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塔楼的诗句(精选38条)
关于古塔楼的诗句
1、梁思成在《中国的佛教建筑》(1961)一文中指出:“在中国的佛教建筑中,佛塔是值得作为一个特殊的类型进行阐述的……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历代的匠师创作出了许多不同的塔型,大量佛塔遍布中国,成为一份极其丰富的遗产。”
2、山门外广场有青石牌楼,三孔四柱,雕琢精美。富丽堂皇的云水楼美仑美奂,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的瓦瓴兽吻古色古香,构成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古寺庙建筑群。以“三绝"名闻遐迩。其三绝一曰塔,形如春笋,瘦削挺拔,塔顶如盖,塔刹如瓶,犹如擎天一柱;二曰钟,状似巨鼎、重以吨计。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钟声深沉绵长,直抵人心。尤其夜静时分,如闻天籁,余音绕梁,几十里开外尚能闻之;三曰云水楼,倘若在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时分登临远眺,可见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濛。时人有“想看美景常社游,塔高钟大云水楼。登上塔尖四下望,赛过神仙乐悠悠”之誉。当年曾国潘周口平稔,行营在今关帝庙。期间三谒寿圣寺,并题诗勒石。可惜碑毁于文革,只字未存。而大钟竟于早些年被毛贼窃去,至今不知所终。令人唏嘘不已。徒生“沙河潺潺东流去,古塔依旧笑东风。不知何时钟归来,再作雷鸣逐水声”之叹。(作者.古塔吟)
3、丑遮不住,穷盖不住。落雨莫爬高墩,穷人莫攀高亲。
4、《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兼赏陆生文卷》
5、只想和大理王朝做朋友,和你煮酒但不和你论英雄,地点理当选在九华楼。靠苍山之雪,赏洱海之月,
6、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7、自愿的贫困胜于不定的浮华,穷奢极欲的人要是贪得无厌,比最贫困的而知足的人更是不幸的多了。
8、ISBN:978-7-5326-6025-4
9、 位于女埠街道下潘村岩山。俗称前塔,建于明初。砖石结构,楼阁式,六面五层中空。高约26米,边宽6米,墙厚0.89米。顶层嵌石刻“永龄塔”三字,第三层嵌石刻“岩瞻”二字。此塔与仁寿塔并称双塔。
10、至于“寿圣寺”的来历。则要上遡到公元1064年,宋英宗赵曙即位,改元治平。《宋史卷十三》记载:“八月癸巳,以生日为寿圣节”。同时把各州府县香火旺盛的寺院统一改名为“寿圣寺”。这应该是寿圣寺和寿圣寺塔名字的起源。至于商水寿圣寺塔,则可以从乾隆十七年(1752)《西华县志》中弄清端倪。其中记载:“寿圣寺在常社店,宋僧崇昌建塔。天顺七年重修,有记。嘉靖六年重修,运判贾兰记”。至此为止,塔是北宋寿圣寺住持崇昌和尚所建应己无疑。古塔门楣残存刻字“院主僧囗囗建囗囗功徳塔”中,“院主僧”后残缺的两字“囗囗”据崔中玉先生考证,应为“崇昌”二字,塔下葬的是舍利且有地宫亦应无疑。宋代以“寿圣”称寺称塔在全国比比皆是。而商水寿圣寺塔亦是全国众多寿圣寺文化遗存之一。以豫东同类建筑中年代最久、样式最奇,风格独具而收入《中国古塔精萃》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比较知名的寿圣寺塔除商水外,还有山西运城、江苏宿迁,河南太康、中牟等。大多都是寺院已毁,唯塔独存。
11、东汉永平十年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人用白马驮载佛经来到洛阳。次年,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建成,包括印度式样的大方木塔,这是中国第一座木塔;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也就是东汉末年,豪强与佛教领袖笮融在丹阳地区建起大量木塔,“大起浮屠,上累金盘,下有重楼”,奠定早期基本塔型;西晋太康六年(285),洛阳建起了二层砖塔;北魏皇兴元年(467),平城(今山西大同)建起高层砖塔。
12、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富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
13、(解释)飞来山上耸立着千寻高塔,听说登上去可以听到天鸡啼叫,看到东海日出。不怕飘浮的白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只因为我已经登上了最高层。
14、不谈论所有武功包括六脉神剑。我来自遥远的湖之北,
15、舵楼欹仄风仍恶,灯塔微茫半月阴。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
16、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17、世界各个古代文明,都表达了对天空的渴望,《圣经》里就有建造巴别塔的传说。在中国,这种渴望就表现为塔。现存古塔3000多座,立于地面,耸向天空,是古人信仰的凝聚,不仅具有象征意味,而且是可望、可游、可居、可登临的通天建筑,从而成为中国建筑史上惊艳的一笔。
18、 聚利塔位于兰溪城西兰荫山,一九九六年由香港益光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卉女士资助一百万元,在兰荫山临江山巅新建一座楼阁式砖石混合结构塔,塔呈八角九层,高四十八米,塔下周围无“副阶”,塔身壁厚九十二厘米,塔外直径为九米,内直径七米,设南北两门进入塔内有砖砌楼梯,盘旋而上,可在每层窗口眺望江景和整座兰城的绮丽风光。塔顶也装有九层相轮葫芦形封尖的铁制塔刹,塔檐上还挂了七十二只风铃,江风吹来,叮当作响。该塔由时任市委书记郑宇民命名为“聚利塔”,以“三江之汇,聚天下之利为兰溪所用”之意。
19、 阳城寿圣寺塔较之四大名楼是少了些文化打造、金碧辉煌,但也多了古朴厚重,原汁原味。有平座、斗拱、刹柱、拱券门和破子棂假窗,有石雕佛像,有建塔题记,是典型的佛教建筑,更能体现宗教信仰,文物价值不可估量。给研究宋代佛教文化在中原腹地的传播提供了翔实的实物佐证、也给了我们无比景仰和无限暇想。
20、首句写飞来峰和千寻塔的概貌。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蜂上古塔之高。次句通过传说故事再写山之高,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以浮云蔽日比喻奸臣蔽贤,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21、“八大祥”“八大处”“京八件”……老北京“八”字趣谈
22、客甚为沮丧,虽已尽力毕竟是半途而废,难免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之憾。我与客戏言:大可发挥想像,开动形象思维。权作己立塔顶、聘怀放目。先套用王昌龄于镇江巜芙蓉楼送辛渐》诗一首,道是:“逍遥镇南郝岗北,一塔高耸云脚底。泽畔送客且莫醉,沙河寂寂明月心”。(原诗为“丹阳城南印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亦可想象着这千年古塔就是黄鹤楼、沙颖之水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孟浩然刚在这里喝过李白为他饯行的四五老酒,依依惜别泪湿衣襟。李白就站在这里“挥手从兹去",醅然而神伤;体验他吟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千古名句时,心头陡然生起的无奈和伤悲。这样想着想着,眼睛已然湿润。不觉恍然大悟,知道了古人送别为什么选择登高望远,泽边水畔。真的是水流潺潺,呜呜咽咽最能表达离愁别绪,而在高处惜别目光则可以看到很远很远。这样的高度吟哦出来的诗句想不好就难,当然出口便能穿越时空、脍炙人口。
2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4、马沙少个天灯塔,暗雨乌风看作标。出自:《影灯夜二首》年代百: 唐 作者: 薛能《游秦皇岛》年代: 现代 作者: 老舍《北宫丸上作》年代: 近代 作者: 汪精卫《江边竹枝度词(七首)》年代: 元 作者: 王逢原文:偃王灯塔古徐州,二十年来乐事休。
25、 2018年4月8日至9日,与宣传部部长本磊同志、人大副主任邵超同志、文化局局长新华同志陪同中央电视台《文化中国》栏目孙千雅女士、王玉杰先生参观商水寿圣寺塔、关帝庙归来而作。感谢政协主席孙培中同志,文史委崔中玉同志著《风雨千年寿圣寺塔》所提供有关资料!本文结束处照片首幅为郝岗镇d委书记郭威同志陪同人大主任李德来、副主任李峰、扬新权在郝岗镇就寿圣寺塔开发保护进行调研。第二幅从左至右为:李本磊 柳涛 王玉杰 孙千雅 邵超 解说员 司新国 孙新华
26、能仁塔在兰溪城东大云山,北宋治平年间(1049~1067)建,明嘉靖中圮。清光绪十三年(1887)复建。塔高十一丈,七层,民国三十一年四月(1942),为避免日军将能仁塔作为指示目标方位轰炸兰溪,塔为驻军六十三师所拆,仅剩塔基,塔砖被人们搬作它用,兰溪二中围墙就是用塔砖建,墙上石灰掉了露出砖上文字,有“光绪十三年某某捐助”字样。一九九五年市人民政府重建能仁塔,新建能仁塔七层,高三十九米,全为水泥钢筋所构,中空可攀登。底层作副阶,须弥座上塔身嵌摹刻五代高僧贯休(兰溪人)所画的十六罗汉摹刻本以及《重建能仁塔记》,每层塔外设有围廊,三面置壶门,四十二檐角悬风铃。塔内有旋梯可拾级而上,登塔远眺,碧江绿洲,尽收眼底。
27、 塔顶宝葫芦状铸铁塔刹一分三截。上为圆球带尖,中间束腰、底座弧形上收。高达5米,重约一吨。球体上铸有“佛”,牌位内铸有“皇帝万岁万万岁”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文字。中间细腰处亦铸有“周王千岁千千岁”、“大明嘉靖二十八年九月吉日”、“典服安朝周府侍伴读王顶监造奉御官吴玺”字样;下部铸有“河南周府施舍西华小瑶集寿圣寺塔一座”,对明代修茸时间及监修作了翔实记载。塔刹球体下部铸有六个圆环,分别以六条铁链与第九层的六个角石龙头连接,以防大风地震等自然灾害破坏。在岁月的长河里,古塔经历了洪水地震、战火硝烟,依然挻拔身姿,傲然面对世界。风起云涌、沧海桑田,不喜,不悲,亦不忧,只是默默。
28、一座古塔,就是一则传奇。守护古塔,就是守望文明。
29、中国古代的小说中,常常描写到塔具有的神奇力量。如托塔李天王手中的宝塔能够降妖伏魔;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被和尚法海镇在雷峰塔下等等,这是因为佛教认为塔具有驱逐妖魔、护佑百姓的作用。
30、古印度还有一种“支提”,就是在山体开凿一个石窟,窟内后部石雕佛塔,内无舍利,塔前留有一个礼佛空间。传入中国后,形成了众多石窟寺。
31、就像找到失散多年的兄弟,在一起我们不谈论女人包括语嫣。
32、其实,宝塔并不是中国的“原产”,而是起源于印度。汉代,随着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国,塔也“进口”到了中国。“塔”是印度梵语的译音,本义是坟墓,是古代印度高僧圆寂后用来埋放骨灰的地方。
33、清净遥城外,萧疏古塔前。应随北山子,高顶枕云眠。
34、乡穷自作幽人伴,岁晚谁为静女媒。可笑远公池上客,却因松菊赋归来。---- 王安石《锺山西庵白莲亭》
35、无独有偶,汶川地震时,约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30分左右,商水寿圣寺塔旁边几个老少爷们正在唠嗑,忽然感到天旋地转,脚底无根。几块砖头从塔上落下险些砸着他们。后经文物部门现场勘查,发现有3处裂缝,而且裂缝有的还很宽很长。而这些裂缝在人们正为之揪心时,却又随着时间推移在等待修复中慢慢变小。今天我们不细心看,几乎看不到修补痕迹。这不能不令人叹服中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水准。更为传奇的是当地村民说古塔基座正中有一深洞和沙河相通,曾有人把一只带有记号的鸭子从洞中放下去,转眼之间这只鸭子竟奇迹般地出现在沙河里。1944年日本鬼子进攻豫东,沿沙河而下炮击逍遥,其中两枚击中八层塔身。弹坑很大,痕迹犹存,塔却安然无恙,如有神助。
36、“古迹寻踪丛书”从古建筑和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十分推崇的大型图录《中国文化史迹》里选取81处颇具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存,按佛像、碑刻、古塔和亭台楼阁四大主题,重新梳理年深月久的老照片和线描图,展现每一处古迹的来龙去脉,从地理、历史、美学等角度解析其千百年来的沧桑历史,描述现今保存状况。我们盛情推出这套“古迹寻踪丛书”,让广大读者仿佛进入各个文物现场,分享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领略中国文化古迹之美,真切感知中华文明精粹。
37、忽复荒山唤子规,来归已是腊残时。人穷怕老吾何愧,夏浅胜春古有诗。----方回《初夏》