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家庭温馨的古诗句(精选47条)
形容家庭温馨的古诗句
1、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形容家庭温馨的古诗句)。
2、守候一份来自心底的温暖和感动,譬如,此刻,暖意萦怀的空间,柔美婉转的乐音,置身在这样的氛围中。
3、家也许就是一种期盼,是每天下班后放弃一切急匆匆赶回去的地方,有时候,无论你走多远在外过多么舒适的生活,你都会牵挂着它,即使远在天边你也会想到立刻回去的地方。
4、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消,一作“消”。
5、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唐·杜甫《江村》
6、《杂诗·人生无根蒂》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7、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8、多一份关怀,家人更健康。多一份理解,家人更和谐。多一份情调,家人更幸福。多一份温暖,家人更温馨。多一份惬意,家人更开心。
9、明杨慎批点本《草堂诗馀》卷一:(批点末两句)凄语,怨而不怒。
10、清许昂霄《词综偶评》:结句亦从“人与绿杨俱瘦”脱出,但语意较工妙耳。
11、清许宝善《自怡轩词谱》卷二:幽细凄清,声情双绝。
12、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13、家,是心里永远也不熄灭的灯;家,是梦里那座燃着炊烟的木屋;家,是你永远的港湾……
14、和谐温馨家庭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夫妻恩爱,母子情深,父子情重,小敬老,老爱小,尊老爱幼,关爱倍至,工作顺心,生活幸福,精神愉快。
15、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宋周邦彦《浣溪沙》:“薄薄纱厨望似空,簟纹如水浸芙蓉。”厨,一作“窗”。
16、这句诗写出了农家老妻和小儿的不同形象和活动。这两句用了对偶、排比等手法,语言简洁而不失风趣,音律和谐而不失节奏,给人一种温馨和乐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惜和满足,以及对农民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17、春节与父母团圆,拍一张全家福,让幸福定格。
18、柴米油盐调制家的味道,幸福。琴棋书画演绎家的美好,和谐。悲欢离合映射家的情景,真实。慈孝忠诚反应家人的本质,善良。家是你永远的避风。
19、译文: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20、全家团圆,尽享天伦,这些都需要身处核心地位的妻子的存在为前提。
2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2、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
23、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4、家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一首漫长而精彩的人生插曲。
25、“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26、《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7、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盈袖:满袖。《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里用其意。
28、我亲爱的家人,愿碧绿的橄榄枝给你们带来平安与幸福!
29、清万树《词律》卷七:《醉花阴》,沈氏极赏之,密圈到底,且加双层圈。呜呼!此岂有目者耶!按:《词谱》以毛泽民一首注云:换头第四字疑韵,如杨无咎词之“扑人飞絮浑无数”。李清照词之“东篱把酒黄昏后”,“絮”字“酒”字俱韵,此即《乐府指迷》所谓“藏短韵于句内”者。然宋词如此者亦少遵此。“酒”字应注叶。
30、这句诗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盛情和丰收的景象。腊酒是腊月里酿造的酒,虽然不如城里的酒清澈香醇,但却有一种浓郁的乡土气息。这句诗用了对偶、排比等手法,语言朴实而不失风趣,音律协调而不失节奏,给人一种温馨和乐的感觉。
31、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金兽:香炉里香料逐渐燃尽。消,一作“销”,一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32、译文: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3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3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5、桂花香,明月满,生活甜蜜又美满;嫦娥舞,玉兔跳,好运平安来报道;问候来,祝福送,愿你事事都顺畅;佳节到,闹中秋,祝你阖家团圆乐悠悠。
36、比:一作“似”。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有黄华”。鞠,本用菊。唐王绩《九月九日》:“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37、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38、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中引《外传》: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39、“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
40、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41、这句诗写出了人们迎接新年的习俗和心情。这句诗用了对偶、排比等手法,语言平实而不失华丽,音律和谐而不失韵味,给人一种喜庆祥和的感觉。这句诗也反映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对变法事业的信心和期待。
42、清王闿运《湘绮楼词选》前编:此语若非出女子自写照,则无意致。“比”字各本皆作“似”,类书引,反不误。
4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44、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表达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意指他独自在异乡,感觉自己是一个陌生人,没有亲人朋友关怀照顾。在佳节之时,更加思念亲人所在故乡。接下来的第二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佳节倍加怀念。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非常普遍的亲情观,强调家庭、亲属之间的感情。第四句是本诗的重点,用简洁的措辞表达出对故乡亲人、乡土的深沉感情。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5、每个温馨的家庭,都会让人的心不由升起羡慕的情感。也许只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场温馨的画面……无不在宣誓着家庭的幸福。
4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周易》以“九”为阳数,日月皆值阳数,并且相重,故名。这是个古老的节日。南朝梁庾肩吾《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诗》:“朔气绕相风,献寿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