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心灵共鸣的诗句(精选34条)

2024-01-22 12:37:38

形容心灵共鸣的诗句

1、gèngchuīluò,xīngrúyǔ。

2、而当我读到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时,又被作品中浓郁的喜庆氛围所吸引。辛弃疾以细腻而优美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繁华景象和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在读这首词时,我仿佛置身于那个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不绝的节日之夜。这种快乐的氛围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度过的欢庆时刻,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3、所以,我们不一定会写诗,才去读诗;不一定非要完全理解诗意,才去读诗。盈盈然,似懂非懂,并不会降低诗歌的魅力。我们满腹的心事,或许一行诗句就能把它解决。在这一方面,恋爱时的人们更能体会到。给对方偶尔一两句诗句,胜过千言万语,有木有!!!

4、在清代诗人中,黄仲则可以说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天才。如果他不是生在乾隆年间,而是生在开元、天宝年间,或许会和李白一样出名,和杜甫一样重要。不幸的是他晚生了一千年,中国古典诗歌已快走到它的尽头。在一千年的作品积累面前,他的天才再也闪现不出耀眼的光亮,甚至在当时也没有袁枚、赵翼、蒋士铨、翁方纲等人那么知名。他的一生充满苦难,穷困和疾病的折磨、功名和爱情追求的失败,在他敏感的心灵中酝酿出深沉的悲哀。他忽而气势磅礴、忽而缠绵悱恻的诗章,深刻地传达了一个早慧天才的敏感、失路书生的悲哀,成为展示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命运和心态的典型范本。

5、仲则诗纯以直抒胸臆为主,较少用比兴手法,也不太用典。感情深沉,寄意窈远,语言明快畅达而工稳洗练,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他留下的几则诗评看,他对唐宋以来名家诗下过很深工夫。他曾劝洪亮吉:“多读前人诗,于庸庸无奇者思其何以得传,而吾辈呕出心血,传否未必,其故何在?”(《与洪稚存书》)他的诗确实能博采众长,“出精入能,刻琢沉挚,不以蹈袭剽窃为能”(王昶《黄仲则墓志铭》)。而“诣前人所未造之地”(翁方纲《悔存诗钞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6、黄仲则短暂的一生充满艰辛与苦难,《两当轩集》存诗一千七百多首,绝大部分都在描写个人的愁苦生活。春雨、秋风、雁鸣、子规啼固然引他愁思,就是面对浩荡长江,他也会觉得“滔滔江汉不胜愁”(《黄鹤楼用崔韵》)。这浓重的伤感情绪形成他诗作的基调,诗人将这种伤感表达得十分缠绵而透彻,让读他诗作的人无不切身感受到一个天才的悲哀与绝望。

7、中国古代10篇最美的古文,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8、通过阅读、学习和欣赏优秀的古今诗词作品,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对于语言艺术、意境表达和情感交流的敏感度。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所读之作相结合,借助作者所塑造出来的形象、场景亦或是抒发的情感,来丰富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总而言之,诗词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表达方式。通过将个人经历和情感融入到诗词赏析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无论是欣赏杜甫的悲壮与豪放,还是辛弃疾的喜庆与豪迈,每个人都可以在诗词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而美妙的体验。

9、比如,当生活经历沧桑坎坷后,曾经背过无数遍而从不知其味的那句“梦里不知身是客”,瞬间在心头大亮,方才明白其中蕴有多少感伤、惆怅和惘然。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两句引起心灵共鸣的诗句,在你最绝望的时候,能给你心灵上的慰藉。

10、这是他十几岁时所作《杂咏》中的诗句,一种浓厚的忧郁气质已渗透到他孤傲性格的深处,致使他未来的生活和诗歌,总是忧多于乐,愁过于喜,欢笑总浸含着苦涩,豪迈常伴随着悲哀。

11、这种曲折幽微的情绪与表现在七言歌行中是看不到的。同样,类似如下诗句的低回凝重或清逸名隽也只有在七律中才能看到:

12、xiàoyǔyíngyíngànxiāngqù。

13、日日登楼,一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徘徊花下,分明认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学相思。

14、说起来,怀才不遇虽一直是中国文学的基本主题,但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感受的强度也不一样,所谓“千秋放逐同时命,一样牢愁有盛衰”(《屈贾祠》)。仲则生活于乾隆盛世,不遇对他来说显得格外的悲哀,并使得他对生活情境常有异于他人的独特体验:

15、此时他初入名利场,尚未经历坎坷,却已意识到自己与世俗不可调和的尖锐对立,更预感到日后路途的艰辛。诗中对自身与群体命运的终极体认,在无数不遇才人心中引起深深的共鸣,成为他最早为人传诵的名篇。

16、然而,尽管他有不凡的天才,也再难取得李白那样的第一流大诗人的地位,因为诗到清代,可供展现创造性的地方已实在太少,前人每有甫搁笔便觉陈腐满眼之叹。同样是写歌行,仲则发挥天才要比李白难得多,因为无数名家在前,他要花更多的力气才能臻于独造之境。这正是后生者的不幸。但相信随着岁月的推移,仲则的诗歌会愈益呈现出它的心态史意义与艺术魅力,人们终究会承认,他是李白以后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

17、仲则死于三十五岁,苏曼殊也死于三十五岁。世界上的天才,作曲家莫扎特死于三十五岁,诗人拜伦、雪莱、济慈都死于三十六岁前。以至近代文人张慧剑说:“天才合当于三十六岁便死,过此而留恋迟徊不能死者,皆混蛋也!”(《辰子说林》)我们当然不能期望天才到三十六岁便自绝于人世,但纵观百年来的文坛,天才的确早逝者多,连海子也在二十五岁作古了。黄仲则肯定是斯世有数的天才之一。

18、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读到仲则《都门秋思四首》,对“全家都在秋风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一联击节不已,以为价值千金,先寄五百,邀诗人西游。仲则得毕沅资助,这才捐了个县丞,在京候补。此后的一年多时间,他在京中“落落寡合,每有虞仲翔青蝇之感,权贵人莫能招之。日惟从伶人乞食,时或竟于红氍俞上现种种身说法,粉墨淋漓,登场歌哭,谑浪笑傲,旁若无人”(《京尘杂录》)。这放浪形骸的生活无疑是内心深重痛苦的绝望的宣泄。不久,他被债主所逼,扶病西行,准备再度入陕投靠毕沅,途中不幸病逝于山西解州。他的陨落,使乾隆诗坛的星空黯然失色,引发无数诗人刻骨铭心的哀悼。

19、黄仲则五言诗学汉魏,尚有未融化处,为人传诵者也少。绝句多信手写来,不事雕琢,除上引《癸巳除夕偶成》外,《闻子规》、《冬日过西湖》、《醉醒》、《别内》也是耐人寻味的佳作。

20、词中将春色易老、春意阑珊的景致落落写来,作者寂寞的失意的心境不言自喻。而《贺新郎·太白墓和稚存韵》则完全是别一副笔墨:

21、一首汉乐府《箜篌引·公无渡河》,短短16个字,国学大师梁启超在给清华大学讲课时,竟然讲了数个小时,而在座的学生和大学教授们也鸦雀无声听了数个小时,被这只有16个字的短诗中的内涵和历史所震撼和感染。

22、jìshūchángbùdá,kuàngnǎiwèixiūbīng。

23、诗歌是最简捷而又深奥的文字组合,每行诗句,都凝聚着诗人的心血,智慧和才华。何止《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甚至经典的现代诗,无一不内涵与文辞兼美、文质彬彬。

24、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情感,在赏析诗词作品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就像同一首歌曲,在不同人听来可能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共鸣,诗词也是如此。这种个性化的赏析体验让每个人都能够从诗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寄托和心灵慰藉。

25、比如春天,看到了盛开的桃花,突然明白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秋天,过了天高云淡,就是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感悟到什么是“苒苒物华休”。约会的时候,知道“月上柳梢头”多美;灯会的时候,知道“一夜鱼龙舞”多壮观……

26、尽管孔夫子说的“诗”指的是《诗经》,里面涉及到各国各地的风俗民情、礼仪道德规范、历史事件、比兴修辞等等,因此在春秋战国事情,《诗经》中的诗句常被引用为外交辞令。所以不学诗,你连话都说不好。

27、bǎomǎdiāochēxiāngmǎnlù。

28、zhònglǐxúntāqiānbǎidù。

29、fèngxiāoshēngdòng,yùhúguāngzhuǎn,

30、shùgǔduànrénxíng,biānqiūyīyànshēng。

31、诗人最亲密的朋友洪亮吉形容他的诗“如咽露秋虫,舞风病鹤”(《北江诗话》),孤傲而高贵的气质,幽抑而凄苦的情调,正是仲则诗最突出的特征。诗人在十七岁时就写下《杂感》一诗:

32、乾隆四十年(1775)冬,二十七岁的诗人来到北京,翌年以乾隆东巡召试二等,得充武英殿书签官,名动于公卿间,自翁方纲、纪晓岚以下皆以青眼相加。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一段时光。但不久随着家眷来京,俸薄口众,生计又成问题。

33、此楼此月此客可一醉,谁共此乐独与清影相嬉遨?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形容心烦发愁的诗句(精选34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