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烟雾缭绕的诗句(精选45条)
描写烟雾缭绕的诗句
1、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洒落到地面,形成银白色的一片光泽,就象一群群白鹤委下身子匍匐在地上。天气清寒,又有一阵阵清风呼呼地吹进人们的袍袖。诗句写冬季白雪纷飘,朔风劲吹的情景。诗人将落雪喻为白鹤委地,形象极为俊美,在喻雪的诗句中极为罕见,这样写,便把静态的雪写活了。而清风入袖的描状,可知冬时寒风无处不往、无隙不钻。这对进一步突出天气酷寒是有益的。诗句比喻精美,有极强的艺术魅力,使读者沉浸于高雅的艺术氛围中。
2、高高耸立的天山雪峰,云缠雾绕,终年不散,白雪皑皑,巍峨壮丽。诗句写天山阴霾重重、积雪层层的景象。皑皑雪峰,云雾缭绕,遮天蔽日。诗人仅用“常不开”三字,就恰到好处地点出了“雪云”的浓密稠实的程度。雪是白的,山是白的,云也是白的。白云锁雪峰,“雪”、“山”、“云”浑然一体,着笔全在“常不开”上。日照雪山是美景,而白云缭绕终年不散的景致更美,更富诗的意境。两句诗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雪山白云图,令人再三惊叹诗人的造化神笔。
3、译文:烟雾重重找不到路,远天之上火烧云正在生成。明日出门会是好天气,冰花在帽子上散开好像珠子一样。
4、 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王勃《焦岸早行和陆四》
5、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6、黄君璧霜叶红于二月花5cm×5cm纸本设色1948年黄君璧文化艺术协会藏款识:霜叶红于二月花。戊子夏日时客金陵,黄君璧。钤印:黄君璧印(白)君翁(朱)
7、译文:临近晚上天空中出现了火烧云,在石子路上吹奏笳笛。将战马用红色装扮,头发花白就不要耕种了。
8、 爱君山岳心不移,随君云雾迷所为。——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9、入关意气喜生风。年少胸吞云梦。 金阙日高露泣,东华尘软香红。
10、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 菩萨蛮 (李晔) 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肠断忆仙宫,朦胧烟雾中。
12、大雪飘落在北台上,北台银装素裹,犹如玉楼一样。雪后寒冷,人站在台上冻得浑身起鸡皮疙瘩。举目田野,白茫茫的大地好象银海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遍地发光,照得人目眩眼花。诗句写雪后天寒雪白之景。“起粟”写天气寒冷,“生花”写白雪皑皑耀人眼目,深契自然之理。“玉楼”、“银海”状摹雪后之景,更见韵味。
13、宋·杨万里《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
14、 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九天无一梦,此道付晨星。——白玉蟾《江楼夜话》
15、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16、作为资深烟民,被诗中的“云雾”感动,而且,此情此景,吞云吐雾又何妨!?
17、踏雾乘同归,撼玉山上闻。李贺《兰香神女庙》
18、 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
19、福多多:此诗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
20、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21、作为资深烟民,在创作“世界无烟日”有关文章时,难免会被诗中的“烟草”打动,而且,此情此景,烟草又何妨!?
22、很熟悉的放着羊,在打瞌睡的时候被乌鸦给惊醒了。
23、 知是相公军,铁马云雾积。——杜甫《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
24、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李隆基)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25、黄君璧仿石溪山水102cm×31cm纸本设色20世纪60年代黄君璧文化艺术协会藏款识:崒岏凌霄汉,卓然少跻攀。松欹千仞磴,嶂隐百重关。翠滴苔痕古,赭分石色殷。香泉峰底出,幽鸟涧边还。始识此中意,何求海外山。一杖多趣思,端必出人间。地迥别群山,苍崖半倚天。猿啼青嶂外,鹤唳白云边。太古留遗迹,星坛隐旧仙。瀑泉长曳练,谷涧暖生烟。古洞排壑险,高岩立碧藓。灵峰遥可望,异境画中缘。晴雾开还翳,山岚断复连。樵歌时响亮,谷鸟镇翩翩。寺隐孤峰侧,松欹欹欲(巅)。坠履深有意,一笑是何年。庚子仲冬作于天阚山房之南窗下,石谿残道人。大千先生擅仿四大画僧,然最服君翁吾师效石溪,曾于一九三〇年代赴粤专程访之,此艺坛之佳话也。傅申敬识。钤印:南海黄氏(朱)君璧画印(白)君约(朱)傅申(白)白云堂(白)
26、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李益《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27、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山上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好象变化莫测的白云在浮动,景色十分迷人,令人百看不厌。当温暖的春天到来之时,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群山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绿装,山峦叠嶂,象绿色海洋中的波涛在汹涌,真乃人间又一奇观。诗句描写群山在不同季节的奇妙景观,语言朴实,色彩鲜明,平中见奇,宛如是一幅优雅淡美的山水画。
2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译文: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范成大《早发竹下》译文:村头的炊烟,形状象碧蓝色的波纹,到了桥边,也乘势拐了个弯。
29、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
30、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站在长安城中向南眺望,只见终南山的阴面更显秀美挺拔,一座银白色的积雪山峰浮现在云层里。雪后初霁的阳光照在积有白雪的树梢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日暮之时更觉城中冷气陡增。诗句语言准确、洗炼、典雅。首句用一个“阴”字,限定全篇格调。次句用一个“浮”字,山阴处积雪之高跃然纸上。第三句用一个“明”字,山岭的冷峻苍白自现。末句一个“增”字,又突出阴岭雪带来的逼人寒气。此诗不愧为唐代咏雪名作。
31、黄君璧不仅用功于古人,也着力于师法造化。他先后到过罗浮、桂林、衡山、泰山、燕山、华山、黄山、峨眉山、云南石林以及江南各地游观写生;抗战期间,他居住嘉陵江畔,朝夕观览巴蜀奇山秀水,又同张大千等悠游于峨眉、青城、剑阁,深悟大自然之奇妙。他在《岩壑丛林》一画中题曰:“余曩游峨眉山,容树色朝云暮霭早晚之状不同,阴晴之态各异,变化无尽,于是心中略有所悟焉。”到台后,他经常观赏阿里山的云海,更是游遍亚、欧、美、非、南美各种瀑布大川,名山胜景,直到87岁高龄,还游访美国大峡谷并当场写生。黄君璧大量临古而不泥古,能赋予作品以活泼生机和鲜明个性,正是不断师法造化的结果。90岁,他在《白云堂画论画法》一书的自序中写道:“习艺一事,不外师人,师心,师造化。师人者以古人为师,师心者以己身为师,师造化者以自然为师也。”这是由画家切身体会印证的道理,是格外宝贵的。
32、《秋兴》宋代 陆游满簪白发不胜繁,窃禄偷安媿主恩。东馆烟波秋渐瘦,北山雾雨昼多昏。译文: 满头白发越来越多,簪子简直插不上,拿着俸禄偷安愧对皇上。东馆的烟雾缥缈,快入深秋了,北山白天的雾气雨水要比晚上多。
33、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34、辛弃疾一生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屡建奇功,但也因为坚持抗战而为以皇帝为首的主和派所不容。中年以后曾长期闲居上饶、铅山等地。这是词人晚年在江西铅山写给儿孙们的一首词。
35、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36、40cm×64cm纸本设色1951年黄君璧文化艺术协会藏款识:辛卯秋日写阿里山云海,黄君璧。钤印:黄君璧印(白)君翁(朱)
37、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38、黄君璧是台湾地区重量级画家,也是近现代中国画界长寿、多产、影响广泛的画家,有“兼容中西”之名。他早年确曾学过西画,他的某些作品(如画云水)在构图、用光方面也吸收了一定的西画因素,但他的主要功底还是传统绘画。从17岁开始,他就师从广东著名画家李瑶屏学中国画,至26岁,他又同李瑶屏等一起组织以发扬中国画传统为宗旨的癸亥合作社(两年后扩组为国画研究会)。此后,更与会内画家如潘致中、赵浩、卢振寰、卢子枢等前辈画家相与切磋,潜心钻研古代传统。其间,他结识了著名收藏家何荔甫、何冠黄慕韩等,得以观赏临摹历代名作。1926年,黄君璧游上海,得识黄宾虹、郑午昌等海上传统派名家,1929年与张大千订交,也出于对传统绘画的共同兴趣。1947年(50岁),他将抗战时期的作品展出于上海,美术史家俞剑华著文说:“吾友黄君璧幼耽绘事,长益精进,虽籍广东,而毫无岭南派习气……所作山水从龚半千之厚重,泽以石谿之古雅,和以石涛之奇肆,酌以田叔石田之挺拔,而上追黄鹤山樵之繁密,不懈而及于古。”文章褒扬的目的,是强调黄君璧有传统功夫,与“折中中西”的岭南派不同。有意思的是,广东籍画家王霞宙对同一展览表达了另一种观感,他拿黄君璧与古人相比,说黄氏某些作品“使人有时下舶来品之感”,还举例说,黄氏“惯画的云,更渗入了风景照片的云”。王霞宙是批评黄君璧借鉴了西画,还不够传统。从这两种不同的观感与评价,我们可以知道黄氏在50岁前的艺术面貌:以传统为主,也适当借鉴西画,整体上保持着传统风貌。50岁后,他继续坚持了这一路线。
39、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40、 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锉花枝。——方干《春日》
41、 雾 (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42、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43、 云雾敛,月正圆。——宋无名氏《斗鹌鹑·木马嘶风》
44、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杜甫《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