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外公去世的诗句(精选52条)

2024-01-26 16:12:43

形容外公去世的诗句

1、他在那些办公室里进进出出,逢人就敬烟,客套,微笑,诉说,满脸期待,然后退出……(形容外公去世的诗句)。

2、从小到大,我和外公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可是我总觉有一双眼睛时刻在关注着我。

3、总有太多的理由,阻隔在我和外公之间。“要上学啊!”“工作的地方远啊!”“事情太多,忙啊!”我忽略了什么?也许我忽略的才是最重要的。

4、我陆陆续续地参加了种种考试,忙得不亦乐乎。律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自学考试、招考副科级、招考中小学校长……

5、  除了用筷子敲我和表弟时,在家他也是四平八稳,喜悦也不哈哈大笑,怒极只是淡淡皱眉。他不能忍受我们的,除了挑食,就是没礼貌。邻家的孩子当他面说脏话,他都站在走廊冷酷地看着人家大门,直到那些倒霉孩子被父母惩罚。

6、文革以前,我路过上海,偶尔会感到他在生活上或学术上遇到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他能泰然处之。有一次他告诉我,因为解释鲁迅先生所写:“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於无声处听惊雷。”的一首诗,别人批评他思想总是右。他很不高兴,但他能克制自己,他一贯是没有火气的。他常常说:“事物的发展,总是有规律的,瓜熟蒂落,不能强求。所以说,现在是无可无不可”。今年初,我见到启功先生,他盛赞外公的聪敏,启先生说:“外公真是太清楚了!”他是是非分明的人,但我从未见他与人发生过争执。他常常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以“大家”自居,他也不讲排场,无论在重庆,还是在上海,他写字的桌子都是小小的,只有一平方米左右。他愿意自己做事,无论研墨还是缝掉下来的纽扣,他都自己动手来做,有时将皮纸搓成纸绳,用线装书的办法把自己写成的字亲自装订起来。他有很好的习惯,在家中从不坐沙发、行走很快,站立很直,他吃素,不抽烟、不喝酒。因此在我的印像中,除了眼疾外,他很少生过病。有一次在上海,他让我看他的腰,他说:“我的脊梁还是直直的。所以有“八十重逢又过一年关,脊梁竖起尤可,修竹报平安”的诗句。(“修竹”是他父亲对他少年时瘦高的形容)

7、  从我跟随长辈护送外公归葬他的故乡,已经过去三十四年了。

8、考场里,主考官正襟危坐,满脸郑重,冲我点点头。评委们、监督员、观察员、记录员、公证员,黑压压坐满一大片鸦雀无声。我调整呼吸,慢慢进入了状态,好吧!我们开始吧!就让我讲一堂课吧。为什么不呢?外公的鼓励开启了我的思路,它在驰骋,好像辽阔的草原上,前面一马平川,任君驰骋;外公的目光点燃了我的灵感,它在熊熊燃烧,仿佛喷涌而出的岩浆,势不可挡。感觉发挥得好极了,如同鱼儿畅游水中,河川汹涌澎湃,雄鹰翱翔天际。

9、小时候,家里很困难,七八口人吃饭,一切都得精打细算。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竟能隔三差五吃上腊肉,今天想来,应该是值得庆幸的事了。每人的定量是两小片。用油炸了,焦黄的皮子,油亮透明的肥肉,连带几丝微红的瘦。微咸,正好下饭。舍不得一口嚼碎,先舔一舔,咂咂舌,扒两口饭。就一筷青菜,再咬一口,一小口,再刨几大口饭,吃点油腐乳,一碗饭下肚。我意犹未尽的盯着那小碗里不属于我的几块,忍不住的垂涎了。那是干活未归的三姨和五姨的,我试探的伸出筷子去,一声脆响!一声脆响!我是永远记住这猛力打将过来的一筷子了!我是永远记住那冷冷射过来的严厉的目光了!是的,我是永远记恨它了。只因为这或者那我受的责罚,我忘记了这是他在告诉我:不属于自己的,不要觊觎。忘记了他写的字,教会我宽容和忍让;忘记了他教我读的书,教会我思考;忘记了他为我的事拖着残疾的腿四处奔走,教会我不要以恶意揣测世界;忘记了我出车祸时他在家里放声大哭老泪纵横不可收拾,忘记了女儿满月时他不能前来却呵呵大笑满脸灿烂情难自禁,忘记了我才是他永远的牵挂……

10、1939年敌机轰炸重庆,我们所住的两孚支路重庆村,去防空洞要经过很多高低不平的石阶,当时的监察院考虑到外公的眼睛不好,为他准备了一付“滑杆”由三个人轮流来抬,但是不久,因为空袭频繁,我们就搬到乡下,这样滑杆也不必要了。於是辞去了两位,留下的一位就是邱子云,他做事细致,外公留他在家中做点杂事,从1939年到抗战胜利,外公离开石田小筑之前,八年中邱子云一直在外公身边。另一位是葛妈,1947年,我第一次见到她在外公家时,她才三十几岁,以后我数度经过上海,都是由葛妈迎送。今年我的一位朋友出差上海,参观了沈尹默故居,还是葛妈接待了他,算起来她在外公家已有40多年,这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11、前年春节,墙上、门上的对联悄悄换成了小表弟的大作,作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状,极力的试图工整,稚气未脱,却又张扬着个性。外公拄着杖,稍稍昂首,审视着,不言不语,看不透神情。身形明显佝偻多了。风吹着他的白发,一根根地摇曳。

12、  外公的遗愿是一定要把他送回抚州,大家照办。

13、                                                2016年6月17日凌晨

14、回家的日子总是很少,很短暂,仿佛例行公事。

15、  2013年夏天,我回了一趟老家,赣南石城县小松镇,我出生的时候,那里叫小松公社。我在老街、新街、老粮管所、中心小学、卫生院漫游,最后停留在石桥上,站在桥头苦楝树下,久久听那蝉声嘶哑地叫。

16、  他承续旧业,开个小店经营南北货。老街溜光的大鹅卵石路旁,存着他的卖场。两层木质小楼,一楼铺面二楼仓库,公私合营后被收走。1980年前后,这地方似乎又发还给外公使用,似乎又再次收回去了。我跟表弟曾躲在二楼的木窗后,朝街面的小孩掷石子,楼上放着一些纸皮箱,它们的连接处是一种奇形怪状宽扁的白色钉子。后来我再也没见过那样的钉子。

17、  而外公从来没种过地,我敢肯定他不懂最后一问。

18、那时家中的客人我所记得的有章行严、于右任、朱镏先(朱家骅)、陈大齐、台静农、傅抱石、许季芾先生,这些人有的是同事,有的是他的学生,多为礼节性的拜访,有的来家中只呆半小时左右。他从不留客,很少留人在家里吃饭。他更不陪着客人作整天或半天的谈话,如果客人呆的时间长了,他就一边写字,一边说话。我想如果没有他这种非常珍惜时间的习惯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想达到书法高峰,写出永无败笔的字来也是做不到的。

19、堂屋里,供桌上方的相框中,白衣短发的外公微微的笑着,又沉默着,看着这个人世,看着这个家,看着我,不知是解脱,还是悲悯。

20、  他对下酒菜却要求严格,如果不满意,不惜亲自下厨炮制。

21、如今,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线装的脂印斋评本的《红楼梦》,残破很多,残缺不少,母亲精心的帮我修补过。虽不珍贵,可在我看来,这是外公留给我的最好的纪念了。是他把我引导到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的。是他使我的人生充满种种想念的。是他教会我“三更有梦书当枕”的。缺了书,我的世界恐怕也就坍塌了吧?每次翻开这本书,就如同打开记忆的闸门,汩汩流淌出的,是我的童年,我的记忆,我的梦。

22、劳动人事局大楼里,一位老人奇特的走路方式让人侧目,努力地向前迈着步子,身体保持正直,脚却弓着。上楼时,用手抓住楼梯扶手,手上青筋暴露。双手用力往后拽,单腿用力蹬,身体向前倾,努力抬起一只脚颤颤巍巍地踏上一级台阶后,稍作停顿,再重复同样的动作。我伸出手,想去扶他,可他腾出一只手,朝我挥挥,拒绝我的帮忙。我只能不远不近的跟着他。

23、那白色的丧联,能承载这许多吗,能承载我的念想吗?某个早晨,一场风雨后,它们便形容枯槁,憔悴了。

24、有时候,我也到楼下去,就在堂屋里,和外公作伴。我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的《林海雪原》,外公就坐在小方桌旁,滑稽地架着眼镜,双手捧定一本《三国演义》的连环画,看得目不转睛的。堂屋里,一老一少,老人看小人书,小小人看大人书,那一定是极有趣的画面了。看到有疑问处,我就侧过身子,把书往外公面前一伸:“座山雕干嘛要左考验又考验杨子荣啊?”外公笑笑,推推眼镜,“土匪嘛疑心重。”哦,所有的坏人都这样吧?应该是的……

25、回家的时间总是很少,很匆忙,仿佛履行义务。

26、  但文里,30多年前的故乡和人,细节之丰富,另我惊讶和敬佩。说荷作为契机,勾出了他藏在深底30年的回忆,和难以名状的情感。他说,很奇怪,对于1992年以前的事情,他记得无数细节。而此后的,常常一团糨糊。1992年前,大抵都是他中学小学及更小以前的时光。我的记忆则相反。

27、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8、现在只有我和陌生人在校园徘徊,入秋已经很久

29、  对家乡,对亲人的记忆跟流水一样,有深浅不一的贯彻。看似极为普通、大众、细微、日常的情感,常常需要一个契机去抵达。比如对父亲的爱,对外公的思念。描述亲人之情,并不易。它们的到来猝不及防。

30、如今,苍老的外公静静地坐在轮椅上,时而睁开眼,眼中噙着泪,双唇紧闭,浑身颤抖,似乎想起了什么。众人忙不迭的劝道:“不激动,不激动,乖乖的!好不好?”“大过年的,不兴哭。”

31、不知什么人的允诺,等着等着就化为乌有了。不知什么人的演出,看着看着就没有尾声了;不知什么人的歌声,唱着唱着就暗哑了;不知什么人的蓝图,画着画着就成烂尾工程了

32、外公西去有一段时间了,于我却仿佛还是昨天。

33、我推着外公,慢悠悠而又极享受地在田野里走着,嗅着油菜花的香,看到什么就随手指给他看。

34、1970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那个电闪雷鸣山崩地裂的夜晚,,正在被批斗的外公,被轰然倒塌的房屋砸倒了,腿和手都被砸断了。被人从瓦砾堆中刨出来后,辗转玉溪、昆明很多地方救治,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康复,能恢复到自如行走,应是医学上的奇迹了。他是怎样痊愈的,他是怎样从痛丧三个儿女的惨剧中恢复过来的,他的心中掀起过怎样的惊涛骇浪,又是怎样惨然接受这惨淡的人生的?我不能揣测,揣测总是自以为是,貌似高明,浅薄而虚伪,矫情而恶俗。我不能想象,想象总显得苍白而幼稚,理想而空虚。想象总是在轻描淡写地隔鞋搔痒。关于外公的故事,只在母亲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尽力拼凑完整。我从不曾问他,因为不敢、怕触痛,也因为没有资格。天灾过后,还有人祸。晒谷场旁的大仓房里,上演过多少噩梦?那段梦魇般的日子过后,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外公依旧微笑的站立,姿势奇特的走着,日复一日地劳作,沉默的生活着,一如大多数的人生。

35、我记起村后那块地里,我和外公挖过洋芋呢。尾随在外公一起一落的锄头后,从新翻的黑色泥土里,拾捡或大或小、或圆或扁的洋芋,装在编织口袋或者竹篮里,哼着歌儿,扛回家去,真有小小的成就感呢。远处河边的地里,我跟外公浇过菜。那里我们栽过红的辣椒,紫的茄子,翠绿的青菜。摘回家去,做可口的佳肴了。现在,还有人侍弄它们吗?坡下的那片田里,我们一起收割过麦子,那随风起伏如波涛般的沉甸甸的麦穗,是令我惊奇的收获呢。那么,今年的麦子,是谁去收割呢?

36、  我小时候挑食,板栗焖肉只吃肉。常常在专心饕餮时,头上会遭到外公筷子猛击一记,未必有多痛,但我一边委屈大哭,一边被迫放弃腊香肠肉丸子,转向难吃的青菜,吃着吃着,头上又遭筷子猛击一记。多年后母亲告诉我,你光吃肉是不行的,但你不吃肉更是不行。

37、谁曾想,这一见竟是离别!谁曾想,这一见竟是永别!谁曾想,这一见竟是再也无缘!

38、那个亲戚把他扶进办公室,我没有进去,到我了……

39、但,当爱已别离,世间还剩下什么?我还剩下什么?

40、听见门外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是外公。温和的微笑着,白衬衣黑裤子,看得出是精心收拾过的,布鞋上沾了泥,沁湿了一些,裤脚边沾了露水和着泥。我心中一热。不用说,我知道他是怎么来的。从家里出发,徒步三公里多走到镇上,再坐车到城里,又走一公里到这里来。常人倒也罢了,可他的脚却是有残疾的啊!

41、  小学二年级,我刚加入少年先锋队,外公去世,深通风俗的同学们围住我,告诫我在外公下葬前都不能再系鲜艳的红领巾,必须把它压在床上的席子下面,直到孝期过去。

42、我们全家随父亲的机关到了南京,其间仍有往返。后来父亲辞去了考试院的工作去台湾教书。台湾、大陆往返都要经过上海,我们又都住在外公家中。

43、关于外公的种种回忆,已渐渐淹没在不加掩饰的,庸俗乏味的生活中。它们沉没得越来越快了,我伸出手,想要抓住它们,却发现,只是徒劳的努力了。生活仍在继续,幸福远在他乡,渺茫得像隔着一场绵绵秋雨,阴郁而没有尽头。外公远去的日子,音容笑貌犹在,沧海桑田变迁,我有着真切的不可名状的思绪。

44、直到有一天,我没了青春,没了勇气,没了机会。直到有一天,尘埃落定。天上浮云卷舒了无数次,庭前花开了又谢了若干回,我还是站在这里。除了这里,无处可去;除了平庸,无法可想;除了沉默,无话可说。直到有一天,外公只是看着我,不再说话,难以抑制的颤抖,嗫嚅着嘴,眼中噙着泪水。

45、怎么读,外公是从不干涉的。别人随便弄了他的书,是要被责怪的,唯独我是例外,我因着这优待而毫无忌惮的读书,滋润在那些泛黄的、浮着灰的、涩涩的书本里。那许多个似曾相识的日子里,懵懂的我就徜徉在书的海洋里。那略显空旷的楼上,那小小的窗下,就是我的极乐国了。恍惚间,不知是我在书中,还是书在我心里。

46、当爱已别离,我只能提起笔,写下深沉的追忆!

47、  比蝴蝶牌缝纫机更老的,是外公买的一口“益泰信记”牌铝锅,它或许比我母亲的年纪还大,至少有70岁,也许90岁。“益泰信记”是中国第一间铝制品厂的品牌,只在民国年间有出品。去冬今春,从这口锅,我隐约触到了一些旧时光影,和我不太了解的外公。

48、能说出离别时候内心豢养多年的巨兽的挣扎幅度

49、至今记得,那许多个相似的清晨,我在楼上靠门的窗下坐着,就着晨曦和微风,读书。书,自然是我从那口硕大的箱子里,翻腾出来的。

50、因为我从小在外公身边,天天看他的字,所以对他的字很熟悉,不论他写什么字体,临什么碑帖,我都一眼可以认出。有一次在上海他的桌子上放了一叠临欧阳询的楷书,外婆褚先生要我分出那些是外公写的,那些是别人写的,我很快从中取出别人所临的字。大家都哈哈大笑。外公说:“北新眼力好。”因为他的字里透着他的气息,再加之他的功力,怎么能认不出来呢?他曾说过,“临帖要像,但不能没有自己”。又说:“不论是书、是画,最重要的是真”。“真”就是自己的面目,如果没有自己的面目,跟古人一模一样,或是不断的变样子,使人看了“不知卢山真面目”,那还算得上是个有个性的艺术家吗?

51、白话释义:离愁满怀,正对着白日西下,扬鞭向东从此辞官策马奔赴天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新花。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形容外婆去世的诗句(精选64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