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责和愧疚的诗句(精选43条)

2024-02-19 14:31:18

关于自责和愧疚的诗句

1、1907年7月15日凌晨三点,李钟岳将秋瑾提至大堂,对秋瑾说:“余位卑言轻,愧无力成全,然死汝非我意,幸谅之也。”说完,这个父母官当场“泪随声堕”,身边的吏役也都“相顾恻然”。

2、因为失去,才能更加深刻体会到这份情感的珍贵。不是因为回想起过去的欢乐似乎比眼下的欢乐更美妙,而是因为只有记忆才能提供一种无需忧虑其消逝的欢乐,因而也只有记忆才能使欢乐具有一种本来不可能具有的持久性。

3、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中,谈论到“白描”这一写作手法的特点时,说:“(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用鲁迅的这句话来评价元稹的《遣悲怀三首》,是很贴切的。

4、  《岁暮到家》这首诗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细腻的刻画出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此首诗就是描写蒋氏与其母团圆时惊喜中又含伤感的真实场景。

5、解释: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

6、在元稹担任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他的妻子韦丛(字蕙丛)去世,韦氏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元和四年(809)七月,韦丛去世,年仅27岁。

7、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8、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又有什么意义,不等于白费笔墨!

9、这首诗的作者是蒋士铨,诗中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

10、第二首与第一首结尾处的悲凄情调相衔接。主要写妻子死后的“百事哀”。诗人写了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几件事。

11、第二句中的“百事乖”三字,意思是说任何事都不顺遂。这是对韦丛婚后七年间艰苦生活的一个简单概述,用以领起中间四句。

12、解释:萱草,又名忘忧草。儿行千里母担忧,所以在屋前种上能忘忧的萱草,以慰母忧。游子远游天涯,母亲倚在门前,盼望着萱草花开,盼望着儿子归来。

13、此情形被密探报于贵福,贵福大怒,气势汹汹地责问李钟岳:“为何不用刑讯,反而待若上宾?”李钟岳则以“均系读书人,且秋瑾又系一女子,证据不足,碍难用刑”来辩解。

14、黔娄,战国时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尽管家徒四壁,但他却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端正品行为世人称颂。

15、悼亡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写作传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绿衣》和《葛生》两篇诗歌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悼亡诗歌了。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为亡妻而作的《悼亡诗》,诗风格质朴,流露的夫妻之情真挚深沉,流传深远,对后来的悼亡诗有很大影响。

16、1907年正月,秋瑾从上海回到家乡浙江山阴县,在光复会领导下的秘密据点大通学堂担任督办主持校务,开始筹备革命。但事情泄露,徐锡麟7月6日在安庆仓促起义,遭到镇压。浙江巡抚张曾扬立刻急电告知绍兴知府贵福,贵福便命山阴县令李钟岳查抄大通学堂,重点抓捕秋瑾等人。

17、下面用今天的语言翻译出来,就很容易理解了:

18、可以说,他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了秋瑾最高的礼遇。事实上,他的很多周旋之策也是冒了风险的,比如他下令不予抄查秋瑾的独居小楼,如果被人告发,很容易授人以柄,甚至被怀疑为私结乱d。

19、在我国的历史上,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不乏像秋瑾这样的志士。他们有为信念献身的精神,前仆后继,展示了生命的高蹈与高贵。

20、提到歌颂母爱的古诗,最出名和最脍炙人口的,当属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了:

21、为了避免见物思人,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不忍打开。诗人想用这种办法封存起对往事的回忆,而这种做法本身恰好证明他无法摆脱对妻子的思念。

22、但是,像李钟岳这样有良知的、处处维护“犯人”的体制内官员,就太罕见了。我们从晚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场习气,而李钟岳是这个官场大染缸中的异类,他内心柔软,温良敦厚,兼有强烈的正义感,对于秋瑾身上的豪侠之气,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3、                 作者:里约热泪奴

24、李钟岳,山东安丘县人。18岁中秀才,39岁中举人,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中进士。1907年正月任山阴县令。从中不难看出,他是通过科举正途一步步走出来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型官员。

25、全篇都用“昵昵儿女语”的亲昵调子吟唱,字字出于肺腑。诗人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

26、读着这样的诗句,眼前浮想出诗中的情景,真能感动肺腑!

27、秋瑾以慷慨就义的方式,赢得了千古芳名。生命虽然短暂,却绽放出了应有的光华。而这个人,其品性之高洁远迈常人,以一种殉难的方式结束生命,尤见悲壮。但是,今天,能够记住他的人,并不多。

28、这一向琐事繁杂,未能到江兄空间拜访。今天到江兄空间一看,江兄言7月4日是大节。根据他前面交代,我推测应是他喜接秦晋之好的大喜日子!在为自己疏忽而自责的同时,也只能送上迟到的祝福:生活比蜜甜,幸福每一天。快生胖小子,笑声震宇环!并将前段拜赏江兄大作《郎郎腔》后与他的一组唱和发出,祝愿他们新婚幸福,早生贵子!

29、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出自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

30、李钟岳早就仰慕秋瑾的才学,常以秋瑾“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之诗句,教育自己的儿子:“以一女子而能诗,胜汝辈多矣!”

31、还有,每当看到妻子身边的丫鬟,也引起自己的哀思,因而对丫鬟也平添一种哀怜的感情。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送钱,看似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却恰恰寄托着诗人对亡妻的一片痴情与深切怀念。

32、全诗夸赞母爱,表达儿女不能报尽亲恩的自责与愧疚。后代诸多同类诗作,几乎都能找到这首诗的影子。

33、这三首真情流露的叙事与抒情结合的诗,写出了诗人的至性至情,特别是当朴质平易和深厚的感情结合起来时,这样的诗实际上已经是深入浅出的统一了。

34、像贵福那样的酷史,更不少见。《老残游记》中写了一个山东官僚玉贤,这个家伙以“清官”自居,但在残害百姓上却心狠手辣,令人发指。他在任曹州知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用“站笼”站死了两千多人,其中“大约十分中九分半是良民”——玉贤的原型即山西巡抚毓贤,一次残杀数十名传教士,连几岁的孩子也不放过。

35、物在人亡,睹物思人,与妻子联系越紧密的事物,越会触发诗人的悲痛。亡妻的遗物,最能勾起作者的悲痛。

36、因了这份愧疚,他竟然以身相殉。官员有许多种死法,像他这样的死法,算得上是千古绝唱。《老残游记》作者刘鹗说哭泣为灵性之物,很多人失去了哭泣的本能,愧疚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掌握相应权力的人,已经被这个巨大的权力机器同化,在奉命做违心之事时,愧疚感已经荡然无存——否则,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被逼上绝境的事情就会少却许多了。

37、元稹(779年—831年),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元稹年少即才名出众,聪明过人。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形成“元和体”。元稹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的诗歌言浅意深,扣人心扉,动人肺腑。

38、这首诗,几乎是感怀亲恩的最佳代表,妇孺皆知。母爱是赋予生命的阳光,对这样的恩情,小草如何报答得了。这个意思,其实也来源于《凯风》。

39、悼亡诗因其动人的情感和独特的哀伤,在诗歌长河中独树一帜。唐代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做的悼亡组诗《遣悲怀三首》,是被赞誉最多的诗作,也是元稹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

40、看了这个故事,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那就是,长期以来,李钟岳的意义与价值被低估了。也许是秋瑾的光芒过于耀眼,以至于人们难以在秋瑾的巨大身影下感知到他的存在。

41、 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意恋落花。——出自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

42、随后,便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他以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也为整个腐烂的王朝赎罪。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舂天的诗句(精选30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