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崇拜的诗句(精选53条)
形容崇拜的诗句
1、(2)比尔·阿诺德、布赖恩·拜尔,《旧约透析》(香港:国际圣经协会出版,2001年7月),页30
2、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3、(32)冯锦鸿,〈现代敬拜与教会更新,潮流?出路?—未来教会崇拜的建议〉,,(2011/11/16)。(形容崇拜的诗句)。
4、因此,一个聚会的敬拜是否给人一个庄严、肃穆、肃静的氛围,使人感觉到上帝的威严与同在;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聚会中的诗歌崇拜是不是有充分的预备这个聚会的氛围。因此,我们看到诗歌崇拜的其中一个目的便是预备教会崇拜的氛围。
5、 上进心强,为人可靠,性格开朗,乐观积极。
6、“临危授命,期以成效;苟无异心,必获全功。”——《诸葛亮集》
7、“你自己不追求仕途做官,而我也从没有不让你做官,你为什么要诬赖我呢”,说完唐玄宗便拂袖而去了,留下孟浩然痴痴地站在原地。
8、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9、 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 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 袁枚
10、因此,要很好引导会众参与音乐团契的合一侍奉,诗班一定要唱准音准、和声和高音,这样,会众就会在诗班引导下自然地投入合一的圣乐侍奉。
11、他在诗中说:我非常敬重孟先生的潇洒风度,他那高尚卓然的品格早已闻名天下。少年时不爱功名,不追求官冕车马,老年后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不事君王而又胸怀豁达。这样高山似的品格我自叹不可攀,只有如此来赞美他了!
12、保罗在以弗所书五章十九节与歌罗西书三章十六节中所提到的以“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合地赞美主。”在此,保罗所说的诗章、颂词与灵歌就是旧约的诗篇;因为在犹太人的传统里面,他们是以诗篇作为唱咏的诗歌的。
13、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
14、千里犹残旧冰雪,百壶且试开怀抱。垂老恶闻战鼓悲,
15、在这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里,大众文化对教会的诗歌崇拜有着不少的影响。我们发现一些的教会着重以广告式的方式标榜人数、现金的增长,从而造成了“新的宗教式消费主义”,却忽略向会众强调作门徒的代价;我们看到后现代文化的酵母就已经在教会中产生作用了,在商业化都市大众文化的冲击下,出现推动教会前进的是市场企业式的“搏杀精神”。(28)如此,教会也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从而产生许多的问题。
16、(4)罗炳良,《圣乐综论一》(香港:天道书楼出版,1978年),页
17、在教会崇拜中诗歌崇拜与上帝的关系有如弥赛亚诗篇二十二篇中所说的:“我要将你的名传给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赞美你。”由此而知,诗歌本是上帝赐给人的礼物,之后又献回给上帝。在诗歌崇拜的当中我们不仅仅从其中得以了解真理的信息,也可以借着诗歌达到人与上帝之间的交通,这样的交通不会因为文化、背景、历史的差异而有所影响。(52)在现代的诗歌崇拜中,我们看到这些以现代流行曲式的诗歌是在不断地变动的当中;这些在不断变动的诗歌,它本身的变动就说明了这不是出于真理更不是出于上帝的。我们知道真理是不变的,历万代而常新、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只有从真理而出,带有真理的信息的诗歌才能历百年千年而不衰、甚至直到永远。由此而论,我们就可以知道能一点一画也不废去,存到永远的只有上帝所启示的话语;诗篇作为上帝所启示给人的诗歌,当之无愧应是人与上帝交通的媒介,更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18、在教会中以Orthodox一字形容“崇拜”,这个字即是“正规与正确的赞美”(rightpraise)的意思。在早期教会,信徒聚集一起是为了庆祝(celebrate)主耶稣复活、并盼望、等候主的再来,同时领受上帝透过主耶稣基督赐与人的恩典。赞美是属于最雏型的神学,我们是用此态度去呈献我们对上帝的感恩与回应。崇拜就是呈献,因此崇拜是优生的神学。神学不单单用文字表达出来,也需要透过群体的崇拜而表现出来。(48)我们知道诗歌崇拜是教会在礼拜中的一个礼仪,是在传扬真道上的配角。一个真教会的记号,我们说是真道的传扬;(49)而诗歌崇拜的功用之一就是叫人想起主耶稣基督的话,也就是我们在定义的当中所提到的诗歌崇拜乃是有传递真理的性质。因此,我们在诗歌崇拜当中对上帝的呈献应当是以道为基础;正如韦伯所说:“崇拜里没有信仰的表白,没有谦卑顺服,根本就不是崇拜。”(50)
19、在启示录十九章四节中我们看到唱哈利路亚,这是天上使者的欢乐,在诗篇中的赞美诗都有这样的欢唱,这也成为历代教会崇拜必有的赞美。(37)
20、综上所述,我们可知教会中崇拜时所用的诗歌当以神为本,以耶稣基督为中心,在真理的里面、在圣灵的里面;是对上帝作为的回应与赞美,且对人的生命与生活有形塑,可以挑旺人的灵性安慰人的心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教会中的诗歌崇拜是何等地重要。我们应当严谨、慎重地在教会的崇拜中选择诗歌。
21、指示后,大卫说:“这一切工作的样式,都是耶和华用手划出来使我明白的。”(代上28∶19)后来,所罗门照他父亲所指示的样式建造圣殿,在圣殿奉献礼那天,诗班的赞美与敬拜带来了“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参代下5∶12-14)。奉献礼成后,利未诗班按班次分成二十四班,在圣殿里昼夜供职。诗班有特别的音乐训练,有周密的侍奉时间安排,有固定的侍奉岗位,有健全的组织制度。
22、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 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才。
23、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胡瑗
24、(50)韦伯,《崇拜:认古识今》,何李颖芬译,(香港:宣道出版,2003年),页
25、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26、诗班在崇拜中另一角色是“音乐先知”,即真理的诠释者和代言人,因诗班是藉着音乐和歌声将福音信息表达出来,透过诗歌牧养、教导、造就会众。大卫为他初次设立的诗班所定的侍奉路向就是以诗歌感谢、颂扬、赞美和述说神及他一切的作为。因此,诗班作为音乐先知一定要根据教会节期和崇拜主题系统地选用崇拜诗歌,以全备福音塑造基督徒健全的灵命。
27、(35)唐佑之,《诗篇总论》(香港:浸信会神学院出版,1999年)页1
28、那么我们在崇拜中,应当要以精练的词句向上帝表达崇敬;所谓精练,就是指即符合神学又符合艺术美的原则。(51)我们的上帝是完美、圣洁的,世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类比祂与祂相称;所以我们必须将最好和最完美的诗歌呈献于祂,那什么才是与上帝的荣耀与圣洁相称的呢,奥古斯丁说得对:没有一个人可以唱出与上帝相称的诗歌,除非这诗歌是上帝所启示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只有上帝所启示的诗篇有如此的地位,且也符合诗歌崇拜的角色与目的。
29、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
30、正如李白所说,孟浩然是一个有着卓越文采和超然风度的人,可他为何终生与仕途无缘?
31、华人常说:好的音乐可以陶冶性情,使人心宁、气定、神闲;基督教的诗歌便是如此,且更胜一筹。在列王记下记载:以色列王来求先知以利沙,以利沙看犹大王约沙法的情面而应允,要求找一个弹琴的来,在弹琴的时候,耶和华上帝的灵就降在先知以利沙的身上,以利沙便开口讲上帝的话(王下3:14-15);这不是说诗歌带来圣灵的降临,而是说好的圣乐使人归向上帝,思想上帝,与上帝相应。在教会中的诗歌崇拜,就是如此;诗歌崇拜的目的首先旨在预备会众的心来敬拜上帝;使会众在唱诗的当中安静自己的心,归回、侍立在上帝的面前,思想上帝,与上帝相应。诚如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说:“在神学之后,我给音乐最高的地位与最高的荣誉。音乐领人到上帝面前,音乐也教人更了解上帝的话,以及预备人心接受他的恩惠。”(15)教会的诗歌是上帝的恩赐,我们可以借着诗歌预备人心,把人带到上帝的面前。
32、(9)骆维道、林怡娟,《世纪新圣诗导唱》(台北:台湾基督教长老教会总会教会教会音乐委员会;台南:台南神学院基金会教会音乐教育研究中心,2003年),页
33、可能是受了惊吓有些慌张,也可能是一时脑短路,孟浩然竟张口吟出了一首《岁暮归南山》:
34、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35、为此,诗班也需像司琴一样事先练习会众唱的圣诗,与会众分享恩赐,除了唱准音准和节奏,还需在速度、力度、句法换气等方面给会众清晰的示范,使唱诗整齐,并在歌词情感表达上启发和感染会众,激发会众唱诗兴趣,帮助会众唱好圣诗和经历圣诗。另外,诗班还可在其他崇拜程序上引导会众,如在诵读的力度、速度、节奏、表情方面帮助会众启应经文、颂唱信经、念诵主祷文等,使他们在圣灵的引导下领悟口中所诵读的文字意义。
36、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37、在使徒行传四章二十四节,记载彼得与约翰从拘禁中放出来,到会友那里去,告诉他们有关大祭司与长老所说的话。之后众人就都一齐大声歌颂上帝说:“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你曾借着圣灵、托你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甚么争闹、万民为甚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我们不难发现,使徒们所唱颂的是引自诗篇的诗歌。“主阿、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这是引自诗篇一四六篇六节;而后面的是引自诗篇第二篇一至二节,就是有关外邦的反对,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
38、因此诗班诗歌需根据崇拜主题用心选择和认真练习,全体诗班员要追求更美侍奉,努力操练音乐和敬虔崇拜,并努力成为圣洁生命的活祭,如旧约祭司在约柜前的侍奉之前先须自洁一样,彰显神的荣美和圣洁,如此献祭才能蒙神悦纳,才能更好地实现祭司职分。
39、加尔文认为在崇拜中的祈祷有两种,一种是用口语祈祷,另一种则以歌唱方式祈祷。他体认音乐的力量,而认为“歌曲有很大的感情力量与活力,来激起或使人心火热,以便以猛烈热情的心呼求或赞美上帝。”(27)
40、(23)大卫·福特,《当代学术入门:神学》,李四龙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
41、 因此诗班员作为崇拜侍奉者,需追求灵命成长,操练敬拜生活,一切敬拜的态度、仪态、服饰、信心和举动(如恭敬和辉煌的进堂和退堂列队、领导会众起立和坐下)要符合崇拜真理的敬虔形态,要能表彰肉眼看不到的万有主宰的尊贵、慈爱、圣洁、崇高、神圣,感染他们所服侍的会众,使会众透过诗班侍奉,感受到神的属性和同在,并引发自身以适宜的态度参与崇拜,就如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神时引发和感染会众应声说“阿们”、俯伏和敬拜一样(参尼8∶6)。
42、(52)林原亿,〈圣乐与崇拜〉,(《万隆福音堂八十周年堂庆文献》,万隆:基督教印尼福音堂出版,2003年),页
43、(19)斯托得,《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台北:校园书房出版,2001年10月),页154-1
44、自早期教会,诗篇已经用于崇拜的礼仪上。亚他那修在致马斯诺书信中详为介绍诗篇作灵修之用,他认为诗篇预言基督,经文咏唱起来,好似一片明镜,照亮人们内心的实况。奥古斯丁在其忏悔录中也列出唱诗及认罪的必要;奥氏也曾留下不少的有关诗篇的讲章,在其中他言明,教会要以诗篇来诵读与咏唱,以为应节。(38)在第四世纪到第五世纪时诗篇以启应方式来咏唱,大多由主礼人咏唱,副歌由会众来应和。在当时的崇拜中,在旧约的经课后,咏唱诗篇,再读书信,书信后再唱诗篇,之后读福音书;由此可见诗篇的诵读与咏唱在当时是多么地重要。诗篇及其唱诵方式在当时不仅流传于各教会中,甚至家传户晓,不单单在读经时唱诵诗篇,在感恩礼、节日守望、晨祷及晚祷也唱诵诗篇;在家里、在田间,也有信徒唱诵诗篇。(39)
45、诗歌崇拜不仅仅是赞美、回应上帝的一条路径,同时也是塑造基督徒的信仰,灵性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诗歌崇拜是人与上帝活力的生命关系彰显的时刻,透过唱诗人可以展现他对上帝的敬拜、赞美、感恩、认罪、甚至是决志。(23)我们来看基督教的崇拜,就知唱诗占了相当的比重;唱诗不但作为人对上帝的回应的一种行动表达,在唱诗的同时,人的信仰再次被更新,被塑造。教父奥古斯丁认为:“唱一次诗等于祈祷二次;”意思就是“唱诗等于加倍的祈祷,”(24)唱诗可以塑造人信仰、灵性,使人在信仰中长进。诗歌亦具有重演作用,透过诗歌的内容,重塑诗人的信仰经历,以启发崇拜者共同讲述、重演生命得拯救的动力,而使这个救赎成为现代教会群体的帮助,(25)从而教导信徒效法诗人的生命与生活,以至达到塑造的目的。
46、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47、诗歌除了能够赞美上帝以外,还有教导和激励的作用;由于在教会初期,新约还未完全被公认为正典,基督教的信仰便是借着诗歌和信经相传下去。(17)唐佑之博士在诗篇总论的结语中也说:“诗篇(犹太人以诗篇为诗歌)常有极大的预言,尤其预言主耶稣基督,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呼召;使基督国度的盼望成为活泼的盼望。”(18)从新约中诗歌的出现我们也可以知道,在初期的教会中诗歌是以传递真理为目的的。例如:在提摩太前书三章十六节,有解经家就认为这是保罗所引用的当时基督徒所唱的圣诗,以此为基督作见证。(19)我们可以看出这节经文是基督论以及教会论很重要的经文。史碧克也认为,这节经文是整个提摩太前书中“教义上的高潮”,甚至是它的“心藏”;因为这节经文对教会的定义,是以“它与那荣耀的基督的关系”为基础;他也认为,这节经文中那种信条式的宣告“大哉……是我们信仰的奥秘”是“一种严肃、公开的承认,借以抗衡狄安娜(以弗所城的神氏)信徒的宣告。”因狄安娜的信徒高声呐喊“大哉,以弗所的狄安娜!”(20)此外在启示录中的五章九节、十二到十三节,十二章十到十二节,十九章一到二节、六节,它们被称之为圣颂,(21)是上帝所启示出来的以传递真理为目的的诗歌。正如神学家KarlBarth在谈论音乐能表现语言所无法表现的意境时,他说:“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因为在受文字问题的困扰与压迫下,我们可以逃避到音乐的领域,……正是音乐缺乏特有概念,她成为圣诞节信息真实而合法的传递者。”(22)这段话指出对于上帝的认识不可仅止于或限于理性上的讨论,而是还须借着艺术,尤其是借着诗歌来认识他,因为上帝在诗歌的当中也启示他自己。
48、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49、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50、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51、在犹太人中诗篇也进入了他们的艺术与音乐当中。如作曲家白格克(ErnestBlock,1880-1959)作“圣会”(AvodathHakodesh),写于一九三三年,为安息日早晨的敬拜词句取自诗篇;另有米赫德(DariusMilhaud,1892-1974)作“圣会”(Servicesacre,1947)。(46)
52、忽忆雨时秋井塌,古人白骨生青苔,如何不饮令心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