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形单影只的诗句(精选22条)
描写形单影只的诗句
1、释义:我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隔天边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不仅看不见她,就连一只传信的大雁也杳无踪迹。
2、 野花无人采,春草生墙旁。(唐代陈陶《玉台新咏》)
3、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4、设色阶段,用优美华丽的辞藻细腻地描绘出事物的色彩和质感。相对于写形阶段,设色又更进了一层,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简写到细节描摹。如果说写形阶段还只是白描勾勒,那么设色阶段则是用丰富的色彩层层渲染出事物的形神。如果说写形阶段还只是一张黑白相片,那么设色阶段则是缤纷绚丽的彩色照片。
5、出自:《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宋代 晏几道
6、这句诗描述了孤独的帆船在无边的蓝天下渺小消失,只见长江的水流无垠,体现了默默无闻的孤独与辽阔。
7、风来去自由,是自由的灵魂,别再锁来锁去,最后只不过镜花水月一场空。钥匙在他手里,锁都是废品。
8、赏析: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匡山哪有你读书的旧居,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
9、中秋望月便想起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释义:料华年似水,伊人亦如行云,无处寻觅。
11、赏析:常常担心萧瑟的秋风来得太早,让人来不及欣赏荷花就凋零了。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花好月圆,后两句突然借花之自悼,实写人之自悼。此诗托物言志,情感真切自然。
12、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13、这首诗平铺直叙,香菱用了多个形容词描绘月夜之景,就像画家用毛笔逐一勾勒出事物的外形轮廓,尽量把它描摹得逼真形象。初学者在遣词造句上会模仿诗文范本的写作规则,这正如我们小时候刚学写作文时要阐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一切都按部就班地去叙述。香菱的首句“月挂中天夜色寒”,描述了诗中的时间,以及月亮所处的位置;第二句“清光皎皎影团团”,进一步描写光影缥缈之景;第二联“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香菱表达自己观赏月色的欣喜之情,并想象村野之人的愁绪;第三联“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香菱用“玉镜”和“冰盘”两个词形容月亮的外形,描绘出月儿光洁明净的样子;第四联“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香菱再一次赞叹月明如昼,辉映庭院。
14、赏析:暮春时节冷雨萧瑟,牡丹花萼低垂,花瓣纷纷飘落,随风飞散,再也没有人来关心她寂寞凄凉的处境。纵然是晴明天气里,残花落地犹觉惆怅,何况在风雨之中,飘零在污泥烂土之中,更觉惨不忍睹。
15、宝光丹气共回环。水弱小舟闲。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到深山。
16、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三》唐代 元稹
17、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杜甫《月夜忆舍弟》)
18、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人都是离乡背井之人,她们读到香菱的诗,产生了心灵共鸣,都赞扬这首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香菱的这三首诗正是写诗的三层境界:写形阶段是第一层境界,到设色阶段增进一层境界,再到寄情阶段又提升到了第三层境界。大多数写诗之人只止步于前两层境界,真正能做到情与景完美交融的诗人很少。
19、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
20、“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21、看到弯月,就想起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以真珠月如钩,更有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