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乔木的诗句(精选22条)
含有乔木的诗句
1、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含有乔木的诗句)。
2、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4、这句诗出自屈原的《离骚》,是一篇表达作者内心矛盾情感的辞章。整篇辞章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境和对现实的不满。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困顿中看到了一位良好的人,给予了他希望和力量。
5、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乔木村墟古,疎篱野蔓悬。—— 唐 · 杜甫《季秋江村》
7、根据全诗“乔木”“错薪”“刈楚”“刈蒌”等意象信息所构成的整体情境,诗人可能是一位在汉水岸边砍柴的樵夫。汉水岸边,草木丛生,榛莽纵横,一棵又高又直的树,孤独地矗立在茫茫的汉水岸边,令他触景生情,不由得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吟唱起这首忧伤的歌谣。这便是“兴”了。
8、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高蟾《金陵晚望》
9、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0、诗歌开篇用“乔木”这一意象起兴,便奠定了充满感伤的悲剧基调。这是因为“乔木”除了高而直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枝叶少而疏。《毛传》:“南方之木美,乔,上疏也。”《淮南子·原道训》:“乔木上疏,少阴之木。”意思是说,乔木虽然美好,但因为枝叶疏落,难以为人提供荫凉,正如诗中所说:“不可休思”。请注意“休”这个字,按《说文解字》:“休,息止也。从人依木。”它的字形就像一个人呆在大树的枝叶之下,表示古人在野外劳作时,选择能遮阳蔽雨的树下歇息。但是,在似火骄阳下诗人挥刀砍柴,早已是酷热难耐,多么想靠在一棵枝叶婆娑的大树下,享一袭清风,得片刻安闲。但眼前这棵汉水南岸的高树,枝叶稀疏,并不能为劳累不堪的砍柴人带来什么阴凉。这就像诗人虽然对汉水游女渴慕至极,但心中的女神却并不能安慰自己爱的渴怀。这是“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兴中有比的又一层意义。
11、古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树长大长高,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的事情,没有十年八年的时光,它是不可能长成“乔木”的;孟子之所以把“故国”与“乔木”并提,也饱包含着这层意思,因为乔木见证了故国沧桑。如果把“乔木”的这层意思,和诗人作为樵夫的身份联系起来,就更加耐人寻味了。樵夫,就是砍柴的,可对这棵树,这位樵夫却毫无伤害,它之所以能够长高长大,该蒙受了诗人多少偏爱!可能在诗人的眼中,这棵树打小的时候就与别的杂草树木不同,他喜欢它,他不把它当作寻常草木。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在这棵树成长的漫长日子里,诗人经过树旁,用满含温柔的眼神打量着它,盼着它长高,长大。就像诗中的“游女”一样,她可能与诗人从小青梅竹马,诗人从小就护着她,宠着她,爱着他,对她一路呵护,一年又一年,直到她从一个小女孩出落成美貌少女。可是,一股诗人和女孩都无法抗拒的力量,让他们之间就像隔着浩茫无垠的汉水和长江一样,永远不可能在一起。这是“南有乔木,不可休思”兴中有比的第三层意思。
12、就“比”的意义而言,“乔木”这一意象,包含着诗人浓浓的思慕之情。我们不妨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汉水岸边,一片茫茫,在长满了“翘翘错薪”的荒野里,一株乔木拔地而起,高高耸立着,该是多么引人注目啊!诗人眼中的汉水“游女”,不同样是秀挺于众女之群中的佼佼者吗?
13、乔木村墟古,疎篱野蔓悬。—— 唐 · 杜甫《季秋江村》
14、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5、南有乔木出自《诗经.周南.汉广》,下面给大家整理一下整首诗句,如下:
16、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7、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8、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唐 · 李白《蜀道难》
19、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唐 · 杜甫《成都府》
20、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21、野寺隐乔木,山僧高下居。—— 唐 · 杜甫《谒文公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