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关塞外的诗句(精选24条)
描写边关塞外的诗句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在《全唐诗》中搜检有“阳关”一词的诗篇,寻得46首,以为分析“阳关"一词的意蕴的文本。这些诗篇,就其题材,可分为四类:闺怨诗、边塞诗、送别诗和杂咏。(描写边关塞外的诗句)。
3、门票:成人票50元;优惠票25元;本地票(凭身份证)10元。
4、听完了这首诗让人感觉必须要打赢胜仗,因为不打赢是发誓不回家!
5、玉门关四周,山峰层层叠叠,每个山峰上都设立了烽火台。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着跑着便不见了踪影,戍边的将士们因而需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
6、而这词的最后一句居然是大家都在哭,所以和刚刚这首冬天的塞外之诗就完全不一样了!
7、好了,今天的节目顺着这首卢纶的《塞下曲》,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战争,关于塞外的古诗词,今天的说唱古诗词你喜欢吗?
8、极目远眺,奔流不息的黄河之水好似在云间翻涌,一座塞外的孤城耸立在万仞高山之上。为什么要用羌笛吹奏《折杨柳》这首哀怨的(勾起了戍边将士的离愁别绪以及思乡之情)曲子呢?春风原本就吹不到玉门关啊。
9、可以说,边塞诗就是将士们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诗中不仅再现了边塞的壮美风光,也寄托了将士们保家卫国的情怀,以及对家中亲人的思念。
10、青海湖上,浓云缭绕,遮住了巍峨的雪山。边塞孤城,与玉门雄关遥遥相望。尘土飞扬的战场之上,将士们奋勇杀敌,身经百战,就连身上的铠甲都被磨穿了。只要一天不击退来犯之敌,将士们就绝不回还。
11、另一类边塞诗则不同,数量也较多,成为了唐代边塞诗的主流。这是作者的身处边塞之作,或用乐府旧题,或自拟诗题,“阳关”在诗中不仅是实在的地点,而且带有浓浓的感情色彩。如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陇阪肝肠绝,阳关亭堠迂。迷魂惊落雁,离恨断飞凫。”诗以陇阪与阳关对举,写边城距离中原的道路艰难又遥远,而以“亭堠迂”写烽燧逶迤,点出阳关之为边关的扼守与警防意义。作者在诗中羡慕南飞的大雁野凫,感慨自己被隔在阳关之外,欲归无羽翼,唯有“迷魂离恨”而已。这一类诗,岑参所作较多。他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而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但在岑参的边塞诗中,凡提及阳关者,意义实在,都是点明其“边关”之所在而抒写思念之情。如《寄宇文判官》“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如《岁暮碛外寄元㧑》:“别家逢逼岁,出塞独离群。发到阳关白,书今远报君。”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愁里难消日,归期尚隔年。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岑参的《优钵罗花》是借边地的珍异植物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也以阳关为漫漫长路上的阻隔:“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显然,这些诗中的阳关具有两重性。它既是地理上的关隘,出关即置身塞外,远离家山,同时又是作者心理上的关隘,关外荒漠,隔断了望乡的梦魂,由是而成为作者感情的寄托。作于晚唐的边塞诗,如储嗣宗《随边使过五原》与许棠《塞下》,其中也说到了阳关。但此时的阳关已随着德宗时沙州的陷落而废弃,早已不是唐的边关了,然而作者却不能忘怀:“五原西去阳关废,日漫平沙不见人”;“安西虽有路,难更出阳关。”“阳关”在这里虽是边关,却蒙上了一种惆怅,带着一种伤感,因为它的废落,代表了唐王朝的颓败。过去是阳关遥远,出关戍边,令人忧伤;而今疆土蹙小,国势衰微,人们即使乐意为国守边,而欲出阳关却再无可能,所以叹惜:“安西虽有路,难更出阳关。”
12、这首诗既描绘了边塞的壮美风光,也抒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13、唐代的边塞诗以盛唐时期为多,反映了这一时期唐王朝的强盛与士人热衷于功名的昂扬气势。言及阳关的边塞诗则以抒写思乡念国之情为主,在情绪上比较低沉。这些诗大致有两类:一类为乐府,如贺朝《从军行》和李昂《从军行》,都以相当的篇幅写边地的寒苦与战争,其实作者并未到过边地,只是取其旧题为材。据《旧唐书·文苑传》,贺朝,越州人,神龙中与贺知章、张若虚、万齐融同以文辞秀出的吴越之士而著称,官止于山阴尉,一生未曾出过关。其《从军行》从天子拜将出征,写到边地的艰苦与激战,从家中妻子的思念,写到战土凯旋归来,基本上是扣住“从军”二字发挥想象。梁陈宫廷之中也颇多这样的边塞之诗,都是借乐府旧题而展开,影响及于唐代,遂有这样的沿袭。在这类诗中,作者只是以边塞的战斗生活为歌咏的题材,既无亲身的经历,也就缺乏真切的感受,诗的内容颇具概括性,表现比较平淡。诗中所言阳关,没有实际的内涵,仅用以代称边塞之地而已。
14、相对于这种大画面的感觉,唐代的另外一位诗人,也就是今天我们说到的卢纶,他的诗作则是更加的小故事情节,他不是讲千军万马的,他往往只讲当中的某一名将军和某一段事情,比如说今天的这首是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对吧?他要逃走而我们要追。
15、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6、杂咏“阳关”之诗,所咏已经不是地理意义上的阳关了,而是由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而引申出来的音乐之称。诗人们或以“阳关”为劝酒之歌,如白居易:“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对酒》“更无别计相宽慰,故遣《阳关》劝一杯。”(《答苏六》)或以“阳关”代指悲伤之曲,如张祜:“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听歌》如谭用之:“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江馆秋夕》)或以“阳关”赞赏乐曲之妙,如白居易:“最忆《阳关》唱,真珠一串歌。”(《晚春欲携酒寻沈四著作先以六韵寄之》)如李商隐:“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赠歌妓》)这些诗中的“阳关",都因王维的诗而指乐曲,而包含了多种意思,不仅超出了阳关的地理意义,也超出了原诗的情感意义。由此可以说,王维以阳关而寄深情,诗因阳关而动人,阳关也因诗而名声播扬,更加响亮。
17、这首诗写的是突厥首领请求和唐朝和亲,迎娶公主,被唐玄宗拒绝的事情,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唐朝国力的强盛。
18、这凄凉的边塞的秋天呀,大雁都回去了,军营中的号角次第响起。孤零零的塞外边城,城门紧闭,喝了杯酒更加思乡,可是我们没能战胜敌人,不知何时才能归去。
19、在前往边塞的送别诗中,“阳关”出现的频率较高,其典型意义则是在边关之外,加上了荒漠无人的旷凉意味。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如刘长卿《送裴四判官赴河西军试》:“阳关望天尽,洮水令人愁。……他时相望处,明月西南楼。”如杜甫《送人从军》:“弱水应无地,阳关已尽天。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诗人们多用“绝域”“尽天”这样的词语来形容阳关,不仅是指其遥远,更强调阳关的所在,已是天的尽头,友人此去,将是无边的孤独。诗正是因为点出阳关是绝域,是天尽头,友人前往,唯有孤独相伴,才写出了送行者的关切之情,才写出了送者与行者之间的友谊真挚深厚,弥足珍惜。深厚绵邈的情感使“阳关”这一地名又成为了友谊的象征。在这一类诗中,自然以王维的一首最为著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行的地点在渭城,友人将去的地方是阳关之外。诗说“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说阳关之内尚为热土,阳关之外,即是异域,而诗人的殷殷之情将伴随着友人直至阳关。出关的友人无论行至何地,也无论那里多么荒凉,多么寂寞,那矗立身后的阳关就像这渭桥边的诗人一样,永远地守望着出关远行的人。友情牵连起相距万里的渭城与阳关,与西行的友人一路相伴,诗人身在渭城作送别,心却遥遥飞至阳关,从那里再别出关的友人。诗所表达的情谊如此殷切深厚,人们为之感动,遂为诗配曲演唱,一时风行,于是而有《阳关曲》或《渭城曲》之称。而这首诗的本名《送元二使安西》,反倒湮没,不为人所熟悉。
20、听到这一首,你就会知道,原来这卢纶写的诗呀都是特别的有意思,这一次呢虽然不是在冬天,也是在晚上,也会有一位将军,他很厉害,他一箭射去,把箭都射入到了石头里,说明这将军很厉害,对吗?
21、突厥首领站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向北眺望,看到了浮云堆庙(庙的名称),回想起了昔日兴兵攻打大唐之前,杀马祭祀神庙的场景。可惜,如今的唐朝皇帝(指的是唐玄宗)英明神武,不肯和亲,只能无功而返,白跑一趟。
22、阳关是地名,却又不是普通的地名。它是汉武帝开河西四郡时建立的两座关口之扼守着由汉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是军事防守的要地。提到它,就会联想起沙漠大碛,卷地风雪,对于生活在中原的人们,阳关不仅遥远,而且也神秘让人向往,于是成为古代文人诗词的吟咏对象。这种吟咏,以唐人为盛,使“阳关”一词在地理之外又具有了更多的意蕴。
23、在诗歌创作的历史上,留下过很多优秀的边塞诗作品。今天选择其中的几首,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从这几首诗中,感受一下边塞诗词的大气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