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文化的诗句(精选32条)
禅茶文化的诗句
1、诗中娓娓道来的是晚课摘茶的所见与所思。雨后傍晚的茶园芬香馥郁,诗人采摘春茶于其间,茶叶的香瓣被雨水浸润过后,国色天成。采茶的喧腾与休憩时的畅饮无不彰显着诗人的惬意。尾联两句则将现实的境象融入了禅意的虚幻,在清幽的思绪中沉淀过往。这种诗意虚境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表现出诉诸于想象的可塑性,而这些直观的境象又恰在诗中婉转地引导读者去体会蕴意的无限,这种虚实相生的境象正是禅文化给予茶诗的魅力所在。
2、民風民俗、唐詩宋詞、琴棋詩畫、儒釋道、唐裝漢服、品茗聽壺、
3、明代有一位朗彻禅师,也深谙茶道。每有客人来访,禅师必煮茶以待。释来向有诗“宿白华庵访赠朗彻禅师”为证。未观慈颜到白华,白华林里道人家。峭崖凿透千年石,古树锄开万丈霞。舌卷潮音谈妙义,尘挥云影笑空花。相逢洗我风尘色,夜静烧铛雪煮茶。
4、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次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5、2013年曾参加由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活动,参赛作品入编大典出书并颁证。
6、明代茶叶已从团茶碾点转变为叶茶直接冲溣,但是对于崇尚古风的明人来说,还会保留着叶茶(碾)煮的饮茶方式。“夜静烧铛雪煮茶”描绘了朗彻禅师雪水煮茶的古风。又有明徐如翰的“别白华庵郎公后阻风莲花洋欲寄”中“松尘玉霏寒草座,石床花雨泛茶瓯”。松尘,花雨描绘的就是叶茶碾后再冲溣茶瓯的饮茶方式。
7、诗人生动而细腻地描写了汲水煮茶的过程,而看似言茶,实则说禅,在禅茶的统一中感悟人生的风雨。月入江水,舀水入瓮,细煮茗茶,这是一个身居陋室、自我耕种的白发老者的生活写照。然而,在这里,苏轼的所有磨难都消融在了茶的清香和禅的随缘里了。诗人借茶表达其禅悟,融茶于心,融禅于情,享受了一种茶禅互融的乐趣。茶与禅相伴,品茶悟禅,品禅悟茶,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素处于墨,妙机其微,使充满着禅意的茶诗体现出了宋代文人生命中圆融的审美境界。李泽厚曾说过:“禅宗渲染的宗教神秘感受,更少具有刺激性的狂热,更少激动昂扬的欢乐,而毋宁更为平宁安静,更着重在于平静如常的一般世俗生活中。”从苏轼这儿来看,能将苦难生活中的波澜化为禅意的栖息,确是如此。
8、其书法作品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充分吸取中国历代碑刻石刻书法艺术风神,赋予自身独特技法,风格粗拙朴实、大气厚重、波折有力,充满金石气味。书法艺术尊奉“大道圆融,法无定法”为准则。尤擅榜书大字,既可气势如虹,又宜水月清风,意气沉静,内敛含蓄,禅味无穷。
9、3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走东西。--洛阳古道一茶亭所书;
10、以俗为雅是宋诗的总体特征,茶诗亦是如此。自慧能开创的南禅宗辗转到宋代以来,越发将禅的意味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既是柴米油盐类的俗物,又是琴棋书画的相伴之物,宋人的诗歌至俗亦是至雅,通雅融俗,茶诗中融入的禅意处处体现出了诗人创造审美上的清幽意境。
11、風情旅遊線路安排、微電影製作及文化產品設計開發等服務。
12、茶诗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与禅文化的互融则是其最大的特点。从诗人的身份来看,不仅有得道的高僧,也有仕宦的官员,更有隐居的文士,他们在将茶文化中的禅意挥发出来,这一点无疑是相通的。禅宗历来主张,若要于现实社会度化世人,自己必须得走入世俗的生活,只有在寻常百姓的日常俗务中去寻求真佛,才能达到对禅理的认识与体悟。现实中,禅师不仅饮茶,也亲身采茶、制茶,在劳动中感受山水与自然的人生体悟。释可湘《偈颂一百零九首》:“沩仰两爷儿,采茶机对机。只知呈体用,不觉露枪旗。正值风和日暖,何妨把手同归,子规啼破已多时。”诗中通过记述禅宗中的沩仰宗开山大师沩山灵佑和弟子仰山慧寂的采茶修禅中的表禅机的不同,来说明禅宗体用的现实与世俗。释道璨《摘茶》:“拈一旗兮放一钥,多从枝叶上抟量。全身入草全身出,那个师僧无寸长。”如果说可湘上人的茶诗还过多地保留了禅宗的意味的话,道璨上人的这首茶诗俨然已是世俗化的表达了。诗中将茶的采摘、烹制、浸泡、饮用、品味等环节细细道来,一幅世俗的茶文化工序图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从境象上看,“枝叶”和“草”等实在的具象,无不化为禅机的幻象,正如每个现实中的人都有所长所短之故。禅宗讲求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实在是茶诗中境象的虚实相生的体现。不唯如此,文人的茶诗也体现出这一特点,陈著《春晚课摘茶》云:
13、作为题材,以茶入诗至迟在唐代已蔚然成风。唐代佛教中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在吸收了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等思想后,至宋代逐渐形成了强调“理事圆融”、“心境相依”、“色即是境”的融汇雅俗的审美观。而这与宋代文士的既追求功名利禄、又追求净化心灵的诗意栖居无疑是相通的,他们茶诗中蕴含了丰富的禅文化,体现了“禅茶一味”的审美意境。
14、“煎”是一种茶饮方式,从“轻花”一词可揣摩那时的山上禅师依然保持着传统的茶饮方式,煎水煮茶。“津”“凉”二词说明了茶出自高山,制作精良,品质上等。高山好茶,制作得法,品饮必有绝妙的体感,那种”芳鲜”从此就烙在了记忆中,十年过去也不曾忘。禅师的煮茶功夫高,茶品足够好,茶和禅师合而为才出来这醍醐般的味道。诗人虽然很想再去重游再品甘露,无奈年事已高,只能寂寞的回想了。这首诗说明了宋明时代山僧以茶待客的风俗一直延续到清代,茶品越做越佳,禅师也越来越精通煮茶之道。
15、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16、而“炉边茗碗盘桓处,领略无生法已多”(明王元翰《赠无边禅师》)描绘的便是禅师品茗说法,以茶悟道的待客修行方式。从明代留存最多数量的茶诗看,明代普陀山已经形成了以茶待客修行的茶禅文化。
17、4一卷经文,苕霖溪边真慧业,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上饶陆羽泉联;
18、读了这几首茶诗、茶联,您能从“禅”中闻到“茶”香,能从“茶”中品出“禅”味么?
19、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20、汉代以后,饮茶之风逐渐流行,茶也被赋予了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意蕴。唐代出现了陆羽的《茶经》,强调“精行简德”是茶文化的精神基础。宋徽宗《大观茶论》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引。”统治者提倡的茶饮与雅致的风尚,使宋代的茶文化盛极一时。
21、这六首诗的共同点,饮用方式都是煮饮,茶器多为石鼎,水不是山泉就是冰雪,饮茶环境是清幽修竹中的茅庵,还未进门,主人已经生火烹茶以待,远远可望见蓝(白)烟几缕飘出茅庵。禅师不着一言,煮茶的情景就能让远客洗去尘心,忘掉俗念。心清净下来,才可以茶话。
22、2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招隐寺内;
23、禅与诗都重视象喻和启发,茶和禅诗都需要内心体验。从舟山历史上的茶诗,从五代到民国,共查到有43条记录。其中宋诗1首,明清17条,民国3条。最有代表的茶禅一味诗是宋释云谷的《补陀吉西堂奠茶》:
24、其诗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反映现实生活。个性风格纯朴、博大,充满激情。时而洒脱放逸,气概豪迈;时而委婉细腻,温謦感人。尤以禅诗之空灵意境为最,信手拈来,妙笔生花。禅风之味令人超凡脱俗,顿然觉悟自性,了却烦恼,乃佛禅之理得以妙心实证!
25、从室内的环境来看,承载琴棋书画的书斋则是体现茶诗禅意中清幽雅淡的地方。琴棋书画是文士的身份象征,在书斋中品茗、听琴、作画好不惬意、儒雅风流。此时的茶与琴棋都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更渗透着禅宗的心灵澄净。刘敞《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车骑皆雨立,富贵若浮云。围棋纾壮心,酌茗当献酬。”文同《子平棋负茶墨小章督之》:“睡忆建茶斟潋滟,昼思兖墨泼淋漓。可怜二物俱无有,记得南堂棋胜时。”苏轼《雨中邀李范庵过天竺寺作二首》:“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罏。”此三首茶诗分别从棋与茶、画与茶的相生相伴,揭示了蕴含禅意的书房清幽淡雅的审美意境。
26、“萧萧古寺白烟声,童子烹茶煮石铛,门外不知飘急雪,海天低与冻云平。” 屠隆之后,又有周应宸《游静室》,邵辅忠,丁鸿阳,李桐,陈朝辅等四人作的《静室茶烟》诗,“依山茅径仄,到处竹泉清。祗是供随喜,新茶煮石铛。“(周应宸);“入定头陀不下龛,老松修竹闭茅庵。山童汲水烹山茗,祗见烟飞并做岚(邵辅忠);“历历云龛紫竹丛,茶烹石鼎火初红。禅关尽日无人到,一缕茶烟袅碧空(丁鸿阳);“雀舌龙团总擅名,敲冰煮雪满茶铛。僧家清福看如此,一缕蓝烟竹外生。”(李桐);“幽壑沉沉春色回,虚堂阴雨长霉苔。新烟数缕穿云窦,石鼎茶香客远来。”(陈朝辅)。
27、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28、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七十五“寺观”条载:“闽中佛寺历晋、宋、齐、梁而始盛,又历隋唐以及伪闵而益盛,至于宋极矣!”这里虽以闽地为例,但却指出了宋代禅宗及寺庙高度发达的盛况。禅宗从产生的那刻起,试图从“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的世俗名利观中解脱出来,以审美的心态来观物赏景,实现诗意的栖居。这种审美境界的清幽禅趣因饮茶的环境而略有不同,室内和室外的两种环境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29、注:品禅茶六德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将六者感悟并融合到诗里,得出菩提真禅。
30、玉川子后是吾生,自课园中拾晚荣。搀雨金芒排世好,饱春香瓣见天成。不烦钲鼓腾山噉,剩有旗枪战酒兵。凤舞赐团今绝想,只凭苦硬养幽清。
31、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