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赠汪伦的诗句(精选26条)

2024-01-06 09:52:42

李白的赠汪伦的诗句

1、李白坐上小船刚要离开,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2、本诗作于诗人在安徽泾县一带的漫游途中。在泾县桃花潭有一位村民叫汪伦,他常常预备美酒招待李白,李白很感激他,在离开桃花潭时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前两句叙事,诗人正要乘船出发,忽然听见岸上传来歌唱声,原来是老朋友汪伦特意赶来送他;后两句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3、关于汪伦居住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一翟姓村民的家中发现一石额,上面有篆文“别业居”三字。有人考察认为是唐代之物,后乡政府与县文化部门收藏于桃花潭畔的梦潭轩之中。据我邑文史专家吴宗彭先生(参与《桃花潭》文史资料的编著)介绍,此额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土于水东大山脚下的废墟中。此地距桃花潭约两公里,位于桃花潭东北,也与《过汪氏别业二首》诗意相符。若真是汪伦故居在此,那汪伦送别迟到就好解释了。李白从万巨处乘舟而去,正与潭西的万夫子依依惜别之际,不期潭东传来整齐的踏歌声,汪伦率村民载歌而来相送。李白为汪伦的真诚热情感动不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千古名句就情不自禁地从其心中淌出来了。

4、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李白有首《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诗中歌咏友情的千古绝唱。有关其诗的研究欣赏文章很多,笔者在此也一呈管见,以期方家见教。(李白的赠汪伦的诗句)。

6、查修撰于乾隆五十九年的《汪氏通宗世谱》可知,汪伦其五世祖即隋末唐初起兵保障徽州一府六县的汪华,后归唐,封越国公。汪华生有九子,除第九子早卒外,皆出仕为官。后裔中历朝陆续迁泾县的达近四十支,其中迁桃花潭畔的有三支,分别是长子建公派的顷田里(现桃东,曾建有汪公馆、汪公庙祭祀汪伦)、苏口(现新民),七子爽公派的汪伦支。汪爽出任过著名的岐王府法曹。爽子汪处贵好老庄。处贵子汪太元善骑射,好学下士,厌居官途,垂拱闲,迁太平。太元生二子,汪仁素、汪仁恭。仁素生二子,长子汪凤思,歙县令;次子汪凤林,即汪伦,泾县令。汪伦出身于名族世家,出任泾县令没有什么奇怪的。

7、请发邮件至:shudan100@qq.com

8、这里很有必要说说汪伦墓,以防以后传讹。现在桃花潭文化艺术中心的汪伦墓是为旅游打造的,在墓制上不合规处很多。该墓的墓碑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翟氏宗祠忠孝堂在“金盘献果”形的风水上为汪伦建衣冠冢而立的,“金盘献果”即现在的镇政府处,山上即翟氏世祖敬六公的墓地。1958年建陈村水库工房时,墓被毁,碑存文化站。1985年,当时的陈村乡在桃花潭西岸彩虹冈重建汪伦墓,沿用旧碑。现在的墓是再移建的。

9、桃花潭水即使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相送之情。

10、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11、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

12、李白游桃花潭时,汪伦用美酒款待李白,两人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关于汪伦的身份,后人有多种说法,使人莫衷一是。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如清代王琦辑录的《李太白全集》,在该诗的题解和注释中,引用杨齐贤和唐汝询的话,都说汪伦是一“村人”,更有甚者说他是一酿酒者。其主要缘由:一是在邑志职官表所列汉唐以来几百名县令里没有汪伦的名字;二是从李白诗的惯例来推测,他写给朋友的诗题上,往往冠上官衔,如《赠××明府》《寄××少府》,而《赠汪伦》则没有。特别是在《过汪氏别业》诗中云:“汪生面北阜,凿石营池台。”他称汪伦为汪生,说明当时汪伦没有一官半职。

13、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近代,今人安徽学者汪光泽和李子龙先后研读了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为唐时知名士”,与李白、王维等人关系很好,经常以诗文往来赠答。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

14、如若李白真是汪伦盛情请来的,就发生问题了。汪伦只管请来,不管相送,完全不符合中国的人之常情。好多文章为弥补这个漏洞,常作如下辩解:李白走时,汪伦恰不在家中,当得知李白已走,立即携酒赶到渡头饯别;汪伦已于昨晚设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相送,但第二天他还是带了村民来送行。如此等等,皆苍白无力,十分牵强,还明显带有现代人的意识,与古人重送别相违背,完全是一种悖论。另袁枚《随园诗话》也并不是信史,其真实性值得考量。袁枚游历泾县,是听清侍御史赵青藜酒后茶余谈此掌故记载的。赵青藜本是泾县著名的学者,其著述甚丰,也有专门的考据文集,皆不见其记载。所以袁文作为证据是要大打折扣的。

15、《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16、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大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17、郑相如所纂《泾县志》中有一段左冕对汪伦来泾县的记载,记曰:“李白于唐天宝末年,坐永王事,由翰林供奉流夜郎,释归。往来牛斗之墟,宣城、南陵、太平,俱徧杖履,而于泾为最久。故其题咏赠送之章亦颇多。尝欲卜筑南蓝山下。”在蓝山放歌台,由寺僧所刻的记载李白、汪伦天宝十五年三月游的摩崖石刻至今犹存。当然也有人怀疑石刻的真实性,认为语言粗俗,刻字低下,是仿冒之作。

18、踏歌是我国古代的群众歌舞形式。人们多于节日集会时在郊外、街头,或成群结队,以脚踏地,边歌边舞。后传入皇家宫廷,被改造为宫廷舞蹈,出现缭踏歌、踏金莲、踏歌辞等宫廷舞乐。唐睿宗时,皇家举行过有千余妇女参加的踏歌会。踏歌在宫中风靡一时。史书中较早的关于踏歌的记载见于晋•葛洪《西京杂记》:汉宫女“十月十五日……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稍后的北朝史书《北史》第48卷中,记有北魏时人尔朱荣“与左右连手踏地,唱同波乐而出。”

19、根据《汪氏通宗世谱》记载:至乾隆年,汪伦裔孙在此地相传二十七世(五十七世——八十四世),最盛的“维”字辈人丁只有区区四十六人,但保持淳朴好客的家风。汪伦卒后葬下张家坦。唐时,该地区可能还是多姓聚居处。为什么要翟姓来建衣冠冢呢?可能有以下原因:咸丰年间战乱,杀戮瘟疫使汪氏遭灭门或迁徙他乡;抑或至明朝,翟氏家族繁盛,扩张厉害,作为小姓家族被排挤迁往它地。稍长的村民都能谈出许多翟氏扩张与他族纠纷打官司类的轶事,在《美溪义门李氏宗谱》就有反映此类事的记载。但汪伦是桃花潭的名片,是桃花潭人热情好客的代名词,翟氏宗祠给他建衣冠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就是赠给他的。

21、笔者认为石刻者不是名士,不是高僧大德,否则李白可能就有赠诗了。作为一般的寺僧,文化低浅很属正常。我邑名士朱珔在游紫山时,所遇寺僧相谈就显得很没有文化,详见其著述《小万卷斋文稿》中的《游紫山记》。再说,其他无文化之人也没有必要去假装斯文刻意造这个假。石刻虽粗陋却很显真。李白游泾县,正值他政治低谷,其理想与现实碰得头破血流,急需栖隐与友情来舔舐受伤之心。

22、杜甫有首怀念李白的《不见》诗,首句就是“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杜甫也称曾做个供奉翰林的李白为“李生”,看来仅仅从称“汪生”来做推测,未免武断。唐大历间进士刘复,有首《送汪伦》的诗说:“春江日未熏,楚客酣送君。翩翩孤黄鹤,万里沧州云。”按诗意推测,似乎汪伦是个功名不就的隐者。从其家族史看,他也有这样的思想基础。如果汪伦也像陶渊明那样辞官隐居,那就好理解李白对汪伦的称谓以及诗题问题了。对于不愿为官者还要什么虚名呢?再称他曾经的官职是多么令人尴尬啊!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这首诗却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不落俗套,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对于不拘一格的李白来说,怎么能受官职羁绊,不然怎么能称为诗仙呢!

23、据《太平广记》卷二十二内传述道教八仙之一似癫狂者蓝采和,常醉踏歌,其歌词云:“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令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觉苍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嗟峨。”词虽假托消沉,但可证明当时,是有踏歌格调的。《西京杂记》还云,踏歌是源于道教传说中的一种歌词格调。唐代道教盛行,李白是倾向于道教思想的,汪伦以踏歌送行,或许是对他的一种礼仪加友谊。

24、踏歌,顾名思义,是以脚部动作为主的歌舞艺术,而且其特点是“踏地为节”,不仅与“手之舞之”的“舞”有别,且不同于跳跃性的“足之蹈之”,所以日语中除了表舞蹈的“踊”之外,还有“舞踏”一词,显见两者不同。宋代马远的《踏歌图》有当时踏歌的形象场面,画中四位老者,有扶杖者,有拍掌者,有扭腰者,有身倾弯腰、肩挑葫芦者,动态各异,却律动统一和谐。踏歌在宫中经排练,可能舞人大多联臂或拉手,而在民间只要随歌曲节奏踏、跺、走、跳,达到节奏统一即可,动作更加自由。

25、而欣赏此詩的妙处,皆归结“忽闻”“不及”四字上。有关“不及”二字,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其妙在于“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是不期而至的,人未至而声先至,足以表达汪伦的热忱。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李白笑对人生的诗句(精选13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