丽的奇景触发了这位荡舟女子的情思,她不免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诗至此戛然而止,但其深层的意蕴却在不断地延续,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引起其遥思遐想。

4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42、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3、第一句表面上是怀古吊今的嗟叹,其实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后三句的前半部分都是对宋太祖夺取金陵统一全国的勋业的歌颂,后半部分则多为寄托兴亡的感慨,概括历代政权盛衰的规律。

44、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45、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46、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47、    此诗中最精彩的是“荷花娇欲语”一句,其间运用了非常巧妙而又隐微的比喻手法,须仔细体味方可悟出。荷花是极其娇柔纯净的花卉,清秀妩媚,出于污泥而不染,这正像白壁无瑕的少女。“欲语“"二字尤其传神深蕴,人之“欲语"则显现出刚要张口的样子,花之“欲语”也正是花苞正欲绽开,花瓣将要张口时的景象。说其巧妙,不仅是因为此时的花朵最为美丽诱人,还因为她最形象而又恰如其分地象征着诗中主人公那青春的活力与少女情窦乍开的年龄特征。大概正是因为客体与主体如此相像契合,才能深深地拨动主体的心弦,触动了那位荡舟人的春心。可见这两句诗所蕴涵的情感内容极为丰富隽永。

48、宫殿六朝遗古迹,衣冠千古漫荒丘。太平时节殊风景,山自青青水自流。

49、“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是沿用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意,但又有所变化,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早年零落的感慨。

50、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51、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5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53、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54、  《白莲》一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好像无情,但却有恨,在天欲晓而残月尚在,凉爽的晨风吹着,无人知觉的时候,这正是白莲的花瓣将要坠落的时候。这样的想象和描写是既适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莲的性格的特点,而且又很有情致和余味的。因为有诗的感觉和想象的诗人写诗,并不是仅仅打一个比喻,借题发挥,发一点个人的牢骚,而是对他所歌咏的对象,总是感到了诗意,感到了有动人的地方,然后才可能写出可以打动人的真正的诗来。最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表现诗人愁苦的诗句(精选41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