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暧昧的诗句(精选76条)

2024-02-04 15:43:20

古代形容暧昧的诗句

1、孔子、庄子、《诗经》、《易经》和关于三代历史的典籍在他的诗中留下了新鲜的形象,尤其是《庄子》和《易经》,在《庄子和马》《农业·谁是庄子》《我对占卜学只略知一二》等诗中有创造性的衍伸。在《我对占卜学只略知一二》中,

2、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苏颋《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 

3、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李白《东鲁门泛舟二首》 

4、在古诗词中,“杏花”一直是春色的代名词,相关的诗词车载斗量,不乏“红杏枝头春意闹”、“杏花消息雨声中”等名句。而杏花和桃花相比,更得文人骚客的赏识。为什么呢?杨万里有《杏花》诗:“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这个非白非红,白里透红,很是厉害,活脱脱一股娇滴滴的羞涩样儿,自然容易引出诸多遐想来。而桃花,历来的形容词是“夭”,“桃之夭夭”么,泼剌剌的一片艳红,比“白里透红”的杏花少了很多含蓄。

5、根据《路东的方法》(张桃洲)这篇序言,路东曾参与前身为南京大学“形式主义诗歌小组”的南京“语言诗派”,直到长诗《词与物》中对语言与物质关系的思考,仍然可以看到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在其诗集的最后三分之一左右,却转入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亲密回溯。即使从薄薄一本选集来看,路东身上文学轨迹的演化也十分复杂,我们在其中能够读到一些语言诗、第三代诗歌、保罗·策兰的影子,但是所有这些加起来,并不构成诗人路东。路东把这些不同来源的文学影响转化成了不能被轻易辨认的东西,其诗歌中理性的控制与语言的游戏、肯定性与虚无性之间存在跷跷板式的平衡。打乱的年代顺序、很多诗没有标明日期,这两点,使路东的诗歌演化路径更难被感知。如果我们设想《诗的写法之一》是其早期的作品,《种田》是其近期的作品,那么大致可以猜测,路东的诗歌演变经历了从语言诗的实验主义到为汉语诗重建开端、根系和肯定性的过程。《诗的写法之一》隐藏了诗经、象形文字等在他后来的诗歌中被加工为个人化原型意象的东西,但是,它整体上是在跟《有关大雁塔》(韩东)同样的路径中完成的,有时候并不像美国1980年代语言诗派的诗歌那样复杂,而是从某种作为诗眼的反语言构造开始。比如《有关大雁塔》中关于塔、登高的古代语意群,《车过黄河》中关于黄河的语意群,这些语意群往往经由复沓的、偏执化的强调和跟元典用法的偏离而被“不正当”地接受,这些语言诗往往致力于通过某种新意象或新语言秩序的叠奏,制造出新的汉语语感。类似的作品在路东的作品中,还有《白山》《竹马》等。在那些作品中,语言凸显了其装置性和游戏性,被反复拆解、组装,汉语的句法结构在激烈的语素勾兑实验中焕然一新,但个人经验/历史经验在类似的作品中较少被感知。有这种倾向的诗人往往相信通过元诗歌走向元语言(也即路东所谓“汉语仍深藏着值得倾听的力量”),同时,也是经由元语言构建元诗(即诗不再是隐喻,而是那些不可理喻者)。这个过程因诗人路东开始介入一些古典诗歌的意象而发生改变,比如《竹马》,同样是以对一个特定意象的解析为基础,对同一个意象所能够衔接的“聚合”与“组合”进行了尽可能多的强调,如“竹马想了解离开青梅到底意味着什么”“竹马自知不是本真之马才离开青梅”(34),这使语言诗为汉语库存的反应(re-action)开始获得更多的对话性和多声部色彩。在《它》《读一些诗给布谷鸟听》中,语言的游戏性和愉悦超过了一般语言诗里没有温度的戏谑。这些诗尽管同样是从对某个隐喻簇的破坏开始,但是我们能够在其中读到鲜明的肯定性力量,某种欣喜、新鲜,而不再是诅咒、谩骂、荒诞和反讽。

6、    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是春天来到的象征。桃花与中国人民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历代咏花诗的重要题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咏桃花的佳作,下精选70首古代描写或歌颂桃花的古代诗歌、词,与朋友们共同分享:

7、这句诗的意思是男孩挑逗女孩,可能意乱情迷之时就想要抚摸心爱之人,那样保守的文化熏陶下,女孩十分害羞,就委婉的劝阻男孩说:你动作慢点嘛,不要急,不要碰到我的裙子啦,旁边的狗狗一直在看我们,它都在叫!

8、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顾况《听山鹧鸪》 

9、此诗标明写于2019年,显然是诗人的“近作”。占卜的蓍草作为植物/《诗经》和《易经》中留下的“符号”系统的一部分,也是每年重复开白花的幽灵,在历史的重洗中遗留到今天,这个过程伴随着文字从甲骨文变为现代汉语,国家从商周变为新中国。这首诗关于中国历史学/占卜学的思考仍然归结到语言(地方化为象形文字):“甲骨文幽深,仍有许多句子/不为人知,古老而奇诡”,诗人在末行通过“沉默”悬置了自己的态度,呼应了标题“我们对占卜学只略知一二”。类似的作品还有《古铜镜》《这条河》《种田》,在后三首诗中,历史的遗迹不再是通过蓍草,而是通过铜镜/影子、河流、土地(种子)而重现。“历史是一条河”是一个陈旧的比喻,但路东的《这条河》这首十七行的短诗,通过把河流比作“句子”,把这个陈旧的比喻赋予新意——泥沙和浪花则是“词”——它设想夏商周文明是历史的上游,近现代文明则在历史的下游,“这些河转身后,一些暗流加入它/它流过汉唐明清,带出史记中/从未见过的泥沙,便直接流进了当代”,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人的另一首诗《想起孔子》,诗中的“我”和孔子也正好处于下游与上游的关系。引人注目的是,这些诗的元诗属性已经被思考中国文字、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所修正。(古代形容暧昧的诗句)。

10、到了清代,有个名叫李渔的文人,就更加胡说八道了:“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子累累。余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之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

1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2、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杨凭《千叶桃花》

13、(5)恃宠娇多得自由,骊山烽火戏诸侯。只知一笑倾人国,不觉胡尘满玉楼。

14、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15、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常建《戏题湖上》 

16、2010年发起泼先生奖,奖金一万元,每两年一届。

17、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以诗的成就为最,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曾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者有九千三百余首。

18、古人也能这么有情趣?其实这种事放到现在多么正常,走在大街上随便转个头都有小情侣在接吻,但在过去却是非常破格的,这是关乎一个女子清誉的事情。

19、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苏颋《杂曲歌辞·桃花行》 

20、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二首》 

21、反过来,在关于古代中国的意象中,路东时刻保持着语言诗学的间离,从来不零距离地服膺于其中任何一种传统,即使在他的代表作《唐朝》中,诗人也设立了隐匿的虚构装置:

22、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韩愈《题百叶桃花》

23、  发端二句“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很明显出自于李煜在《菩萨蛮》中的“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一句。小周后背着姐姐与后主在画堂南畔幽会,见面便相依相偎在一起,紧张、激动、兴奋之余难免娇躯微颤;纳兰词中的女子与情郎私会于“曲阑深处”,见面也拭泪啼哭。但是细细品味,后主所用的“颤”字更多展现的是小周后的娇态万种、俏皮可人,而纳兰这一“颤”字,写出的更多是女子的朋情之深、悲戚之深,同用一字而欲表之情相异,不可谓不妙。

24、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25、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26、细心的读者可以在对仲尼、《诗经》、《易经》的书写中,发现路东这里发生的微调。路东笔下的《易经》不是朦胧诗话语里的《易经》(如杨炼的长诗),庄子和《易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他的诗中是一个频繁的互文对象。在《想起孔子》中,诗人与孔子建立了在典籍和前现代文献中都很难看到的亲密关系,用友好的、兄弟般的态度对待孔子这个神话式的人物。诗中的庄子不再是一个被“反文化”、拼贴性的后现代主义挪用的庄子,而是一个被正面接受的庄子。当然,有人会指出,庄子在中国古典世界本身是一个“江湖”相对于“庙堂”、混沌相对于规则的人物,那么,很让人兴奋的是,其对孔子这种位居中国古代文化核心的人物的处理也同样新颖。

27、·桥山葬弓剑,暧昧竟难分 —— 唐朝·李群玉《穆天子》

28、慢慢的,在古代文人那里,杏花不仅仅只是春色了,还是娇颜美色的象征。最早和杏花关联起来的有名美女,就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杨玉环马嵬坡下宛转而死后,唐玄宗念念不忘,派人去收敛遗骸,美人尸骨不再,只有杏花一片。于是杨贵妃就被民间尊为二月杏花花神了。

29、那么多的马蹄,从这页纸上又踏出了汉语的尘灰

30、·灵芝事暧昧,采薇庶游衍 —— 明朝·马治《出西涧过龙岩途中瞻眺》

31、到了近代,“红杏出墙”的用法就固定了下来,就是特指婚内出轨他人的女子。与张恨水齐名的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刘云若,还写了名作《红杏出墙记》,讲述的就是报社编辑林白萍的妻子林芷华出轨其好友边仲膺的故事。

32、这不同于翟永明《在古代》这样的作品(当然,并非指诗人翟永明就一定构造了关于中国古代的某种非间离的想象,其《随黄公望游富春山》等也是充满间离感的作品)。类似的处理机制,在《想起孔子》等作品中复现:

33、汉家宫里柳如丝,上苑桃花连碧池。圣寿已传千岁酒,天文更赏百僚诗。——《杂曲歌辞·凉州歌第一》

34、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苏轼《桃花》

35、 昏暗灯光,迷离眼神中的彷徨,犹如那飘忽不定的魅影,无方寸。

36、宋代有个话本叫《西山一窟鬼》,讲的是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顾礼教的恋爱情事。其中,形容女子时,就用了“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这样的句子。元代的剧作家白朴还根据这个话本,写成著名杂剧《墙头马上》。到了元代以后,“红杏出墙”的用法就愈加明显起来。比如“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

37、这首长诗明显不是米歇尔·福柯同名著作的阅读笔记,尽管被你/我、作者/读者、主体/客体、词/物的二元关系所影响。诗人对词的描述最终走向了语言的及物性,对物的描述也走向了物中词语的幸存。

38、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杨凭《千叶桃花》

39、(1)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唯有你,是我的天下。

40、“红杏”与“墙头”又是如何搭上关系的呢?这得要先弄清“墙”在古代文人的心中是什么东西?关于“墙”,古人也留下了许多名言佳句,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姜夔·《少年游》)”“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王安石·《杏花》)”“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魏夫人·《菩萨蛮》)”“杏花墙外一枝横,半面宫妆出晓晴。(元好问·《杏花杂诗》)”“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等等……

41、本文系诗集《睡眠花》的短评,作者王年军,1992年生于湖北十堰,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现访学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评论文字见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学报》《书城》等。泼先生已获作者授意。

42、  上片布景,展现相见之时及别离之后的情景。“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别后的凄凉,最难以忍受的是月明之夜的清冷相思。读来令人摇心动魄。虽并非初次,却仍然有点紧张。暗地里,偷偷匀拭着眼泪,心潮激荡。回想起别后,两处相思,一样凄切悲凉。

43、脱胎于“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红杏出墙”,其本意原应也是指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的景象,用以形容春色正浓的,后来为何却演化成妻子出轨之喻呢?

44、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樱桃花》

45、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惟有惹衣香。——《杂曲歌辞·胡渭州》 

46、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再现夫妻重聚时的情景,字句间一片春光凄凉。从词意上看,这首词是词人回忆与妻子相恋的情景,通篇皆作追忆的口吻。

47、 (12)梦回烟雨兀自迷,夜阑珊,星火不语,晚风孤亭。一城烟雨,醉写山色楚江清,半晌风絮,昨日悲欢说不尽。

48、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49、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50、桃花流水须长信,不学刘郎去又来。——李建勋《南唐近事(句)》 

51、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词意陡转,道破这原是记忆中的美妙而已,现在已是别后凄凉。凄清幽怨到让人不堪承受。

52、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 

5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城南庄》

54、两头纤纤青玉玦,半白半黑头上发。逼逼仆仆春冰裂,磊磊落落桃花结。——王建《两头纤纤》

55、用来形容已婚女子出轨他人的词语很多,其中有个很俗艳的词,叫“红杏出墙”,却最形象生动。其实,“红杏出墙”的本意并非形容艳情,而是春色的,它化用的是南宋诗人叶紹翁《游园不值》中的名句:“一枝红杏出墙来!”

56、总体看来,这部诗集中的路东比较符合奥登在《19世纪英国次要诗人选集》一书序中提及的大诗人的五个条件中的一条:他在观察人生的角度和风格提炼上,显示出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尽管他的诗歌观念的基础和起点仍然是语言诗学,比如在《路东谈诗》中:“还在汉语书写中练习抒情的人很多,这是一种未成年期的恋乳倾向”以及“绝大部分寄生在汉语中的人,并不能觉知汉语是未完成的语种”在语言诗中,路东比较特殊的一点是,他坚持可能性、敞开性和相信未来,他并不分享我们这个时代关于写作实践陷入瘫痪的虚假意识。他所开列的一些原则,在意象主义以来的现代诗传统中并不新鲜,比如“警惕形容词”,对隐喻的拒绝则使人想起于坚,他的《数与图》《西湖档案》《手稿》等在表面上带有一定的逻辑推论或资料库整理性质的作品(也偶然地在规模上都是“小长诗”),也确实容易让人想到前者的《零档案》。但是也有一些别人从未谈及的部分,比如“洗去革命这个词的锈迹和血腥气,重新领会它”前半句是大家都会讨论的,后半句则独属于路东。

57、在古代诗人那里,墙就意味着“隔”。墙两头只有孤身一人,便是怨男怨女;墙两头男女相隔,就是一对痴恋了。所以,“墙”是个很暧昧的东西——杏花和墙在一起,就是相互搭钩的暧昧组合。

58、肠断春江欲尽头,杖立徐步立芳洲。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

59、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60、当年在曲折的回廊深处,我再一次与你相逢。你抹掉泪水,颤抖着依偎在我怀里。

61、在某个恰当的时候,那些分散在路东不同主题诗歌中的意象开始汇拢成一个意象群,邀请读者把它们作为一个序列来理解,其中最重要的是“马”。这种重建意象的努力当然是持续的语言解构行为的自然结果之一。据说,“马”在《诗经》中的称谓就有五十多个,再想想青梅竹马、白马非马、车水马龙、塞翁失马这些成语,对马的想象延续于中国典籍与诗歌,路东先后在《竹马》《好像》《庄子和马》《三个人》《打听一个神》等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涉及这种动物/符号,对其进行过系统性的拆解,如“我们看见了正在骑马的庄子/庄子的马踏过草原的野火”对“马”的重复书写,使“马”从惯用语中脱缰而出,在《马城》中,“马”变成一种被想象力创造出的四不像生物,甚至不是动物,而是与词语的声音、意义、象形关联的配置系统:

62、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李贺《马诗二十三首》

63、 (16)夜色漫,青莲月,墨迹绘不尽红妆;桃花面,菩提下,白蕊漾成了流光。

64、在陆游海量诗作中,有一首名叫《马上作》的短诗,就被淹没在他创作的诗歌海洋中。其诗曰:

65、·未来尚暧昧,既往恐思量 —— 宋朝·仇远《续梦》

66、因此,语言诗的自我质疑的机制,在古代意象这里完成了一种关于“陈词滥调”的脱敏工作,也保持了汉语的间离效果。这种特殊效果作为语言诗的遗产只存在于路东的诗中,因为这种间离效果的另一端点:对愉悦、游戏性、肯定性的同等诉求,在当代诗中仍然是少见的。在标明分别于2013年和2018年创作的《大海》和《大海》中,同样置入了这样的张力结构: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韩东的《你见过大海》(写于1982-84年间)的影子,另一方面,则是玛丽安·摩尔关于海洋魔力的名作《坟墓》(“但你无法站进大海的中心/除了一座精致的坟墓,大海不能给予什么”)。韩东的诗归结于“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这个带有一定的“反文化”意识形态色彩的结论,但路东的诗却更加暧昧。

67、魏帝宫人舞凤楼,隋家天子泛龙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觉桃花逐水流。——顾况《桃花曲》

68、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张祜《胡渭州》 

69、 (17)若今昔一别,一别永年,苍山负雪,浮生尽歇。

70、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元稹《桃花》

71、叶绍翁只是对陆游的“一枝红杏出墙头”来个一字之改,就成就了一首千古名篇,而陆游的原作《马上作》却被人所淡忘,实在是件令人遗憾的事。不过,《马上作》与《游园不值》相比,叶绍翁确实是略胜一筹,尤其是第三句“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有力铺垫,才突出了末句“一枝红杏出墙来”的醒目、耀眼。

72、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々数片帆,去去殊未已。——贯休《上冯使君五首》 

73、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74、  由于作者的气质与秉性使然,所以即使内容为艳情,词作也往往会呈现出迥异的风格。早期花间词不仅内容空虚、意境贫乏,而且多追求辞藻的雕琢与色彩的艳丽,虽然词人多为男子,但他们写出来的文字却带着极浓重的脂粉气;纳兰的这一首《虞美人》虽然也写男女幽会,却在暖昧、风流之外多了几分清朗与凉薄。

75、輶车骆马往从谁,梦浦兰台日更迟。欲识桃花最多处,前程问取武陵儿。——独孤及《送别荆南张判官》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古代形容热的诗句(精选18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