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人心复杂的诗句(精选53条)

2024-02-04 16:21:51

反应人心复杂的诗句

1、当然,即便我把他们当老师,也不意味着我会因此丢掉自己的立场。作为评论者,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忠实于内心的判断,才是对被评论者的最高的尊重,为利益所驱而发出违心言论的写作者不仅虚伪,而且可耻。在讨论一些诗人的创作时,我没有面面俱到。特别是长诗,我很少详细论及。此举源于我对自己能力局限性的认识,这些诗要么过于高深了,超出了我的理论能力,要么和我的观念不甚符合,与其勉强自己去阐释,不如识趣地藏拙。此外,我较少论及长诗还与我对本书的定位有关,我一开始就不想写一本纯粹的诗歌评论集。

2、第六节突然出了状况:“大哥!瞧你霸道的,人死了还这么霸道!”人物语言描述非常的真实,而且诗人把对话引入到了诗歌中。在此之前“对话”很难进入到现代诗歌中,但在后现代主义口语诗却经常引入——对话入诗,在古典的叙事性诗歌里有,但也不多,一来就扑意义而去,那有能力发现这种表达对诗的效果。人和亡灵的对话,可以称其为独白,但在现场中绝对不是独白,像隔空与亡灵对话,就像这个妇女的哥哥还在的一种恍惚感,你瞬间能感觉到什么是“情”,中国人的情,中国人的经验,具有强大的力量。从抒情的角度来说,一种思念亡父和逝去两个哥哥的情感,通过祭扫的形式出现,通过人和亡灵对话的情形来出现。把它放到现场中,情感自然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诗人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了出来,强大到环绕神秘力量的事实的诗意。

3、第对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的“第三代诗人”来说,北岛与《今天》影响之大,无人能及。甚至对于“今天派”或“朦胧诗”的同时代诗人,北岛的地位也堪称至高无上。不管你是敬仰、崇拜还是批评与质疑,北岛都是一个人物、一个象征,难以避开。

4、《在楼观台拜谒老子墓》,诗人写道:“因为热爱,我愿意在古老的寓言里行走/因为追随一个人的背影/我在忧郁的黑夜抚摸一册古老经卷……/卑微的灵魂行走在路上/需要一个人走在前头将天空升高/一座塔楼庞然呈现的时候/我的孤独比风跑得更快”。这种特有的表达与思考,也许只有多年研究文化走向与历史定势,也关注现实希望与生存烟火的诗人,才会从心底里流出这样厚重的文字,既做到有所保留的表达,又在表达之后,留下自己独有的思想痕迹。在《拜谒六祖慧能》,诗人则是把自己低到一粒尘埃里,低到一朵芦花里,用一颗心感受“菩提树上落满了觉悟的星辰”,又用另一颗心看“灯火熄灭了,还有一颗见性成佛的心/披星戴月在泥泞的尘世怀揣明镜,逆风前行”。这样极富人文情怀的诗句,让人读后,如浴圣水,如沐春风。

5、现在这本书所谈论的十个诗人,是我长时间“跟踪”的诗人的一部分。他们均出生于1954年至1964年之间,除了顾城成名较早而成为“朦胧诗人”代表,其余九人,一部分被命名为“第三代诗人”,另一部分被称为“后朦胧诗人”,由于在大部分诗歌研究者的文论中,两种“诗人”名单常有交叉,我习惯将他们统称为“第三代诗人”。

6、此诗风格上所仿效的初唐体歌行,是一种流行的通俗诗体,遣词浅显流畅,音节回环复叠,抒情淋漓酣畅。如初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都足以让曹雪芹在创作《葬花吟》上取法利用。

7、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书名中的“一个人”,既是我笔下的一个个诗人,也是我自己。既然是“我自己感兴趣的诗人”和“我自己的阅读史”,所涉及的人选及作品自然会与别的研究者不大一样。有人会觉得某某很优秀,而我则有可能觉得这个人很差劲;有人觉得某首作品非常重要、无法绕开,而我也有可能觉得即使不提到那首作品也不会影响读者对诗人的整体判断。总之,这是我所认可的历史,你如果读了有同感,我很高兴;如果你认为和你的观念差距太大,也很正常。

8、为落花缝锦囊,为落花埋香家,还要为它悲哭、作诗,这种类似“荒唐”的举动,不仅在今人中无有,就是在古人中也不多。可是写在《红楼梦》里,写在黛玉身上,谁都能够理解,这是因为把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融为一体了,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曹雪芹式表现手法。

9、苦难,对于不甘屈服的灵魂来说,却是孕育成功的温床。正是经历了生活底层的苦难,才会酿造出深入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美酒。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这种苦难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种内心向上的动力,一种必须冲破的阻力,因为在诗人内心,正有着一股力量,如大鸟般审视着他。面对现实,诗人在1994年写的一首《即将飞临的大鸟》里发问:“为什么?谁的手?将我悄悄弄醒/更遥远的地方,花草芬芳,大海向梦境敞开/只有黑暗如岩石垒起,围坐一盏孤独的灯/”这时的诗人,对现实进行着多角度地审视,审视自己的命运、审视诗歌的内涵、更审视心中的理想和未来。现实中,诗人却是孤独的,又总在孤独中坚守着探寻思想真谛的轨迹,进而抒发着对生命的体验,这对于当年极具才华却内心苦恼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动力。正如他继续写道:“我所不能抵御的,是巨大的空虚/它背负群山,沿着河流的方向穿过黑夜,叩响思想的黎明” 虽然身处底层,却亦然怀有强烈的奋发精神,以生命的张力拷问大地,质问苍生,这正是诗人难能可贵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在最初的诗歌创作中已经深深植入到诗人的内心之中,并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有的高度,直面诗歌,也直面现实和未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精神气质,他才会写出:“请不要离去,神的劝告一如虚幻的爱情/秋风敲击大地,我鲜血之中上升的言辞/还有谁能够聆听”这些诗句,对于当时年轻的诗人来说,其间的每一句诗都是从灵魂深处迸发出的呐喊式的质询与反问,每一句诗都闪烁着精神的芒锐与情感的热血。这因为如此,在现实之中,诗人才能始终充满着希望与自信,所以,当“时光伸出阴森的手掌,午夜的寂静中猝然坠落,丛林里将刮起大风/一只大鸟将于绝望之际飞临我的头顶”(见《即将飞临的大鸟》)大鸟是什么?是文化的觉醒与反思,是精神的梳理与皈依,更是一种内心高远又充满自信的力量,而这些都是构成他诗歌的精神气质之也是诗人精神气质与人文情怀的最初图腾。

10、仓央嘉措的诗歌,以时空错位见长,伊沙的这首诗歌也是这样。后口语诗人必须具备时间和空间的意识,没有这样的意识,很难学好当代诗。一维世界是一个点的世界,二维世界是一个线面的世界,是一个平面的世界,三维世界则是一个立体的世界,人类的认知只抵达了三维世界。按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来看,某一物体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时空会发生改变,据说只要速度超过了光速,空间就会扭曲,时间就会变得缓慢,时间加入XYZ坐标体系后,是不是四维世界?以目前人类的文明程度来说无法证实。唐代李贺的《梦天》中有这么一句:“黄尘清水三山下,变更千年如走马。”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从仙境上往下看人间,1000年的变化,就如同我骑着马奔走过一般,转瞬即逝,这是李贺的时空意识。伊沙这首《因果》,讲了我和朋友坐在一起,喝着茶,聊着仓央嘉措和他的诗歌,聊着聊着忘却了时间,窗外发生的一切都没有注意。“我”和朋友一直聊到了傍晚时分才走出门,结果天在下着大雪,大地本来是绿的,此刻却全白了,如同人老去了一般。这是因果、时空。这里的“因果”和仓央嘉措以及他诗歌有很大的联系。这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在我们的一生中,应该出现几个这样的时刻。全身心投入某件事情时,真的会把时间遗忘,这是人心灵达到了某种境界。佛家讲究因果轮回,前世今生。这里我们不讲宗教,讲艺术。诗人和朋友聊天,进入到一种忘我的状态,没有顾得上看窗外一眼,这是小因果。还有一个大因果,来自于诗人对时空的一个整体的质感的直觉感受,并且是一个事实的诗意,这是现代人的风雅。在人的心灵世界里,同一件事情感觉是不一样的。从时空的角度来讲,天在下雪,大地老去,天地之大的视野,人心境安放在这里,具有事实性、经典性,还带出了超级神秘的一个世界。

11、同一件事情出现各不相同的说法,也不算什么坏事,正是差异的出现,才吸引人们去寻找事实的真相。而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又会遭遇更多的趣事,从增加文章的丰富性来说,这份劳动是值得的。

12、我历来对“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怀有同感,远的不说,这句话暗含的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微言大义此处也不说,单谈谈我在写作“诗歌史”系列时产生的困惑。很多时候,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叙述的过程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第一章里谈到的关于顾城在激流岛上杀鸡的事(这关系到顾城的品格和形象),芒克、顾乡、舒婷、英儿的描述就大相径庭;关于海子在“幸存者诗歌俱乐部”遭到“前辈诗人”批评这段公案,无论是那位“前辈诗人”所说的话还是事情的发生地点,唐晓渡、芒克、王家新等人的叙述也有很大区别。又如张枣出国后是在西德什么大学读书或工作的问题,我看到过三种版本;张枣是何时发现自己患病的,也有几种说法;《夏歌》的真正作者是谁?相关人士也各执一词。有意思的是,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

13、这样看来,写一本关于“朦胧诗”的书,只能是内心深处的梦想,至少在最近几年内不可能实现了。

14、这个诗人说中了我内心的忧虑。史实一直是我在写作“诗歌史”系列文章时重点思考的问题。如果一部号称“诗歌史”的著作,对历史事实不严谨,就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是这个问题,有时候表现得比较复杂。

15、既然是写史,最担心的是史实问题。本书的某篇文章发表后,刊物编辑向我反馈说,一个诗人读了我的文章,觉得有的地方提到的史实与他所了解的不同,是不是我弄错了?

16、什么样的诗歌史才是真正的诗歌史?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而且思考的结果可能与很多人不甚一致。有读者说,你将此书命名为“诗歌史”,但这书的结构跟我在学校里读到的诗歌史区别太大了,只写几个人,就能称为“诗歌史”吗?这书名有误导读者之嫌。我想,这位读者说这本书不像“诗歌史”,可能还因为我写的不是普通读者所习惯的那种“史”。的确,我写的只是我自己感兴趣的诗人生活史和创作史,以及我自己的诗歌阅读史,在这个基础上,又会牵涉到很多“正史”可能会隆重提到也可能一笔带过甚至完全忽略的作品、故事。和教科书的客观机械地梳理和介绍不同,我希望我的文章比较生动,有血肉,以及有自己的立场。一句话,我写的不是教科书。我甚至想,如果大学的诗歌史教科书编者能够参考一下我这本书的风格,也许对诗歌感兴趣的学子会成倍增加。

17、读本诗,你就像坐在伊沙驾驶的高速动车上,被带着左冲右突,急速拐弯,上天入海,生死时速般的狂飙体验。妇人悲伤的思念之情和被时间磨平之后的生命继续并非是诗人最终想要表达的唯他之后写道:“她是在说:右边的松树,要比左边的长势迅猛高大许多。天上的亡灵!请原谅我这个有心人,我在妇人离去之后窥探到她家的碑文。这爷仨死于同一年,死因未铭。”写到这里,诗人像写短篇小说一样,给了我们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尤其最后一句“这爷仨死于同一年,死因未铭。”给人一种狂飙之后惊魂未定的震撼之感。我们不知道其死因,但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人生的惨剧。诗人的情感在此处迸发出来,他对这一家人的遭遇感到震撼、同情,甚至有着深深的生命的悲悯。

18、此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不管是“朦胧诗人”还是“第三代诗人”,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写作之初,都是从旧体诗开始的,由此可见传统诗词的巨大影响力。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

19、之所以在谈王选的小说《天下无贼》之前要说这么多的废话,是因为只有在充分认识到小说所描写的农村文化根脉的基础上,才会对小说的主题有一种较为客观的理解,才会对小说所揭示的人性有一个冷静的思索,也才会对小说寓言式的主题有一个较为立体的感知。换句话说,如果说地处陇东和关中地区农耕文化的根脉是一湖水的话,那么《天下无贼》这篇小说就如同是一粒石子,被用批判主义的手法,投入到平静的湖水之中,其间所泛起的涟漪,就是我所思考和想表达的一些看法。

20、在这首诗歌中伊沙叙述了一个细节,非常耐心,有的人写诗歌很着急,开篇就要写出点东西出来。伊沙叙述了寒食节这天,他到首阳山公墓去祭扫时见到的场景。这个场景描写一直写到诗歌的第六节。他写入诗歌中是具有价值的细节,从本诗结构上来说,这些细节叙述,决定了往后我的“发现”,成为构成事实的诗意的支撑基石。从文化意义上看,这些文字记录下了中国人祭扫的一个场面。许多古典诗歌中很难读到,中国人如何去祭祀自己的祖先。现场在哪?即便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歌,我们也很难看到具体的现场细节。

21、仓央嘉措诗歌中情感的纯度很高,论写传统抒情诗,我们情感的纯度是比不上仓央嘉措的,太多诗人诗歌的成色上有问题也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东西夹杂在心灵世界里。来丽江之后,我曾见过一个纳西族女孩拥有着一双纯净的眼睛,看着她的眼睛,如同在看美丽的湖水一般,十分的干净纯粹。多年前,有人把丽江称为精神的家园,现在还能如此称呼吗?但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是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环境中存在的,一打开,空气里都散发着荷尔蒙的气息。后现代主义口语诗人,要修炼自己的心灵,更高级的诗必和心灵的纯粹度有关,但绝对不是在“封闭”中,反而是更为开放更为现代的文明体系中。

22、随笔:感受王若冰诗歌的精神气质与人文情怀(外一篇) 

23、在各种意见中,比较集中的一点是:个别地方“稍显枝蔓”,甚至有“注水”嫌疑。我想,这可能是这些读者对我的创作思路比较陌生的缘故。其实,目前这种风格既与这一系列文章的写作过程有关,也与我的文学追求有关。这些文章写了很多年,初稿只有三五千字,随着掌握的材料的增加,篇幅也慢慢增大,一篇文章,从最初的三五千到七八千,到一两万,直到现在的三五万,不可能一气呵成,也不是三天五天能完成的,所收集的材料,也不是用一种方式就能够完全处理的。所以,有些时候,会给那些希望简单直接的读者一种“蔓延”的印象。实际上,如果从整本书的高度看,“蔓延”的部分,是与“诗歌史”密切相关的。与此同时,“稍显枝蔓”的写法也是我有意为之,或者说是属于我希望达到的个人风格,因为我不希望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单纯地叙述某个具体诗人的经历,而是要求有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及思考贯穿其中。如同前文所言,我操作的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体,总体而言,它是一部随笔集,但它又兼容了文学评论、人物传记甚至新闻报道的特征。这也是我的文章与一般作家的文章不大相同的地方。有的文章很利索,一条线走到底,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我的文章,则是走走停停,且随时会出现岔道,让你领略另一番风景后再回到正途来。只要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至于迷路,我就认为我的尝试无伤大雅。事实上,在众多读者的反馈中,的确也有很大一部分人表示,相对于具体诗歌的阐释,他们更喜欢那些“旁逸斜出”的细节。看来,这样的写法好不好,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24、对于诗人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25、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碌碌无为而悔恨无穷。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

26、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个愿望:用一本书,展示新时期以来百转千回的诗歌之河,记录一个时代精英的光荣与梦想。那是一本理想中的书,如果它能够完成,也将成为作者本身的光荣与梦想。2002年秋天,我向这条河流迈出了第一步。

27、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一再感觉到,很多消息的来源不可靠。有的是叙述者道听途说而以讹传讹,有的是诗人记忆模糊而出错(比如于坚就一度记错《尚义街六号》的写作时间),有的是看似错了其实没错(比如海子的父亲名叫“查正全”,但有时候他自己也写为“查振全”),甚至有的可能是相关人士为了维护诗人的形象而故意弄得云山雾罩……在“诗歌史”系列文章中,读者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我处理历史事件的方式——对同一事情,时常列举出多种说法,如果这些说法经过考证与核实,就在文中提供结论,如果我自己没把握的,就不下定论,只将各种状况罗列出来,供读者自己甄别、判断。

28、张枣: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

29、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30、第对中国新时期诗歌取得的成就还有待进一步宣传。举一个例子——本书的部分文章发表后,许多读者对文中所写的诗人故事津津乐道,有的读者读了部分文章,还按图索骥,找来了诗人的诗集详细研读。作为作者,我在欣慰之余,又感到悲哀。其实,我所写的这些诗人,在中国诗歌界乃至整个文学界,都已经获得稳固的地位,按理说,读者对他们的作品应该耳熟能详才对。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普通读者的反应来看,除了通过震动人心的社会事件引起人们关注并最终走进神坛的海子和顾城,其他人要获得更广泛更深入的影响,仍有一段路要走。

31、也许是人生经历和个人爱好的原因,我尝试过多种文体的写作。最初,我写古体诗,1987年左右,在一些台湾诗人(主要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影响下,开始写新诗,同时写一些小散文。参加工作的头一年,我写过小品剧本并参与表演。

32、看到王选的短篇小说《天下无贼》时,我刚看完一个电视文化节目。节目讲述流传于陕西关中一带的关学,其创始者张载于北宋时就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雄浑博大的关学理念,其本质是对儒家学说的阐释和发展。继张载之后的李二曲,冯从吾,牛兆廉等人,以薪火相传的方式,将关学理念深深植根于关中大地上秦人的血脉之中。而牛兆廉就是小说《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是乡规民约——这一民间精神宪法的倡导者。正是在关学理念的浸润下,使得关中地区的民风得以教化,人心得以滋养,文明得以传承,并在千年百世中,以烟火苍苍的方式生生不息,已经浸透到关中民众的骨子里了。那天刚好到天水一中参加家长会,一位副校长说一中早先就是陇南书院,首任主持是任其昌,书院旧址就是现在的天水市秦州区委所在地。

33、(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大类,内容包括各国的民歌以及王朝史诗、贵族祭祀诗等,共三百零五篇。编成于春秋时期,相传最后为孔子删定。也是儒家的“五经”中的一经。 

34、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35、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空穴来风。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36、讲到第十讲的时候,我才搞清楚了什么是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人是“单纯”的,他们怀有人生、诗歌的使命感,犀利的言辞,思想深邃,充满激情的诗歌创造,并把这种创造当做一种可以实现的诗歌理想。我甚至发现我喜欢的哲学家黑格尔在其思想中所提到的很多东西,在伊沙身上都有体现。比如黑格尔说:“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伊沙对诗歌的热情超出了他的同时代的任何一个人,超出同时代的前人,甚至后来者中也没有看到超越他热情的年轻诗人。从他120本个人专著中,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对现代诗歌的助推、评论、编辑、翻译中。比如黑格尔说:“ 一个恶徒的犯罪思想也比天堂里的奇迹更伟大,更崇高。 ”这样犀利又包含思想的话语在伊沙论诗人论文学的过程中冒出非常多的让人大开脑洞的高话。(我相信未来会出现伊沙名言录)。比如黑格尔说:“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用在后口语诗的发展之路上,伊沙所做完全如此,后口语诗不就是当代中国诗歌的魂吗?谩骂者、攻击者才那么多。在诗歌之路上,非口语诗人正在走着一条丧魂落魄的路。

37、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38、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已亥杂诗(清·龚自珍)

39、小说用村民人人企图自证清白的心思与那个善良的保安的“贼迹”进行反复对照,而当真正的盗贼被捉住以后,却没有人对自己的失误言行进行一点那怕是礼节性的道歉和忏悔,这样的处理,显示出人性中大善与大恶同居一室的矛盾处境,而小说中那个保安的结局和处境不尽让人掩卷深思。何止天下无贼,天下之贼多矣,天下之贼就存在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贼心之中。

40、从大处讲,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从小处看,小说是人性的一面镜子。《天下无贼》这篇小说,从构思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来看,有对西方小说叙事风格的借鉴之处。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精细化描写,显示出了不凡的小说艺术功底。作者试图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尽力揭示出人性中存在的大善与大恶的矛盾,而勾连大善与大恶的内在因素却是人性中潜意识里存在的阴暗。相反,在生活中,那些在群体之中或许是最为低下和卑微的人,他们却有着一颗极为善良的朴实阳光之心,这种建立在基本良知之上的朴实阳光之心,是坦诚人格的无私展露,也是对潜意识中存在的阴暗人性的对抗。或许真正的“贼”,就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一种狭隘的阴暗意识,这种狭隘的阴暗意识却容易隐蔽在看似正常的逻辑之下,按照盗贼的特点,才会滋生出“贼心”的心理土壤。所以,若要天下无贼,只需扫除天下的贼心,而贼心是包含在人性复杂的根基上的,从这个角度上看,这篇小说的主题就更为宽泛和丰富了。

41、收入本书的十篇文章,2010年曾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一个人的诗歌史》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形式出版过。现在这本书,在原版的基础上,我对关于顾城和海子的文章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充实,增加了不少关键性的内容,对另外一些篇目,也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同时,改变了全书的形式,给所有章节都拟了标题,如此,整本书十篇长文又成了一百余篇独立成章的小随笔,既便于读者阅读,更有利于研究者抓住重点。缘于这些重要修改,我将此书定位为“全本修订版”。

42、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和诗人们的交往中,我无论从为人为文上,都获益良多。为了避免出现时间和事实上的硬伤,写完全书后,我把稿子分别发给这些诗人阅读(其中,写海子一文发给西川校订,写顾城一文开头部分得到了顾乡的指点,关于张枣的那篇由张枣的好友柏桦审阅),所有诗人都严格地校订了文中的时间和事实,有的诗人对文章中不够透彻的地方提出了建议,并寄来了新作供我参考,但他们很少对文章中的批评之语提出异议,这份宽容与大气令我感慨万分,这宽容是一种无声的鼓励与鞭策,令我不得不更为谨慎地对待自己笔下的一字一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也很庆幸自己写了这么一本书,如果没有这个桥梁,我不可能和这些优秀的灵魂有那么多交流与碰撞,更不可能受到那么多启发。至于文章中词不达意甚至有所冒犯的地方,自然应该由我个人负责。

43、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44、其实,我所写的只是普通的小文章,展现的是当代诗歌的一部分风景,无论在写作技巧还是在内容上都肯定存在大大小小的局限。作为作者,我希望得到一些真正有故事的当事人的指教,也愿意倾听各种有见地的批评,而不希望遭遇上面所说的那种自以为是的炫耀,要知道读者在选择作品的同时,作品同样也在审视着它的读者。 

45、至于葬花情节,明唐寅有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雪芹祖父曹寅有“百年孤冢葬桃花”诗句,也都能启发作者的想像构思。但《红楼梦》一经问世,黛玉葬花就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前类似的种种描述文字,这也可见其艺术上的成功。

46、这首诗歌体现出了神的复杂性,即人心的复杂性。神可以是坐在缆车上吹肥皂泡的小女孩儿,也可以是半山腰上,泡在药酒瓶中的老鼠崽。他写出了人内心感受中很微妙的存在——有通透、明亮,也有复杂。这首诗歌中有他对神性的解释,也表达出他对后现代主义口语诗歌精神价值的追求——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人尊严的呵护,对生命平等视之的态度。把那些装神弄鬼的人嘲笑了一番。我上高中时,班上有一位同学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敲木鱼,还要念上一段,有时还在阳台上烧点纸,把全宿舍人都弄得神经兮兮,这就是装神弄鬼。当我们读懂这些时,我们知道了神之所在,也能判断出鬼在何方。鬼不在外界的某个地方,它也在人的心中。

47、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48、因为上面的尝试,我历来有一个见不得人但又悄悄得意的想法,那就是,能够像我这样比较自觉地在各种文体中转换的——我说的是在同一篇文章中同时具备几种文体的性质——在诗歌界并不多,它们令我的文章既有一定的文学性,又兼具新闻的现场性和传记的资料性。本书也是如此。由于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不仅仅是谈诗,还有诗人的成长故事、作品细读、诗坛状况介绍等,总体而言,它是一部随笔集,或者文学评论集,但它又兼容了人物传记甚至新闻报道的特征。而书中引用的那几十首诗,也足以构成一个优秀的诗歌选本。我戏称它为“四不像”。柏桦在阅读了我的部分文章后,来信说,其实你可以把“四不像”写成“四像”的。在他的鼓励下,我花了大量时间进行打磨,最终成为现在这副模样。其实,不管它是“四像”还是“四不像”,我很满意这种文体,它最大程度地表达了我的内心。

49、第一句“神不在庙宇”就令人很震惊,大部分中国人见庙就要参拜,已经形成一种骨子里的习惯。神如果不在庙中,该在何处呢?“神是坐在观光缆车上,吹肥皂泡的小女孩。”什么是神秘?什么是直觉?伊沙坐着缆车上罗浮山,在缆车上,他看见了吹肥皂泡的小女孩,他说神是这个小女孩儿。之后伊沙又说:“神是飞向层峦叠嶂,小太阳般镶金边的的泡泡。”神是这个小女孩吹的泡泡,在太阳的照耀下,像镀了一层金边,飞向远方的山峦,然后啪的一下消失。那神到底在哪呢?“神是半山坡的小店里,泡在药酒里的老鼠仔。是泡了一年后揭开瓶盖,一口把人咬死的不死蛇精。装神弄鬼的人,心中没有神。”最终神在哪呢?神在我们的心中。人性即神性,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们不能忘了其中的过程,伊沙在他的诗歌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副美丽的神秘图景,我们不会忘了那个吹泡泡的小女孩儿,也不能忽略那些如小太阳般镶着金光的泡泡。这很中国经验啊,“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到现在也无法接受这种“霸道”的关于神的说法。我们中国人对于神性、人性的理解在本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哎呀,不管西方还是东方,一些装神弄鬼的说辞太不入心了。

50、诗人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田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借助可视可感的诗歌形象来传达其真挚浓烈而又幽约深曲的深思。

51、 古代的诗歌,大都比较淳朴天真,不论男女感情,还是祭神祭祖,心思都很单纯自然。不像后来的乱世,人们心情浮躁,心态阴暗,有时还心术不正……

52、诗人的高贵品质之一就在于他一面脚踩土地,目光却始终仰望远方。因为远方有圣洁的白云,有自由的思想,有天马行空的精神境界。比如,“我已经登临雪山/雪山上的云/高大,而且漂动/空虚的天空一片湛蓝/只有雪山之上的云/被阳光照耀着/仿佛飘动的经卷/她那夺目的光彩悬挂于大地之上/而且终将回归于大地/雪山上的云苍茫/雪山上的云浩大/雪山上的云高过了雪山与丛林/雪山上的云浮动,奔腾/雪山上的云让我骑马跃过天空”(见《雪山上的云》)。这首诗可谓构思精巧,意境不俗又寓意奇特。我每次读时,都有不同的感受与启示。雪山上的云是什么?那是飘动的经卷,深藏着一颗渴望自由的灵魂,暗含着一种昂扬的信念和奔腾的力量,更有着一份理想状态下的精神之美;是一份悬挂于大地之上,又终将回归于大地的生命感悟。正是这经卷一般的精神追求,让诗人骑马跃上精神的天空,即快乐地翱翔着,也痛苦地耕耘着。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反应劳动人民生活的诗句(精选11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