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笄之年的诗句(精选58条)
及笄之年的诗句
1、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2、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3、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4、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5、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6、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7、15—20岁——舞象之年。女孩12岁——金钗之年。
8、对话诗人明志,龙真陆续对话十三位诗人,观其一生读其心,随以诗文表达,精选十一首立志诗,感悟古人之志,思虑当今之状。
9、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10、● 转载的稿件我们没有二次授权的权利,请自己联系原创作者。
11、15载岁月,她,快乐地接受出生即是“试验品”,代言“生命和教育实验”。
12、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13、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14、15载岁月,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自学成才不断精进,超然独处怡然自得。
15、龙真12岁开启创业新征程到15岁入主龙图阁,先生将其成长总结为《五步曲》:
16、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17、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18、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9、听陶悟曲三首,《壬寅四月二十二夜听陶笛曲有感三首赠父》,偶听陶笛乐,入境法、换位法、感觉法,三法并用,感悟感怀父亲一生,借景抒情,以古喻今,宽慰父心。
20、03岁,游历服务青年。龙真开始游历全国,给青年做教材,让青年学会养育和教育,提醒督导青年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习惯。
21、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22、● 原创稿都源于古风楼兰作者 编辑:离殇
23、女子24岁——花信年华。女子至出嫁——梅之年。女子至30岁——半老徐娘。男子20岁——弱冠。男子30岁——而立之年。
24、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25、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26、「 古风志同道合者加qq群113919521 」
27、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28、15载岁月,她,电子产品一应俱全,自主学习轻松驾驭,丰厚底蕴自由自在。
29、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30、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31、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32、15载岁月,她,继父之志许身大道,胸怀天下守护万家,著书立说陪伴时代。
33、15周岁,入主龙图阁。一眼千年事,畅游长河中,承前又启后,文明再推演,开示度众生,续写五千载。
34、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35、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6、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37、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38、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9、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40、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4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2、杖国之年:指男子70岁,意思是年过七十可以拄拐杖在都城、国都内行走。出自《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43、黄发:是指长寿老人。: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44、06岁,参与长城绿化,龙真拿着自己的第一张火车票,奔赴长城脚下山丹参与长城绿化。随后又潜心学习,古今中外,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美丽人生。
45、2011年,龙真,三岁时,姑姑叔叔们就询问长大了干啥,每次龙真都会开心地说:“服务青年。”龙明先生全国巡回演讲行至沈阳站,龙真自然而然地说:“青年成长 人口质量 民族兴亡 一心一意 脚踏实地 服务青年。”
46、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47、冠笄礼是冠礼和笄礼的合称。古代男子满二十岁时行冠礼,"二十弱冠",寓示男子已成人,冠礼之后才可以娶妻生子。女子则是在年满十五岁后行及笄之礼,及笄之后才可以嫁人。"笄"意为簪子,"及笄"指将少女的头发挽成发髻,插上簪子,民间俗称"上头"。
48、《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49、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渐渐在京城流传开来,如同一阵清新的荷风,清新、明朗、爽逸、真挚,有情怀。
50、幼年泛称——总角。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51、版权声明:(图文源于相关书籍与网络资料整理,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谢谢!)
52、女子15岁——及笄之年。女子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53、青春是短暂的,是激情的,是忧愁的,是快乐的。李格非的睿智和豁达,给予了李清照非常宽松的成长环境。这天,堂兄李迥来李清照家做客,几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小伙伴们一起谈古论今,把酒言欢……。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散了大家的兴致,第二天清晨,李清照被清脆的鸟声叫醒,平日里很少饮酒的李清照感觉昏昏沉沉,推开窗,看着满地的残叶和落花,沉思片刻,吟出这首著名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4、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
55、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56、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57、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