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想法一致的诗句(精选28条)

2024-01-22 12:14:40

形容想法一致的诗句

1、从文人视角看文化变迁,从文化魅力看文人精神。

2、闻立鹏:在中央美院学习时,吴作人、王式廓、董希文、罗工柳等先生在对我的影响非常大。20世纪50年代末,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油画系讨论建立工作室制。讨论的重点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油画创作的整体水平,需要分门别类地来进行。因为事实上艺术不是一个标准,审美也好,艺术创作也好,没有一个教员能够是全面地教学生,因为每个教员有自己的路子,所擅长的也不一样。所以后来就同意成立画室。但是画室考虑是按画种来分,还是按画风、画的理念来分?经过讨论后,大家觉得还是应该按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和他的擅长来分。美术学院根据当时的实际师资情况,成立了最初的三个画室。吴作人先生主持一画室的工作,基本上是研究欧洲古典艺术。二画室主要由一批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画家,他们的艺术理念也比较一致,强调现实、强调写实。董希文先生主持三画室的工作,他当时有很明确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艺术主张。总之是按照艺术创作的理念和风格来考虑的。(形容想法一致的诗句)。

3、3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处: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5、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6、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7、•MybossandIdon’tseeeyetoeyeoverthequestionoffinance.

8、  大运河的长度是世界运河之首,它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联结了五大水系。作为一条人工开凿的长河,它见证了春秋、隋、唐、宋、元、明、清的历史,它曾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经济、文化和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9、闻立鹏:是的,我很喜欢诗,喜欢诗的简约与力量。甚至到了最后,我用《国际歌》的最后一句话“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作标题,这样从整幅画到标题,都聚集力量,突出这个主题。

10、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的艺术传统,诗画关系也是诸多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探讨的课题。诗性的绘画指向审美的更高层级,想要以严谨的逻辑关系进行实证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具体的绘画语言来承载,诗意就在画中,清晰可见,亦被观者感知。自然的物象、画中的形象、画者的心象、诗的意象、观者的想象复杂地交织着,画家只有不断思考不断磨炼,才能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审美关系。艺术家随着实践过程的推进,也慢慢步入新的艺术境界。

11、  《撞死了一只羊》是万玛才旦继2016年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塔洛》之后的最新小说集,内容由四部中短篇小说和一篇关于小说创作的访谈文章组成,依然延续作者之前的创作风格,以幽默而又写实的手法,在看似不动声色的描述中,冷静地交代人物,展开叙述,写出当下藏族人的日常生活、情感方式。其中,《我是一只种羊》入选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6中国最佳短篇》一书,其他两三部中短篇小说也即将由作者本人改编成电影作品。

12、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获奖作品。诗集《落日与朝霞》收录了诗人于2007年至2015年的创作的“新作”,共分为“忧歌”“散步”“远方之光”“告别”“北方之星”等六辑,其中“短诗辑”为历年所写、因各种原因而没有选入以前诗集的部分短诗。此外,还选入了几首前期的“代表作”。她的诗有着历尽沧桑之后对生命的洞彻、感悟,有自在地对待一切的意味,表现得清冽冷静。杜涯诗中纯净的语言与纯净的诗情是一致的……形成一个透明的世界,把我们领到她诗中一个个朴实而充满着真情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它与客观相统构成了她的诗美空间。

13、《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4、1 . 平生个里愿杯深。——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15、所以,我想用红烛来表现闻一多的形象。但是怎么变成艺术形象?变成怎样的艺术形象?从文学理念上来说可以形容红烛如何如何,跟他人生怎么样,但是把文学形象变成绘画造型的形象,这还得处理和雕琢,并找到契合的点。1978年底、1979年初,我到西北,到青海去,顺道访问老同学朱乃正等人。还请朱乃正用毛笔给我写了闻一多《红烛》的诗句,但是都没找到红烛该怎么表现。后来在另一位老同学的画案旁边,无意间看到桌角上的燃着的残烛,象泪痕一样缠绕着流下来,让我瞬间莫名地触动,油画表现的意象终于找到了,所以我就用它结合闻一多在上世纪40年代的一张照片中的形象,同时根据诗歌《红烛》的思想,燃烧起来、引起来更多的红烛,这样构建画面,用红烛表现闻一多的人格、表现他的一生。

16、  冯内古特运用科幻小说的技巧,让毕利在德累斯顿一场因空袭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后,之后展开了一场自由穿梭时空的冒险之旅。在《五号屠场》里,无论战场上或时空旅行中,冯内古特描述许多面临生死边缘或受苦受难的人所采取的方式皆是冷静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层,人类可以无视时间与空间的存在,任凭自己的心灵自由飘荡,八方驰骋。

17、  中共在松花江以北发展壮大,迅速解放了东北全境。虎石台乡亲们喜迎解放,建设新政权。

18、  梁晓声作序,父子两代六十年心血打磨——一部东北小村“虎石台”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变迁史,故事在郭松龄讨伐张作霖的大时代背景中开端,至东北解放结束,用生动的笔法,成功地塑造了东北小村“虎石台”中各色脸谱的乡绅、百姓,并一改以往文学作品中非善即恶的脸谱化形象,从文学的角度为读者还原了一幅不一样的东北小村生态群像图:军阀混战,战火烧到了辽西小山村虎石台。村民遭兵劫,损失惨重,隔年又遇匪患,日子苦不堪言。

19、  阔别十四年,“人民作家”张平,继《抉择》《十面埋伏》《国家干部》后,奉献重磅力作《重新生活》。一部与我们伟大时代同行的作品,强调了全民反腐的大势所趋。民本情怀的重温与力铸,将普通人的命运与时代紧密结合;作家张平称“这才是我的一部真正的反腐作品。”

20、与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1、闻立鹏:其实在大的对比之中,我关注的是纯洁的力量,聚集与凝练才能趋向单纯,单纯产生力量。在我后期的创作中,很注重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尝试。比如在《交响蓝白黑》中,我让形的方向对比更加纯粹,从形式上利用一个横的一个竖的突破它,以此增强对生命力的阐释,我觉得简约的对抗具有一种特殊的美。在色彩上我喜欢比较概括,大块的颜色,通过这个来感人,不是一上来就画很多很具体的色彩,所以我的色彩观念不是纯写实的,颜色是从写实里出来的,但是观念不是写实,不是追求那个画面怎么像对象,而是让对象的这些色彩能表达我的思想感情。

22、闻立鹏:当时我们上油画研究班时,老师是罗工柳,所以罗工柳先生对我的影响最为直接。罗先生的教学思想和艺术观念尤为活跃和现代。他一方面非常强调艺术和生活的关系,艺术为人民、为群众服务的观念;同时他十分强调艺术形式,他认为艺术的观念、想法等等都得通过造型语言表现出来,在那个时代王先生的教学主张对于破除、克服之前的概念化、公式化的教学,是具有突破性的。罗先生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要学习艺术规律,尤其要学习并掌握油画写生的规律,强调油画的观察方法,这点非常宝贵。他从油画的观察方法入手,系统讲解油画和中国画不同之处;他提到油画家观察事物,要有油画的眼光。那么油画的眼光到底是什么?罗先生把这个概括出来了——其实就是西方油画的基本规律。至于具体怎么画,他说你们懂得基本道理了,到新疆去写生,你就会画油画了。后来果然是这样的,我们油研班的同学在新疆时,运用罗先生讲授的绘画原理、观察方法、表现方法,在自然中通过光的分析,观察阴天、晴天的明暗冷暖变化,通过这样的集中训练,我们开窍了,掌握了色彩规律中的冷暖关系,也就掌握了油画技法的基本奥秘。

23、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24、闻立鹏:由于我的出身和我父亲闻一多先生的遭遇,在我的内心中始终有一种表现悲剧、表现悲怆情绪的愿望。这种悲怆的情绪是我的本科毕业创作、革命历史画《血债》、油研班毕业创作《国际歌》(又名《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等作品的整个思想背景和感情基础。我觉得真实情感是一个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最重要的条件,当艺术创作与自己的感情结合在一块时,这个时候出来的艺术品应该是比较容易达到真实;如果再加上艺术表现方法的反复推敲锤炼,就比较容易成功。这样的作品既能感动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感动别人。如果画的时候连自己都不感动,没有真情实感,画面必然是冷冰冰的,我相信它也不会对观众有多大的感动。

25、  1926年,俄罗斯的青年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联系上了他仰慕已久的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几番鸿雁传书,帕斯捷尔纳克又把自己的诗友茨维塔耶娃介绍给了里尔克。在短短不足一年的时间里,三人之间书信往来近百封,成就了世界文坛的一段佳话——在“最绝对的隐居”状态里,完成了“同另一个志趣相同的灵魂最紧张的交流”。三位大诗人在信中讨论诗歌,交流创作,互诉衷肠,同时也在“对话”中把他们当时的心境敞向了后来的我们。这些书信,成为了关于诗歌与艺术,爱情与生活的优美篇章。

26、management/ˈmænɪdʒmənt/ 

27、  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丹麦文学史家格奥尔格·勃兰兑斯的名著,迄今仍是研究欧洲文学史的重要参考书。作者由于本书及其他论著,曾被称为泰纳以后欧洲最大的批评家。游学欧洲多年后,在哥本哈根大学任讲师,主持美学讲座,热切引进当时欧洲新兴的哲学、美学思潮,力辟北欧弥漫一时的地方自大观念。他的这些划时代的、发聋振聩的讲义,凝聚了他近二十年的心血,后经整理成书,便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1872—1890)这部巨著。本书把文学运动看作一场进步与反动的斗争,概述了从十九世纪初叶起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文学发展状况(法国部分到三十年代为止,英、德部分到二十年代和1848年为止),着重分析了这几个国家的浪漫主义的盛衰消长过程,以及现实主义相继而起的历史必然性。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形容想爱不能爱的诗句(精选48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