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温天气的诗句(精选30条)

2024-02-17 11:19:34

关于高温天气的诗句

1、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早在一千多年前,面对暑气逼人、烈日炎炎的三伏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已经写下如此真实生动的诗句,成了描写“三伏天”的经典诗句之一。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三伏天又近在眼前,带着炙热向人们靠近。

2、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降水,不都像诗中描写的那么美丽,常常带来局地灾害。诗人徐书信“在暑雨”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3、  一旦发生中暑,应采取下述应急措施:首先,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尽快使患者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还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部、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

4、此时节,应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并注意防暑降温;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关于高温天气的诗句)。

5、  家庭可以准备一些防暑药物,诸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6、  睡眠: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等。

7、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8、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王昌龄《出塞》

9、军旅暑气浓,暑气逼人衣。——清·纳兰性德《长相思·五言》

10、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2006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11、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在南方女织的原料以蚕丝为主。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农历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12、火伞高擎烈日烘,挥汗战衣透碧通。——明·徐渭《立秋》

13、      古籍《魏氏春秋》有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也写道:“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在古人看来,出汗可以驱病,即为“辟恶”,所以“以热制热”的饮食更为古人所青睐。当然,不仅是“以热制热”,清热生津的食材,也非常适合炎热的夏季来食用,譬如莲藕、莲子、苦瓜等等。

14、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在这段时间中都有哪些天气特点呢?

15、“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流传于浙江海宁一带,举行这种仪式时,多由年长执事者召集各户,在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待执事者以鼓锣为号,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

16、《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

17、  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18、第与农候相关。“小满,四月中,谓麦之气至此方小满,因未熟也。”

19、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从流传的民谚之中,能够看到夏日之时,人们喜爱吃面食。此外,晒伏姜、喝伏茶、吃伏羊……这些与三伏天相关的温补食材,也成为人们度过酷暑的选择。

20、  天气日益炎热,室外环境温度过高,长期在室外工作的行业和工种,在持续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出现中暑状态。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下面介绍几种普通的高温防暑措施:

21、暑气袭人夜未央,战衣短袖透心房。——明·徐渭《立夏》

22、      “夏至三庚数头伏”,从这句民间的俗语之中,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出关于三伏天的算法。按照传统的推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且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中伏的时间则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

23、       7月11日,初伏到来,宣告着今年正式进入三伏天。“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天一般出现在节气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24、       要知道,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而在2023年,三伏天的天数仍然达到了40天,与最近几年一样。直至8月20日,才算是“出伏”,三伏天才正式结束。“寒有三热有三伏。”虽谈起三伏天,只剩下一个关键词——热,但是在高温的暑热天里,不妨晒伏姜、喝伏茶、吃伏羊……在古老的习俗中,寻找古人“心静自然凉”的智慧。

25、小满有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26、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27、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孩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消退,所以小孩和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

28、  不要过多吃冷饮,以免胃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

29、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照例于小满时节启动。还有传说认为,“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充分表示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魔道祖师的诗句(精选35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