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的诗句古诗词(精选45条)

2024-02-20 12:29:06

关于情感的诗句古诗词

1、(答案)(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2、知道“情语”出现的位置:像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中也会出现。像隐性“情语”一般藏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3、记叙文阅读技法:词、句、段的理解,把握文章主旨(关于情感的诗句古诗词)。

4、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5、本题考查名句赏析。首先,看题干,根据题干提示确定从哪一角度赏析,本题题干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接着,根据“方法指导”中对修辞手法的讲解来解答,先明确颔联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最后,结合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回答即可。

6、(3)议论抒情句:运用……抒情方式(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志向、情趣或抱负)。

7、(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8、用典是古诗的普遍现象,每一个典故都有作者独特的考虑,因此,要思考典中情,首先要靠自己的积累及诗后注释,判断诗句是否用典以及用了什么典故,再结合内容看看是如何使用典故的(正用或反用),从而挖掘其深层情感。抓住典故中的主人公与作者的联系是理解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这时的情感往往也是双层的,一关乎典故情感,二关乎作者情感。

9、一般要求赏析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都具有以下特点:①蕴含哲理,发人深省;②情感积极向上,具有警示激励的作用;③巧用修辞,意蕴深刻;④情景交融,情思幽深;⑤用词精练传神,富于画面感。因此,解答此类题必须掌握以下知识点:

10、(1)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象征、衬托(正衬、反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11、(2)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然后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这里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语言,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

12、(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可。

13、(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14、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15、这类题属开放性试题,答题步骤为:第一步,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阐述理由和原因。

16、(1)具体+概括:先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然后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

17、①对祖国美丽壮阔的边塞风光的热爱与赞美;②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③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愁怨

18、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对某事或物的描摹、议论更含蓄地表达出来。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19、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20、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21、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2、(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要求结合诗歌后六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诗中“人皆”与“我独”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傲然不屈于俗见的鲜明态度;“岂计”“惟应”体现出作者对精卫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的肯定,侧面表现了作者孜孜以求毫不妥协的人生追求;尾联作者以“精卫”与刺客相类比,再次表达了对积极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的褒扬与欣赏。

23、①离别时的不舍和伤感;②别后的孤寂和思念;③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④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抱负

24、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25、诗的首联     ,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的轻车简从、路途遥远以及出使的目的;颔联睹物生情,以景喻人,把自己比作“     ”和“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幽微难言的情感。

26、(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27、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28、(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29、(答案)(3)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30、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31、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32、(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33、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34、通过体会句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观点或表明的志向等进行赏析。

35、分析诗(词)眼,透视诗歌的主旨、情感。诗眼是解读诗歌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歌,如果能抓住诗(词)眼,就容易体会作者的情感。如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一词,就能体会到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

36、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37、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8、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的抒情方式,从景物描写中挖掘出思想情感是每一个考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主要途径是通过细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色调是什么(指冷色调与暖色调),它们又与情感有着怎样的正关联或负关联。

39、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40、(解析)题干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虑等,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醉中高咏有谁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41、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42、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情感的把握。根据右栏的“方法指导”可知,要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可以从四个角度入手,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角度分析即可。首先,要清楚诗歌的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本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其次,抓关键词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表现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的寂寞、飘零之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又表现了诗人看到壮丽的大漠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4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该字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44、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传达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关于情话的诗句(精选6条)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