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同床异梦的诗句(精选36条)
形容同床异梦的诗句
1、娶妻还是原配亲,风雨同舟不离分,荣辱苦乐不埋怨,真情陪伴到终身。
2、曾经,中美关系的美好让人类社会充满了生机。即便是近十年两国关系在走下坡路,但中方都在尽力挽救与合作。特别是两国元首的互动,从2013年“庄园会晤”到2014年“瀛台夜话”,从2015年“白宫秋叙”到2016年初“核安全峰会外交”,从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期间“西湖漫步”到2017年4月的“海湖庄园会晤”,再到2017年11月的“故宫探宝”。每次会晤,都会引发外界无限遐想,都会引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大船继续向前。
3、当然,我们现在的综合实力尚不能和美国相比,有点“被G2”“被捧杀”的感觉。但是,中国显而易见是目前除美国之外,能够成为又一全球性大国的唯一候选国家。G2实际上是一种“均势”(BalanceofPower),是结构性平衡。这种均势在过去400年的国际关系格局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过。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均势会在中美两国关系上重现。当然,希望不是美苏争霸式的“均势”。(形容同床异梦的诗句)。
4、宋词,以错落的句式来表达情感与节奏的变化。所以,比较中西诗歌会发现一些共性。博尔赫斯的诗歌在含蓄与婉转的表达中、曲折与隐晦之际,突然加入直抒胸臆,曲折便显得更曲折,在曲折的呵护下,直白也就不那么直白了。他的有些诗中,将日常现实性的书写与典故、寓言、神话、传说、梦幻并置,亦近亦远,亦真亦幻。从他的诗歌的局部看,他的“描画”是很准确清晰的,但从整体来看,又变得模糊多了,这种模糊就像他强调的,我们的存在就像梦境一样。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下的中美关系真的回不到过去了,真的发生“质变”了。
6、两种“高”虽然含义略有不同,但本质上相差不大,没有产生撕裂感。
7、最有意思的是,1981年夏,卸任的卡特总统到北京访问,一下飞机就念了两句中国古诗:“今世褦襶(nàidài)子,触热到人家”。因为太过生僻,现场接待人员立马晕菜。最后是《文学遗产》编辑部的编辑王学泰先生找到了该诗,乃晋人程晓所作《嘲热客》中的两句,有“客人来访,劳烦主人,感到不好意思”之意。那种场景也不难理解,卡特此次并非国事访问,而是在其竞选第二任期失败后的落寞之时的一次私人造访。所以他这样说有自谦自嘲的意思。
8、迷宫是诗人对命运的体认:石头的网罗,解不开的;道路是笔直的,却被弯成圆环,没有出口。这里有地狱般漫长的寂寞,“渴望我的血,吞噬我的死”,无疑是一场折磨,他希望这场折磨早点终结。
9、博尔赫斯的诗歌常是长句与短句交错,长句节奏慢一些,短句节奏快一些,在这种反复的节奏中形成了一种纵深感,同时有着缠绵与曲折的意味。汉语表达比较直接,没有西方的语法那么复杂,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从句里还有从句,修饰中还有修饰。此外,博尔赫斯的诗歌中,叙述与抒情是交融的,譬如《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里,“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这是直接抒情,后来说到“父亲的父亲”“母亲的祖父”又变成了叙述,叙述与抒情交融在了一起。当然,这种长短句也不是唯他独有,在中国,宋词就是长短句,它是对于格律诗的解放。譬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10、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
11、1984年里根总统访华时,曾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两国关系。
12、“我妻子,”平纳格说,“巴不得看到我一蹶不振,
13、于坚说,写作要拒绝隐喻,他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觉得隐喻陈陈相因,譬如梅兰竹菊有固定的文化指向,一提到这些事物,它们代表的含义就会陈旧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写作就是要反对陈陈相因。于坚的方式是去掉隐喻,通过口语的纯叙事来体验生命。他知道我们的诗歌有着高度的隐喻,且大多陈陈相因,同质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所以他的诗歌主张是一种革命性的。但我觉得,诗歌的写作是多样化的,可使用隐喻,也可以不使用。若使用隐喻,关键是怎么使用。语言最早的形态是口语,而不是书面语。《诗经》中的“风”是来自民间的歌谣的整理,有些可以说是最早的口语诗。其实,口语与书面语并非泾渭分明,书面语多来自口语,有时又可以转化为口语。口语具有生动性、在场感、生活气和表现力;书面语稳重端庄,但往往缺乏生气。
14、我给你关于你生命的诠释,关于你自己的理论,你的真实而惊人的存在。
15、这首诗读起来很美,充满激情,像审美化的一篇铮铮誓言,可能是写给他的女友,或他希望成为自己女友的人,且比他小很多……但肯定是一个他亲密的人,一个他能够诉诸肺腑之言的人。这首诗写出了一种深情的、濒于绝望的渴望。为了打动对方,诗人“我”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倾其所有。其所有,不是世俗物质的,而是精神的——祖先的荣耀、自己所有的男子气概和幽默、内心的寂寞和黑暗、多年前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有凄凉色彩的事物(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其实这些都是他内心美而悲的影像,他想以自己美丽的悲伤来打动对方,以自己楚楚动人的内心世界留住对方。
16、博尔赫斯曾说,“所有文学归根结底都是自传性的”。我觉得,作家写作大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传型的写作;一种是虚构、想象型的写作。博尔赫斯的小说无疑是典型的虚构写作。他写的小说都不是自己的生活,但他的诗歌是他的生活。他整体上的创作是虚构型的。譬如中国作家郁达夫,博尔赫斯的话用在他身上可以说非常贴切,他的小说就是他的自叙传,很多事件都是他的亲身经历。我们甚至可以这么理解,一个作家不管他怎么虚构,笔下的人物实际上是作家自己的灵魂,最终体现的还是作家自己的心灵世界。虚构也罢,写实也罢,最终也都是作家内心的反映,就像博尔赫斯的“梦”。博尔赫斯认为,“一个作家就是一个不断做梦的人”。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实的一种,是现实的某种反映,而现实未尝不是梦。“要觉察到清醒是另一场梦”,唯一的区别是,我们今天做过的梦,明天不会继续呈现。对于博尔赫斯来说,他的梦更多的是噩梦,人生如迷宫,迷宫近乎噩梦,博尔赫斯最喜欢的比喻是“岁月如水,人生如梦”,岁月带来的是侮辱,他将这侮辱转化为艺术:“要把岁月的侮辱改造成一曲音乐,一声细雨和一个象征。”所以,文学就像是梦境的一种呈现,一种纷繁芜杂的状态,看起来是光怪陆离的、夸张的、变形的,但它却是我们的情感以及记忆的一种真实的呈现。从这个意义来讲,作家的作品都是他们心灵的自传。从另一个角度讲,梦境的不同,也即是我们生活的不同。即便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时空,心境却是千差万别。所以,文学可以说是“同床异梦”的表达。
17、而博尔赫斯的诗歌不是这样,他有叙述,也有直接的抒情。他在《隐喻》中列举了几种经典的比喻:“眼睛与星星,女人与花朵,时间与河流,生命与梦,死亡与睡眠,火与战火。”他说:“比喻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发明出不属于既定模式,或是还不属于既定模式的比喻呢!”比喻是需要发明的,但比喻不可牵强,要准确,而且不要陈旧。在比喻上,东西方很多是共通的,诗歌不一定要通过比喻来完成,但运用比喻却是一定要有所创造,“惟陈言之务去”。博尔赫斯在《达喀尔》中写道,“大海是一腔仇恨”;在《维拉·奥图萨尔的落日》中写道,“街道是天空中一道崩裂的伤口”。这些比喻都属于他个人的“发明”,如在《蒙得维的亚》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
18、但2018年以来,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越发激烈,以及两国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中美两个大国“相向而行”的靓丽风景线真的不见了,消失了。
19、“年轻的夜晚”这就是隐喻的创造。把“夜晚”比作“翅膀”,这在其他诗歌中是没有的,完全是创新了。我们说,诗歌是把抽象的东西具象化,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而博尔赫斯在这里却将具象的东西抽象化。这是他的创新。“暮色”是具体的,他将其比喻成“厌倦的情绪”,比喻过程中还具有高度的浓缩性。他写一个士兵的死亡,写得非常冷静,刻画得相当仔细:
20、十耘,人称十耕。一片写诗的树叶,一条有故事的虫子(当然,这虫子不吃树叶)。荣获全国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凤城诗赛一等奖,首届国际微诗大赛大西洋赛季优胜奖,首届中国艾青微诗歌大赛佳作奖,“坤明杯”微诗大赛最佳评委奖,全国精短文学大赛“十佳诗人”,新浪微故事大赛金奖,首届科幻微小说大赛二等奖,善文化微散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诗作入选《2015中国诗歌年选》《一首诗•一座城》《大海截句集》等,作品在《世界日报》《星星诗刊》《小诗界》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21、春天、桃花、一口井共用一个“深”字,都那么深,怎么会呢?根本就不是一种“深”。春之深说的是时间久(常见的是深秋),桃花之深说的是颜色重,井之深说的是内部距离长。三种事物表面上很和谐,共侍一“深”,实际上在分抢“深”的灵魂。三种“深”本不能并列,是诗人巧妙地利用了词语的多义性。
22、==========================
23、文学需要真问题、真情感、真认知——谈谈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李浩_15
24、孟子曾说,“以意逆志”。读者可以以自己的想法来推测作家的想法,以自己的体验来解读作家的诗歌,准确说是感受作家的诗歌。苏珊·桑塔格曾说,我们是反对阐释的,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不是来自分析与阐释,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过度地阐释是对文本的一种破坏和侵略。作品就像一个鲜活的生命,用不同的手术刀对其解剖,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这当然背离了我们阅读文本的初衷,所以我更倾向以自己的体验来理解文学艺术。人之为人,我们的许多感受都是共通的,无论是在农耕时代,还是工业时代;无论这个作品出自我国的战国时期,还是国外的拉丁美洲,它都是人类的作品。文学无非是对共性的差异性表达。
25、这是诗人为悼念四岁时被汽车撞死的弟弟而创作的诗歌。本是一件悲哀的重大事件,但是希尼却用了一种平静的语调来叙述。巨大的悲恸、惊愕、恐惧、无奈全隐藏在平静的语调中,强烈的被抑制的情感与平静的语调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读者感受到的悲恸比直说来得更强烈。同时,也让人深深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卑微,人生的无常。他和博尔赫斯的区别也就在这里,这首诗歌全部是叙述,他的叙事策略便是把所有情感或者思考用冷静的语调、细致的描绘来表达。
26、同一词语间的不同含义相差越远,效果越好,反之越差。举个不太成功的例子:
27、这首诗歌叙说一对结婚二十年的夫妻离婚了,万千感慨,但诗歌全在平静的氛围中完成叙事,有所揶揄,题目虽叫希望,写的却是失望,道出了人情薄凉。
28、具体到博尔赫斯,他是反对线性时间观念的,他对时间的线性无限延展感到恐惧。他所认为的时间是一种“循环时间”,轮回的时间、分岔的时间都是圆形的时间,记忆与现实界限模糊。他说,“时间是一条令我沉迷的河流,但我就是河流”。时间流逝如河流,我们多如此理解时间——人在“河岸”上,时间的河流外在于自我的存在,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但对博尔赫斯而言,一方面,时间会流动,但时间是循环的;另一方面,自己与时间合二为就是时间本身,过去的尚未过去,未来的却已到来。他认为时间就是迷宫,这种时间观和他信仰神秘主义哲学与宗教有关。因为我们没有这种信仰,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他认为人是有前世的,或者说,按某种宗教的说法,神仙是在天堂,而人则是落在人间的带着神性因子的存在。有的事情在现实中是无法论证的,按我们现在的观念很难理解,人死了也就死了,又怎么还会存在呢?那是我们的“认为”,博尔赫斯认为人有前世的记忆,甚至天堂的记忆。读他的诗歌,不能按唯物主义的思维理解,我们的认知里没有神的存在,注重的是今生今世,生命结束一切也就结束了。但在有神论者的眼里,今生之前还有前世,今生之后还有来世。当然,这不是宣扬有神论,只是提供进入博尔赫斯诗歌的一种解读方式。在博尔赫斯这里,迷宫不仅是时间,它是梦,是人生,是现实,是命运。
29、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没有一个亲密的动作,行同陌路的客气。一道大堤隔开两个平静的心湖,你是你的世界,我有我的家园。
30、精读堂-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读博尔赫斯的诗歌/李寂荡_8
31、半路夫妻难交心,婚姻越过越揪心,夫妻各自留一手,相互算计存戒心。
32、这是王永年翻译的版本,是博尔赫斯直接用英文写的两首诗之一。
33、一个士兵牺牲了,生命的鲜活变成了物的静止,而世界仍然如初,呈现出生命的渺小、牺牲的无意义。“黄土是你黑暗的光荣”,用“黑暗”来形容“光荣”,这种抽象对抽象,用形容词来形容由形容词转换来的名词,也是比较少见的。
34、利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产生撕裂与拉锯,是诗歌成功的又一法门。
35、我给你瘦落的街道、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