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将士凯旋的诗句(精选50条)
描写将士凯旋的诗句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2、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3、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zhào)矣,建彼旄(máo)矣。彼旟(yǔ)旐斯,胡不旆(pèi)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cuì)。
4、无名虫在草丛里嘶嘶鸣唱,蚱蜢轻灵地跳跃在草尖上。妻子已经好久没见我的面,一副忧心忡忡的可怜模样。可以想像得到她见我归来,那渴盼躁动的心必将安放。威名赫赫的南仲大将军啊,归国途中顺便把西戎扫荡。
5、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6、扩展信息:凯旋归来是指军队的胜利,被称为“凯旋”。皇帝会率领数百名官员出城与郊区见面并向他们打招呼,有时还会派大臣向他们打招呼。这称为“郊区劳工”。军队胜利后,将在太庙和太社宣布世界祖先,这将是俘虏获胜的礼物,即报告胜利并赠送被俘的战利品。现在一般指成功完成分配任务并以良好声誉返回的军队,组织,机构或已派遣人员。一些语言专家批评该词含义的重复。(描写将士凯旋的诗句)。
7、我乘坐高大战车准备出征,前军列队静侯在都城郊外。从周王的宫殿里传出命令,听从国家召唤我到这里来。召唤我的仆从马弁到身边,告诉他们一同上车到前线。国家多事之秋安全成大患,我们务必紧急赴难勇向前。
8、C.“金山西见烟尘飞”句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唐军早有戒备。
9、我乘坐高大战车准备出征,后军列队静候在都城门边。遍布绘有龟蛇图案的旗帜,漂亮羽毛插在大旗的顶端。那些绘有龟蛇鹰隼的大旗,无不在浩浩风中猎猎招展。此去安危胜败我忧虑不安,马弁随从尽带愁容与忧颜。
10、悲伤之际,抬眼望去,只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王维随口吟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个字,从此定格成中国人心中永恒的诗意。
11、译文: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12、喓(yāo)喓草虫,趯(tì)趯阜(fù)螽(zhōnɡ)。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13、春光明媚阳光是那样和煦,花草树木生机盎然多繁茂。黄鹂鸟儿尽情地卖弄歌喉,俊俏村姑悠闲地采撷香蒿。抓捕审讯割掉左耳的俘虏,收拾停当就急急忙往家跑。威名赫赫的南仲大将军啊,把不可一世的玁狁来清剿。
14、第二章我们先来看看旗子的描写。旐(zhào):军旅狩猎时召集属下士卒众人的旗帜,旗幅狭长,旧说旗帜上绘有龟蛇图案。《周礼·春官·司常》:“凡军事,建旌旗。”旄:指挥士卒所用的五彩羽毛的旗帜。参《鄘风·干旄》“孑孑干旄”注。旟(yú):即杆首,旗杆顶端带有鸟隼形象的旗杆。旆旆(pèipèi):飞扬貌。
15、在一些语言学专业期刊中,一些评论员批评某些单词的重复。将这些单词视为“语义重复,重叠的床”。批评的最前沿是成语“从凯旋而归”和成语“遭遇”。原因是:“胜利”的意思是“从胜利中返回”,后跟“返回”一词,“它不是变成“从胜利中返回并返回”吗?”同样,“遭遇”的意思是“偶然开会”,意思是加上“开会”,“不是偶然开会吗?”。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这两个单词存在语言问题,应将其从语言使用实践中删除。
16、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使至塞上》(唐代:王维)
17、王维出使时,恰在春天。途中,他看到北翔的归雁入“胡天”而去,不禁想到此刻的自己,不正如这孤雁蓬草一般,随风飞逐,漂泊无依吗?
18、残酷的战争一点儿笔墨都没写,第四段突然转折,有了《小雅·采薇》一诗的味道,描写的是战士思乡和回家。而且你看这后三章和前三章明显是割裂的。一头一尾,中间的过程省略了!
19、苍茫大漠上,孤零零一列单车缓缓行驶——对于这次出使,朝廷本就不重视,别说排场了,连随从都没有多少。
20、诗人把自己的孤寂融在广阔的自然中,本来无情的塞外风景,因为他,有了诗意,有了情绪,亦成为世代中国人寻觅向往的远方。
2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22、想象着将士们征战沙场的情景,诗人心情不禁为之一振:将士们还在为了国家战斗着,我有什么理由不振作呢?
23、A.“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围绕“风”字落笔,走马川、雪海边,黄沙飞扬,遮天蔽日,不着“风”字,而风之猛烈,如在目前。
24、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25、(1)B.“化静为动”有误,这些描写本身就是动态的;“战士们在风中无畏前行”理解有误,还有在乱石滚动的环境中前行。
26、风烟萧萧,胡马嘶鸣,雄奇的落日印在漫天黄沙中,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了自己。
27、在此,生命是如此的渺小,却又是如此的蓬勃。
28、华亚国学幼儿写意剪纸,与孩子一起拿起剪刀,锻炼幼儿手部动作,领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美,剪出孩子眼中完美的世界~
29、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③西门伫献捷。
30、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3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2、这句话的意思是: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33、全诗咏物言志,借赞美金错刀寓抗金报国之志。诗在用韵上是四句一转,与诗人情感表达的流泻起伏变化相适应,读起来抑扬顿挫。
34、(3)诗人一开始就写到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中间写到“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通过写边塞之地的极寒以及黄沙漫天,斗大之石被风吹起等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以此来衬托唐军将士们不畏艰险,保家卫国的豪情。“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写的是“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碰撞”。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通过写典型环境和军旅生活的细节表现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也表现出士兵们军容整肃严明,骁勇善战。
35、译文:几万里广袤荒凉的匈奴之地笼罩在茫茫白雪之中,春天到了了也还无从知晓。
36、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塞》(清代:徐锡麟)
37、“喓喓草虫,趯趯阜螽”两句,与《召南·草虫》一诗开篇相同,都是借草虫和阜螽的鸣叫,兴起思念之情。第五章写士兵对家中妻子的想象:他想象妻子独守空闺,苦苦思念行役在外的丈夫;又想象她见到凯旋归家的丈夫时,会怎样喜悦开怀。通过这种想象,诗人想要表达的仍是对战争胜利的歌颂,以及对带领士兵取得胜利的主帅的赞扬。
38、释义: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39、释义:身经沙场百战铁甲已破碎,城池南面被敌人重重包围。
40、渔歌中:到夜晚,不思还。梦中多少企盼?望故乡,情意绵绵。故乡风光好,故乡水亦甜。何日凯旋?
41、译文:在不绝的豪壮燕歌声中,边塞的鸿雁高飞,放牧的马儿叫着。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开始转绿。
42、唐朝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次年,也就是公元737年的春天,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
43、《出塞》通过拟写出征者的豪壮心情,表达了作者坚强的战斗决心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4、问苍天:何处是乡关?黑风卷起千重浪,白云覆没万里山。独立天地间。
45、王维此行本是失落的、孤独的。但到这里,他该是释怀了:大漠的广袤冲走了朝廷中的营营苟苟,将士们的热血拼搏激发了他心中的热情。
46、我就像随风远飞的枯蓬,飘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正翱翔在云天。
47、昔我往矣,黍(shǔ)稷方华(huā)。今我来思,雨(yù)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48、结合诗句分析,此诗塑造了西征将士怎样的形象?
49、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唐代:卢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