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理落差的诗句(精选25条)
形容心理落差的诗句
1、我是在他们年迈,尤其是生病之后,逐渐更为了解了他们。他们的遗物包括一些散落零星的日记,寥寥几笔,明显是欲言又止,却记录了无奈和失落。他们都生活得不够舒展,所过的日子与当年的期望,大相径庭。内心深处,各有压抑。日积月累之后,纠结和扭曲,就呈现出来种种变形。他们身上,有让人尊敬的品行,有良好的习惯,也有不时会流露出的人性弱点,一些毛病,一些让人失望的东西。追根溯源,让人深感人生的荒诞,让人难过,他们其实都是被命运擦伤的人。勉力前行,不过蹒跚而已。
2、我是慢慢地才明白,事物的本质,有时候并不是你最初看到、或者深以为然的那个样子。
3、这实际上是一个独立段落,由6个句子组成。6个句子分别写三个人的行动,联系起来看,都聚焦于人物关系的表达:“我”因“捧满”而寻求“他”帮助→“他”因不满新媳妇而拒绝“我”→“他”因“慌张”而挂破衣服→“她”因衣服挂破而“要给他缝上”→“他”因种种复杂心理而“高低不肯”。这样写事情因果的关系,一是写事的过程,由此而推动情节发展;二是由过程写人的性情与交往;三是为小说的高潮设置伏笔。句句相扣,笔笔写人,字字含情。从全篇来看,新媳妇的“美”首次亮相;通讯员的个性继续生“趣”,故事高潮的旋律隐约声起。
4、李琦,1956年出生,哈尔滨人。从事写作四十余年。出版诗集、散文集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
5、尤其要指出的是,句子教学虽然是一个老话题,但我们从未认真而又系统地“建设”过;尤其是当前的教学弊端,更是不容忽视。
6、《星星·散文诗》:xxsk_sanwenshi@1com
7、(6)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形容心理落差的诗句)。
8、(2)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
9、这句感觉很复杂,比前面那句更感觉是强拉到人间绝句,要是是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我就毫不犹豫了,虽然不了解格律诗,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的意境绝对也是桃李春风一杯酒这种悲沉暗色调意境中的顶尖,不写出来,是我觉得没必要,看过别人评论后,觉得自己不必画蛇添足。桃李春风一杯酒这两句写自我真的是让我觉得写到人心底了,读的时候缓一下,试想一下,桃李春风一杯酒,桃李春风多么美好的景象,后面是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个时候再看那畅快得意的时光也仅仅只有一杯酒,本来是潇洒旷达的青春,似乎也多了一层悲凉。不管是无人陪,还是不值得,终究只是一杯,不曾多一点,其实一直都如此。本来就悲沉的情绪更是被搅得粉碎,如何还理得清,除得去。
10、一般说来,学这首诗要懂得两点:一是内容上,全诗都是贯串着“乐音”这条主线的,作者礼赞的就是云雀的歌声。二是写法上,作者化音为形,用多种意象来形容其歌声的形象。虽然说是这两点,但要一句一句地读,一节一节地教,则必然是费力费时。为此,不妨选一节而定其点,摩定语而味其句。如以下一节:
11、写“局促不安”的种种情状,凸显了通讯员在女性面前害羞的心理特征,与“十八岁”(年龄特点),与“通讯员”(身份特点),与“天目山人”(乡村文化特点)一一相关,综合地表现了年轻稚气、心地单纯的形象。关于故乡的联想句,由眼前所见而转入生活回忆,如同电影蒙太奇手法,宕开了空间,丰富了内容,表达了“我”对通讯员的亲近感,强化了通讯员普通、勤劳、年轻、纯朴的人物形象。人物空间骤然阔大,形象内容陡然叠加,叙述的抒情性掀起第一波潮水。由此可见这篇小说的笔法之妙。
12、这并不算绝句,但没揣和偷人半面写得太可爱了,一见就钟情。没揣,这个词是明朝戏曲里常用的,但现在看起来,因为少见了,反倒有种方言一般的可爱感。偷人半面,镜子拟人化的小恶作剧的样子,照镜子的人羞怯的只敢照一半面容的样子,都太可爱了啦!
13、诗中的“君”指藩镇李师道,“妾”是诗人自比
14、李琦的诗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源于她对生命与生存细节的凝视。纳博科夫认为,读者若想探知伟大作品的究竟,最好用的一把钥匙是对细节的把握。小说如此,诗亦如此。打动读者的,往往就是微小的细节。在《父亲的遗嘱》一诗中,遗嘱的内容让人动容,但遗嘱之外的两处细节却带来一种醒目的刺痛感。“当我捧起爸爸的骨灰/沉重一生的人,终于变轻”,那一刻,诗人心中的“重”,与手中的“轻”,形成强烈反差。这是“无形”与“有形”的反差,是生与死的顿悟。“这颗曾经钉入你骨肉里的钉子/在这个时刻,醒目,沉默/是疼痛的显形,是你最后的表达”。灰烬,是生命最后的呈现形式,那颗钉子却是父亲留在人间的“铁证”,沉默并痛着,正是父亲一生的写照。这“最后的表达”,倾倒的又何尝不是我们的一生:从生到死,艰难地走过一条狭窄又辽阔的通道,在生命里淘金。最终,骨灰与钉子都成了遗嘱的一部分,诗歌完成了与生命的真诚凝视,显现出朴实的生命哲学。
15、现在,这轻快地小船在浩荡的江流推送下顺水而行,一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似乎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小船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16、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经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给他拭着身子。
17、在香雪心灵发展史上,跨上火车是超越之举,应该着重讨论,同时,还有两个微妙的瞬间也值得咀嚼。
18、毛写诗写词真是大气磅礴,念奴桥昆仑并不如沁园春雪和长沙出名,说实话,我也觉得后两首写得更好,但偏偏就这句我是久久不能忘怀,爱,太爱这句了。开篇不废话,直接拖出四个大字,横空出世,画面感十足,然后横空出世的是什么呢?正期待,呼啦啦就拉出一片昆仑山脉,这谁受得了!我读的时候感觉,昆仑山都绕了地球一圈,哈哈。相比而言,阅尽人间春色一句就显得四平八稳了。配上后面的飞起玉龙三百万还算有伏有起,但真正让我觉得是人间绝句还是前面两句。
19、三峡的猿啼声,声声相接,不绝于耳。在瞬息之间,已越过了万重山岭,来到了江陵城下。在快船快意中,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0、我手里已捧满了被子,就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没想到他竟然扬起脸,装作没看见。……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钱,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挟了被子就走。
21、这些句子是对小说故事高潮状态的描述。描述的内容是“我”眼中的人物状态。“原来是他”,“原来他是这样的人”,这是对通讯员的最后描写;“原来她不怕”,“原来她的不怕来自她对战士的爱”,“原来她的爱又升华为重大的奉献”,这是对新媳妇的最后描写。非常巧妙的是,通讯员的勇敢形象促进了新媳妇奉献形象的生成;而新媳妇形象的生成又推进了整个《百合花》故事的意境升华,完成了《百合花》寓意的全面抒写。
22、一个“间”字把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描绘了出来,又用白帝城高耸入云的地势做铺垫,较好地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的水流落差大,也为船速快、行期短、猿声不住、过万重山找到了落脚点。
23、二是句(11)所写的“哭”。心理的复杂性都由这个“哭”所总括,作者用“欢乐”和“满足”来点示,显然是为了说明人物的深度觉醒,这自然是自我完成了的“香雪”。
24、我读书少,但这句是我见过的最能刻画出战后萧条景象的,词句里最妙处在写景拖出人,但这里的人是战事才有兵士,而且这些兵士现在也没有了。每念及此,觉着人与景都写到了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